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54200000002

第2章 认识孩子的心理防御机制(1)

1.退行

用幼童的原始方式“要挟”大人以达到目的

1.1

7月的一天中午,我吃过饭正打算休息,只听得学校的大铁门“哗啦啦”地响了起来。接着,两辆小轿车鱼贯而入,其中一辆较为抢眼:津牌宝马X3。

车上下来两位中年妇女和一个10多岁模样的孩子。两位妇女都打扮得时尚得体、雍容华贵。其中一位是孩子的母亲,别人都称呼她“冯嫂”。冯嫂说话连珠炮并带有北方人的直率与豪气。她介绍说,她做物业投资,早些年她在天津滨海新区购置了几套房产,不曾想涨了好几倍。

“我的孩子傻,”接着,冯嫂毫不掩饰地介绍她的孩子,“在正规的学校是没办法上学了。”

“呃,冯嫂,你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的。”我连忙阻止。

“没事,”她一把将孩子拽到自己跟前,说,“咱就是傻,是吧,儿子?”

儿子没有说话,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是2009年,我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博士、教授,受邀在北京的一家心理教育机构做首席咨询,对象是有心理问题的中小学生。这是一所全日制的民办培训学校。

我的目光顺势落在了孩子身上,因为他才是今天真正的主角。只见他瘦高的个子,少言寡语,一眼望去,与正常孩子无异。长脸,小平头,一双眼睛不大,但分明流露出一种与“傻”毫不相干的聪慧的目光。身着鳄鱼牌长袖T恤,外套是一件浅灰色短夹克,牛仔裤,脚下一双闪亮的旅游鞋一一十有八九也是什么名牌。后来得知,孩子叫涛涛,13岁,身高168厘米,初一学生。学校劝其退学,其他正规学校也不接收。原因:成绩差、不合群、暴力、不服管理、不堪教化。

“舒教授,咱就是慕名而来的,”冯嫂对我说,说话时声音很大,我不由自主地把椅子往后挪了挪,“我没有多高的期望,学习成绩提高不提高无所谓,只要教会他数钱就行。他这一辈子的钱我都给存好了。”

“言差啦,冯嫂,”我说,“教会孩子数钱这并不难,其实您送孩子过来,肯定不只是为了教他会数钱吧?你想,如果你的孩子会数钱了,结果把数好的钱又心甘情愿地放在别人的口袋里,你看,你有多少钱禁得起他放啊?所以,我们的责任关键是健全他的人格,通过一段时期的强化训练,使孩子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思维,是不?”

“当然,当然。”冯嫂连忙附和。

1.2

招生办的老师带领冯嫂和她的姐妹和涛涛在学校走了一圈,看了看教学楼、运动场、食堂和寝室,并且为涛涛挑选了一个下铺的学生床位。同时,我指定由一名心理咨询师小刘老师负责直接指导和训练涛涛。

一切都还满意,冯嫂一行人又回到办公室,向我辞行。

“涛涛,跟妈妈说‘再见’,妈妈走了。”最后冯嫂对涛涛说。

“不行,妈妈不能走,”涛涛拉着妈妈的手说,“你不能把我一个人放在这里丨”

涛涛突然的主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涛涛,在家不是已经说好了吗?说来这儿学习的。”妈妈轻轻推开涛涛的手说。

“但是,我要妈妈陪。”涛涛说。

“妈妈多忙啊,哪能天天在这里陪你?”冯嫂的朋友说,我们也一道附和。

“不行不行,妈妈就是不能走!”涛涛说着一下子坐到地上,脚来回蹬,身子不停地左右摇晃,哇哇大哭起来,那动作、神情,活脱脱一个3岁的幼童。

作为见面礼,涛涛第一次把惊讶带给了初次见面的老师们。

结果,妈妈还是“无情”地离开了。涛涛无奈地留了下来。

1.3

晚上,负责涛涛的小刘老师过来求教,问13岁的涛涛像3岁小孩一样席地而号的心理学解释。我告诉他,单凭这一点就表明涛涛存在着两个问题。其一是“低龄化”,即心理年龄远远小于他的生理年龄;其二是“退行”现象。

