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52500000024

第24章 紫砂的发展史(5)

茶的古体字本写作“荼”,最初是一种草药,称做“瑞草”、“灵草”。《品茶要录》中有“周书记荼陵”的记载。汉以前,茶主要作药用。据说“神农尝百草,日中七十二毒,得茶始解。”《神农食经》说:“苦荼久服,令人悦志。”东汉名医华佗所著的《食论》中有“苦荼久饮,可以益思”的论述。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说得更加清楚:“止渴除役,贵哉茶也……茶为万病之药。”明代的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认为茶“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分析,证实茶不仅能提神醒脑,生津止渴,还有解毒、茶菌、收敛等药物功能。茶叶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茶素、茶单宁、芳香油以及其他多种维生素等等。茶素是茶叶的成分,具有强心利尿和刺激大脑皮质兴奋,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茶单宁则决定茶汤色、香、味的主要成分,不但能够帮助人体增加对维生素C的储存、吸收和同化的能力,而且具有杀菌作用。在中国民间的药方中,就有用浓茶汤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实验证明,饮茶还能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在人体消化器官中如有1%~2%的茶单宁,便可以把放射性元素(锶90)的30%~40%由粪尿中排出体外。茶叶中的芳香油,使人闻到了有爽快感,它具有溶解脂肪的能力,有助于对肉食品的消化,所以在以肉食为主的少数民族更是“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至于茶叶所含其他一些维生素,对于增进身体健康也有不同的作用。

中国茶叶,品种繁多。如果以制作方法来划分,有发酵过的红茶,半发酵的乌龙茶,不发酵的绿茶,未经揉捻而保持嫩芽的白茶,蒸软后压成砖形或其他形状的压制茶,以及用茉莉、珠兰、玫瑰等香花窨制的花薰茶六大类。这些茶又因茶种、产地和制法不同而有无数的名称和品种。如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云南滇红、广东英德红茶、福建乌龙茶,台湾阿里山茶和南京雨花茶等等。一般地说,近热带的人喜欢绿茶,近寒带的人喜欢红茶,广东、福建人和华侨喜欢乌龙茶,边疆少数民族爱喝浓烈的砖茶,而北京、四川人则特别爱好花茶。

宜兴,是中国最享有盛名的古茶区之一。秦统一中国后,滇、蜀一带的茶叶种植沿长江逐渐向中下游推广。翻阅史书,发现早在汉朝便有“阳羡买茶”和汉王到茗岭“课堂艺茶”的记载,表明宜兴早在2000多年前已开始招收学童,传授茶叶生产技术了。到了三国孙吴时,所产“国山苑茶”,名传江南。苑茶是茶的一种名称,古代茶名有五:

茶、槚蔎、茗、荈。《枕谭·古传注》中有“初采为茶,晚采为茗,再老为荈”的说法,而今则统称为茶。据《宜兴县志》记载:阳羡“有名山一百三十六”。“离墨山(按即国山,三国时孙皓在善卷洞立国山碑而易名)在县西南五十里;……山顶产佳茗,芳香冠他种”。山顶佳茗就是云雾茶。到了唐代,连皇帝也喜欢宜兴名茶,规定每年要宜兴进贡茶叶。唐上元年间(760年~762年),陆羽在《茶经》专著中证实阳羡茶山产茶,“芬芳冠他境”。而阳羡茶是早于“建茶”南茶北贡的名贵贡品,故有阳羡唐贡茶的美称。

阳羡茶在历代文人笔下是极负盛誉的。隐居茗岭的唐代诗人卢仝曾在《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写道:“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曾在宜兴居住的唐代诗人杜牧在《题茶山》诗中也写下了“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冠。泉嫩黄金涌,芽香石壁栽”的名句,赞赏阳羡名茶。《新唐书·地理志》中说:当时“常州晋陵群土贡紫笋茶”,同时又说,茶以阳羡张公洞附近产品为最。李郢写的《茶山焙贡歌》称颂阳羡唐贡茶是“蒸之馥馥香胜梅”。现在宜兴湖的唐贡山即因唐时产茶入贡而得名。今其村名唐贡里,山农多艺茶,小峰垒垒,概称之茶山。

据查考,阳羡茶正式列入贡茶在唐肃宗年间(757—762年),是由陆羽推荐而开始的。

明代学者周高起在《洞山岕茶系》中写道:“唐,李栖筠守常州日,山憎进阳羡茶,陆羽品为芳香冠世产,可供上方,遂置茶舍于罨画溪,去湖一里许,岁贡万两。”到唐武宗年间(841—846年),贡茶数量增加到1.84万斤。

