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85000000019

第19章 十月革命(6)

10月25日,起义的总参谋部——军事革命委员会成立,托洛茨基当选为主席,之前他已是苏维埃主席。10月27日,列宁在火车司机雅瓦拉的家中会见了中央委员会军事局的领导人捷尔任斯基、米·谢·克德罗夫、弗·伊·涅夫斯基、尼·依·波德沃伊斯基等人,讨论了武装起义问题,其中包括成立起义司令部——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的问题。列宁提出,军事革命委员会应是一个全权机关,但又是一个非党的、联系广大工人、士兵阶层的起义机关。

10月29日晚上,列宁和几位同志参加中央委员会扩大会议。当他走在列斯诺伊区杜马大厦附近空荡的胡同里时,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把头上戴的帽子和假发吹掉了,这一下子使列宁意识到,如果起义再拖下去,反革命的“狂风”同样可能把自己和同志们的脑袋“吹去”。会上列宁主持了会议,除中央委员会外,军事局、彼得格勒委员会以及其他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列宁作了关于10月23日中央委员会会议的报告,斯维尔德洛夫宣读了各地准备起义的情况和通报,接着参加会议的各地和各组织代表汇报了起义的准备情况和广大群众的情绪。会议再次肯定了列宁提出的关于起义的决议案,并成立了由斯维尔德洛夫、斯大林、捷尔任斯基、布勃诺夫、乌里茨基等组成的领导起义的革命军事总部,这个总部是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导核心。

扩大会议之后,布尔什维克党加紧了起义的组织工作和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中央派许多特派员到各地组织和领导起义。各地党组织和各地苏维埃召开各种类型的会议,进行起义前的动员和组织准备,工人赤卫队大约有20万人,彼得格勒的卫戍部队士兵在托洛茨基的争取下大多数站到了革命方面来。起义迫在眉睫,利箭在弦。

在这紧要关头,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公然在10月31日的《新生活报》上发表反对武装起义的声明,泄露党的机密。在声明中,他们公开反对党中央关于武装起义的决定,表示“反对任何发动武装起义的企图,这种企图定归于失败,而给党、给无产阶级、给革命的运动招来致命的后果”,“把一切放在日内一次进攻上作孤注,乃是冒险绝望的行动”。显然,这个声明客观上起到了为克伦斯基通风报信的作用。

列宁得知消息后,十分震惊和气愤,他在给中央的信中痛斥这种行为是无耻的工贼行为,是对革命的叛变,提议把他们开除出党,撤销他们的职务。但斯大林宣称,出于对两位老同志的“关心”,加上两人认错态度好,主张从轻处理。最后中央委员会责成二人不得擅自发表反对中央路线的言论。

政府得到起义消息的当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密谋镇压武装起义的措施:下令前线大本营迅速把军队调回彼得格勒,命令城内外驻防的哥萨克军队进入戒备状态,把附近各军事学校的士官生集结在城内,增派军队控制涅瓦河上各重要桥梁,迅速组织妇女“敢死队”以补兵源不足,等等。11月2日,司法部部长命令法院立即发出逮捕列宁的新命令。革命危在旦夕。

11月2日夜至3日凌晨,列宁在工人巴甫洛夫家里会见了中央军事局领导人涅夫斯基、波德沃依斯基等人,听取了他们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准备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由于军事局已派代表到各前线军队和各城市中去联系给予武装起义支援,波德沃依斯基建议推迟起义。列宁否定了这一建议,因为这样会给敌人以更大的喘息机会。

11月3日,政府彼得格勒军队委员会代表会议正式承认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是卫戍部队的真正指挥机关,除非有托洛茨基或他的助手或适当受权的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任何人的命令都不服从。11月4日,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了驻扎在首都及其周围的几乎所有团队的军事委员,因而保证了同实际在指挥下的所有部队的联系。凡是不服从苏维埃的军官均被撤职或查办。

