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课)要有自知之明
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讲过,从自我认识的角度大致可以将人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另一种是过高地看待自己,认为自己可以胜任一切;还有一种就是不自信,低估自己的能力,总认为自己不行。
中国有句古话“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聪明人,能胜任一切的人,其实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就是拥有自知之明的人。
1952年11月9日,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逝世。在此前一天,爱因斯坦收到了本·古里安托以色列驻美国大使转达给他的信,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就在当天晚上,爱因斯坦在住所接到了一位记者打来的电话,询问他是否会接受这个候选人的提名。爱因斯坦回答:“不会,我当不了总统。”
随即记者又说:“总统的位置只是象征性的,他没有多少具体事务。
教授先生,您是最伟大的犹太人。不,不,您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
由您来担任以色列总统,就象征着伟大的犹太民族,再合适不过了。”
爱因斯坦坚持说:“不,我干不了。”
爱因斯坦刚放下电话,电话铃又响了。这次是驻华盛顿的以色列大使打来的。大使说:“教授先生,我是奉以色列共和国总理本·古里安的指示,想请问您一下,对于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您是否愿意接受?”
爱因斯坦诚恳地说:“大使先生,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但关于人,我几乎一点也不了解。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请您向外界解释一下,给我解解围。”
大使进一步劝说:“教授先生,已故总统魏茨曼曾经也是教授啊,相信您也一定能胜任的。”爱因斯坦坚决地说:“我和他是不一样的。
他能胜任,我不能。”大使带着希望说:“教授先生,每一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一个犹太人,都在期待您呢!”
爱因斯坦的确被同胞们的好意感动了,但他仍然坚信自己无法胜任这一职务,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委婉地拒绝大使和以色列政府,又不使他们失望,不让他们窘迫。
不久,爱因斯坦很正式地在报上发表声明,婉拒了出任以色列总统。在爱因斯坦看来,当总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是他完全没有涉足过的领域,甚至可以说是不了解的领域。同时,他对此还再次引用了他自己的话:“方程对我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
心理学家格尔·埃斯佩切认为:展现自我很重要,因为个性的形成需要借助他人的欣赏。如果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过度的自信就会导致自恋倾向。自我认知看似是一个很浅显的概念,但真正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时,就是一种决定成败的智慧。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是否想过要竞选美国总统,他的回答似乎和爱因斯坦有异曲同工之处,他说:
“我所擅长的是计算机领域的经营管理,但对于政治却一窍不通,所以没有资格参选。”
这就是比尔·盖茨最可贵的地方,在财富和声望的光环下,仍能做到冷静地处理问题,这就是因为他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盖茨认为,作为一个管理者,需要的是经营头脑,但是要做总统,既要对经济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对政治、外交、军事等各方面都了如指掌。而他只了解IT业,因此他不会去选择自己能力以外的事。
盖茨找准了自己人生的位置,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这也正是他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做到最好的原因所在。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对于自己和他人都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像盖茨,他就为很多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他还不断地推动着计算机行业的进步。他之所以能够为社会,为人类创造出如此宝贵的财富,都是因为他深知自己的位置,什么是他所熟悉的,什么是他力所能及的一个人拥有自知之明,就能做到正确地审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获得充足的进步空间。中国有句经典名言:“人贵有自知之明。”能认识别人那叫做明智,能认识自己才叫做高明。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那个高明的人,但也不要因此而过分的退缩,做什么事都畏首畏尾,变得自卑起来。正确的审视自己,就是既不要自卑也不要自恋,在你的能力范围内相信自己,并大胆的尝试,相信一定会看见曙光。
(第32课)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中世纪,伊朗着名医学家本·西拿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两只身体状况一样的羊分别系在两个地方,喂给它们同样的食物。其中一只羊的周围,总是出现狼的窥视,所以整天担心受怕,神经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结果没多久就死了;而另一只羊,没有狼的骚扰,吃得好睡得好,精神放松,所以一直活得很好。这个实验也证明了,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但人生就是这样,总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一定会面临困境和坎坷,伤心的情绪、低迷的状态似乎都是常见的,但当你遇到困难时,不要刻意躲避这些不良情绪,要学会接受,要尽量使自己的情绪变得平和。勇敢地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经营人生,迎接人生中的重要挑战。
关于美国总统林肯,有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他在1832年失业了,这让他很伤心,但他并没有丧失信心,反而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但他却再一次失败了。在一年里的时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无疑是件痛苦的事。他自己开办了一家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下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他再一次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他觉得自己的幸福生活即将开始。第二年,也就是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有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他的精神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数月卧床不起。在1836年他还得过神经衰弱症。1838年他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也没有成功。
如果是你处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放弃努力呢?他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爱人去世,竞选一次次落败。如果是你,会像他一样地执着吗?
