我怕来不及
这世上,真有这么纯的情,而又那么遗憾的事?我对自己说,还有什么美好的事,想做却没做?尽快吧,趁着一切都还来得及。
那是一个秋日夜晚,有雨,无眠。枕着黑夜,我苦苦地想一个人儿。把收音机调到东方电台,听梦晓的“相伴到黎明”,听惯了太多的凄凄怨怨,分分合合,我渐已睡意朦胧……一首歌曲之后,又接进一个电话,那是一个疲惫、 略微沙哑的男人声音:
“我是一个高三学生。今天,我的一个同学,突然去世了,从发病到死亡,一天也不到。我们全班同学还在准备去探望他,他却永远也等不到了。”
“所有的同学中,最难过的是我,因为,我保守着一个他的秘密。这是他几天前才告诉我的。他说,他喜欢住在他楼上的一个女孩。每天看着她进进出出,上上下下,每天与她擦肩而过,却从来没有跟她打过一声招呼。那个女孩在另一所中学读高三,学习很紧张,他不想打扰她。
他欢喜地说,等他考上了大学,他会对她说,他一直在默默地爱着她。
“我清晰地记得他满怀憧憬的表情。可是……可是,光我知道有什么用,直到现在,那个女孩什么也不知道啊。几天前还活蹦乱跳的人,怎么一下子就没有了呢?我却要来独自保守这个秘密,太揪心、 太难受了。我要对所有的人说,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人,就赶快对她说吧!”
悲伤的男孩挂断了电话。伶牙俐齿、 能言善辩的梦晓,自始至终没有发表任何见解,我第一次听她做了一回纯粹的听众。而我,却注定要彻夜不眠了!这世上,真有这么纯真的情,而又那么遗憾的事?我对自己说,还有什么美好的事,想做却没做?尽快吧,趁着一切都还来得及。
哑巴的情话
穿越死亡的爱
这则墓碑上的征婚广告也许是世界上惟一的,但也是不朽的。
英国,马歇丘雷斯郊外的墓地,一块墓碑上刻着一则征婚广告,是死去的丈夫为他的遗孀而作的。
“我,约翰?费德斯顿,死于1808年8月11日,我妻,比尔?玛丽亚,芳龄36岁,依旧年轻美丽。她具有一切好妻子的美德,希望有人能爱她,娶她。她的住址是本地教堂街4号。”
近两个世纪过去了,没有人知道约翰?费德斯顿是何许人也,也没有人知道比尔?玛丽亚后来是否找到了意中人,但如今去墓地的人都要去看看约翰的墓碑,几乎每一个去的人,都忍不住要对约翰脱帽致敬。
让人们感动的是:这个丈夫对妻子无私而深沉的爱。
当死神向他招手时,他不是为自己眼前的生命担忧,而是为妻子今后的幸福焦虑。可以想见,他是用怎样惊人的毅力,克服了病痛的折磨,在痛苦的呻吟声中,一字一句留下了这则遗嘱广告的。
这则墓碑上的征婚广告也许是世界上惟一的,但也是不朽的。
爱的尊严
爱是神圣的,我们可以为神圣的爱而跪下。可是,对那些不懂得爱、 不知道尊重人起码的尊严、 因而也不值得爱的人,我们除了对他们说声 “拜拜”,又能做些什么呢?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男孩爱上了一位女孩,是那种真心实意刻骨铭心的爱。
男孩每天给女孩写一封信,每晚给女孩打一个电话,每天上班下班时分,都在女孩必经的路口等她。
可女孩一直没有答应她。
男孩一直坚持着,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从冬天又到春天。
女孩终于被男孩的执著所感动。在一个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她答应了他,只是提出了一个条件。
她说:“如果你真的爱我,就请你跪下向我求婚。”
男孩愉快的心情来不及在面部舒展开就冻结了。他问她:“真的需要我跪下吗?”
女孩的脸上洋溢着迷人的微笑:“如果你真的爱我。”
哑巴的情话
男孩沉默着。
女孩喜气洋洋地追问:“你到底跪还是不跪呀?”
男孩思虑片刻,断然说:“好,我跪。”说着,“扑嗵”一声,跪倒在女孩面前。
女孩得意地大笑起来,但笑声还没收拢,男孩已站了起来,不说一句话,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把一脸困惑的女孩永远地留在了身后。
那个男孩是我的一位同事。
爱是神圣的,我们可以为神圣的爱而跪下。可是,对那些不懂得爱、 不知道尊重人起码的尊严、 因而也不值得爱的人,我们除了对他们说声“拜拜”,又能做些什么呢?
一个哑巴的情话
爱就是爱,有时一片绿叶,真能唤回一个春天。
乡下,有这样一个爱情故事。
塬上缺水。塬上的人得往返10余里山路挑水。
一天,一个女孩挑水不慎跌倒了。一个人走过去了,又一个人走过去了。一个哑巴走近了这个女孩,也只有哑巴看见了这个女孩,帮女孩挑了水。
天天挑水。在这条路上,有哑巴,也有女孩。哑巴在后,女孩在前。女孩一个微笑,哑巴的疲惫就远了。时间渐长,哑巴与女孩有了挑一挑水后的惬意。时间长了,哑巴挑水,女孩相随,女孩就有了温馨的感觉。
爱意不是挑水,哑巴不让女孩挑水,哑巴挑水是爱意。哑巴挑一挑很重的水。哑巴不会说:“感受爱,谁会觉得累呢?”
