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领的言行举止,就是员工行为处事的风向标;老师的言行举止,就是学生行为处事的指南针。
领导带领下属为目标而努力拼搏时应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用行为来诠释“行动”的重要性,而不是口头言论。对待自己的团队成员,犹如兄弟姐妹,虽严但却能让员工感觉到慈爱,虽松散但不会让员工感觉无纪律,就像一个普通的长者或同等年龄的兄长,与下属站在同一个战线上。
老子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道德经》第六十二章)意思是:赞美的言语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得到别人的敬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既要保证自身的言行举止,还要注意引导及带领下属进入正确的工作状态。作为管理者,不要吝啬自己的美言,对于下属中业绩突出的员工,及时表扬赞美。注意自己的行为,培养无时无刻都会有员工在关注自己的心态:不出恶言,不做恶行,不吝赞美,时刻做好表率。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说:“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意思是:圣人在治理国家时,会收敛个人意欲。以使人心归于混沌淳朴。百姓都专注于耳目,圣人就是要他们回复到婴孩般的纯真质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可以将老子所说的这段话理解成:管理者应该做表率,远离欲望,为员工浑其心,以行为诠释自己的主张,让员工口耳相传,竞相模仿,管理者应该做好表率,带好头。
9.不为表率而表率——真实的低调
管理者的低调应该真实有度,而不只是“为表率而表率”。什么叫说服力?如果管理者要求下属以节约公司成本为己任,自己却丢掉只用了一面的纸;要求下属以公司为家,遵守公司正常的作息时间,自己却每天晚半个小时才到公司;要求下属应该为公司的目标而共同奋斗,自己每天却坐着无所事事,这都不叫有说服力。
在低调为人,谦虚做事中,管理者应该做到“真”。真正的低调是发自内心,而不是应景而发,也不是随自己高兴或一时兴起。真正的低调建立在内心追求和价值观上,真正低调的领导者会认为努力付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现在获得的成就也不是永不改变,他们把危机放在眼前,时刻不敢放松,他们能真正地意识到团队以及集体的力量有多大,这种管理者可以影响到下属,让下属有正确的做事方式,让下属可以真正的以领导为核心,以领导的要求为发展方向,促使团队不断发展壮大、业绩飙升。
老子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道德经》第七章)意思是圣人往往处在人民的身后,反而会受到人民的拥护,在众人中领先。把下属放在低的位置,而认为管理者就应该高高在上,就像诗中所说“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压垮;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只有“给人民做牛马”的低调领导者才能获得下属的拥护和支持。
低调的管理者可以空出时间来发现其他问题,能与下属一起劳作,一起享乐,自然可以让下属一心一意地做事,让员工感受到亲切,并把这份亲切和低调转换成工作的激情。
小李正在公司食堂吃中饭,因为加班,小李到食堂人已经不多了。
正在小李吃饭时,有一位年过五十的中年人微笑着向小李打过招呼后,坐在小李的对面。都在一个公司做事,两人便聊了起来。对于中年人的提问小李也知无不言,吃过饭后小李与中年人告别去上班。
走出食堂,小李的主管老刘走上前一脸惊讶地问:“小李,你怎么认识董事长的?”小李一头雾水:“什么董事长,我在公司见过的最高领导人就是我们部门总监了,哪里认识董事长?”老刘说:“中午跟你一起吃饭的就是董事长啊。”小李非常惊讶,他以为穿着普通,言行彬彬有礼,亲切近人的中年人可能是技术部的一位老工程师,没想到竟然是董事长。在小李印象里,董事长应该是坐在豪华的办公室,乘坐高贵的轿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怎么可能在员工食堂吃饭呢?小李回忆起与董事长的谈话内容,大概是“觉得食堂的饭怎么样?在哪个部门工作,累不累?……”董事长仿佛慈祥的长者,让刚从学校毕业加入公司的小李感动不已。在以后的工作中,小李暗下决心,如果不用心做事就对不起董事长的关心,所以在工作中小李努力做事,用心完成任务,并在半年后升到部门的主管。
