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计划的制定与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能力,都是取得胜利的前提。但这些“努力”无一不是为了表现管理者的“大有作为”和获得下属的交相称赞,假如管理者拥有了所有的管理技巧却没有制定很好的战略和战术,没有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个人之能,那么再多的管理技巧和管理者性格优势都不重要了。因此执行是最能体现管理者能力的表现。好的管理者不仅会根据团队现状制定合理的作战目标,还会时刻了解最新的作战动态,并对下属在完成计划中所发生的细节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最终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以达到公司获得利益,自身获得上级认可、获得下属支持的目的,这才是管理者能力的真正表现。
相对于学习经验和制定计划来说,执行需要付出实际行动,而且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实际的困难,也可能会有上级的不理解和下属的不支持,也就是说执行不仅让管理者付出实际行动,还要承受他人的不理解,很多管理者在执行中经常会抱怨“出力不讨好”,本来是为了让公司避免损失并获得更高的利益,让下属获得更多奖金,但上级却认为在偷懒,下属又把其当成公司的“刽子手”。针对这些误解,管理者要有自己的主见,这个世界从不缺少误解,更不缺少阻力,管理者应该做的是通过执行后的结果来打消误解,而不是选择逃避或放弃。
在《道德经》中,老子宣扬“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让统治者可以“无为”,老子认为“为者败之”,但从另一个角度想,针对现代企业的现实来看,管理者必须要“有为”,“无为”的思想是老子在管理中的最高境界,关于“无为”的真实意思,我们将会在本书的十六章做详细解说。
虽然《道德经》宣扬了“无为”的管理之道,但在《道德经》的五千字中,老子却讲了很多管理者的“为事之道”,其实老子也知道,他所想象的“小国寡民”的境界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并不一定能实现,所以才会在《道德经》中有“不得已而为之,恬淡至上”等“有为”的介绍。老子希望管理者可以“无为而治”,而如果现实不支持的话,就需要“有为而治”,但有为而治也并不是“妄为乱治”。
老子希望统治者在“执行”中能够“方式正确、坚持到底、欲扬先抑、避免形式、行必有获、循序渐进、抗压为基、以德报怨”,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说,老子对统治者“有为而治”的要求依旧有效,任何时代的统治者或管理者都应该遵守这八种有为而治的原则,这样才能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
2.把握方式正确: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第二十四章)意思是踮起脚尖很难长久站立,大跨步前进不能远行。
让一个人正常站立,坚持几个小时都没大碍,假如踮起脚尖站立的话可能几分钟就会很累了。让人正常行走很多人都可以走很远,但假如要求必须跨大步前行,走一段路就会气喘吁吁。这个道理可以理解成管理者在执行过程中方案的制定和实现目标的方式是否正确,将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成败。
方向正确
管理者在制定企业或团队发展目标时,首先应该根据团队成员的综合能力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而不应该按照自己的喜好制定目标或发展方向。普通管理者都希望团队成员可以以一当百,可以使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行业中的领先,于是刚成立的小公司就想要成为世界五百强的竞争对手,只有不足10人的团队却制定了至少50人才能完成的目标,这些都违背了“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道理,结果只会背道而驰,违己所愿。
刘伟经过多年打拼终于组建了一个团队,组建团队那天刘伟组织了一次聚餐。在聚餐中刘伟充满激情地说:“各位同仁朋友,很庆幸我们组建了世界第一强的团队,我相信大家都是真正的精英,我们要做的是成为中国的沃尔玛,我相信只要有梦想经过努力大家一定可以成功的……”聚餐中6位成员都被刘伟的宣扬所激励,甚至有人已经在想象企业做大上市后自己可以获得多少股份了。聚餐过后,公司开始正常的运营。为了实现早日上市,成为中国沃尔玛的梦想,刘伟给团队制定了严厉的目标:团队成员每天至少见10个客户,每天不少于200个电话,必须自愿加班3小时以上……刚开始成员还会被刘伟的“远大梦想”所鼓动,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成员感觉到太累,其中小王最先递交了辞职申请:“刘总,我觉得我不适合这份工作,期望您能早日实现梦想,我为曾经在这样的公司打工而自豪。”刘伟收到辞呈后召集剩下的5位成员开会:“坚持到最后的才是最终的胜利者,别忘了公司上市后你们每个人的股份都将升值数百万倍,你们将会成为千万富翁!”
于是在以后员工有抱怨时,刘伟都会以“你不想成为千万富翁吗?”
