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8800000050

第50章 蒋家第四代(7)

作为章孝慈的长子,章劲松是最早知道父亲章孝慈前半生的悲惨境遇,更令他吃惊的是自己竟然是蒋家第四代子孙,而自己的爷爷竟是蒋经国。早在章劲松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父亲章孝慈在他放寒假的时候突然带着他来到新竹故乡探访故居。正是从父亲口中,章劲松才得知父亲的真实出生背景。尽管当时父亲对章劲松讲的话含含糊糊,然而聪明的章劲松隐约从父亲的闪烁其词中嗅出一点味道。可是,纵然章劲松已明了自己的祖父就是蒋经国,父亲章孝慈依然要求儿子不要将自己的身世向外人透露,毕竟这个话题在当时是极为敏感的。所以,年幼的章劲松谨记父亲的教诲,但他也渐渐对台湾显赫的家族蒋家有了一点初步的印象。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台北“荣民总医院”逝世。章劲松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内心很希望亲自去拜祭这个素未谋面的祖父,他也知道父亲章孝慈同样有这种想法,但是当时蒋家大家长宋美龄决不会同意他们父子俩的这种举动,因此章劲松只能将对祖父的哀思深埋心中。由于祖父蒋经国去世,父亲章孝慈和大伯章孝严的身世亦公之于众,特别是祖父临终前提出要章孝慈和章孝严两兄弟归宗,所以一时之间,默默无闻几十年的父亲忽然成为新闻媒体争像采访的对象,台湾各界人士谈论的焦点人物。更令章劲松惊讶的是钻研法学二十多年,平日对政治丝毫没有兴趣的父亲在章劲松高中毕业的前一年宣布他要在当年7月召开的国民党“十三”全会上竞选“中央委员”,这对章劲松来说,实乃难以理解。而更出乎他意料的是父亲获得了台湾不少选民的支持,选举结果是章孝慈的选票数名列第11位,而他那早就涉身政界的伯父的选票数位于第6位。

作为章孝慈的惟一儿子,章劲松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均是为了向外界证明:在台湾这种政治阴影下,我章孝慈同样也能在政界不依靠任何政治后台而获得民众的支持,有所作为。父亲的这种心境全赖于过去蒋氏家族给予他不公平的待遇。不久,父亲又去竞选新竹县县长。尽管最后父亲落选了,可是在儿子心中,父亲始终是最成功的。

随着父亲章孝慈的身世在台湾各大报纸暴光后,章劲松作为蒋家第四代的身份也广为人知,但这并没有给章劲松造成多大的困扰。因为他始终牢记父亲章孝慈的叮嘱:要靠自己的力量面对人生的一切!所以在台湾大学读书期间,章劲松依然秉承自己过去的优良学风,勤奋踏实,毫不理会别人对他的奇怪目光。本来章劲松以为只要自己用一颗坦然的心去面对生活,一切就会很美好,可是命运却一再捉弄人。父亲章孝慈为了能够参加1993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由海峡两岸法学学者参加的“第二届海峡两岸法学学术研讨会”,他毅然在1992年辞去了“国代”和“中央委员”的职务,而且他还有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回祖国大陆为自己的生母章亚若重修坟墓。看着电视机屏幕上父亲与章家的亲属在雨后为外祖母章亚若举行家祭,他被父亲对外祖母真挚的感情深深感动。

1994年11月12日晚,章劲松与父亲章孝慈促膝畅谈了两个多小时,可是章劲松万万没有想到这次长谈竟然是他和父亲的最后的谈话。在那次和父亲恳切的交谈中,章劲松了解到更多有关父亲和大伯少年时期的艰苦奋斗历程,并非像外界传言的那样得到来自蒋经国的资助,两兄弟才上了大学。实际情况是父亲章孝慈和伯父章孝严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外出打工,做家教才将学费攒齐完成了学业。

章劲松对于外界关于父亲章孝慈是否回认祖归宗颇有疑义,便询问父亲的看法,岂料,父亲的回答着实让他更加地敬佩父亲。章孝慈沉思良久方告诉儿子“历史就是历史,从前爸爸那么困难的日子都已经过来了,为什么现在又要搞什么认祖归宗呢?还是顺其自然的好。”那夜,章劲松觉得父亲和平常不太一样,因为他显得异常兴奋。他想可能是与父亲第二天父亲要再次飞往大陆,参加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成立大会,同时还要去北京西郊碧云寺参拜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家等活动有关,所以章劲松并未太在意。谁知,那一夜确是与父亲的诀别。