唐元和初年曾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有《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诗,吟颂的是阳羡太华山区的篆岭、啄木岭,唐时有“境会亭”,每逢贡茶时节,常州、湖州二州太守集会于此。

陆羽为了研究茶,曾到宜兴南山种茶、采茶、制茶,在山区住了艰长时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他撰写《茶经》取得了第一手材料。唐代寺人皇甫冉《送陆鸿渐南山采茶》诗写道:“千峰待过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寂寞燃灯夜,相思罄一声。”这首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了陆羽在阳羡南山实地考察茶的情景。陆羽在《茶经》中所说的“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就是阳羡紫笋茶的出典。根据陆羽的说法,最嫩的茶芽,芽未展,形似笋色近紫,称“紫笋”;一叶一芽者为“旗芽”;一芽二叶者为“雀舌”。唐皇对贡茶是十分讲究的,规定凡贡茶都要“紫笋”,每年过了春分,官府就把茶农赶到山里去选采刚刚脱鳞吐芽的幼嫩的茶芽,所谓“动致千金费,日使万姓贫。”

清明前,还正春寒料峭,“阴岭芽未吐”。这时找紫笋茶真比找金子都难。要到那高高的山岭去找“云雾茶”,要到向阳的悬崖去采早发茶,连夜蒸青后炒制压成饼茶。唐皇还专派茶吏太监到阳羡设立茶舍、贡茶院,专管督茶、品尝和鉴定。当时,皇帝规定,阳羡茶分五批进贡。第一批紫笋茶限清明前通过驿道陆运到长安。

地方官必须快马日夜兼程送往京城,赶上朝廷祭祀宗庙的清明宴,即李郢《茶山贡焙歌》中所描写的,“十日皇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这就是当时的所谓“急程茶”。唐朝京城长安,距宜兴有4000多华里,“急程茶”要用快马每日夜行400里的速度飞送京城。

阳羡茶的名贵可想而知。

据古籍所载,茶原是中国川西的野生植物,西汉时传入江南。当时北方人不懂得饮茶,他们到南方来,南方人以茶款待,哪里想到,北方来客却不识礼遇,竞暗自叫苦不迭,认为茶不好喝。当时南北饮习非常不同,原因是茶喜湿气候,故多沿江而生。后来,隋炀皇帝下扬州,开凿运河,打开了南北交通之门,饮茶的风习才逐渐传入北方。隋唐初期,战事频繁。佛道学说慢慢兴起,一些僧侣道士修身炼功,常借茶提神。他们细饮、品味,很懂得如何用茶。据说,一些好茶都是当时的僧侣发现的。此后饮荼在中国广泛流行,到唐代,饮茶已成为遍及中国各地的风尚,茶且被誉为“国饮”。

古人饮茶,最初是将茶的青叶煎煮,其味浓涩,需加食盐、香料、薄荷、枣子等各种调味品中和。唐、宋以饮粉茶为主,元代以后才普遍用茶叶。在饮茶方法上,有所谓“饮”和“品”之说。“饮”在现代人常称之为喝,主要是解渴提神;而“品”的意境深,包括鉴别优劣,欣赏品味,所以要细啜漫饮。宋代还流行一种“斗茶”,又称“茗战”,连皇帝也乐于此事,宋徽宗曾著书加以记述。无论是饮还是品,都要有好的水来煎煮。用泉水煮的茶,味醇、形美、色翠。古人认为煮茶的水,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在唐代,宜兴的金沙泉也成为贡茶时必须同时上贡的煎茶良泉。据说,当时金沙泉是以陶都特产的紫砂水瓶(古称雅壶)为容器,由水路专程运往京城长安。

金沙泉又称玉女泉,在宜兴湖氵父金沙寺向北张公洞附近的玉女潭。唐代文学家独孤及有《题玉女泉》诗:“碧玉徒强名,冰壶难此德。惟当夕照心,可并瀹色。”这首诗也证实金沙泉原名玉女泉。古时金沙泉周围有较多山岭,有茂密的林木,山林下面有透水性质好的砂岩层,蓄有较多的地下水,金沙泉四季不绝,泉水就从这难溶的石英岩中渗透过来的,因此清澈见底,矿物质很少,氯化物含量也很少,形成了甘美的泉水。用金沙泉泡的阳羡茶,汤清、色浓、茶香、回味甜。明代学者周高起在他的《洞山岕茶系》中形容阳羡茶、泉时说:“淡黄不绿,叶茎淡白而厚,制成梗绝少;入汤色柔自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濛深水,啜之,愈密,致在有无之外。”可见品质之佳。

