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4200000033

第33章 老子无为法典(2)

老子先传经,后传法,带着孔子到民间观礼。老子带着孔子转了一圈后,最后得出结论说“君子行礼,不以人之亲痁患”。

这句是老子向孔子传法的关键。“痁患”即染患,以之为患的意思。全句讲:君子行礼,不因为亲人(的去世)而把自己也葬送了。这句实乃老子礼学精华,是周礼所在。

这,也即周易的易变精神。如果不能变通,则不能制时变。孔子马上将老子所传的这一大法心领神会,他明白该怎么办了:殷人已经永远死去,周人也将死去,唯有那道常有常新。

老子传经又传法,使孔子此行取得圆满成果。回鲁后,孔子一心维持周鲁统治,做了一个热心的义务宣传员,打消了有人企图要复兴殷商的梦想。

孔子周游列国与编定六经,也全是从这次会见引发的,都是做的同一项工作:恢复周礼。

孔子曾对颜回说要“克己复礼”,须知他复的是周礼,不是殷礼。他要世人“克己”,正是针对那场险些暴发的殷商复国运动。

孔子通过宗教途径,化解了一场浩劫,有功于国人,无愧于上帝,是个合格的祭司。而这,是在老子的帮助与指导下完成的。二人齐心合意行上帝的道,实为同工。

在孔子的自述中,他称老子为“老聃”;在他的引述中,老子称他为“丘”,二人都直呼对方的名字,可见关系亲密,十分随便,两个大祭司之间没有障碍,浑然一体。

大地比天空更遥远

[仰望星空,良知浮现]

本章讲老子《道德经》寓含的上帝律法

老子著《道德经》阐述自然之道

老子在孔子作《春秋》的同时或先后,写下了《道德经》。老子作《道德经》与孔子作《春秋》做的都是同一件事:阐述周道。这都是他们作为儒者与祭司的本职工作,本身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后人却把它过份美化了。须知:商周历代祭司在职时都会留下至少一篇著作,如伊尹有《伊训》,周公有《大诰》,皆载于《书经》之《商书》、《周书》,历历可考。

祭司著书著文简述天道,这是他们在有生之年必须做的事情,否则就是失职。

老子作《道德经》的另一原因是自从他把《周易》、《周礼》、邦国之志等周室正典几乎尽数传给孔子后,实际上是秘密转移了除王室宗谱以外的所有“镇馆之宝”,使守藏室空了起来。

这事是老子与孔子之间的协议结果:老子传经给孔子,帮他镇住鲁国及全中国;孔子继续忠于周室,发扬周道。

孔子把周邑图书馆“洗劫一空”,支持这事的正是老子这个图书馆馆长。老子有这个权力,别人没有话说,周天子也无权过问,因为这是两地祭司之间的事,办的是教内正事。

可能有人要问:老子传经时,怎不复印一份保留下来?当时还没有复印机。怎么不找人抄一份?找别人过目等于泄密,而老子自己也没有必要抄,不是懒,是没必要。这些“天书”,作为天官的老子早就烂熟于胸。大家须知,就宗教层面讲,这些“天书”是祭司专有,为祭祀准备专用,是祭司个人拥有的,祭司以外别人无权看,也看不懂,因此老子把这些“天书”几乎尽数给了孔子,用不着备份。况且老子与孔子一家,放在鲁国太庙等于还放在周邑太庙,随时可以取看。

但这样以来,毕竟引起守藏室馆藏空虚,尤其成问题的是:将来老子卸任,下一任馆长还有什么?因此老子决定自己写一部书作为新的镇馆之宝,是留给下任祭司的工作用书,当然也是给周天子看的新课本。

有学者认为老子《道德经》是“帝王学教材”,是作为天官(史官)的老子给周天子看的课本。说是“教材”无误,但《道德经》与所谓“帝王学”无关。要说帝王学,《道德经》与《春秋》都有帝王学,但老子孔子二人著此二书目的不在这儿,作为祭司,当然有监督君主、服务君主的责任,但他们的头等责任乃是侍奉上帝。