父亲走后,章劲松在学校上课总觉得烦躁不安,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但又感觉不到会是什么事情。直到11月14日上午,章劲松接到妹妹章友菊从家中打来的电话,始知父亲章孝慈在北京猝发脑溢血,生命垂危,现正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由专家急救。当晚,章劲松便和母亲赵申德飞往北京探望病危的父亲,妹妹章友菊则留在台北等待尚在美国公干的伯父章孝严回来。到了北京之后,望着平躺在特护病房的父亲,章劲松悲痛万分。想不到那一夜聊天时还生龙活虎的父亲如今却静静地躺在那儿,好像在等待死神地降临。在北京的那段日子,章劲松每天守候在病房外,他期望父亲能够有所好转,他心里一直默默地为父亲祈祷。也许是章劲松的孝心感动了上苍。在多位世界一流专家的联合诊治下,章孝慈终于脱离了危险期,并于11月24日由大陆派专机送他回台湾“荣民总医院”继续治疗。

父亲的病情虽然暂得控制,但是由于脑干出血过多,已经永远无法恢复思维,这即意味着父亲要成为一个植物人。而“荣民总医院”的医药费惊人地昂贵,对于大半辈子都教书的章孝慈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100万合币,让仅剩孤儿寡母的章家如何应付。幸好台湾各界人士见章孝慈身染重病又无钱医治,遂纷纷解囊,给予资助。最令章劲松感慨的是素来与蒋家乃死对头的作家李敖为了给章孝慈筹钱,竟然在台北举办了一次规模宏大的“为东吴大学校长章孝慈筹款拍卖会”!此举令不少人大为惊叹,一贯与蒋氏家族对立的李敖为何会为一个流着蒋家血脉的人集钱呢?章劲松与众人一样对此事迷惑不解,直到李敖的一封亲笔信到他手中,他才真正为李敖的做法而感激涕零。李敖在致东吴大学的信中写道:

“前承素昧平生之东吴大学高材生黄宏成建议,校长慧眼相邀。复蒙吾兄大驾光临,竟使李敖他人濒临退休之年,得进大学执教,对东吴言,足彰自由人文学风光之先例;对李敖言,难得有人识货之礼遇。‘寒雨连江夜人吴’,每一念及,百味杂陈。近日校长一病如此,百味之外,益增苦涩。正思以略尽心意之际,顷得系上转知东吴大学秘书室专函,云:‘各单位同仁之捐款,可委请专人统筹,齐一划入户,’特写此信,奉报三点!……”

原来父亲章孝慈对李敖有知遇之恩,一生性情豪放的李敖连连遭到台湾当局的封杀,可是章孝慈力排众难,聘请李敖来东吴大学教书,此种恩情对李敖来说如同再造,所以他会不惜一切帮助章孝慈。1995年3月5日,李敖又在台北新光美术馆举办了“李敖为支援章校长治病书画拍卖会”,他将自己多年精心收藏的珍贵名画拍卖,然后将所得的钱大部分捐助给章孝慈治病,此情此景,令章劲松感动不已。但是,反观蒋氏家族竟然没有施以援手,这使得章劲松感到人间的情谊不光只有亲情、友情,师生情有时会高于亲情。

可是,章劲松还是眼睁睁地看着父亲撒手人寰,离他和母亲妹妹而去,1996年1月一直到春节,父亲已离去日不远,终于在2月24日走了。章劲松和妹妹章友菊在父亲灵前守孝,回想父亲与自己度过的点点滴滴,章劲松痛不欲生。

如今父亲已过世多年,而伯父章孝严亦带着他和妹妹返回溪口老家认祖归宗,一各界人士对于章家人的身份也都承认,可是每当望见遗像中父亲的脸,章劲松的耳畔总会想起父亲的嘱咐:“孩子,你要记住,认祖归宗并不重要,改不改姓氏也无关紧要,要紧的是你们第四代人要有志气。有靠自己的努力成材,决非依仗祖上的余荫。”章劲松心中默念父亲的教诲,他相信他一定会和父亲一样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创出一番天地,在法学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九、章孝慈的女儿章友菊