所谓“退行”,是指人不自觉运用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涛涛之所以采取年龄向后退的“幼童”方式,就是为了达到他将母亲留下来陪伴他的目的。这肯定是因为他以往的经验告诉他,这样做很有效。这次之所以没有效果,完全是在于他妈妈根本做不到。

我还告诉小刘老师,大凡心理年龄远远小于生理年龄的孩子,往往会伴随着“感统失调”,即感觉统合失调。也就是大脑指挥四肢及其他动作器官易出现偏差,比如无法走直线,说话吐字不清,咬字不准等。我对小刘老师说,不用试,这些问题涛涛身上肯定都会存在。所以,我们要在文化课的基础上给他添加安排《感统训练课程》、《吐字正音课程》以及《思维训练课程》。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涛涛心理年龄大大小于生理年龄的问题,才会随之解决。

“舒教授,您看得真准!”看得出,小刘老师对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接着,他补充了一些情况。他跟了涛涛一个下午,的确发现涛涛有大舌头现象,总是把“通”说成“东”,把“张”说成“上”,等等。而且有一次和几个孩子爬操场上的旋梯(大约十几米高),“咚咚咚”一下子都上去了。结果别的孩子又都“咚咚咚”地下来了,而涛涛却下不来了,真是费劲。

1.4

“不得了了,舒教授快去看看吧!”一天下午,我正在埋头整理一些资料,小刘老师急匆匆地跑到我的办公室。

“出什么事了?”

“涛涛居然在操场上当着许多师生的面脱掉裤子撒尿。”

对于涛涛的这种变态行为,当然又需要有心理学上的解释。我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要是因为这种不良现象传出去会影响学校的声誉。想到这里,我赶忙放下手头的工作,跑到了现场。

在现场,终于弄清了涛涛当众脱裤子撒尿的原因。

原来,涛涛发现宿舍房间的卫生间是蹲坑,而他有生以来从不知蹲坑为何物,几次向管理他的小刘老师提出要更换坐式马桶。而小刘老师也向后勤反映过,但后勤的回答是3个字:“不可能。”要求提多了,回答就增加了两个字:“根本不可能。”很显然,涛涛当众脱裤子撒尿,还是为了用这种“退行”的方式来满足自己换马桶的要求。

我告诉小刘老师,涛涛今天脱裤子撒尿和那次席地而号是同一个问题,即心理学称之为“退行”的心理防御机制。用幼童的原始方式来向大人们“要挟”以达到目的。我们可以肯定,涛涛今后还会做出许多这种类似的“退行”事情。解决的方式除了感统等课程的训练外,直接的方式就是我们大人要让涛涛形成另外一个经验一一“退行”无效。他越是这样,越不满足他的要求一一让他知道,社会并不以他一个人为中心。

涛涛出生在经济条件极其优越的家庭,据说是“六朝元老”一一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6个大人围着他一个人团团转。可以肯定,在以前的环境中,涛涛只要运用“退行”的办法,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退行”无效的办法果然奏效。结果,仅仅两个月的训练,院子里再也听不到涛涛的哭声,见不到涛涛当众脱裤子撒尿的现象了。

我们的涛涛长大了!

2.合理化

犯错一认错一免责一再犯错,为错误找“合理化”理由

2.1

一天,小刘老师来向我汇报,涛涛真的长大了,能够主动承认错误了。

有一次,涛涛用手在心理咨询室的金鱼缸里面搅和,结果把一条黑色的大金鱼给搅和死了。小刘老师刚要严厉批评他,他马上承认了错误。

“老师,我错了,下次不了……”涛涛耷拉着脑袋,极其诚恳地说。

听了这些,我委实感到欣慰。我说嘛,都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其实并不然嘛。

可是,正当我自鸣得意的时候,小刘老师又来汇报,说涛涛承认错误没过几天,又在金鱼缸里面搅和,将另外一条金鱼给搅和死了。当小刘老师批评他时,涛涛仍然那样:

“老师,我错了,下次不了……”涛涛还是耷拉着脑袋,极其诚恳地说。

一连几次,直到把金鱼缸里面所有的金鱼全部弄死为止!