《道德经》与《春秋》都是为阐述上帝之道而著,讲天道,次讲人道,帝王之道只是人道中的极小部分。

老子著《道德经》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阐述上帝之道,亦即周道。这是他作为周室祭司的本职工作,又关乎守藏室的将来,他必须全力为之。

老子《道德经》的思想来自《书经》与《易经》

《书经》与《易经》是周邑守藏室的重要馆藏,也是老子一直看得最多的两部经书。它们是周道的直接表达,并且是祭祀上帝时必用的祭祀手册。《书经》用作祷告参考,《易经》用作占卜参考。二者缺一不可,一个在祭司左手拿着,一个在祭司右手拿着。

老子著《道德经》阐述周道,不能偏离《书经》与《易经》记录的真理,事实上,老子也正是本着以上原则进行撰述的。

《道德经》从《书经》而来,下面我例举一二。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致坚。”(《道德经·四十三章》)

讲天下最柔的,却能架御天下最刚的。

——“宽而栗,柔而立。”(《书经·夏书·皋陶谟》)

这话讲圣人施教要宽松才会让人心服战栗,要柔才能立得起来。此为夏道,后被殷人继承为殷道,又被周人继承为周道。

《书经》此处讲的“柔而立”就是老子著名的“阴柔理论”的直接来源。二者讲一回事,稍有差别的是侧重点不同,《书经》“柔而立”讲柔者立,《道德经》“柔胜刚”讲柔者胜刚而立,前者是自立,后者是胜而立。二者并无矛盾,后者是对前者的具体说明。老子《道德经》进一步发挥了《书经》“柔道”思想,于此可见。

我们中国人这个“柔道”与现在日本人的“柔道”不一样,日本人的柔道是人与人搏斗,中国人的柔道是敬事上帝,柔事上帝,顺服上帝。用“柔道”一词形容周道,这不是我的发明,胡适之先生在《说儒》中已用过,现在我不过见它又好玩又形象,所以沿用此说。

再举一例。

——“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道德经·七十九章》)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书经·夏书·大禹谟》)

二者如出一辙,都不用我再分析了,岂是偶然?

再说说老子《道德经》从《易经》而来。

《易经》开天辟地第一卦就是“乾卦”,然后是“坤卦”,这种天尊地卑的思想为老子继承。老子讲阴柔,就是出自《易经》“天尊地卑”的乾坤大义。

《易经》第一句话就是“元亨利贞”,这是一句天书,能把大部分第一次读《易经》的人一棍打死。“元亨利贞”,什么意思?不懂,赶紧把书关上吧,此等天书,还是不读为妙。但如果你知道什么是“贞”,就好懂了。有学者训“贞”为正,这也太简单了,贞当然是正,贞是正道。但还没巴边。原来“贞”是贞人,乃是殷商时祭司(天官)的专称,亦称“史”,是甲骨文上的常用词、专用词。

我从这个“贞”字,作出两大揭秘:

一,《易经》原是专给祭司看的,否则不会一开始就说“元亨利贞”。

二,《易经》从甲骨文而来。它原是《商易》,有了后来文王演卦与周公传《易》,才是《周易》。

“贞”字的含义就是贞洁,指祭司洁事上帝(孟子曰:“虽有罪人,斋戒沐浴,可以祀上帝”),因此借指祭司,作了祭司的专用词。

“贞”又与“殷”有关,都是从殷人血祭上帝(血食)的仪式来的。血祭时祭司用自己的血祭祀上帝,意思是世人有罪,归于我身,请上帝赐下惩罚与我。《书经·汤诰》上商汤向上帝祷告说:“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简,通检,考察的意思)。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即此。