女孩说:“挑一挑水我亲你。”
女孩一句很土的话,哑巴肩上的重量就轻了。
哑巴挑水,女孩采摘一片树叶,水就不荡了。女孩心中的涟漪一漾一漾。在这条路上,哑巴一屈一伸的手指,摇头点头,比比画画,女孩能听到最温柔的情话。
没有花前月下,没有柳荫长堤,有的是两人相伴走过的山路。哑巴并未送女孩一座金山,哑巴送女孩一份关怀动人的心弦,直到温暖千里之外一颗旁人的心。
一份粗犷的诚意,毫无矫饰地宣泄,咋这样摄人心魄呢?
我不知道一抹惊诧的目光是否感觉得出:
爱就是爱,有时一片绿叶,真能唤回一个春天。
10个馊鸡蛋
那散发着异味的鸡蛋,似乎一直在我的胸膛里滚动。
那年,我在离家数百里的县城读高中。家里极其清贫,为供我读书,气管病很重的父亲毅然断绝了用药,拼命地在那可怜的一点儿薄地里劳作,期望多打几斤粮食。
母亲则将每个鸡蛋都换了钱,攒着给我做学费。为了省路费,我只有寒暑假才回家。
高三下学期的一天,我正在上体育课,班主任告诉我母亲来了,在学校收发室等我呢。
我赶紧飞跑着去见母亲。要知道,这可是我上高中以来,家里人第一次来看我,也是母亲第一次进县城啊。
母亲是搭了别人的车来的,一脸的灰尘,衬得已显佝偻的她更加苍老了。我叫了声“妈妈”,嗓子便有些哽咽。
母亲用她那榆树皮般的手掌轻轻地摩娑着我的头,疼爱地念叨着:“瘦了,瘦了,个子高了,得吃饱饭啊,哦,看我给你拿好吃的了。”说着,从那个蓝花布缝制的提兜里往外掏鸡蛋,一个一个地往我的兜里塞。
不多不少,正好10个,塞得我的几个衣兜鼓鼓囊囊的。我拿了一个给母亲,母亲摇头说:“我在家吃了,这是单给你留的,放了好长时间了,也没工夫给你送来。”
母亲又叮咛了几句要我好好学习、 注意身体之类的话,便顶着炎炎烈日,匆匆地往回赶。临行前,她兴奋地告诉我,回去还能搭上一段车。
回到宿舍,我掏出早已被暖热的鸡蛋,拣出一个已碰坏的剥开,塞到嘴里,一股很浓的馊味差点让我呕吐起来。再磕开其他的,每个都有些馊味,只是轻重不同,但我还是买了酱油,蘸着全都吃了。
晚上,肚子疼得我直打滚,几个同学赶紧送我去医院打针,第二天的课也没上。
后来我才知道,说好要来的日子,母亲便早早地把已放了两个多月、 家中仅有的10个鸡蛋全煮了,可要搭的车因故推迟了两天,母亲为了省下5毛钱的车票,便跟着等了两天。那可是酷热的盛夏啊,熟食搁一天,就要馊的,更何况它们又经过了一路的颠簸呢。
直到今天,我也没对母亲说过,她风尘仆仆送来的10个鸡蛋已经变馊的事。但那天的情景却常常浮现在眼前,那散发着异味的鸡蛋,似乎一直在我的胸膛里滚动。
平凡的震颤
不要看轻某一种生命,生活有时就是这样,那些被我们鄙视和冷落的,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
单位的旁边是一处建筑工地,经常能在黄昏时听到那里的碗筷交响曲和夜深时民工吼一些老掉牙的情歌;除此之外,偶尔也有竹笛声传过来,舒缓而悠扬,我知道那些民工都来自遥远而贫困的山区。
经验和世故提醒我们应该提防他们。那时,只要出门,大家都会相互叮嘱:记住把门窗关牢。只因为他们是民工,而且是外来的,我们的眼中流露着对他们的不屑和冷漠。
但不谙世事的孩子如何能窥知大人心灵上的樊篱?同事6岁的儿子嘉嘉就经常跑到工地那边玩耍。久而久之那些民工喜欢上了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他们会在空闲时用彩色包装带给嘉嘉编织展翅欲飞的小鸟,用树叶吹“嘶嘶”的蝉鸣,把蜻蜓捉住装在烟盒里……这一切,对生活优越但孤独的城市孩子来说,无异于找到了童趣的天堂。
那些黝黑但面善的民工在嘉嘉看来简直就是魔术大师,不仅能变出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还能使那座大房子一天天长高。他小小的心里佩服得不得了。他才不相信这些叔叔是大灰狼变的,他想肯定是妈妈弄错了。我的这位同事开始很担心,每次看到嘉嘉在工地上玩,骂一些嘉嘉不太懂的话,却听得那些民工一愣一愣的。
如果没有那个星期五下午发生的事,时间也许就不留痕迹地从人们身边从容而过。一切都来得那么猝然,时间老人似乎只是略略地停顿了一下,就改变了一些人的生命轨迹。
那是个晚霞燃得灿烂的黄昏,嘉嘉准备回家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