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4200000037

第37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这一章老子阐述了无为无不为这一理念的实质。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是自然而然存有的,不是刻意表现出的德,所以上德是真正的存有这种内心的德。

不德,就是不刻意表现这种德。

下德没有消解这种刻意的表现,所以,下德虽然也属于德,但是不存有自然而然所体现的德。这里的无德,是指没有出自内心之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无以为,“以”是因为或原因的意思,无以为就是这种行为或作为不因为什么,没有什么原因和目的,进一步说就是没有另图什么的心态。

有以为,即这种作为具有自身的目的,是另有所图。

上德的内涵,是具有无为和无以为。上德有德,是因为上德具有无为,并且没有另图什么的心态,是内心存有德。

下德无德,下德的表现也是无为,但同时具有功利性,因此所表现出的德,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客观上具有某一德行,而内心并不存有德。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下德、上仁、上义、上礼,依次而下,后者对前者都有所缺失。

下德对上德缺失无以为,上仁对下德缺失无为,上义对上仁缺失无以为,上礼对上义缺失有以为。

这是由德到仁到义到礼,每况愈下,到了礼这一阶段,形成了莫之应的状态。

这里的礼,也没有仁义可言,更谈不上是上德和下德了,也就是说,这时的礼,连上义中的有以为都缺失了,只是在作礼这种外壳上的表现,一点值得肯定的东西都没有。

须知,老子提出的上德,在某种大的程度上是加以肯定的,下德的肯定成份比上德要少一些,而上仁比下德又少一些,上义比上仁就更少一些,到了上礼,值得肯定的一点也没有了。这样,在社会生活中,对这种礼也就没有人回应了。

这种礼也认为要有往来,讲礼尚往来,这是一种无仁无义无德的礼,结果有往无来,于是攘臂而扔之,伸出手臂指令别人以礼回应,到这时就又进一步由有礼变成无礼了。

攘臂,伸出手臂的一种姿势。

扔,把这种手势抛向对方。扔之,指责对方。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所以,以无为无不为的理念来评判,失去了道的某些方面就成了上文所说的德,失去了德的某些方面就成了仁,失去了仁的某些方面就成了义,失去了义的某些方面就成了礼。

这里,引人注意和深思的,是老子讲了“失道而后德”。这德是包括上德还是只指下德,老子没有讲,从老子对上德和下德的界定上看,这里的德,包括上德和下德。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里的上德和下德,只存有了无为,而缺失无不为,尽管如此,也还属于德,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而上德更高一层。在社会生活中,有这样的上德,不责备求全,也会大加赞许的。

老子所认为完整意义的德,是孔容之德,是唯道是从的大德,这大德,不但具有无为,还具有无不为。

历史上有些杰出人物,在乱世独善其身,这表现只是一种上德,而只有到了治世,达则兼济天下之时,坚守无为的理念,在无不为的框架内,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再加上功成身退,这就可称为大德。

独善其身,只是做到了无为,还缺少无不为,只能称做上德。

而兼济天下,功成而身退,不但做到了无为,而且做到了无不为,则可称做大德。这是一种唯道是从的大德。

老子对仁、义、礼也是区别对待的,对仁义没有一概否定,就说上义吧,上义是为之而有以为,在见义勇为时并没有忘记炫耀一番,这且不论,但毕竟为社会还做了一些事情,而上礼就什么都不是。

假设一下,如果上礼知道自身在社会上行不通,而增加一些仁义在里面,也就不会出现莫之应,而多少有一些回应了。但要知道,历史不会倒转。所以由于失道而德而仁义礼,失道依次而严重,也反应了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推行周礼的社会历史现状,这个论述有着老子的深刻的历史观。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在这一章内容的探讨上,有着历史的和逻辑的双管齐下的因素。

老子讲了上仁上义上礼,有上必有下,但老子没有提到下仁下义下礼,根据推理,可想而知,那就是假仁假义假礼了,在此不论。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这种礼,别人没有接应,就指令别人回应,这是在弄虚造势,攘臂更是气急败坏的表现,本来还是文质彬彬的,现在也顾不得了,可见上礼的忠信之浅薄,按照这种上礼推行起来,结果是乱哄哄的不可收拾。这种礼就成了社会祸乱的起因。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有一种耍小聪明的人,以一种荒谬的逻辑,由礼开始向前推论,想像着有了礼就会有了义,有了义添加一点礼就有了仁,有仁再添加一点礼就有德,有德再添加一点礼不就有了道吗?以荒谬的逻辑向前推论来认知的人,就是老子所说的前识者,他们想像的道并不具有无为的理念,而只是充塞着各种礼仪的浮华景象。这种浅薄的聪明,其实是愚蠢的由头。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所以,正直的人,治学凭有功底,论学讲究实在,知识务必丰厚,论述实事求是。切忌知之不足而装腔作势,为其华表而卖弄小聪明。