老子说:“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道德经》第六十一章)意思是大的国家要像江河一样处在低处的下游,这样才能使江河百川汇集于此。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可以理解为“大邦”之首,想要下属与其同心协力,想要不断壮大团队,就必须处于低处。低调做人,虚心做事,这样才能上下一心,向同一个目标用劲。
最了解一线的是基层员工
在企业管理中,尤其是大型企业,公司高层往往由于众多原因而不直接参与公司管理,另外由于公司职位框架繁多,层层管理中往往最了解公司现状的是一线的基层员工。在管理界有个公认的道理:大企业衰败都是由小问题引发的。
1485年,英国国王查理三世和兰凯斯特家族的亨利伯爵准备在波斯沃斯决一死战,获胜者将取得统管英国的权利。在战争开始的早上,查理三世让随从去备好战马。而随从在牵马上阵前发现马掌没有钉上。
于是急忙对铁匠说:“快给国王的战马钉好马掌,国王马上要出战了。”
铁匠一脸无奈地说:“这个可能完成不了,前不久在给其他战马钉掌后,材料已经用完了”。国王的随从说“你快点想办法,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铁匠只得从铁条上弄下四个可以做马掌的材料,并将其简单加工后开始钉掌。战争开始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国王随从着急地问:“还要多久?”铁匠回答:“马上就好,现在在准备最后一只掌的铁钉,还少一个。”随从说:“天啊,我等不及了,再不去国王可能会贻误战机而怪罪我,我必须马上去”。“可是……可是马掌还少了一个钉……”铁匠还没说完,随从已经将马牵走了,远远飘来随从的回复:“知道了,我刚刚看了,少了一颗钉,马掌也掉不下来”。
战场中,国王查理非常勇猛,并与将士们同心作战,身先士卒,但是突然战马长啸一声,国王跌倒在地。原来由于少了一只铁钉,马掌在烈马驰骋中不慎掉落,战马四足不稳,而国王又没有抓好缰绳,才跌落下马。敌军俘虏了查理国王,战斗结束了。自此之后,民间就流传这样一个说法:“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只马掌,翻了一匹战马;翻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这种蝴蝶效应式的连锁反应,往往就是源于忽略细节。作为管理层,一定要及时了解公司基层的发展情况,而想要获得一手消息,就需要“微服私访”,亲自下到车间或餐厅与员工交谈。管理者保持低调的性格和身份,才能让下属更乐意敞开心扉,说出真实的想法。如果领导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会断了进谏之路。一旦与基层脱节,公司很可能会出现“上有政策,下不执行”的情况,而且由于与基层脱节,很难收集到准确的信息,以做出及时调整。这种危害,可能对企业有致命的打击。
老子说:“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意思是:所以说高贵以低贱为根本,高以低为基础。因此那些侯王皇家才会以“孤王”、“寡人”、“不谷”谦称,这难道不是把低贱作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是不需交口称赞的。因此,统治者不应该追求美玉般的华丽,而要像石头一样朴实质朴。由此可见,低调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美德,是为人处事中个人魅力的高度表现。
本章精华: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
第九章)意思是把持并保持盈满,不如停止;打磨使之锋利,就不能长久保存。金玉满堂,不一定可以把守不变;如果富贵而且又骄傲自满,就给自己留下了错误的根源。等事情圆满完成后就隐藏收敛,这是符合天道的。而在《道德经》第十五章中,老子也曾说过:“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可以理解为只有不要求盈满,才能去旧纳新,不断前进。
低调谦虚,就是要管理者不能“持而盈之”,“揣而锐之”,不能“富贵而骄”,等到事情成功后应谦虚地“让功”于他人。这就是管理者的“低调谦虚之道”。
延伸思索:
1.谦虚是不是软弱
2.低调有没有什么坏处
3.你如何看待谦虚对管理者的帮助
4.说说你或他人因虚心听取下属建议而避免的公司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