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1900000016

第16章 那个重兵把守的地方(6)

当电视台为盲目追求“收视率”,使节目充斥庸俗、媚俗、低俗的“三俗”内容时,它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属严重“出位”必定被整顿。

好在江苏卫视挨批后,知错就改、加强整顿,节目不但得以保留还越做越好,成为目前国内上星卫视频道收视排名第一的节目,而且仅这一档节目就为江苏卫视创收达10多亿元。

当今世界盛行消费主义之风,波及文化领域,产生了文化消费主义,使文化生产的商业利益追求,压倒甚至取代了艺术和精神的追求,文化沦落为纯粹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伴随着流水线式的生产与复制,拒绝深刻、追求感官满足,以消遣性、娱乐性为追求的文化成为消费时尚,文化泡沫、文化垃圾以及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产品由此大量产生,而收视率成了追逐的“通用货币”。

有的电视台领导层深有感触地说:“收视率是造成中国电视文化理性迷失的主要原因。”

“唯收视率”是行不通的,我们现在的很多节目,已经在道德底线的某些边缘徘徊,再继续往下走,真的很危险。中国的电视台兼具政府喉舌、社会公益、商业运营的三重性质,这也决定了考核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时,不能只看收视率。

2011年下半年,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终于在全国范围内下发针对娱乐节目过多、过烂、低俗倾向的“限娱令”等一系列整治措施,并鼓励和提倡创办宣传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高品质节目,不能“唯收视率”,号召新闻单位记者、编辑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收视率调查能够反映观众人数多寡,却无法说明观众对节目的喜好和评价,无法判断观众是“边骂边看”还是“赏心悦目”,而收视率也受时段、编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仅凭收视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客观地判断节目质量优劣。

事实上,收视率只是衡量某个频道或者栏目受欢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绝对不可能成为判断节目质量优劣的标准。收视率只是工具,本身无所谓善恶,而在于它的使用者,对收视率是恰用、善用,还是误用、滥用。

另外,电视节目的优劣、收视效果的好坏应“建立多元化的节目评估体系”,如:建立分众定性研究分析,对分众进行细致的研究,全面测量每个节目在观众中“叫座”指数和“叫好”指数。根据观众的满意度和收视率数据把节目分成几类:1、收视率低和满意度低的节目——不叫好也不叫座的节目;2、收视率高和满意度低的节目——不叫好,但叫座的节目;

3、收视率低和满意度高的节目——叫好,但不叫座的节目;4、收视率高和满意度高的节目——叫好也叫座的节目。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网融合,未来一体化网络就可以把收视率调查工作变成数据更海量、更精确的调查。可以改变现在“窥一斑而估全貌”的情况。

9、你与梦想的距离

“光环下的职业”、“无冕之王”、见多识广,

接触社会精英机会多。

电视台是年轻人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舞台吗?

小编导的节目与大导演的电影相比,到底谁的社会影响更大?

光环下的职业

有不少刚刚从学校毕业进入电视台实习或试用的年轻人,一段时间后,想跃跃欲试自己试着做一期节目,就会怯生生地问制片人:老师,我能印一盒名片吗?这样出去采访联系事就方便了。碰到这样的要求制片人会很难办,不好说话又讲原则的制片人直接说:“不行,没戏!台里有规定,不是台里的正式员工或签约记者编辑,不能印电视台职务身份的名片。”碰到好说话的制片人,觉得这孩子挺能干,可以独立干干节目试一试了,就说:“你们悄悄印吧,别声张,别惹事!”

得到应允的孩子会“相当兴奋”,虽然没有记者证、工作证,但有了名片,就相当于被电视台视为台里的工作人员,是电视台的人了!走路的劲头都不一样,出电视台大门,感觉门外路人的眼光都是羡慕的。(很多在电视台试用或兼职好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办进台里”的编导、记者,手里就只有名片。不过近两年,央视、北京台等都开始清退这类“实习”和总在“兼职”的“记者”了,通过严格考核合格的、能干的就签约,该办进台的办进台,正规用人了)

“电视台”在社会上有一个神圣的光环,由于频频出镜的电视台主持人、记者,面对观众时要么“忧国忧民”(灾难报道)、要么“深恶痛绝”(鞭挞腐败的报道),给人们一种“电视人”能知晓和传递国家上层政策、反映民众心声,左右社会时尚和社会风气的感觉,是出头露面、容易出名的了不起的职业。

据我调查了解,由于想进入广播电视领域的孩子太多,目前,除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南京广播学院几所专门开设广播电视新闻相关专业的大学外,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综合性大学甚至理工类大学,有一大半学校都开设广播电视新闻相关专业(或叫新闻与影视传媒专业)。