殷商民族把自己命名为“殷”,意思就是“行了血祭的民族”。殷,红也,血也,指血祭。

又因为这血祭表明了祭司的贞洁,因此殷人称他的祭司为“贞”。

这个“贞”字就是《易经》开头第一句话“元亨利贞”的来历。“贞”就是祭司,“元亨利贞”就是上帝眷顾祭司,赐下大吉大利。“元亨”就是上帝的尊号,“元”,天也,元首也。“亨”通“帝”,上帝。“亨”字中间有一个“口”字,表明这是在说话,如此则“亨”又通“言”,“元亨”可以释为“上帝说”,如此以来,“元亨利贞”就是“上帝告诉祭司有大利降于你”的意思。

老子作为周的祭司,直接使用了殷商祭司使用的《商易》,这使他的《道德经》作为新的《易经》不可避免地带上《商易》的烙印,这是形式,也是不可偏离的规范。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一章》)

——“元亨利贞。”(《易经·乾卦》)

老子《道德经》的开头与《易经》的开头意思完全一样,只不过说法不同。“元亨利贞”意思是:“上帝告诉祭司有大利降于你”,“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上帝的道是可以讲出来的,但不是常说的那些话。”二者都是以道(上帝)开头,作祭司经书的必需样式。

老子《道德经》采用了《易经》“元亨利贞”式开头,以“道”开路,意在事先申明这不是我讲的,我作为祭司,只不过在祖述天意。同时,《道德经》与《易经》二者说法略有不同,可见老子对《易经》又有补充。我揣度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语气,是有针对的,一开头就申明他讲的与《易经》讲的有点点差别。差别在何处?《易经》(不含孔子《易传》)是商道,而老子《道德经》是周道。老子要变《商易》为《周易》,就必须事先申明二者有别。

老子《道德经》亦实为新的《易经》,是老子版《周易》。

当初老子传给孔子的《易经》名为周易(因为属周室所有、所用),其实是商易。孔子得老子所传《商易》,又参考鲁国太庙原有的周公《周易》(是经文王演卦后的真正的《周易》),两易结合,又作《易传》补充之,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易经》样子。

但我们需知,当时其实诞生了两部《周易》,一部是孔子版《周易》,一部是老子版《周易》,即《道德经》。两部都是《周易》(祭司作的天书,就可以称“易”),是两地祭司同时改教的积极成果。此事也是当初老子与孔子在周邑的约定,否则不会同时出现两部《周易》。

两部书都成了后,孔子之书称《易经》,又称《周易》,显明是周道正统,这也体现了老子尊人抑己、推出孔子胜于推出自己的柔道思想。

老子之书,则取名为《道德经》,意思是“天道人德之书”。有道有德,表明了对人的重视。人不仅是天的产品,也是在地之天——神的后裔,九州即神州,是神的后裔所在,因此也必有神性之美德。

老子无为法典

1997年我在北大游学时,就准备写《老子无为法典》一书,终因思绪茫茫,人事纷乱,未能下笔。如今近十年时光过去,始略知一二。下面也不过是略说,岂敢日知之?

“无为”是淡出人的作为。

“法典”是重申天命。

“无为”与“法典”这一组看似完全相反的词,其实应当完全相同,都是一个敬天。这个“敬天”,《论语》上称为“敬神”,《书经》称“敬天”、“明德”,老子《道德经》称“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老子这话讲天道本来冷酷无常,并不会亲近谁,但也经常降福给善人。此处《道德经》讲的“善人”,即“义人”。义人、善人何谓哉?无为也。

人一旦淡出自己,本性就显露出来,乃可见天道。

天道让善人觉得“亲”但让不善之人觉得“恶”。凡遵天道者,天必佑之,反之则否。“法典”云耳,实指浩大的宇宙法则、自然法则,中国人命之曰“道”。

但国人常常误以为“道”是抽象的规律,殊不知这“道”其实是实实在在的律法,道教俗称的“天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老子讲道又讲德,正是说明天道并非人类可有可无的修养,而是人类必须遵循的法则。一句话,“道”是宇宙的法律。

无为之后,法典显现。如果我们的心塞满野草,就看不见大路。

无为法典,条条是天道。

“道可道,经常道。”——道只有一个,但不是常说的道。它的特点就是可以与人结合,此之谓“道不道”。“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道不是与谁都亲,只与善人结合。由此可见,那道是爱。中国俗话称“天佑善人”,就是这个意思。