章友菊得以用“友菊”命名,其父用意显而易见,就是要让人们知道章家也是蒋经国的后代。蒋介石曾以“松柏常青,梅兰竹菊”作为蒋家第四代的名字,所以章友菊的名字就已揭示她身为蒋家人的意义。父亲章孝慈逝世后,章友菊便从事与父亲同一个领域的学习。她希望将来能够成为像父亲一样的法学教授或者是优秀的女律师。

比哥哥章劲松小许多的章友菊生得俊逸秀美。由于她出生时,父亲章孝慈已清楚自己的身世,因此在给爱女取名时,章孝慈按照蒋家第四代的习惯,以“友菊”冠名,表明自己的女儿也是蒋家的子孙。但是,从小父亲章孝慈很少向女儿谈起自己的身世,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台湾的政治气候不允许他这样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女儿年龄尚小,章孝慈不愿过早地让女儿背上沉重的家庭包袱,所以直到蒋经国去世,章友菊才开始一点点的知道自己父亲背后原来藏着如此大的秘密。

1988年春夏之交,章友梅当时正在台北振兴中学读初二。她没有想到一直甘于学术研究,不问政治的父亲竟会公开宣称要竞选“中央委员”,初谙世事的章友菊一时难以理解,为何父亲会来个180度的大转弯。直至一次章友菊在父亲回答记者的谈话中,她发现了原因。“没有任何人不准许我章孝慈竞选。大家对我参加竞选表示惊讶的本身就说明从前台湾的处境对我太不公平了,不然,为什么我这一正常的举动会引来人们如此的关注和兴趣呢!”章友菊由衷地佩服父亲的口才,她知道父亲多年生活在政治阴影下,如今一切开始改变,而父亲也终于可以走出阴暗,奔向光明,参加竞选正是他想向世人表明他的生活将彻底改变。他将不用在压抑中过活,他可以抬起头来,“别人能做的事,我父亲为何不能?”章友菊不由得更加敬佩父亲。

知道父亲的身世后,章友菊发现总会有些异样的眼光看着她,她也知道这与她的身份有关,虽然流着蒋家的血脉,但是一直不被蒋氏家族承认。尽管如此,章友菊还是谨记父亲的教导,不要太在意姓氏,不要太在意所谓的家庭背景,“在这个时代,还讲究什么家族?只需个人努力,姓氏并不重要!”章友菊对于父亲的言语一直放在心上,丝毫不敢怠慢,因为他是她最敬重的父亲。

但是,当父亲于1992年毅然辞去好不容易竞选得来的“中央委员”和“国大代表”一职时,章友菊又开始不理解父亲的行为。有一次,她大胆地问父亲:

“不是有人说您想做官吗?”

“不,我永远都只能是一介书生。”

“可是,当年不是有人说您可作新竹县的县长吗?”

“那只是别人的希望,却不是我的希望。”

“既然您不希望做官,又为什么要那么费力地竞选‘国代’,和国民党的‘中央委员’呢?”

“友菊,也许在别人眼里,竞选都是为自己进入官场在捞取政治资本。可我却不然。我只是一种本能的表现,我想看看我章孝慈靠自己的力量,会不会得到别人靠政治裙带关系才得到的东西。我绝不是要官要权,如此而已。”

“难怪有人说您是一个傻瓜书生呢。”

“书生有什么不好?我章孝慈就是一辈子都想生活在知识的海洋里。我厌恶官场,仇恨腐败的政治角逐。正因为我想清清白白作人,所以,有一天即便这两个徒有虚名的‘国代’和‘中委’,我也是要抛弃的。”

章友梅发现,已经有了国民党“中委”和“国大代表”双重身份的父亲章孝慈,没像一些人说的那样,会从此成为国民党官场上的要人。而且,在国民党官方报刊已经正式承认章孝严和章孝慈,都是蒋氏家族第三代人以后,本来章孝慈可得用这一政治氛围,很快在国民党政界混求个一官半职,尽快结束他那清苦的生活。但是,章友菊很快就感到她父亲和那些趾高气扬的国民党官僚毕竟有所不同。

原来父亲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回大陆探亲,拜祭早死的母亲章若亚,以尽孝道。为了实现这个夙愿,父亲不惜弃官,成为“蒋介石家族重返祖国大陆的第一人”!章友菊知道父亲的身份尽管不为蒋家人接受,但是在其他人眼中,父亲章孝慈俨然是蒋家子孙,这是难以改变的事实。

