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2100000013

第13章 述而篇(2)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道:“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会要到来,如此罢了。”

【注释】

叶——旧音摄,she,地名,当时属楚,今河南叶县南三十里有古叶城。叶公是叶地方的县长,楚君称王,那县长便称公。此人叫沈诸梁,字子高,《左传》定公、哀公之间有一些关于他的记载,在楚国当时还算是一位贤者。

云尔——云,如此;尔同“耳”,而已,罢了。

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

7.21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孔子不谈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

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注释】

子曰……改之——子贡说孔子没有特定的老师(见19.22),意思就是随处都有老师,和这章可以以互相证明。《老子》说:“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未尝不是这个道理。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说:“天在我身上生了这样的品德,那桓魋将把我怎样?”

【注释】

桓魋——魋音颓,tui。桓魋,宋国的司马向魋,因为是宋桓公的后代,所以又叫桓魋。

桓魋其如予何——《史记·孔子世家》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7.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是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

【注释】

行——作名词用,旧读去声。

7.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孔子说:“圣人,我不能看见了;能看见君子,就可以了。”又说:“善人,我不能看见了,能看见有一定操守的人,就可以了。本来没有,却装做有;本来空虚,却装做充足;本来穷困,却要豪华,这样的人便难于保持一定操守了。”

【注释】

有恒——这个“恒”字和《孟子·梁惠王上》的“无恒产而有恒心”的“恒”是一个意义。

泰——这“泰”字和《国语·晋语》的“恃其富宠,以泰于国”、《荀子·议兵篇》的“用财欲泰”的“泰”同义,用度豪华而不吝惜的意思。

7.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孔子钓鱼,不用大绳横断流水来取鱼,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不射归巢的鸟。

【注释】

纲——网上的大绳叫纲,用它来横断水流,再用生丝系钓,着于纲上来取鱼,这也叫纲。“不纲”的“纲”是动词。

弋——音亦,yi,用带生丝的矢来射。

宿——歇宿了的鸟。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孔子说:“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我没有这种毛病。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注释】

次——《论语》的“次”一共享了八次,都是当“差一等”、“次一等”讲。《季氏篇第十六》云:“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这里的“知之次也”正是“学而知之者,次也”的意思。孔子自己也说他是学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的人,所以译文加了几个字。

7.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于交谈,一个童子得到孔子的接见,弟子们疑惑。孔子道:“我们赞成他的进步,不赞成他的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别人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而来,便应当赞成他的干净,不要死记住他那过去。”

【注释】

互乡——地名,现在已不详其所在。

保——守也,所以译为“死记住”。

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孔子道:“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要它,它就来了。”

7.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陈司败向孔子问鲁昭公懂不懂礼,孔子道:“懂礼。”孔子走了出来,陈司败便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然后说道:“我听说君子无所偏袒,难道孔子竟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吴和鲁是同姓国家,[不便叫她做吴姬]于是叫她做吴孟子。鲁君若是懂得礼,谁不懂得礼呢?”巫马期把这话转告给孔子。孔子道:“我真幸运,假若有错误,人家一定给指出来。”

【注释】

陈司败——人名。有人说“司败”是官名,也有人说是人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今天已经无法知道。

昭公——鲁昭公,名裯,襄公庶子,继襄公而为君。“昭”是谥号,陈司败之问若在昭公死后,则“昭公知礼乎”可能是原来语言。如果他这次发问尚在昭公生时,那“昭公”字眼当是后人的记述。我们已无从判断,所以这句不加引号。

巫马期——孔子学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小于孔子三十岁。

君取于吴——“取”这里用作“娶”字。吴,当时的国名,拥有今天淮水、泗水以南以及浙江的嘉兴、湖州等地。哀公时,为越王勾践所灭。

为同姓——鲁为周公之后,姬姓;吴为太伯之后,也是姬姓。

吴孟子——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所生长之国名加她的本姓。鲁娶于吴,这位夫人便应该称为吴姬。但“同姓不婚”是周朝的礼法,鲁君夫人的称号而把“姬”字标明出来,便是很显明地表示出鲁君的违背了“同姓不婚”的礼制,因之改称为“吴孟子”。“孟子”可能是这位夫人的字。《左传》哀公十二年亦书曰:“昭夫人孟子卒。”

苟有过——根据《荀子·子道篇》关于孔子的另一段故事,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这一事“臣不可言君亲之恶,为讳者礼也”的解释,则孔子对鲁昭公所谓不合礼的行为不是不知,而是不说,最后只得归过于自己。

7.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孔子同别人一道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他。

7.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孔子说:“书本上的学问,大约我同别人差不多。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成功。”

【注释】

文莫——以前人都把“文莫”两字连读,看成一个双音词,但又不能得出恰当的解释。吴检斋(承仕)先生在《亡莫无虑同词说》(载于前北京中国大学《国学丛编》第一期第一册)中以为“文”是一词,指孔子所谓的“文章”;“莫”是一词,“大约”的意思。关于“莫”字的说法在先秦古籍中虽然缺乏坚强的论证,但解释本文却比所有各家来得较为满意,因之为译者所采用。朱熹《集注》亦云,“莫,疑辞”,或为吴说所本。