政府在积聚力量蠢蠢欲动的同时,企图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向布尔什维克发难。11月5日夜,克伦斯基得到预备国会的赞同,获准全权镇压革命。他下令哥萨克部队整装待发,准备占领武装起义司令部所在地——斯莫尔尼宫;要各守桥部队拉开涅瓦河上的活动桥梁,以割断彼得格勒工人区同斯莫尔尼宫的联系;几支士官生炮队到冬宫广场集合待命。11月6日黎明,士官生奉政府之命,袭击并查封了布尔什维克中央机关报《工人之路》和中央军事组织的《士兵报》印刷厂。上午7时左右,彼得格勒城内大部分街道的交通已经中断。政府下令调动武装占领起义指挥中心斯莫尔尼宫,并增派士宫生、“敢死队”守卫政府所在地冬宫。

《工人之路》遭到袭击后,布尔什维克中央立即召开会议,针锋相对,对政府的进攻进行反击。上午10时,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夺回被士官生所占据的印刷厂,并在《工人之路》报编辑部和印刷厂门前布置岗哨,加强防御。上午11时,《工人之路》报出版。同时,革命军事委员会首先用电话通知各部队整装待命,要求赤卫队总司令部动员所有的力量和调动所有的运输工具,配合革命士兵,保卫工厂,占领首都各主要地点和政府机关,并派出大量赤卫队加强对斯莫尔尼宫的保卫。6日下午,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很快控制了中央电报局、电报通讯社,并控制了涅瓦河上的一些重要桥梁。

列宁住在秘密场所密切注视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展开斗争的动向。在得到政府已先下手的消息后,很快就写了张条子送给中央委员会,请求允许他到斯莫尔尼宫去,但是没有被允许。于是列宁立即提笔给中央委员会写了急信,让秘密交通员福法诺娃火速送到起义指挥部。信中写道:“我写这几行字是在24日晚上(俄历10月24日——编者注),情况已经万分危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真的就等于死亡。我尽力向同志们说明,现在正是千钧一发的关头,目前提上日程的问题决不是会议或代表大会(即使是苏维埃代表大会)所能解决的,而只有人民,只有群众,只有武装起来的群众才能解决……无论如何必须在今晚逮捕政府人员,解除士官生的武装(如果他们抵抗,就消灭他们),历史不会饶恕那些拖延时刻的革命者。”

福法诺娃送信去斯莫尔尼宫后,列宁放心不下,没等她回来,就决定亲自到斯莫尔尼宫去指挥起义。拉希亚帮他找了一个旧大衣穿上,用手巾把半边脸扎起来,戴上一顶旧的鸭舌帽,拉希亚打扮成流浪汉的样子,这样在路上避免让人认出。为防万一,他们还准备了两张去斯莫尔尼宫的通行证。走时,列宁给送信未归的福法诺娃留了一张便条:“我走了,到您不想叫我去的地方去了。再见!伊里奇。”

列宁和拉希亚首先坐上了一趟空空的电车,到波特金大街的拐弯处下车,步行到利齐尧大桥,那里赤卫队控制着,他们顺利过关。但当走到桥的另一端时,却发现是由克伦斯基的士兵把守着,一些因为没有通行证而不被放行的工人围着士兵吵着。列宁趁哨兵争吵没注意,和拉希亚悄悄绕过岗哨过了桥,转向什帕列拉街。在什帕列拉街走了一段较长的路,就被迎面而来进行巡逻的两名骑马的士官生拦住,要他们出示通行证。一身流浪汉打扮的拉希亚装起醉鬼的样子,故意和士官生结结巴巴地拌起嘴来。士官生以为是喝醉酒的两个工人,也就没有继续追问。事不宜迟,他们尽量抄森林小道,走近路,很快便到了距市中心数公里远的郊区。