小刘老师说到这里,我全明白了一一不是涛涛长大了,是我们低估了“敌情”。

我对小刘老师分析说,由此可以断定,涛涛承认错误的行为,不是真正地承认错误,而是用承认错误的方式防御老师的继续批评与指责。结果,老师果然原谅了他,表明这招管用,于是涛涛屡试不爽。所以,在涛涛看来,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即使被发现,代价极为轻微,只需要态度诚恳地说声“老师,我错了,下次不了”就可以搪塞过去。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合理化”。合理化也属于弗洛伊德所指出的心理防御机制办法之一。

在弗洛伊德看来,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如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合理化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涛涛也是利用了这样一个公认的“合理化”准则:犯错不要紧,知错认错就是好孩子。涛涛就这样采取“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一次次逃脱了对于错误应受的责罚。

可是,涛涛是在钻空子。“犯错不要紧,知错认错就是好孩子”,这固然是一条“合理化”的社会是非准则,但是,真正知错认错的目的是什么?是改正错误!如果不是为了改正错误来“知错认错”,而仅仅是为了逃脱责罚的“知错认错”,那就是“无诚意的”,这样“知错认错”便成了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看来,“敌人”比我们想象的更狡黠。

可是,这种“把戏”能长期地蒙骗他的家人,却不可能在我们这个专业的心理教育机构长期地得逞。我立即指示小刘老师:第一,要揭穿涛涛的“阴谋”,要告诉他知错认错之后必须改正错误;第二,从此以后不要理会涛涛的“知错认错”,该责罚照常责罚不误,要让他知道犯错必须要付出代价。涛涛有涛涛的“心理防御机制”,我们有我们的破阵之策。

这个“破阵之策”还真管用,没过多长时间,涛涛终于放下了武器,投降了。从此以后,他就不敢明目张胆地犯错了。不管怎样,这就是一大进步啊!

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但是又想:涛涛是不是还会有什么新花样?

3.抵消

犯错后,用象征性行为或语言来抵消责罚或内心的不适

3.1

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丨

小刘老师说,涛涛这次的“新花样”是用头撞墙。就是一边哭喊,一边用头对着墙不停地磕,“咚咚”作响。越劝越磕,围观的人越多,涛涛磕得越是来劲。

“有什么原因吗?”我问。

“有!”小刘老师说。原来,今天是小刘老师的生日,中午和几个朋友在外面餐馆聚餐,回来晚了一个小时。这期间,别的同学都午间休息了,涛涛乐得一个人在操场上玩篮球。涛涛数次定点投篮不中,不觉恼羞成怒,用脚踢球。“砰”一声,球踢在了旁边会议室的玻璃门上。这下引起了涛涛的兴趣,连续用球踢门,也许是觉得这比投篮筐命中率高得多。这扇玻璃门是钢化玻璃做成的,篮球对它没多大杀伤力。涛涛踢了许多下,玻璃门还是完好无损。涛涛也觉得很是好奇:不是说玻璃不禁砸吗?

“用石头试试。”涛涛心想。

在此期间,学校正在做一个小小的房间改造施工。涛涛很快就找来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

“咣当”一声,石头所致,玻璃门一下坍塌下来。

应声而至的正是生日聚餐后赶回来的小刘老师。

“怎么回事?说!”小刘老师一把拽住涛涛的胳膊来回摇晃,怒声责问,“为什么要砸碎玻璃门?你知道要赔多少钱吗?1000多块--你知道吗?”也难怪,1000多元对于月薪微薄的小刘老师来说,意味着什么。

涛涛的确被吓坏了,没见过一向亲切的小刘老师居然发这么大的火。他呆呆的,任由小刘老师责骂与摇晃……

突然,涛涛一把甩开小刘老师,飞也似的跑回宿舍,一下钻到床底下,用头不停地磕墙,便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3.2

我告诉小刘老师,这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在上百种心理防御机制中,有一种叫作“抵消作用”,是指当人犯错时,以某种象征性的行为或者语言来抵消因犯错将要带来的责罚与后果;或者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补救心理上的不适与不安。例如,按我国习惯,过阴历年时不要打破东西。万一小孩打破了碗,老人则赶快说“岁岁平安”。想当年,关云长华容道感情用事,置《军令状》于不顾,私自放走窃国公贼曹操,自知死罪难逃,先主动自缚向诸葛亮请死,实际上这就是“抵消作用”的心理防御机制。结果,果真获得免死。