有了好的茶叶、好的泉水,还得有好的茶具。一套精致的茶具用来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确实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唐代推崇越窑,即浙江青瓷茶具。之后,江苏宜兴的紫砂壶就异军突起,成为在各种名瓷之外别树一帜的茶具。宋代大诗人苏轼谪居宜兴蜀山讲学时,非常讲究饮茶,有所谓“饮茶三绝”的美称,即茶美、水美、壶美,惟宜兴三者兼备。

据说,苏轼讲究饮茶有三个很高的要求:茶壶一定要是紫砂提梁壶(即今“东坡壶”);茶叶一定要是阳羡唐贡茶;烹茶的水一定要是金沙泉。金沙泉醇厚甘美,传说同样一担水要比其他河水重两斤。所以,苏东坡经常派书僮从蜀山到金沙寺去挑水。日子一久,书僮苦于往返劳顿,从半路的鼎山就取水回去。可是鼎山的河山烹的茶,苏东坡一尝即能分辨出来。他为了要饮到用金沙泉烹的茶,就想出一个法子:事先和金沙寺老和尚商量好,备了两道不同颜色的竹制桃符,一交老和尚,一交小书僮,并关照小书僮去金沙寺取水,必须同老和尚调换桃符。这样,小书僮没法偷懒了。这事在《宜兴县志》上也有记载。苏东坡在一篇《调水符》的诗序中记述此事非常详细,他写道:“爱玉女洞中水,既置两瓶,恐后复取为使者见给,因破竹为契,使金沙寺僧藏其一,以为往来之信,戏谓之调水符。”其诗曰:“欺漫久成俗,闹市有弃。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这种竹制的桃符,和今天开水店里使用的上面烫有火烙印的竹制水筹相似,据说今天的水筹就是当年桃符的化身,传为佳话。

唐宋前系煎煮茶汁,茶壶为金属制器较多,且以“金银为优”。后因冲泡方法风行,茶壶主要采用陶瓷制品,并与煮水的壶分开使用。

紫砂壶不仅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彩淳朴古雅的特色,而且还有特殊的功能,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署不易馊。加之使用的年代越久,器身色泽就越发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也越醇郁芳馨,甚至空壶里注入的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的香味。

根据科学分析,紫砂壶确有保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耐寒耐熟。紫砂陶是介于陶和瓷之间的属半烧结精细陶器,表里都不施釉。它既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又有一定气孔率;盛茶既不会渗漏,又有良好的透气性。总括起来有五大特点:第一,紫砂陶是从砂锤炼出来的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第二,砂质茶壶能吸收茶汁,增积“茶锈”,所以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第三,便于洗涤。日久不用,难免异味,但内积茶锈无需除去,可用开水烫泡两三遍,浸没在冷水中,然后取出,泡茶原味不变。第四,冷热急变性好。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胀裂;

而砂质传热慢,提握抚拿不会炙手。第五,紫砂陶质耐烧,冬天置于高温火炉炖茶,壶也不易爆裂。海外有人称紫砂壶为“无毒餐具”,经常使用它,会延年益寿。这就是古今中外嗜茶者特别喜爱紫砂壶的奥秘。

同类推荐
  •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从本体的语言学诗学与外国的文化研究两个视角剖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书第一、二两章以本体研究为主,从语言学诗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化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叙事方式、叙事图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乃至叙事类型的变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章则开始从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探讨电影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揭示各个意识形态团体如何通过电影实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而意识形态话语又是如何渗透到电影的叙事话语之中。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

    本书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史教程为纲要,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自先秦至2000年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脉络。本书前有“绪论”,对中国音乐史的学科性质、内容、分期特征、特色以及中国音乐史学史的沿革进行了全面介绍;每一章都列出了复习提示、重点等内容,方便考生从总体上把握具体内容;针对性地编列了一些自测题,并附有参考答案,便于考生自己测验;对考生的复习、答题等方面做了大方向指导,并选登了一些代表性学校的研究生入学试题。本书以中国音乐史实为基础,侧重对相关内容做“贯通性”总结与归纳。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失落的优雅