正当父亲忙于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活动时,灾难突然降临到他身上。就在章孝慈第二次去大陆参加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成立仪式时,父亲突发脑溢血,事发前父亲的身体很好,没有任何征兆。哪知就在11月14日清晨父亲多年的高血脂症发作,经过多方抢救,父亲的性命保住了,可是却成为永久的植物人,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和女儿谈心聊天了,而巨额的医药费更是让家境一般的章家难以应对。

但是,很快,章友菊就看见了希望。原来,由于章孝慈在社会上的威望,他忽得重病后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响,大批好心人慷慨解囊,为章孝慈筹集医药费。东吴大学首先掀起了“为章校长治病献一分钱”的大型捐募活动,望着那么多才子为父亲到处寻找帮助的盛大场面,章友菊真心地感激这些善良人。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作家李敖为章孝慈筹钱而举办了规模巨大的饿拍卖会,时间持续了一个月。直到1995年4月5日才告结束。到1996年春天,章孝慈的医药费难题得到了缓解。然而,众人的关心仍没有将父亲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

为了治好父亲的病,章友菊不得不休学一年。这一年来,她几乎每天守候侯在“荣民总医院”里,为父亲默默祷告。医药费虽然解决了,然而父亲的病却毫无起色。遭受病痛折磨一年的父亲终于在1996年2月24日永远地离开了爱女。站在父亲灵前,章友菊没有掉眼泪,或许是眼泪早已流干,但更重要的是父亲的话时常绕耳边:“友菊,你为什么老喜欢哭呢?哭是无能的表现,我希望我的女儿将来成为心地刚强,敢于面对严峻现实的人!”

“放心吧,父亲,我和哥哥一定会按您的话去做,决不会给您丢脸的,您就安心地去吧!”章孝慈死后,章友菊就与母亲和哥哥相依为命,纵然她的身份路人皆知,但是她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向前进,也很少在新闻媒体中出现,也许章友菊更偏爱宁静的生活,就像她的父亲。现在,她也和哥哥章劲松一样,致力于法学的研究,她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法学教师或律师。

十、章孝严的长女章惠兰

章惠兰自小就钟情于艺术,尤其是电影。这主要缘于她的母亲黄美伦对艺术的热爱。但是章惠兰与母亲不同的是她舅敢地将电影作为自己的职业。

同类推荐
  • 从诺尔道到纳斯达克

    从诺尔道到纳斯达克

    本书是有关以色列高科技先驱企业家罗尼?安纳夫的感人故事,他的成功之旅开始于位于特拉维夫诺尔道大街的一间舒适的公寓里。在书中,安纳夫先生以自己大量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很多的商业秘密.本书也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描述了一个人该如何平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并最终在不影响个人生活的前提下,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本书描述了那些在以色列高科技行业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作用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突显了他们令人惊艳的天赋、视野、领导力和奉献精神,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才帮助以色列这样一个小国成长转变成初创企业的一片沃土,也使得以色列赴华尔街上市交易的公司越来越多,数量上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本书搜集了十八对中国名人夫妻的爱情故事。这些动人心扉的爱情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经久不息。有郎才女貌,有比翼双飞,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吴祖光与新凤霞、梁思成与林徽因……有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如孙中山与宋庆龄、冰心与吴文藻、钱钟书与杨绛……其最大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爱情不是肤浅的,与当今社会某些三分钟热度的素食爱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 少年成吉思汗

    少年成吉思汗

    本书讲述了元朝开国皇帝成吉思汗的少年生涯。将成吉思汗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自身对命运的努力和追求都融入到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当中,通过生花妙笔让读者感受到他的理想、信念、胸怀和情操,对学习如何做人、做学问、做事业都有很大的益处。
  •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本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基本涵盖了从上古至清代的主要人物。这些人物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他们根植于中国灿烂的文明史的肥沃土壤之中,并时时给我们精神上以营养。本书既可作为大中学生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请记住,翻开本书,就是翻开了历史。
热门推荐
  • 亿万总裁,安之入骨

    亿万总裁,安之入骨

    我没有想到你竟然生下了两个孩子!我不想让你将来后悔,你那么的恨我,如果你爱上了别人这两个孩子会是你的……你到现在还不明吗?我爱的是你!枪杀、溺水、失踪……这一切还不能证明什么吗?
  • 本命年婚姻