“大象无形。”——“大象”即“大道”。他本是无形无象的,因此称“大象”。这可不是非洲草原上的那种大象。大道无形无象,才能生出有形有象。如果他自己才得满满的,就不是无限。它是虚空,才是无限。

“盗夸非道。”——老子说的“盗夸”具体指“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货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即大盗。大盗因自夸有道,所以叫盗夸。这种人罪甚大。

“天物云云,各复归其根,日静。”——此处的“静”指“创世之静”。此处的“根”就是指“道”。道就是我们的根。我们不是一直在寻根吗?寻到了真正的根,你敢不敢承认?也许我们的根并不是光明,而是黑暗。保持对黑暗的敬意,这才是光明中人的做法。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我已说过,父母就是我们的道。爱父母就是爱那道。孔子已认识到人是孤儿,肉身意义的父母不是真正的父母。父母与我们都是尘土。尘土生尘土,意义多么有限。唯有那道,是人真正的父母。

比起孔子来,老子把人推的更远。说“更远”,指离世俗更远,却是离大道更近。孔子说人是孤儿,老子说人是婴儿,更彻底。

人因赤贪而满有,这不能不说是上天的奇妙恩典。人越承认自己一无所有如婴儿,越会享有那甘露如婴儿。这就是老子著名的“婴儿理论”,亦即“赤子理论”。这方面老子论述极多。老子曰:“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道德经·五十五章》)。老子曰:“恒德不离,复归与婴儿”(《道德经·二十八章》)。等等,都是这方面的经典论述。

“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杀人是人性恶的极限。人没有资格杀同类,更没资格杀自己。《书经》上说“我命在天”,《论语》上孔子说“天生德于予”,都是这个意思。人是天的产品,无权自弃。

“贵富而骄,自遗咎也。”——老子对比有具体阐述:“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道德经·十二章》)放纵自己,就会自己放纵。就会失去控制,乃至不可收拾。孟子曰:“富贵不能淫”,是对老子此诫的近一步阐述。

“往而不害,安平太。”——老子这话意思是:与人往来而不加害对方,那么就会安定太平。“平太”即太平。

人与人往来,有双重之约。第一重约定是天人立约,人敬天明德,则人生有底,且有盼望。第二重约定是人与人立约,不可以害人,反要帮助人。老子说“往而不害”,指人与人交往要念着同是上天所生,要互相爱人,不可以互相加害。至于作假证害人,更是不该。

人在平时不害人容易,在关键时不害人难。为了把自己洗干净尽早脱身,人往往在别人最需要帮助时陷害人,落井下石。这方面,我国人实在太丑陋!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内讧,陷害人,这一点鲁迅、巴金、伯杨、李敖四先生皆有经典论著祥说。我再补充一点: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溃败,无不与内讧、失信有关。西汉帝国衰败,因失信于匈奴。西汉王朝阴谋分裂匈奴,一边议合,一边打。虽然成功割裂匈奴为西匈奴、东匈奴,拆散一个民族,自己也大伤元气。大唐帝国衰败,因唐太宗失信于安禄山,造成“安史之乱”。我们只看到汉地被侵占,没想到我们的汉人说谎、失信在先。南宋败亡,也皆因失信于人。当初南宋与蒙古有约,破了金人,各分南北。破金后,南宋败盟,又要取北方,蒙古人因此南下。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无辜的。

深入分析国民劣根性,我们发现我们是个说谎的民族,而缺乏立约精神是根本。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讲人不能贪婪。贪婪就会有掠夺。人人本来就富有,没必要再去贪恋别人的。“知足常乐”,这句源自老子的老生常谈其实就是我们做人的第一大学问。

越是清心寡欲的人,拥有越多。越是贪恋的人,越得不到。

老子《道德经》全书追溯世界由来,全书讲诫命、讲周人律法,讲天道人德,以上十条是其纲要。这十条,是纯之又纯的法典。因为它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命之曰“无为法典”。