在宽阔的涅瓦河畔,列宁终于来到了戒备森严的斯莫尔尼宫。这原来是为贵族小姐开设的修道院学府,现在却是革命的指挥中心。全楼100多个房间中,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打字机声和电话铃声响成一片,各个工作部门紧张而繁忙地运作着,几百名联络员进进出出,设在三楼的作战指挥部——革命军事委员会在不间歇地开会,随时作出决策。广场上装甲车隆隆作响,一批批汽车和摩托车开进开出。大厦入口处摆着机枪和大炮,大厦周围岗哨林立。大厅里聚集着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列宁的到来,使同志们既感到大吃一惊和意想不到,又十分高兴,因为这样列宁可以直接驾驭整个起义的航轮,成为起义的总指挥。在听取了托洛茨基等人的工作汇报后,列宁立即下达了正式举行武装起义的命令和进行起义的有关事项。他要求把最可靠的部队调动到最重要的据点去,首先占领电话局等要地,攻克彼得保罗要塞,逮捕总参谋部和政府的官员;派遣那些宁可战死而不让敌人前进的“敢死队”去阻止士官生和野蛮师……打字机立刻记下了他的口授文件,然后由他将文件签署上自己的名字。一份份手令从这里迅速送达各处。

斯莫尔尼宫热火朝天,彼得格勒通宵激战,各种报告和请示从四面八方送到列宁手中。列宁不时派出信使,及时给予指示和处理。

参加起义队伍的工人赤卫队、卫戍部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的革命士兵共20万人投入战斗。而克伦斯基政府从前线急调的军队尚未赶到,留守彼得格勒的武装力量,连哥萨克、士官生、“妇女敢死队”之类的力量合起来也只有几万人。革命形势呈排山倒海之势,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经过激战,到11月7日凌晨,起义队伍已占领了各主要桥梁、火车站、电话站、发电站、银行等战略要点,除政府藏身的冬宫玛丽娅宫、总参谋部等附近的一小块地区外,整个城市实际上已掌握在起义队伍手中。上午10时左右,克伦斯基化装成水兵乘坐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仓皇逃出彼得格勒。

从11月6日深夜至7日凌晨,列宁还主持召开了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会议,会议听取了关于武装起义进展情况的汇报,讨论并决定俄国新政府的名称为“工农政府”,政府成员为“人民委员”,初步确定了人民委员的人选,讨论了制定土地法令的问题。

11月7日上午,列宁起草了《告俄国公民书》,由“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电台以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名义播发,并在当天的报上发表。文中宣布,资产阶级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到军事革命委员会手中。下午1时,起义队伍攻下了预备国会所在地玛丽娅宫,解散了预备国会。下午2时35分,列宁出席在斯莫尔尼宫举行的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紧急会议。当他在会场出现时,会场上响起了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苏维埃政权的任务的报告。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始终认为必须进行的工农革命已经成功了,俄国开始步入新时代,从现在开始应着手建设无产阶级的新国家。会议顺利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决议。

下午6时,起义队伍已将政府盘踞的最后一个据点冬宫完全包围。冬宫位于市中心,是原沙皇居住地。它背靠涅瓦河,面对一片开阔广场,是一座高22米、宽160米、长200米的豪华典雅的建筑物,有1050个大小厅房。克伦斯基逃跑后,政府各部的官员全龟缩于此。1500多名士官生、哥萨克部队和“妇女敢死队”死守。革命军事委员会向政府发出最后通牒,令其于6时20分停止抵抗,缴械投降。政府接到通牒后,以要与前线大本营协商为借口,拖延时间,企图顽抗。于是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武力解决。晚上9时,彼得保罗要塞发射3发信号弹,进攻开始。晚上9时40分,起义水军驾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进涅瓦河,向冬宫发射炮弹,冬宫阵地内的敌人顿时一片慌乱,大门被人从里面打开,士兵、水兵和赤卫队员趁势冲进去。深夜2点15分,队伍完全占领冬宫,政府的各部部长全被逮捕。至此,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已取得全面胜利。

当攻占冬宫的战斗正在激烈进行时,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出席大会的代表约670名,布尔什维克390名,占了大多数,同情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左派社会革命党人169人,而右派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不到100人。