    失落的优雅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摄影家阮义忠在台湾各处行脚,拍下了无数百姓日常生活的动人瞬间。《失落的优雅》收录其中八十一幅照片,并首次讲述每一帧照片背后的故事,真实呈现了从乡村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变时,一个变动中的台湾。阮义忠从小在台湾乡村长大,少时并不能理解父辈的艰辛,一心想逃离乡村,去往城市。长成后回顾,却正是这些最贴近土地的人事与乡情支撑着他,在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迈出每一步。《失落的优雅》中所记录的台湾乡野风景与人情,在如今已成为渺不可寻的古风,正是在这些淳朴的影像和文字背后,我们发现久已失落的朴素和优雅。
热门推荐
  • 卡徒联盟

    卡徒联盟

    李青,一个天界声名狼藉的渣神,被众神投诉,即将面临被降级的危机,天帝给了他三件事,必须在期限之内完成才能保级,否则将会被贬为凡人。顺利完成前两件后,李青卡在了第三件事上:成为异界卡牌大陆,奥兹大陆的主宰。在经历了九十七次死亡后,第九十八次挑战奥兹四神的他依旧失败了。这一次重生,是他最后的机会!
  • 枪笔未止杯莫停

    枪笔未止杯莫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诸王将,自儒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恶魔校草快死开!

    恶魔校草快死开!

    他,黑白通吃的大少爷。她,一个普普通通家庭长大的。他与她之间会发生什么呢?
  • 校园还有纯纯的友谊

    校园还有纯纯的友谊

    我希望校园更需要男女生之间的一种单纯的喜欢,就像书中所呈现的一样,往往单纯才会更好的连接内心,沟通心灵,像是一种生活中的仰慕吧。
  • 修仙大直播

    修仙大直播

    修仙真人秀,现场大直播。克隆仙道,造福全球。当我成仙之日,便是人类踏入仙道之时。=======================本文主要讲述,22世纪中叶,一代超人气修仙主播在异界一边修修仙,一边装装逼,和水友们嘻嘻哈哈逗个乐,顺便帮地球文明全面升个级,拯救全人类的故事。【收藏推荐打赏之类,随缘罢!】
  • 你是哪种动物1

    你是哪种动物1

    这是一门让你了解自己和他人个性的心理学,一门助你变身恋爱达人、职场精英、交际高手的心理学。作者在世界上首次将人类个性代入60种动物角色中,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心理学体系——动物个性心理学,直接引发了日本个性心理学研究的热潮。掌握了个性心理学,你便可以轻松了解自己,看清别人,躲开各种危险,避开各种纷扰,轻松搞定各种人际关系,快速成为个性分析高手。现在的日本年轻人都爱玩“角色检索”,你也来试试吧。12类动物、60种动物角色,你属于哪种动物角色呢?
  • 我的吸血恋人,我的王

    我的吸血恋人,我的王

    楼兰时,女巫阿满趁匈奴人与王大战时,一箭射死王后玉儿,王殉情而死。阿满将王变成僵尸,妄想永世相守。一千五百年后,泱泱中华大地,军阀割据。军阀之子白世宣因贪恋玉儿转世(舒曼),与僵尸之王,一次又一次生死较量。烽火连天的年代,是谁埋葬了谁的爱情?
  • 爹地,妈咪还未婚

    爹地,妈咪还未婚

    五年前,还是小小公务员的他求婚被拒;五年前,尚是大学生的她表白未果。同样的时间地点,他和她,各自失意着;阴差阳错,酒精燃烧着情欲。五年后,他是新任市长,她是未婚妈妈;意外邂逅,爱情将会怎样进行?
  • 锦城觅诗魂

    锦城觅诗魂

    成都是一座文学的城市。《锦城觅诗魂》作者赵丽宏专著的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漫游,在杜甫草堂凝思,在锦江岸畔寻觅,在浣花溪边流连,聆听这座城市深沉绮丽的诗人之心。诗歌的印记留存于一砖一瓦,静心感受,似乎能够隔着岁月听见文字的曼妙歌声。杜甫、薛涛、陆游、巴金、沙汀……《锦城觅诗魂》内蕴深厚的文字糅合空间的广度与时间的深度,将带你感受伟大文人留在这里的诗情画意。
  • 秒杀者折戟

    秒杀者折戟

    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文明倒退。一个名为折戟的少年,在月食之夜,秒杀云之部落‘蜂鸟’暗杀部队500人。瞬间出道,成为风之部落的传说者一员,名为‘秒杀者’。人类、妖怪和吸血鬼的战火,一切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