老子讲的“柔”指柔事上天,不是要你用阴柔手段算计人。

老子讲的“无为”指我无为、天有为,一切在于上天。“无为”也不是说你什么都不干就是无为了,该做的事还得去做。老子著《道德经》,与孔子编纂六经做的是同一工作,那就是发扬真道,有益于世人。其外一切,都是小者。

全书终。

同类推荐
  • 20几岁决定女人一生命运

    20几岁决定女人一生命运

    本书针对年轻女性,从修养事业幸福理财等多个方面讲述怎样走向成功。
  • 学校不教,父母不讲,但你一定会用到的社会常识

    学校不教,父母不讲,但你一定会用到的社会常识

    在一个讲究拼爹的时代,要拼什么才能拼出未来?最有效的新生代生存指南来了!旨在为20几岁即将踏入社会或者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提供一剂处世良方、一个智慧锦囊,遴选出最为基本、最为必需,同时又最具操作性的社会常识。内容涉及与人相处、识人、社交心理学、人脉、办事、送礼、宴请等方面,针对社会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各种情景、事件、场合,深入解析人的微妙心理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各式潜规则、古往今来的老经验。
  • 成功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成功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人生在世,内心深处总希望自己有所成就,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其实成功并非一场竞赛,也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它是你生来就具有的权利。每个人内心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性和天赋,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禀赋和天赋来发展自己,不断地去努力奋斗,就不会埋没自己的潜能,就能获得应有的回报。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告诉读者在成功中要注意的细枝末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自我认知心理学、目标心理学、兴趣心理学、逆境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思维心理学、潜意识心理学、性格心理学、习惯心理学、气质心理学、情绪心理学、记忆心理学等与成功有关的重要心理学知识,为广大读者提供走向成功的实用方法和技巧,解决那些阻碍成功的心理弊端。
  • 快乐的人生

    快乐的人生

    卡耐基生前总是建议读者把本书与《人性的优点》放在一起阅读。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性的优点》主要告诉人们克服忧虑的一些基本原则,《快乐的人生》则更多的是指导人们如何获得快乐。
  • 做人必须具备的9种胆识

    做人必须具备的9种胆识

    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具有成功的潜能。本书根据现代社会竞争的特点,在剖析古今中外名声显赫的成功者的生命轨迹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经典的、充满智慧的胆识的故事,结合深入浅出的哲理,具体分析了做人一定要必备9种胆识,对于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能开启你的心智,推动你的脚步,帮助你迈进成功的大门。一个人的胆识有大有小,最可怕的是没有胆识!这本书为你指明了培养超常胆识,迈向成功的正确方向和方法,假如你在认真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出一两种超常胆识并实现全面突破,那么你迟早都会成为一个驾轻就熟、本领超群的真正的成功人士!
热门推荐
  • 巴山夜雨

    巴山夜雨

    该书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日寇的战争暴行同时率先对民族心理进行探索解剖国人在抗战中表现出的“劣根性”。本书以抗战时期重庆郊区为背景,以作家去南泉为轴心,展现了一幅川东风俗图。书中小公务员、教员、卖文为生的知识分子生活清贫,巨贾达官则是奢华腐败。小说描绘了日军对大后方狂轰滥炸、惨绝人寰的罪行,也表现了有正义感的文人的民族良知和对胜利的信心。
  • 斗神录

    斗神录

    一粒米尚可移山填海,更罔论人乎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天天用来被踩的这一世不做天才,只为守护所珍爱的人不是枭雄,也不是英雄那么让我们一起见证,枭雄和英雄的融合吧
  • 常见病穴位自疗锦囊

    常见病穴位自疗锦囊

    本书为适应现代人对健康的需要,从常见症状和疾病入手,向读者介绍了简单实用的家庭取穴、用穴方法,通过丰富的图示,传播健康知识。并且在书后附有对照清晰的附录,方便读者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来检索需要的内容。是一本经济实惠的大众保健书籍。
  • 九天秦帝