这句话来提醒下属,可超重的工作压力让越来越多的成员选择了离开。
最后一位成员的离职申请是这样写的:“刘总,您好!感谢您对我们一直以来的激励,也非常感谢您让我们有了远大的梦想,但是现实中的打击和压力实在让我无法承受,我始终在要求自己,甚至严厉到不敢相信,为了每天打200个电话我不敢喝水,因为喝水会经常去洗手间;我中午只能叫外卖,这样可以多打半个小时的电话;我每天五点起床为的是能赶上第一班公交车,晚上1点休息以便找到更多的客户资料……我觉得太累了,千万富翁离我很近,近到触手可及;但又离我好远,我在梦中一直追一直追却永远也追不上,中国的沃尔玛,这个目标让我感觉到希望和动力,更让我感到的是恐惧和担心。很遗憾,我选择了退出,在我成为千万富翁后我想能有精力和时间去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刘伟团队的解散,让所有人都感到遗憾,尤其是像最后一名这样优秀的成员却流失了,这不得不说是刘伟最大的损失。想让企业上市,想成为五百强,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管理者不在少数,以此作为发展方向的企业领导者也不在少数,但别忘了500强永远只有500个位置,每年为这500个位置奋斗的企业多达5千万家甚至更多,但500强却很少更换。在世界500强中有一席之地的企业,都是经过数代员工共同的拼搏和努力才获得成功,如果想成为500强就一定能成为500强,那“500强”就不会再有吸引力了。
刘伟的错误在于目标和方向定位错误,他可以把上市和500强作为目标,但不应该为了这个目标而选择“踮着脚尖站立,跨大步远行”,所以刘伟的失败也证明了企业领导者不应该好高骛远、好大喜功,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现实可行的目标和方向。
方式正确
企业发展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后才能保证成员与上级意见的统一性,但目标合适还需要有正确的执行方式。正确的执行方式将会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错误的方式将会是目标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小张经常从北京到广州出差,出差的原因各不相同。小张出差的交通工具可分为飞机、火车、自驾车三种。北京是小张公司所在地,而广州有小张的分公司,那么小张该如何选用交通工具呢?飞机的成本最高,但时间最节省;火车的成本最低,但却耗费时间;自驾车最劳累,但却最自由。经过小张的分析后,小张决定根据出差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
假如广州分公司有急事需要在当天或次日赶到,那就选择飞机。虽然花费高,但公司无小事,时间最宝贵,如果因为晚到而丢失了客户那损失就是成百上千张机票的钱了。
假如是普通的市场考察,那就选择火车。因为没有太紧急的事,选择火车可以节省公司成本,而且给下属起到经理出差都会坐火车的榜样作用。最关键的是还可以在火车途中和其他乘客聊天以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假如是旅游出差或私事,那就选择自驾车。因为是旅游,时间较充足,自驾车可以不受火车和飞机的限制,想停就停,想住就住,想走就走,一路还可以欣赏南北文化和风景的差异,最关键的是可以享受“驴友”的快乐。
小张甚至想,如果时间非常充足,而且又无其他大事,可以选择从北京到广州自由行,先坐长途汽车,再坐短途火车,甚至可以步行或其他。
管理者可以把实现目标的方式比做坐飞机、坐火车、自驾游。如果目标紧急,刻不容缓,即使成本高也要选择,因为高成本是为了获得高收益;如果目标不是特别紧急,就要以企业的成本作为考核标准,在保证客户要求的基础上能省则省;如果目标一般或不紧急,可以自由安排计划或时间,由下属自己决定实现的方式和计划,也能给下属自由的感觉。所以管理者在实现目标中要时刻以“成本和收益”、“紧急与普通”
作为选择方案的主要考核标准。如果要想站立长久,就需要给员工最舒适的鞋子和良好的环境,如果想要远行,需要给员工提供正确的方向,并让员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实现。
3.保证坚持到底:强行者有志
老子说:“强行者有志。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意思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是有志气的表现。
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充满荆棘坎坷,可能需要花费非常久的时间才能实现,所以最终的胜利不是看谁的员工最多,谁的团队战斗力更强,而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一秒钟。
沙漠中经常会出现“海市蜃楼”的现象,据调查发现很多在沙漠中渴死的人都死在了离水源不远的地方。可以假设,当沙漠行走的人因为饥渴和光的折射而发现海市蜃楼时,他们会充满希望地向前坚持行走,哪怕是爬过去,也会因求生的欲望而坚持。结果当行走者来到海市蜃楼面前时才发现原来并不是真的有水,于是他开始继续向前走。当他再次以为发现水源时,又是一次海市蜃楼……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被欺骗后,有些人选择了放弃,被渴死沙漠中。而有些人选择了“下一个一定是真的”,于是获得了重生。