大丈夫一语,突现了老子有感而发的一种气概。可以推测,老子平时就这一章内容,在与别人的议论中有过较量,最后特别提出,应去彼取此,取其厚去其薄,取其实去其华。

同类推荐
  • 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培根是近代美国思想最伟大的人物,也是人类史上最优秀的人物之一。本书收集了培根论说手札数十篇,充分显示了哲人的睿智,是一本见解独到的传世佳作。
  • 《易经》心得

    《易经》心得

    《易经》似乎深不可测,其实《易经》是来源于现实的,它必然也能指导现实。《易经》是对宇宙玄机的探索,对人生哲学的概括,对天、地、人之关系的总结。一千个人看《易经》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解读,但也一定会有一千个不一样的收获。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孔子做人真经

    孔子做人真经

    圣人其实最爱说常识,圣人其实是用常识治常人。本书主要依据《论语》与《中庸》,介绍了儒家做人做事的两个方面,即一个“仁”字。其实,这并非什么大道理,只不过是为人处事方面的常识而已。如果你这么想,你的为人处事也就变得更加简单。
  • 伦理学概论

    伦理学概论

    本书作者以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研究思路为逻辑依据,从人性问题开始探讨伦理学何以必要和何以可能的问题,在经过对道德起源、道德本质和道德修养等诸问题的探讨之后,以理想人格的塑造作为理论的逻辑归宿,其理论显示了相当的完整性与独创性。
热门推荐
  • 商务礼仪100堂课

    商务礼仪100堂课

    商务活动作为企业的基本社会活动,每天都在频繁地进行,但很多人忽视了其中的礼仪问题。商务礼仪体现个人职业素养,不仅可以弥补外在形象的先天不足,还能让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得到更好的表现。学习现代商务礼仪,是每一个渴望成功商界人士的迫切需要!
  • 华夏神双

    华夏神双

    人皇轩辕建立华夏一族后随神龙升天,2000年后轩辕后裔姬氏在华夏族世代生活的中原大地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华夏帝国,任用诸葛氏为相。与华夏帝国并存的有九大帝国,其中最具威胁的是魔法帝国亚特兰蒂斯,最具侵略性的也是亚特兰蒂斯。千百年来,为了确保华夏帝国安危,双方的战争一直没停过。3000年后,一位诸葛氏的少年继承已故父亲的职位,成为华夏帝国少相,他就是诸葛希贤,他以其过人的智慧与意志力建立了赫赫功勋,同时他的人生也在发生巨大改变。。。。。。
  • 半斤夫人八两夫

    半斤夫人八两夫

    穿越第1天,她被群殴;第2天被抽晕;第20天,被抽晕她的“爷”给非礼了;第25天差点命丧他手;第30天,她被他威胁当了代嫁新娘,还很光荣地就失身于他。丫滴,这恶魔男人真欠抽,她要是不整死他她就不是穿来的!
  • 九极天下

    九极天下

    修炼一途,多造化,盗阴阳,强者之路,荆棘丛生,少年自莽莽黄沙中走出……
  • 圣街

    圣街

    黑暗的大时代降临,厄运归来,这片大陆陷入大混乱,世界阁,六帝盟,以及圣街……
  • 厨子闯天下

    厨子闯天下

    我有菜刀我怕谁?我有勺子走八方,一锅在手天下我有。我就是一个厚道老实的厨子。看我用厨子的方式行走天地之间,只希望能找到打破诅咒的方式。
  • 深爱及海

    深爱及海

    一男一女在同一天逃婚然后以外的遇到,渐渐的互相喜欢,但是却因为家族,阴谋,计划,相互的背弃,她无法再承载他给的爱,也无法再给他爱,4个人之间的爱情纠葛最后会以怎样的结局结束?敬请期待<深爱及海>,会给各位亲一个完美的结局,一段甜蜜而又有点忧伤的恋情,是谁说爱情只有甜蜜的?有挫折的恋情才更加深刻!!!
  • 吾媚成妃

    吾媚成妃

    面对同一张脸孔,又是自己待嫁的夫君,雪域王国的九王爷-----域王爷俞奇峰,而非那个二十一世纪的劈腿男友。“恭喜你,得偿所愿,我的---‘王妃’!本王说过,本王不会放过,生生世世都不会放过你。”他那邪魅妖冶的眼底尽是恨火的眼眸,仿佛要融化掉整个雪域山,整个世界。“谢谢,我的--王爷。”她那嘴角溢血,几近倔强,带着一丝得逞,却又淡然的眼眸看去……
  • 沧流记

    沧流记

    百世三生,难修共枕席。痴也好,惶也罢,沧流云荒未变色。芸芸众生忆炎皇,出生赴死只为情。何奈随性无奈何,堕入凡尘如凡流。落拓不羁终一生,痴情多情寡残生。——一切都是命吗?
  • 修仙幻

    修仙幻

    世界本是一个混沌,混沌为永恒,无天地,无生灵,无善恶美丑,无恩怨纠葛,无始无终,是为圆满。不知何时,这片混沌中孕育着的无穷的灵气在无穷的变化中也孕育了许多强大的生灵。这些生灵自变化中生,各有天性,却不知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