斯莫尔尼宫的大厅内人声鼎沸,挤得水泄不通。10时40分,在会议主持人一个劲儿使劲摇铃后,大会宣布开始。孟什维克和右派社会革命党人眼看自己处于少数和孤立的地位,拒绝推选自己的代表参加主席团,他们发表了一份声明,攻击武装起义是“搞军事阴谋”,是“对祖国和革命的犯罪行为”,“规劝”工人和革命士兵要“及时醒悟”,宣称“唯有组织统一民主政权才能制止国内战争”,恫吓说“军队将从前线开临彼得格勒,会将城市彻底摧毁”。革命形势已明朗化,他们的理论已没有市场,在一片斥骂声中灰溜溜地退出会场。次日凌晨3时10分,大会接到攻下冬宫的捷报,顿时全场沸腾,欢声雷动。

同类推荐
  • 高原上的背影

    高原上的背影

    对于大科学家,人们难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成功的?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书中关于科学家们业余爱好的描写,十分有趣和亲切,使人看到科学家们精神世界的另一个侧面,看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 率性林语堂

    率性林语堂

    他被西方社会誉为除孔夫子外,另一位最广为西方人认识的中国文人。他曾自我评价:“我的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全新解读真实林语堂,再现五四文人真性长歌。中国第一部以散文形式写成的传记。他可能是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熏染极深而对国际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最大的一位作家与学人。其《吾国与吾民》及《生活的艺术》以各种文字的版本风行于世。若干浅识的西方人知有林语堂而后知有中国,知有中国而后知有中国的灿烂文化。
  •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这是一部讲述“亚洲新音乐王储”、刷新“80后”创业记录的张伯宏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佳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是张伯宏不这么想,他“直奔梦想,不兜圈子”,毅然选择了拒绝高考!本书再现了张伯宏为了不丧失自我,为了要自己想要的而做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其中也记述了他面临压力时的彷徨、面对转型时的苦思冥想。本书告诉人们:只有在有兴趣的领域“玩好”,才能赢得人生。
  • 红楼绝唱——曹雪芹

    红楼绝唱——曹雪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楼绝唱:曹雪芹》对曹雪芹这个人物本身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从曹雪芹这个“圆心”出发,不断伸出半径,延伸到他的整个家族和他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浓化对曹雪芹思想、人格和艺术追求的渲染。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热门推荐
  • 魔城血祭

    魔城血祭

    爱上一个人,不是你的错但是他不是你该爱的。一个异世界来的小公主,爱她的哥哥和朋友靠近她其实是为了要杀了她。她还不知道的是她身体里还有一个冷漠但是心里善良的女孩,她从小在黑暗的世界里生活。好不容易看到一束阳光但是在她想靠近的时候......
  • 开在瓶子里的温暖

    开在瓶子里的温暖

    太阳不会放弃天,哪怕你不再属于我,我也会在不同的窗口给你拥抱……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美文范本,随便翻阅的任何一篇美文,都让你撼动心灵的文字相遇!滴滴洒满现代人渐行渐远的感情荒漠漠,勾动人性深处最轻微的感动!
  • 网游之逆刺

    网游之逆刺

    一个普通的刺客,只是有些搞笑,有些闷骚,有些感性,有些腹黑。即使只是一个普通的刺客,但是当我成为你的眼中刺之时,必然会是逆刺。欢迎加入网游之逆刺讨论群,群号码:435030621
  • 做财女有钱途:女人一定要知道的理财知识

    做财女有钱途:女人一定要知道的理财知识

    与传统妇女把钱放在银行里的理财方法相比。当今的“财女”已经不满足于只“吃”利息。关注投资领域,关注时尚潮流,关注自己的生活品质,已成为“财女”们营造美丽人生的三大法宝。不管是炒股票、买基金、做房地产,还是投资书画、古董,她们都没问题。“财女”们相信,只要认准投资目标并聪明理财,就能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本书共分六篇,前五篇分别从管钱、赚钱、省钱、生钱、花钱几个方面为你做“财女”指明了“钱”途;第六篇辑录了世界各地财富女性找到“钱”途的成功事例。为你走向财富之路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 一品萌宝痞妃娘