作为过来人,我的体会是:电视人的确是一个年轻人追求梦想的职业。为什么这么说呢?电视人作为新闻人,是在为一个强势媒体——电视台工作,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列。电视人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做节目,适应观众不断更新和变化的“胃口”,电视人要准确理解和传递上层建筑的“声音”,传播主流价值观,引领时尚、传播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法。

电视人工作中“多大的官都见过”、“多大的腕儿都可以合作”、“多大的场面都经历过”。电视人能接触到一般人很难接触的“社会精英”、“明星大腕”、“政府各级官员”以及各种重大事件的现场。

试想,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没几年的小编导,可以堂堂正正地举着话筒采访一市之长、一省之长,或全国人民都熟悉的大腕明星!这样的职业环境和经历不是其他职业能经历得到的。

电视人的工作效益不是像工厂或公司的销售指标来考量的,而是看你节目的社会影响力、传播力。如果一期50分钟节目的收视率是2%,那么,这座1800万人口的城市就有36万人看了你50分钟的节目,你的一期节目可以影响那么多人。你的节目谁都有可能看到,甚至中南海的领导也可能看到……一个节目可能成为国家高层的决策资讯和参考,可以服务和帮助普通的百姓。有什么样的职业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只有电视媒体的记者编辑!

所以,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一个电视台小编导的节目比大导演冯小刚的电影大片的社会影响还大”。不信,你推算一下:冯小刚一年基本上拍一部“大片”,如果一部票房5亿的电影大片,按每人每张票价100元算,票房5亿就是500万观众观看冯的电影,而一个电视台周播节目的编导,一般一个月完成一期节目,一年制作12期节目,如果他单期收视率是2%的话,北京这样1800万人口的城市就有36万人看过他的节目,加上重播(一般电视台的节目都会安排1~2次节目重播,收视率减半)就有54万人在看,那么,12期节目就是576万的观众。

所以,一个电视台小编导的工作可能真的比电影大导演的社会影响力还要大。

我经常这样给刚迈进电视圈的小编导们打气:从今天起,你和我出去采访嘉宾,就不再是大学生了,你是电视台的记者、编导,见到大腕也要不卑不亢,虽然要彬彬有礼,但别弄出一副“毕恭毕敬”、“阿谀奉承”的样子来,“他”(指采访对象)不是你的教授、老师,他是你的嘉宾、采访对象。你的背后是“XX电视台”,你是XX名牌栏目的编导,你和“他”的合作是为他在电视上有更好的表现,对他“有好处”的。

有的年轻编导在自己的创作心得中写道:“我太敬佩我的嘉宾了,今天在机房我一边剪片子,一边流眼泪,眼泪为感动而流。”这个编导在做片子的过程也是被感动的过程,这期节目也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社会反响。

电视人因为与光彩照人的“明星”们在一起工作,“明星”们的“光芒”也就映照在电视人身上,好像电视人也很有光芒!其实,电视人并不发光,只是被别人的光映照出了一些“光”来,借光罢了。你离开了电视,你就没有这光芒了!

创意、创新、永远在改变的行业

人类社会要发展要创新,一个民族也要创新才能生存,而电视业是传播先进文化、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的桥头堡,自身也是创意产业。所以,电视人也是最有创意精神的一个群体。越是有创意的年轻人,在电视业里越有施展的空间。有人说,电视台里各个是“人精”。

这一点也不夸张,电视领域的“市场的竞争”(台与台、频道与频道、节目与节目之间),实际就是人才的竞争、观念的竞争、创意的竞争。电视节目每天的策划、生产、加工、播出,市场在检验着你(收视率检验、广告投放),使得你的节目必须保持领先,这就要求电视台的各工种工作人员,也必须具备创新、能搞出好创意、好策划的本事来。

没创意、没新意、墨守成规的人干不好这个行业,甚至不应该从事这个职业。

不善于求变、求新、追赶时代潮流的人不适合从事这个职业。

养小不养老的行当

电视业永远是年轻人的天下,养小不养老。

电视业是充满朝气和新潮时尚的行业,从事电视的人要不断地思考和创新。因为电视人的上帝们(观众们)永远在挑剔,在“喜新厌旧”,在对你的节目“审美疲劳”,逼得你既要“容颜永驻”又要“整容化妆”来取悦“上帝”。

凤凰卫视的老板刘长乐说过一句话:你(指记者编辑)的脑袋要成为“永动机”,源源不断地往外冒创意,灵感来的时候,别管是在吃饭、行走还是睡觉,马上找出纸笔记下来。

电视人的工作状况是很多圈外人想象不到的,为一个要及时播出的节目,他们可能要3天3夜不睡觉也得把节目做出来,饮食、作息没有规律,年纪过了35岁可能就熬不住了。因此,电视是体力智力都要的职业,只有年轻人才有充沛的体力、新潮的创意和颠覆过去的青春冲动。

10、谁能吃电视这碗饭?