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孔子说道:“讲到圣和仁,我怎么敢当?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教导别人总不疲劳,就是如此如此罢了。”公西华道:“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注释】

圣——《孟子·公孙丑上》载子贡对这事的看法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可见当时的学生就已把孔子看成圣人。

7.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孔子病重,子路请求祈祷。孔子道:“有这回事吗?”子路答道:“有的;《诔文》说过:‘替你向天神地祇祈祷。’”孔子道:“我早就祈祷过了。”

【注释】

疾病——“疾病”连言,是重病。

诔——音耒,lei,本应作讄,祈祷文。和哀悼死者的“诔”不同。

祇——音祁,qi,地神。

7.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孔子说:“奢侈豪华就显得骄傲,省俭朴素就显得寒伧。与其骄傲,宁可寒伧。”

【注释】

孙——同“逊”。

固——固陋,寒伧。

7.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孔子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

同类推荐
  •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

    本书是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提出和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进化:机械论与目的论”、“生命进化的不同方向——呆滞、智力、本能”、“论生命的意义:自然秩序与智力形式”等。
  •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审美才能的途径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审美才能的途径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读论语心得全集

    读论语心得全集

    本书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
  •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那年,我在江湖

    那年,我在江湖

    手握一部命运之书,却不料厄运相伴,欲知真相却发现无力,谁布的局,最后却发现惊天阴谋,且看平凡的少年走着不平凡的江湖梦.
  • 裂变闪电星云散文录

    裂变闪电星云散文录

    这是我现在写的一些散文,既有对过去事情的深刻回忆;也有我的一些思想启发
  • 王爷靠边站

    王爷靠边站

    新婚之夜,她便将大如天的夫君迷晕,与之签下不等条约。新婚翌日,她便拖家带口搬到废屋住,意在远离自家夫君。新婚燕尔,她便夺取夫君家主之位,只求家和万事兴隆。新婚之夜,他便着了她的道,昏迷不醒。醒来已是翌日,却不知发生何事,自己新婚之妻,竟远离自己。
  • 魔法学院之暗斗争

    魔法学院之暗斗争

    他们是大家族中的少爷,亦是光明的使者!而她,欧阳家的天才大小姐!是黑暗的信徒?是性格古怪的魔医者?他们是世家好友,同在梦樱高中!神秘的校长,搞笑的婚约?在白天,他们是好友,在黑夜,他们是敌对!他们的目标是销毁或进化黑暗之物...她的目标是收集并使用黑暗之物,销毁光明之物。奇怪作者所写的书,里面竟是他们打斗的过程,团团的迷雾,当疑点指向她的时候,她会如何洗清,可是作为同学校,又是朋友,又该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 太清玉碑子

    太清玉碑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缘定天下

    缘定天下

    她,一朝穿越,重生在异世。那个男人为什么如此眼熟?咳咳,这不正是她临死前被她杀掉的那一个男人么?难道他也穿越了?而且还穿越成为了皇帝?而且貌似他就是自己的结婚对象。那么,既来之,则安之,谅他也不能拿自己怎么样。不过,为什么他对自己如此的温柔呢?
  •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

    塑造企业感恩负责文化的最佳心灵读本。一本书,改变缺乏责任感的你,拥有感恩的心。世界五百强优秀员工恪守的人生信条——抱怨不如感恩,逃避不如担当。对人需要感恩负责,对物需要感恩负责,工作更需要有一颗感恩负责的心。学会感恩,担当责任。
  • 冰山女王:记忆的枷锁

    冰山女王:记忆的枷锁

    “滴答滴“时间开始轮回,究竟是齿轮的再次缝合还是错开,一位从来不曾出过城堡的公主,又会与她的王子们发生怎样的故事呐
  • 哥仨

    哥仨

    他们是诗人。他们是每天追踪明星八卦的记者,是包装畅销书的出版商,是偷找情人的国企业务骨干。工作和诗歌是他们生活的正反面。他们混迹于饭局、诗歌论坛,偶尔抢女人,抢生意,却在关键时刻拔刀相助,互相包容。他们写诗,在诗歌里亮出欲望和灵魂,亮出不为世俗所知乃至为世俗所耻的猥琐和卑微,把人性的赘肉熬成油点成灯,照亮灵魂的幽微之处。他们的生活气味浓烈,故事生猛,浓烈背后有纯净,生猛之中是坦荡。
  • 小猫人向前冲

    小猫人向前冲

    喵!小猫人喵小喵、喵小花。喵喵参见!三只小猫,海妖、虫族......三只应该没有交集的小猫人居然是同一个计划的参与者,失踪的姐姐、被绑架的父亲、苦苦寻觅的父母九大陆之神喵小喵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