    一品萌宝痞妃娘

    从地狱修罗直接穿成未婚娘亲,江小湖表示鸭梨山大,眯眼一算,还是做回老本行——混江湖,打怪,升级,养包子!对于那些格外贱笑的姐姐妹妹,王公贵族,名门正派,母子俩只说一遍——坑,坑完再踩,踩不死接着坑!小包子囧囧眨眼:娘娘呶,这个叔叔说,要跟偶们一起坑人哒,我们坑,他胁从。某男微挑唇角,帅脸闪瞎一群合金眼:乖,叫爹的话,指哪打哪。众人顿时泪奔:麻麻,我要挂啦!这一家子好可怕,我再也不要算计他们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舞台我的家

    我的舞台我的家

    这是一位资深文学组织工作者自叙一甲子文学生涯的纪实散文集。本书视野开阔,材料翔实,感情真挚,文风质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纪实佳作。本书从作者个人的视角,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人和事。从书中你可以清晰听到作者在文学舞台跑龙套尝到的酸甜苦辣,和在文坛风风雨雨中的独特遭际、命运。你也可以真切了解作者所熟悉、敬重的文坛前辈、名家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文学的真知灼见。书中收入的有关作家协会重要文学活动、文学组织工作、儿童文学工作的演讲、访谈、述评、报道等,有助于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研究当代文学史,特别是中国作协的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
  • 超级侦探社:宝石失窃案·国际饭店里的僵尸

    超级侦探社:宝石失窃案·国际饭店里的僵尸

    三剑客来到求助者莉琪家里,发现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盗窃案。婶婶苏茜女士半夜悄悄去了当铺:大伯马先生暗中提出用钱息事宁人:姑姑马女士的卧室简直像藏宝室;堂哥马丁深夜不归,却藏在外面窥视三剑客……到底谁是偷拿珠宝的人?三剑客通过一本特工手册。抓住了真正的窃贼……
  • 闷骚王爷宠妃记

    闷骚王爷宠妃记

    他,天朝四王爷。世人说他怪异嚣张,喜怒无常……他觉得这个评价来得太过奇怪,他所求不多,也没有不良偏好,不争名利不爱女人不赌博,尽心尽力的为父皇做事。他只是不爱说话不爱笑……这样的他,难道还不好!****************她,有点天真,带点幼稚,是来自异世的一缕香魂,再次醒来却已是他人身下妇。她明明最爱的是她现代的天湛啊,为什么觉得闷王爷那若有似无的柔情让她心动,让她迷失……正当一切都走向完美了,闷王爷抱得美人心了……什么,什么,那是天湛么……
  • 武戮苍穹

    武戮苍穹

    【免费新书,玄幻热血爽文!】天才少年,一朝陨落,受尽人情冷暖。意坚如铁,卷土重来,再度强势崛起。荆棘武道,他浴染鲜血,入化修罗,鏖战天下。赫赫凶名动八荒,六合为尊惊神魔,以武弑戮屠苍穹,独舞风云书传奇!(我的qq:1.3.7.0.8.8.8.6.5.0,喜欢这部书的书友们可加我,提意见或探讨。加时请注明)
  • 金小婵御魔记

    金小婵御魔记

    我艹!不就是和野男人打野战嘛!老天用得着用雷劈我嘛!老娘也不是自愿的好不好!咦?有点不对劲……我擦!这里是什么地方?等等!是谁在说话?你妹!姐竟然一次命中!还是一个在娘胎就会说话的小魔王?什么?说我是魔女,要追杀我?!老娘打不过,不跟你们玩了行不行!纳尼?说我孩子爹酷拽叼炸天要灭世,求我去劝劝?好了,好了。看你们这个世尊那个帝主痛哭流涕的跪在我面前哀求,我就大人不记小人过,去见见孩子他爸吧!擦!好帅!好吊!好酷!靠!不认识我?还要杀我?妈蛋!我金小婵不发威,真把我当小知了了?!!别看你现在不屑对我勾勾手,早晚也把你调教成老忠狗!更文:一般情况,每晚八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