电视人的特征是什么?

做电视人时尚前卫、兴趣广泛都是必须的;

做电视人一敲脑壳就来创意是必须的;

做电视人智商和情商高是必须的;

做电视人要感情丰富又细腻……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电视人?这个命题其实应该是:什么样的人能做好电视人!同所有的圈子一样,进入一个圈子,从事一份职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误打误撞、有的是因为有梦想有追求,特别热爱这一职业,有的是家里有路子,挤进这个圈子混饭吃!

电视这一行是创意产业,时尚、前卫的行业。所以电视人基本是由一群高智商、高情商的“精英”组成的,尤其是情商得高。个别的也许有智商、情商不那么高的,基本是跟在队伍里混混。

现在,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里,憋着进入“电视圈”的年轻人,可能少说也得几万,多则得几十万(指的是现在正在大学的新闻学、传媒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传媒系等专业学习的大学生们)。可是,两个基本问题应该搞清楚:一是能不能进入这个圈子;二是适不适合这个圈子(能不能做好)。这两个问题是打算进入这个圈子的年轻人和家长真的要搞清楚的。

以我在这个圈子多年的工作经历和参与招聘编导的实际工作经验,概括了以下几点做电视人的要求(这几点也和“圈里的老同事、一些明白人”达成过共识)。当然,我不想误人子弟,我个人的意见和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只供读者参考。

什么样的人能做好电视人?

(1)智商高、情商也得高:

这些年,电视台的制片人、主编们发现,从名牌大学里选人、招编导,基本上能保证人的智商是不错的,脑袋瓜子好使,思维清晰。但情商高不高不能保证!而对于电视工作,一个人的情商更重要!当然,智商、情商缺一不可!心理学家们也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社交能力强,性格外向而愉快,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能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电视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必须具备很好的情商。

(2)热爱做电视这一行

能在一个行业里做好、做出色的人,前提都是酷爱自己所从事行业。做电视也是。只有对这项工作有浓厚的兴趣爱好,才能有工作热情和职业幸福感!才能很投入地做好电视节目。我身边有不少年轻的编导,从清华、北大毕业或留学英美,本来可以去外企或效益、收入更好的单位工作,但他们偏偏喜欢做电视,觉得做电视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做电视比做别的职业更有兴趣、成就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还不是挣钱多少的问题,热爱这一行才能做好这一行。

(3)情感丰富细腻、有激情

做电视的人,应该是情感丰富、细腻的人,有爱心、同情心、关心别人的人,爱憎分明、富有激情的人。如果一个感情冷漠,没有同情心、爱心的人做电视,他的节目也不可能打动人,也不可能有好听、感人的故事。我们的老电视人经常提醒年轻的电视编导,你做节目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这要求电视工作者要对选题和节目嘉宾投入情感和精力。

(4)兴趣广泛、“不专一”

做电视的人不需要成为专家,而需要成为无所不晓的杂家。而且兴趣要广泛、爱好要多。电视是大众传媒,不是专业期刊,针对的不是专业读者,而是最普通的观众,所以,这就要求电视人知道的东西很多、很杂,又不用很深、很专业。这对于做节目选题的宽泛性、贴近性、服务性很有帮助。

(5)敏感、多疑、好打听

也许“敏感、多疑、好打听”的习惯,对于不从事电视工作的人来说是缺点,不是好习惯,而对于电视工作者来说,这成了良好的职业素质。不敏感,怎么能有很好的新闻嗅觉;不多疑,怎么能对事情的本质提出很多的“为什么”,追根寻源找出事情真相;不好打听,怎么能找到更多好的新闻线索。这也是所有从事新闻媒体记者工作的一种共性。

(6)性格随和、善沟通

刚才说过电视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而且是天天与生人打交道,没有很好的社交能力是不行的。而性格随和,善于和各式各样的人沟通,无论是在电视台里从事新闻、文艺、还是青少节目,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7)闯劲足、有用不完的劲头

在电视圈里,除了后期制作工种,做记者、编辑、导演,都要和各种层次的人打交道,尤其是和高层领导以及超级明星大腕打交道,联系他们、采访他们、和他们一起做节目,都要有一股闯劲、拼劲、持之以恒的坚持劲。因为你越是要找重量级的人物采访,难度可能就越大,困难就越多,但困难不管多大,你也要达到采访的目的。这就要你有一股闯劲、拼劲,持之以恒的坚持劲。

(8)会写、会说、有头脑

做电视台的记者、编辑、编导,不会写稿子、写台本就做不了节目。“会说”,是指能和其他的同事沟通、交流。电视是个团队合作工作,要与摄像、化妆、灯光、舞美、后期制作等多部门的人合作,每个人必须能表达自己的工作要求和合作意图。“有头脑”是指每个电视人要头脑清楚、逻辑性强,对自己的工作头绪“门儿清”。