他没有放弃,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很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因为这次落选他赔了一大笔钱,他申请当本地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驳回了他的申请,上面指出:“作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长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接连的两次失败,一定会打垮他。但是,他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又败给了对手;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一个人尝试11次,可只成功了2次。这种坚持是难以想象的。1860年,他终于当选为美国总统。
阿伯拉罕·林肯,这个伟大的人,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勇敢地接受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没有因为糟糕的心情而一蹶不振,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者。他遇到过的敌人,你我都曾遇到过,甚至可以说我们的敌人和他的比起来是那么的渺小,但他面对一次次困难从不退却,不逃避。他坚持着,奋斗着。他压根就没想过要放弃努力,他不愿放弃,所以他成功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培养积极的情绪,不要整日满腹牢骚,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拥有积极的情绪可以让我们更轻易地获得快乐,即使在对于苦难与折磨,也能乐观地面对。
有一个患绝症的病人,医院都已经判了他死刑。当他知道了以后是这样想的: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一定要珍惜今后的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每一秒。就这样他开心地过着每一天,因为他觉得那是他赚来的。
他变得开朗了,微笑地面对周围的一切人和事,尽情地享受着生活。就这样,奇迹发生了,他的病情慢慢好转了,后来他竟重新获得了生命。这就是积极情绪的力量,当你拥有积极的情绪时,有时换来的不只是幸福,更是生命。
情绪对人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接受你的负面情绪,并将它转化为积极情绪,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积极地面对人生,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都能勇往直前,而如果总是一味地抱怨生活中的不公平,那势必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请相信,积极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到达幸福的彼岸。
第33课缺了一角的圆
曾有一个FLASH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其实它的原型是一个寓言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圆,它缺了一个角,并为此而感到不快,因为它觉得自己变得不完整了。于是它踏上了寻找“失落的一角”的征程,它快乐地哼着曲子出发了,爬山涉水,奔走在青翠的草地上。由于缺了一个角,所以它没有办法走得很快,有时它会闻闻路边的花儿,或是跟虫子聊聊天,还有一只停靠在它身上的蝴蝶,陪它一起经历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历经很长时间,这个圆终于找到了自己失落的那一角,现在的它是完整的了。于是,这个圆高兴极了。可是,因为完整,它可以快速地滚了,快得没有时间闻花香,没有时间和虫子说话,更无法让美丽的蝴蝶停靠在它身上。它发现就连它开口唱歌时,都不是原来快乐的曲调了,因为它太圆满了。这个圆终于有所领悟了,它说:“我懂了。”然后轻轻地把那一角放下,从容地走开了。现在,它又可以唱着歌开心地上路了。
是的,其实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很通俗,但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人生有失落的一角。谁都愿意自己是圆满的,谁都希望自己是最优秀的。其实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是那些勇于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人。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承认自己不完美是尊重和正视自己的一种心理力量,正像库斯洛所说:“示弱和坦然,才是自我心理最强的防御。”
也许你会说那只是人类假想的一种理想状态,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这样的人,但其实林肯就是这样的人。有一次,林肯在台上演讲,台下有人喊:“别忘了你是修鞋匠的儿子!”林肯回答说:“是的,我是一个修鞋匠的儿子。我的父亲现在已经不在了,但如果你的鞋子出了问题,我也可以帮你修,只是,我再也不可能修出那样好的鞋子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耻笑,林肯并没有畏缩,而是坦然面对,所以他迎来的是阵阵掌声。
我们并不是因为想要成功和掌声才去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而是因为这样能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一种快乐,觉得自己是真实的。
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也许你是一个有缺点的人,但你仍有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生活赋予了每个人同样的意义和快乐,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感受,也会拥有完美的生活。
《圣经》上有这么一句话:“当上帝在你面前关上一扇门时,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这句话很有道理。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抱怨自己的生活太过单调平庸,长相太过平凡甚至丑陋,从而也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人生价值。其实只要善于发现,那些我们自认为是丑陋或者是感到自卑的,也许可以成为我们的闪光点。
没有绝对完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属于自己的劣势,其实那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正视它,完全可以将其变成一个优势。但有些人却百般掩饰自己的劣势,其实无非是自欺欺人。勇敢地面对不仅是智者的心态,也是勇者的行为。
着名的歌唱家卡丝·黛丽有一个缺陷:长了一口龅牙。在她成功之前,她非常在意这个缺陷,参加歌唱比赛时,卡丝·黛丽总是担心自己的龅牙会被人耻笑,一直试图掩饰,正是由于过分的掩饰,让观众和评委感觉她非常好笑,结果她没能将歌唱完全发挥出来。她难过极了,虽然她很喜欢演唱而且拥有漂亮的嗓音,但由于这个缺陷,使她觉得自己不适合登台表演,也可以说是不敢登台表演。
好在一位评委很欣赏她的音色,觉得她很有天赋。他找到卡丝·黛丽,很认真地告诉她:“你会成功的,但是你必须忘掉你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