我还告诉小刘老师,涛涛用头磕墙只是具有象征性的意义,是给人看的,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因此,不要害怕。涛涛是犯大错之后,为了逃避严厉的责罚,“先发制人”,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大家的同情与谅解。

“那该怎么处理磕墙?”小刘老师问。

“不用管他,让他继续磕,”我吩咐说,“关键是要让大家都散了,没有观众。”

果然,见没有了观众,涛涛不磕了。

晚上,开班会时给予涛涛严厉的批评,记大过一次,并且让涛涛作了深刻的检讨。还在家长的通力协助下,从家大老远赶来学校,由家长当孩子面赔付学校公务财产损失1200元。应当说,这件事对涛涛的触动较大。对于涛涛来说,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因为他是“问题孩子”,他屡次犯错,屡次得逞,屡次被原谅。其实,对于“问题孩子”,一定要像对待正常孩子一样严格要求,该责罚就得责罚,不能让他感到自己是“问题生”,就应当搞特殊化。

4.否定

把引起精神痛苦的事实予以否定,以减少痛苦.

4.1

“祸不单行”,没过几天,涛涛又惹事了。

这几天,有一只不到两个月大小的白色京巴卷毛狗,每天天刚亮就从学校铁门溜进来,然后跟随在学生队伍后面绕校园跑步。

3天后,人们忽然发现小狗不见了。

第4天,有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发现,小狗被闷死在她办公室的抽屉里面。小狗的4条小腿被人用红色尼龙绳子结实地捆绑着。大热天,尸体已经变味了。这位女老师非常生气,要求校方一定要追查到底。一是为了无辜被害死的小动物,二是弥补给她心灵上造成的伤害。

一经追查,就很快真相大白了。有人看见涛涛昨天中午用绳子捆

小狗来着。

“是我弄死的。”涛涛供认不讳。这次与往常犯错不一样,他神情自若,甚至还带有几分理直气壮的样子。

“你为什么要把小狗弄死?”那位女老师用手指着涛涛,声色俱厉,“你已经是初中生了丨”

“我没有弄死狗,那只是一只老鼠,”涛涛作委屈状,极力辩解,“老鼠是害虫!”

“那只是一只老鼠,老鼠是害虫!”

“老鼠是害虫……”

涛涛不断重复着这句话,双手捂着耳朵,任凭老师说什么都不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老鼠”世界之中……

4.2

我知道,面对这种异常现象,小刘老师又会来向我请教它的心理学解释了。

“还是心理防御机制!”这次,我和小刘老师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

我们对视一下,会意地笑了。

把引起精神痛苦的事实予以否定,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例如,小孩打破东西闯了祸,往往用手把眼睛捂起来;癌症病人否认自己患了癌症;妻子不相信丈夫突然意外死亡;人死了说成是归天、进了天堂等,这些就是被称为“否定作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涛涛要把小狗闷死,是出于另外一种心理因素支配,即内心涌动的“攻击性”人格。他企图通过捆绑小狗、闷死小狗来满足自己的攻击性心理愿望,大胆地犯错之后,又必须推脱责任,于是就采取了“否定作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就如同掩耳盗铃一样,我认定它是一只老鼠,就不会有人来责罚我。

当然,结果可想而知。

处罚一教育一严厉处罚!涛涛的“防御”再一次失败了。

5.本案的心理学分析

本案涉及的心理学知识主要是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同类推荐
  • 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新模式

    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新模式

    本书从“阳光城”育人模式的整体架构、“阳光城”的环境支撑、“阳光城”的特色四大板块活动、“阳光七彩卡”评价机制以及“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效与展望来具体阐述国家课改的亮点及难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新模式。更渗透一种新的理念:儿童与可能性,一个新的生长点:可能性与综合实践活动,予以印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寻求儿童的成长一切皆有可能。
  •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如何与异性交往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如何与异性交往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青春躁动期”或“成长关键期”,而学习的压力、价值的趋向、不良风气的影响等最易使青少年在认识上出现一片“真空”,产生心理障碍。《如何与异性交往》关于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以优美、流畅的文笔,真实地呈现了不同风格和理论取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的治疗全景。为广大青少年认识自我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获取自我调节和预防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提高心理障碍的免疫力提供了多种专业手段,也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提供了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专业参考价值。
  • 缓解成长的压力