    本命年婚姻

    当闻溪对自己和睦的家庭、波澜无惊的生活满足而无所求,迎来36岁生日时,她完全没有想到曾经以为可以托付终生相伴到老的丈夫建义,竟然已经有了几年的婚外情,而且这个情人已经公开站了出来与她争夺建义。经历过这一劫难的闻溪,在父母女儿的亲情、多年相交的闺蜜友情的支持下,尝试着重新站立,从人生的困境里挣脱出来。学生时代暗恋过她的叶景明再度出现在她面前,给了她感情的慰藉,但她还是明智地选择了离开已婚的叶。站在36岁这个人生的分界岭上,她真切地看清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领会了生命的真谛。人的前半生是在做加法,友情、爱情、工作、婚姻、孩子,随着成长一一得到,后半生却是在做减法,梦想、激情、健康、亲人,一一失去。但即使如此,我们也要微笑着去从容面对。因为活着就是美丽的。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介庵进禅师语录

    介庵进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秘密暗恋

    秘密暗恋

    一场长达十年的暗恋,到底是单相思还是两情相悦,到底是谁先暗恋的谁这都是秘密
  • 李嘉诚的人生幸福课

    李嘉诚的人生幸福课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几人会是一帆风顺?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的坎坷与痛苦,也许你会发现,吃苦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幸福!吃苦能在逆境中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在有限的环境中养成宽大的胸怀。人活着就应该吃些苦,相信那些会吃苦的人才能懂得珍惜,才会懂得知足,才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看清人生的更大目标,追逐更远的风景。不管是谁,只要他能够坚持吃苦,自然就会比别人得到的更多,因为“上帝”长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他会公正而又公平地善待每个人的。
  • 夜半陌笙歌

    夜半陌笙歌

    他已是暗黑帝王,她的潜质却才刚刚被挖掘。如果说,她是神医的话,更不如说她是个毒医,但是她干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让她自己怀上了他的孩子。可相爱的人又怎会那么快走到一起,她又怎会奉子成婚。她,上官夙粲从来不平凡;他,上官聿只爱她一个。
  • 查理九世之巫女爱情事件

    查理九世之巫女爱情事件

    巫女,一个令人有点恐惧的称号,一次偶遇,她遇到了海神的女儿,新鲜的人物,惊心动魄的场面,爱情的开始。
  • 重铸传世

    重铸传世

    传奇世界大陆出现异变,连接天空之城与传世大陆的通道崩塌,传说中的终极修炼者——神威战神尽数消失。所有生灵发现,此后一旦死亡就真的死了,再无所谓的复活点。而在通道崩塌之前遗留在天空之城的大陆生灵与遗留在大陆的天空之城修罗一族,都是过上了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因为此时他们都是异族,失去了背后强大势力的支撑,他们都不过是移动的宝库罢了。遗留在天空之城的传世大陆人类后裔王维,在一次被追杀的过程中,闯进了天空之城的一处绝地——时空漩涡,竟然破天荒的回到了传世大陆。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强者之路,天空之城与传世大陆的秘密也一点点被揭开……
  • 妖魔恋

    妖魔恋

    一个集法术与武术于一身的现代女生,在一次与仇敌的决斗中误中敌计穿越到了清朝,附身在了清朝名将的千金身上,摇身一变由一个没有丝毫女性气质的女生成了一个美貌绝伦的女子。在清朝他遇见了贵为天子的乾隆,且巧合救下了微服出行的他。她的母亲千年蛇妖不惜使用法术逆转时空回到清朝寻找爱女的下落,临行前才得知爱女的脸上被称为幽灵王的蝴蝶下了咒,只有异时空的真爱才能化解这只蝴蝶印。
  • 诸天衍易

    诸天衍易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诸天为棋盘,诸神魔为棋子。或如軍,纵横四方;或如马,跳跃随风;或如炮,诡异横行;或如士,田守于帅;或如帅,位居紫薇。我如兵,有进无退,九死一生,但求临绝顶,观苍茫,哭笑随意,打骂从心,死,无憾矣。---------------天道已死,诸道林立,或求长生,或感天地,或求至理,道、魔、妖、佛、书各家登台,征战不休。此书立意为天道至公之后,众圣泯灭,天地不论跟脚,但凡有心,有力,居于天地间的生灵皆可称道,天道至公,非圣人可定上下,非诸道诸佛可定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