    九天秦帝

    前世他是一代大帝,统领御万山河,本是永生不死的他,为情转三世。一世秦血为情生,二世莲花一世情,三世他究竟又有什么样的故事,爱还是恨,还是重新凌驾于九天之上,开辟上古九天血脉,成就新一代大帝的风采。九天秦帝,新人新书,请看过的每一个人,希望你们留下一句评论,我好认真听取你们的经验。
  • 天才无双:妖孽王妃么么哒

    天才无双:妖孽王妃么么哒

    白若漓,白家大小姐。天赋异禀,容颜绝色。因小时一场高烧,而昏迷不醒。二十一世纪的白若漓,为了躲避父亲的追杀,掉下了万丈悬崖。可却没人知道白若漓有三重人格,一面高贵冷艳,一面热情如火,一面呆萌如白纸。一朝穿越,成了备受家人宠爱的大小姐,万人追捧,桃花朵朵开。王爷vs大小姐,一见钟情的戏码再次重演。看二人擦出爱的火花!“娘子,不要那么高冷嘛,我不素故意的啦!”“滚!”“娘子,你这么热情似火,我承受不住呀!”“滚!”“娘子,这是不对滴!你有相公了,不能再这样招花拈草的!听到没?”“听到了-_-”
  • 战师

    战师

    红尘锁,天地牢!几万年前,天地崩溃,一绝代强者,为留后世一线生机,打破天地牢笼。几万年后,一个少年,从原始森林中走出,走到万丈红尘,成为星战学院的一名实战教师。一朝觉醒,逆天改命。开辟意念空间,学的无上战斗之法!一朝天顷,灭世大劫!亿万英魂斩红尘,还他一世逍遥身!百万炎黄碎天地,只为助他踏寰宇!血与泪的悲歌在萧瑟吹响。战与狂的欲望在喷薄回荡。其实...我有一个愿望......我希望这天,还是那样蓝......我希望这地,还是那样广......我希望这人,还是那样笑......寰宇之巅,他背负着手,流着泪,在...笑!
  • 夷门雪赠主人

    夷门雪赠主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零压力社交

    零压力社交

    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显示了它对交往的依赖性,研究表明,交往是生命世界里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交往不仅是沟通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且是信息的过滤器。一个人从外界接收信息,不会良莠不分一律当珍品贮存起来,而是通过比较鉴别,进行选择取舍、过滤加工。而要比较鉴别,仅靠一个人关在房子里冥思苦想是不行的。“两论相订,是非乃见”,只有在交谈辩说中,其优与劣、长与短、真理与谬论才能显现出真面目来。知识经过提炼,就会更加纯正;信息经过加工处理,价值就会得到增生。
  • 蜜恋1001天:恶魔校草你混蛋

    蜜恋1001天:恶魔校草你混蛋

    恶魔校草,你有病啊,他说:就你木有病,她又说:我有病你有药啊!他说:你有病,关我毛线啊,神经质,当时她快被气死了。后来,他们相爱了,他便一直花样百出的吻她!他们的故事开始了!
  • 邪王宠妻:倾城逆世妃

    邪王宠妻:倾城逆世妃

    中秋佳节,异女降世,得异女者,得天下!她们,本是世界顶级杀手,毒医圣手,代号“魑”“魅”。一朝穿越,一个成了丞相府的废材嫡女,一个成了北幽国的冰魄郡主。任人欺凌?草包废物?异世之魂崛起,当她变成她!倾城容颜,绝世天才,她只护她所在乎的。强者为尊,生杀予夺,且看她手段如何。她,从小被亲哥哥抛弃,一朝穿越,竟成了北幽国的冰魄郡主。冷眸初开,什么?竟然有一个哥哥!他,北幽国强大的冥王殿下,上天下地,无所不能。宠妹入骨,绝世强者,却独独的对她疼宠入骨。他,是北幽国的玘王殿下,心狠手辣,女人勿进,却独独宠她入骨,只为她心甘情愿与他共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