管理者在实行作战计划时经常会遇到阻扰或假象,管理者需要做的是如何在种种阻扰中坚持己见,坚持最终一定可以成功的信心,不受外界不理解的干扰。
马云建立的阿里巴巴公司,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B2B电子商务网站之一,旗下的淘宝打败了国际C2C巨头eBay,支付宝已经拥有了数亿的客户基础,并收购了中国雅虎,阿里巴巴的荣誉好像数不胜数,但是当初在“非典”时刻,阿里巴巴也遭遇了一场危机。
当互联网危机开始蔓延时,中国大批的互联网先行者先后关门大吉,其中不乏比网易和腾讯还要知名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也经历了这场危机,而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非典”,更是将阿里巴巴推入深渊。
当时阿里巴巴有员工被鉴定为“疑似非典”,整个公司不得不停止作业。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停止上班将意味着客户不能正常生活,将直接导致客户的不满和流失。马云在这个时候宣布:“即使倒下,也要最后一个倒下,即使跪着,也要活下去!”经过公司安排,所有员工虽然没在公司上班,却改为在家里做事。马云还时刻激励员工要坚持下去,没有过不去的坎。因为非典肆虐,外出购物受到影响,而网络购物可以足不出户,更多的客户开始关注阿里巴巴,关注淘宝。当中国走出“非典”的阴影时,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已经发展成一只羽翼丰满的雄鹰了。
互联网整体危机,“非典”危机(发生在身边,甚至就在公司内部),员工的恐惧……在众多的危机面前,马云选择了坚持,即使跪着也要活下去!很多企业管理者会认为这是懦弱没骨气的做法,认为即使死也不能低下高昂的头。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懦弱,风雨一来就想到不能低头,想到死,想到放弃,相比于为了活下去而坚持下去,哪个懦弱呢?死去的人才是懦弱,活下去的都是英雄。
姚明在拍摄“赢在中国”的某广告片中曾说过:“坚持不一定成功,放弃一定失败。”这句话被很多创业者视为座右铭。努力确实不一定会成功,但放弃了就再也没有成功的机会。因此管理者在执行过程中要有足够的信心和恒心,不达到目标决不放弃,即使因此得罪了人,因此低下高昂的头,因此被他人冷嘲热讽,也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信念,静候成功的到临。
坚持就有成功的机会,也是取得成功的保障。不管走到哪一步,只要坚持不放弃,一定会敲响成功的大门。
4.欲扬先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意思是想要收敛,必先扩张;想要减弱,必先固强;想要废除,必须兴起,想要获取,必先给予。
在《西游记》中,因为有妖魔阻拦,所以唐僧师徒能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而那些被收服的妖怪,都是张扬作怪,或想吃唐僧肉,或危害当地百姓生活,试想唐僧师徒西行十万八千里,路上肯定不止八十一个妖怪,而那些被收服的都是“张扬”的或相对较为“强大”的妖怪,有句话叫“上天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疯狂的妖怪,不顾危险地想吃唐僧肉,尽管知道孙悟空金箍棒的厉害,但还是铤而走险,这也注定了他们灭亡的结果。
想要削弱一个人的势力,可以先让他感到自己强大,甚至可以故意把此人的能力夸强。当他感觉到飘飘然时,自然会目空一切,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心中无忌惮,眼中无顾忌”,这个时候危险就在四周潜伏了。
想要废除一项政策,可以在事先大兴此政,短时间内会给下属带来便利,但时日长久问题就会慢慢暴露,当员工对政策不满时,废除的时机就成熟了。
想要取得他人的信任和认可,必须多给予少索取,如果总是索求而不付出,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这就是“欲取必先予”的道理。
欲扬先抑是管理者在执行过程中智慧的表现。制定目标时,会有消极的员工抱怨:“目标过重,领导不顾员工想法……”实行奖罚政策时,员工会有不满:“领导只会偏心,业绩好的就多奖,会拍马屁的也多奖……”
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意思是即使调和了很大的怨恨,也会有小的怨恨存在。所以管理者经常会发现自己用心在做事在为别人考虑,但结果却“出力不讨好”、“左右不是人”,所以聪明的管理者懂得欲扬先抑,不与领导、客户或员工发生正面争执。先肯定他们的想法,然后当他们沾沾自喜时,再当头一棒。在辩论中,这也是辩论者经常用到的手段,打消当事者疑惑后,让辩论对手消除警惕,接着再反方面证明观点,结果就可以不辩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