    缓解成长的压力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能在学习和社会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在遇到困扰时能克服困难。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为显著和突出。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Ⅱ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Ⅱ

    心理调适,就是指个体通过不断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来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需要的过程。掌握了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后,便能够使人解除心理紧张,促进心理平衡,从而保持好的心情。因此,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对于每个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通俗心理学

    通俗心理学

    破解心理学密码,掌握人生主动权!世界上最难懂的东西之一,是人心。但不巧的是,世界上的一切几乎都和人心有关。在各式各样的环境里,你又看到各种形态的自己,但你真的了解自己,又真的了解这个社会吗?本书将从自我认识、人际交往、职场、事业、家庭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心理学的各个原理。在丰富多彩的案例中,帮助你轻松揭开心理学的面纱,找到平衡自己和社会关系的方法。
热门推荐
  • 道门语要

    道门语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暴走亡灵召唤

    暴走亡灵召唤

    有光的地方必定会有阴影,邪恶--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人与人之间立场的不同造就了许许多多的悲剧。就比如说,在战场上杀敌后凯旋的战士。这位战士的家人朋友以至于他的战友、他的国家都会以他为荣,认为他杀死敌人是理所应当的,他们不会想,这位战士杀死的人也可能有父母儿女,有妻子朋友。而相反的,被杀死的人的家人会恨战士入骨。他们不会想,如果活着凯旋而归的战士手下留情的话,那么死去的就是他了。有的时候,人的立场决定了人看问题的角度。你眼中的恶可能正是别人眼中的善有人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是我们却忘记了。真正判别这些的,其实是我们的心啊。
  • 莫敌

    莫敌

    生要傲视九重天,死要扰地十八层!他就是立志要做个德备才全人共仰,技高艺熟盖于民的命运多舛、铁骨铮铮、斗志无穷、气血方刚、心比天高、命如纸薄,却发誓要逆天、逆命的犟骨头、犟牛筋!他是俗世蝼蚁,似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米,同样顺生应死之徒,为欲累,为情困!两世的山旮旯出生,且看前世凤凰男穿今越古再续草莽之身如何逆袭!
  • 古蛮志

    古蛮志

    楚天,一个少爷,却受尽污蔑,性情温和,他一笑而过。那时他没有实力,只能懦弱,当他有实力时,又会如何?
  • 甜蜜小青梅,竹马脑公别太坏

    甜蜜小青梅,竹马脑公别太坏

    系统通知第一次见面,杨小萌树咚了大饿狼第二次见面,杨小萌强吻了大饿狼第三次见面,杨小萌成为大饿狼的儿媳从她向某祁表白开始,两人的生活天天闹剧,不过都要自备去污粉和狗粮的呀!她十八岁,他二十岁,两人豪华婚礼,怀疑先孕后婚呐竹马脑公太腹黑了哇!
  • 超级公子系统

    超级公子系统

    洛林是洛氏集团的未来继承人,真正的超级富二代,也是一个人人鄙视的纨绔子弟。可当他的命运开始被系统改变时,他创造出自己的传奇。火辣警花,贴身女仆,冷傲美女总裁,清纯校花,风情万种的美女老师纷纷袭来……
  • 医治亡灵

    医治亡灵

    爷爷把全部身家都留给了她,却唯独不肯把姓氏留给她。他是做尽坏事的坏爷爷,还是有苦衷而做坏事的好爷爷?这么有钱为什么还要卖掉我的亲生妹妹?“不要说要跟我谈人生,有本事跟我谈生人。”“小姐,给我来杯你的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本书从历史名著《资治通鉴》中精选500则故事原文,加以注释、翻译、点评,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使读者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 浮生几度花间眠

    浮生几度花间眠

    倾其所有,只为一人。她,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他,从此以后,步步高升。十年之后再重逢,你我是否依旧形同陌路?
  • 人杰

    人杰

    他现在叫萧杰,他只能重头开始。他有一个姐姐叫萧玉,对他很好,萧杰所有的记忆,就从这里重新开始。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拥有奇异力量的少年,在一路阴谋陷阱里,他一步步沦陷,一步步揭开真相。当他撕开那层神秘的面纱时,面临他的是幸福还是真正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