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穿过那块空地回家,他想找根木棍什么的,于是就沿着正在施工的建筑物边沿寻找。一位在楼上作业的民工碰巧失手,一块预制板被脚手架抵挡了几次之后,正朝嘉嘉头上砸下来。一位提水的民工经过嘉嘉身边,他一纵身将嘉嘉推开。随着一声闷响,那民工的一条腿已被砸得血肉模糊,而嘉嘉安然无恙。
那位民工是一位还不满18岁的大男孩,因家境贫困第一次跟随父亲出门打工挣钱。他攒钱是想读书还是想娶媳妇,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把一条腿连同青春的梦想,永远留在了这个不属于他的城市。他救嘉嘉是因为“我蛮喜欢嘉嘉这孩子”,就这简单的理由。多么单纯而宽厚的灵魂!
不要看轻某一种生命,生活有时就是这样,那些被我们鄙视和冷落的,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他们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悄悄地感动着我们的心灵湿润着我们的眼睛。
幸 摇 福
其实本来可以幸福的,只要有一点点满足。缘子无事一身轻,可以无所顾虑,享受自己的才情和生活,而阿洼,事业爱情双丰收。
人生,有谁会那么完美呢?
学会满足,才会幸福。
在这个花团锦簇的校园里,缘子和阿洼绝对是备受瞩目的一族,从长相到才华,都是无可挑剔。阿洼是个聪明沉静的漂亮女孩,而缘子则显得神秘又不失风采,所以,追在后面的男生一打一打。但是谁也猜不透,这两个女孩,从来没有幸福过。
幸福也许是缥缈的,也许是真实的,这就靠你自己怎样看待了,不懂得满足,就永远不会幸福。
缘子是在学期初的系辩论赛上亮相的,那时缘子白净清丽舌瓣生莲,让人既饱耳福又捧腹。一场辩论赛使缘子获得了大丰收,不时冒出某学长在楼下彻夜等她,某男孩给她挂电话夸张地说“我爱你”,甚至有位绝望的男生为她痛哭流涕。缘子不曾动心,缘子不会被凡人打动的。不过缘子曾和我大哥有过一段,一星期后又分手了,据说她想踩着大哥的背走上一条清高的道路,然而舆论让她未能如愿。一个月后,他们公开出入各种场合,大哥人很好,缘子很幸福。连她的美丽谣言都是令人嫉妒的。
阿洼的开始并没有缘子那般幸运,虽然偶尔会有一点花边新闻,但阿洼心有所属,早已非他人所能转移。阿洼装着洒脱,说自己不重感情,崇尚物质。但阿洼和她的爱,从来都是寂寞的,无人能陪。阿洼从未让任何男孩不瞧自己一眼就走开过,然而这一回,她遇到了狠狠的拒绝,就像12月的寒风,冰寒彻骨,阿洼每天都在其中瑟瑟发抖,垂死挣扎。
缘子最终还是和大哥分手了。大哥说这不需要理由,性格不和。而缘子,刚刚喜欢上了大哥,可怜一把柔骨,在微笑的遮掩下,哭得哀尽泣绝。每天对着镜子涂脂抹粉又擦掉,然后听歌到夜里两点。
幸福本来就没有过的呀!
阿洼光着脚在走廊里游荡了一个夏天,决定摆脱那纠缠不休的痛。于是,感化在一个傻男孩无限温柔的怀抱里,不再强调:“不是咱的,是你,和我。”阿洼突然感到吃糖般的幸福。
缘子是出色的,但已不相信什么真爱。
爱,就这么一回事吧。
缘子在阿洼的撮合下,半推半就地找了个“酷哥”。
缘子感到空荡的幸福。
阿洼的成绩很出色,鲜花掌声接踵而来。但阿洼的眼里总有那么一丝忧郁。阿洼和男友已经很贴心了,却猛然发现,要我的人原来已不这么幼稚。阿洼和他提了几次分手,不过是开玩笑,最后来了一次真的。阿洼本以为自己没了他天不会塌,还可以再一打一打地交男朋友。分手后才发现自己比他更痛苦,于是又复合了。阿洼曾和缘子打趣说交一打一打男友的任务只好作罢了,其实阿洼那时心里很苦,她脱不了那份依靠,不行的。
阿洼不敢丢掉无趣的大鱼,也不敢随从那些身旁游来游去的飘忽不定的小鱼,阿洼在矛盾与必然中周而复始地失望着。
缘子在爸爸的强烈干预下和酷哥分手了。一个星期后,酷哥身边多了一位长发飘飘的新女友。缘子的荣誉和美丽,注定只能寂寞孤单着。
缘子和阿洼,就这样寻寻觅觅地生活着。麻木与绝望,同时折磨着她们容易受伤的心灵。缘子会用很长的指甲在腿上抠出很长的指印,而阿洼,则会在手背上咬出一个又一个很红很肿的月牙印。
其实本来可以幸福的,只要有一点点满足。缘子无事一身轻,可以无所顾虑,享受自己的才情和生活,而阿洼,事业爱情双丰收。人生,有谁会那么完美呢?