(9)知识面宽、有艺术气质

同类推荐
  •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一些大事,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拉萨“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世界各国甚为关注,也引起世界传媒广泛而强烈的复杂反应。从众多而繁杂的媒体声音中,我国民众识别了友好、善意的朋友,也看到了西方仇华、反华舆论的猖獗;识别了西方某些媒体虚假报道后面的反华心态,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外部舆论形势的严峻,领悟到媒介教育的刻不容缓。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教师职业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多个层面。本书的宗旨在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创新、更新知识、培养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 世界各地神秘事件

    世界各地神秘事件

    UFO出没、”死亡之海“翻腾、飞机坠毁、海岛怪湖杀人……一件又一件的神秘离奇事件,究竟是天然形成还是人为祸乱呢?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培育信息素养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培育信息素养

    作为现代人,信息素养是我们必须具备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素养,它又包含哪些部分呢,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正确的理解信息素养。
热门推荐
  • 世界上下五千年

    世界上下五千年

    读史使人睿智,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学习历史,可以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可以充实自己的头脑,汲取宝贵的人生启迪。纵观当代,没有哪一个发达的国家,不是在众多的学科中给历史科学以极高的地位;没有哪一个优秀的民族,不是在国民教育中给历史知识教育以特殊的重视。《世界上下五千年》为“青少年快读历史书系”中的一本,以人类历史为主干,取材于历史,又尊重历史,以五千年来的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政治经济、风云人物、科学进步和地理发现等为多姿多彩的枝蔓,通过一个个精彩鲜活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 蝶剑美人歌

    蝶剑美人歌

    人说江湖险,我说这江湖尽欢颜,只有美人美酒美景入我眼。
  • 魔尊恋:倾城之泪

    魔尊恋:倾城之泪

    她,是仙界妒忌心最强的女仙。有着强大的后台,自己却没有本事。他,是魔界千万年来最是强大的魔君。有着众多人、仙、魔、妖喜欢的他,却独独喜欢她。问:天下间,有谁配得上他?他说:“唯她一人。”
  • 魔术中的原理(人生解密)

    魔术中的原理(人生解密)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本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
  • 蓝岛之梦

    蓝岛之梦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血液化为江河湖海,可谁又知道他脸上的一颗黑痣却不像其他器官一样幻化,而是漂浮在太空中。时空流转,这颗痣与天体中各种物质结合,形成一颗神奇的星球---阿波菲斯。在这个星球上时刻都发生着非常美好的事情,同时也酝酿着无法预知的灾祸。
  • 快穿之我是打脸狂魔

    快穿之我是打脸狂魔

    顾雯有一个小小的目标,先赚它个一亿积分,从而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走上人生巅峰。“统儿,我们的口号是什么?”【搞事,搞事,搞事】【征服位面,征服位面,征服位面】【走上人生巅峰,走上人生巅峰,走上人生巅峰】
  • 极品护花高手

    极品护花高手

    原本屌丝一枚的杨晨被公司开除后,居然被外星人选中,将他的身体改成了外星身体!还好,这外星人基因和人类一样,只是完美了无数倍,照样可以生孩子。不过这身体牛逼开挂带闪电是妥妥的了!从此杨晨开始了猎艳之旅,靓丽俏佳人、少妇俏房东、傲娇小萝莉、高贵女总裁,一个个走进了杨晨的生活。护花护花,护的不只是花,还有那一个个妹纸……
  • 独家强宠:老公太凶猛

    独家强宠:老公太凶猛

    一场车祸她救了他,苏醒后性情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整天缠着她接受婚约嫁给他。一场订婚宴她强吻了他,并吐了他全身。一场危机他为她受伤,才让她意识到萌芽的感情,却也发现他心中另有所爱。他是年轻科学家,却背负着20年的罪孽;她是年轻医生,却被嗜睡症困扰20年。复仇者归来,已亡人出现,幕后黑手再次行动,20年的漩涡再次卷起,这一次他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吗?
  • 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包括历史与现状回顾、社会需求分析、改革发展思考三个部分,分别介绍,社会发展对医疗卫生人才需求分析、医疗卫生人才需求要求和对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来进行介绍我国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本书是在我国堪称首次全面系统论述我国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
  • 摸索着前行

    摸索着前行

    又一次醒来,天还没亮...刚刚的梦境已重复多次,梦里,是儿时的草原那时,风还带着暖意,总是有阳光妈妈,不要老是逼我练习狩猎你教我时,不小心咬伤了我的臂膀虽然那伤早已经痊愈可是,痛的感觉悄悄地化作记忆...----------------------------------一切,只是为了生存!走在这条不知方向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