学会满足,才会幸福。
童年的馒头
“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 “哇”地一声哭了。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5里外的村庄上小学,6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生活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3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3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
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汤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看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3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5个白中带黄的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最难忘的节日
“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一样的车!”
圣诞节到了。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部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下午,保罗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有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还用手触摸它,露出羡慕的眼神。
保罗走过去,小男孩抬起头来,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说,“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说:“你的意思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毛钱?”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他希望也能有一个那样的哥哥。但小男孩接着说:“我希望也能当一个那样的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那个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对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前面?”保罗微微一笑,他认为他知道小男孩为什么想把车开到他家前面,他想让邻居们看到他坐一部大而漂亮的车子回家。但保罗又错了。
“能不能麻烦你停在那两个台阶那里?”到了小男孩的住处后,小男孩三步并两步地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回来了,并带着他的因小儿麻痹症而跛脚的弟弟。他把弟弟安置在下面那层台阶上,然后紧靠着他坐下。
他指着那部车子说:“看到了吗?小兄弟,就像上次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一毛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一样的车!”
保罗被此情此景感动了,这是他最难忘的节日。
血?奶
母亲每个手指上都扎了一个小孔,孩子正是靠吸吮母亲的鲜血存活下来的。
年轻的母亲正在温馨的家里一边织着毛衣,一边用脚轻轻拨动着摇篮里年幼的孩子。
突然地震发生了,母子一同坠入废墟和黑暗中,万幸的是,母子都没有受伤,母亲把孩子紧紧抱在怀中,等待援救。
一天过去了。
孩子吃尽母亲双乳里的最后两滴奶,哭声渐渐衰弱,再不获救,孩子将被渴死饿死先于母亲而去。
绝望中的母亲两手乱扒,企图从钢筋水泥中获取食物。突然,她的手触到了织衣针,心中一阵狂喜:孩子有救了。
一周之后,母子俩终于重见天日,孩子安然无恙,母亲却永远闭上了眼睛,脸色苍白得很。人们惊奇地发现,母亲每个手指上都扎了一个小孔,孩子正是靠吸吮母亲的鲜血存活下来的。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当年的唐山大地震中。
敬 业
没有谁敢说自己比刘大姐快乐,当然,也没有谁敢说自己比刘大姐敬业。因为快乐与敬业是画等号的。
公司领导不止一次在大会上说:“咱们单位最敬业的人是谁?——刘大姐!”的确,工作了好几年,哪个人没有出过错,惟有清扫楼道的刘大姐始终把楼道、 楼梯、 扶手擦得锃光瓦亮,抹得纤尘不染。也惟有刘大姐,才敢拍着胸口说:“我就从没出过错。”虽然她并没有这样说。
刘大姐家离单位最远,每天早晨她得骑一个多小时自行车才能提前来到她的岗位上。
刘大姐中午吃的是2元一份的盒饭,虽然公司里的年轻人连5元一份的都吃不下,天天嚷着要出去下馆子。
刘大姐的地位最低,连跟她儿子一般大的小伙子都可以吆喝她过来帮忙搬东西。
刘大姐穿的衣服始终是那件蓝色的工作服,没有一个人见她穿过其他颜色的衣服。
刘大姐的工资最低,每月勉强达到300元,连别人的一半都不到。
但是,刘大姐又是整个大楼最快乐的人,她脸上始终挂着笑,那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笑。她笑着接水,笑着拖地,笑着擦头上的汗……
没有谁敢说自己比刘大姐快乐,当然,也没有谁敢说自己比刘大姐敬业。因为快乐与敬业是画等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