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2900000009

第9章 亚当斯基被杀之谜(4)

费舍上尉截住它的打算失败了。而基地的雷达站也再没有找到它的影子。尽管这位德国上尉是造诣很高的军事专家,但他不得不惭愧的承认自己鉴别不出这艘飞船是什么来路。他深感惊叹的是,那架“飞机”的速度非常快,只有机身却没有机翼,又有着异常灵活的活动能力,而且并没有倚仗自己的优势把费舍上尉的飞机击落。

在二战期间,还有其他的参战国也见到了说不清是什么的飞行物。

1942年2月26日,荷兰巡洋舰“号角号”被一个陌生的空中物体连续跟踪了三个小时,巡洋舰上的船员说那个物体是“一个像是铝制的圆盘”。银灰色的“圆盘”并不攻击巡洋舰,而只是好奇地尾随着它,也不害怕舰上全都向它瞄准的炮口。荷兰人发现这个奇怪的物体并无恶意,于是放弃开炮的念头,只是惊愕地注视着空中“圆盘”的复杂操作。为巡洋舰“护航”了三个小时之后,“圆盘”突然加速升高,以每小时大约6000公里的速度消失了。

有趣的是,只有在空战中才可以如此近距离的看到这些来历不明的飞行器,而一旦看到,不论是故意的还是失手的,都要以对空导弹作为见面礼,更加雷同的是,没有一个不明飞行物被伤到毫发。

1943年10月14日,拥有全欧洲最重要的滚珠轴承厂的德国城市施魏因富特受到盟军的空袭。在这次著名的大空战中,参加攻击这一头等重要目标的有美国空军第8军的700架“空中堡垒”波音B17E型和“解放者”联合B24型重型轰炸机。担任护航的有1300架美国和英国歼击机。

只能说,空袭的目的最终达到了,施魏因富特滚珠轴承厂被夷为平地。但盟军损失也很大:111架歼击机被击落,将近600架轰炸机被击毁击伤;而德国人只损失了300架飞机。德国人在这次空战中投入了3000多架飞机,第一次突破了盟军轰炸机的密集队形(每70架飞机组成一个方阵)。看来,那个空中战场确实像地狱般可怕。法国驾驶员皮埃尔·克洛斯特曼把它比做:“一个大鱼缸,里面的鱼全发了疯,一场真正的噩梦,任何人除了奋力保命而无暇他顾。”

据一个B17轰炸机方阵的英国少校R·T·霍姆斯却报告说,在他的飞机编队到达目标上方开始发起攻击时,一些闪闪发亮的大圆盘突然迅速地靠拢过来。那些奇怪的“飞船”(其大小与一架B17型轰炸机差不多),穿过美国轰炸机方阵,似乎对机群的700门机关炮的疯狂射击,以及地面上无数高射炮组成的火网并不在意。美国飞行员们惊讶地发现那些奇怪的“无翼飞盘”并无恶意,对他们的疯狂射击也不反击,只是静静地飞远了,一点也没有妨碍他们的轰炸。不过,驾驶员们也没有时间按照美国的高贵传统问一问:“这些疯子是什么玩意儿?”因为正在这时,德国歼击机群出现了。

这场可怕的战役结束后,霍姆斯少校的座机侥幸得以平安返回基地,下飞机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皇家空军统帅部递交了一份详细报告。英国专家和科学家们对报告的内容既感兴趣,又迷惑不解,猜测它们可能是德国人研制出的新型秘密武器,因为飞盘刚在德国飞机到来前10分钟出现。1943年10月24日,作战部对情报部发出一份报告,命令火速查明这件事。三个月后,英国情报部门汇报说,奇怪的闪电圆盘跟德国空军,以及世界上任何一国的飞机都毫无关系……它们纯粹是一些UFO——不明飞行物,或者说飞碟。

这些UFO并非德国制造的另一个证据是,德军也曾以为这些UFO是盟军派出的,看来其实德军也不知道它们真正是从哪里来的。

1943年12月18日,从11时45分起,德国设在赫尔戈兰岛以及汉堡、维滕贝格和诺施特雷利茨市的雷达站,相继发现一大群圆筒形物体,以每小时3000公里的速度静静地从空中飞过。德国空军拥有当时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飞机(Ue—262:时速925公里),但是,德军指挥官们一想到这些魔鬼般空中圆筒,可能是盟军投入战斗的新武器时,心中就不寒而栗。

1944年2月12日,在许多将领的参加下,在德国的秘密基地——孔梅尔多夫发射了第一枚V—2型导弹。这次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这种超音速导弹(当时还没有任何武器可以将它截击)的性能。当然,这一事件从头至尾都被拍成电影。但是在冲洗胶片时,技术人员惊愕地发现,他们那无与伦比的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始终被一个不明的圆形物体跟踪。那物体竟然还若无其事地绕着导弹飞行。基地上的人们发现不了那个物体,因为它的飞行速度超过导弹,时速是2000公里。这件事当然发人深思,引起了巨大恐慌。希特勒和戈林都很恼火,认为盟军通过发射间谍装置,把他们寄托全部希望的Y—2型导弹秘密武器了解得一清二楚。而且敌人研制出的武器超过了它。希特勒大概从没栽过这种跟头,在他们看来,那个奇怪的飞行物,如果不是敌人的武器又是什么呢?

除此之外更让希特勒不如意的是,1944年9月29日,在德国最大的秘密试飞基地正在检验一架Me—262型飞机的时候。在1.2万米高空,驾驶员发现一艘奇特的飞船——纺锤形,无翼,但是有舷窗和金属天线。据德国驾驶员估计,飞船长度超过B17型飞机,它以2000公里的时速从基地上方掠过,德国喷气式战斗机尽管超高速飞行,也没有能够截住。

可笑的是,盟军也在为同样的问题而大伤脑筋。

英军方面,海军元帅严厉地斥责飞行员,因为他们在1943年竟然允许一个陌生的物体,在英国庞大的海军基地斯卡帕弗洛上空自由自在的翱翔。当然,奥尔卡德群岛基地上的喷气战斗机没有能够拦截住一个时速达3000公里的飞行物体,这对海军元帅来说无关紧要,因为开飞机不是他的本行,他只是不失身份地警告皇家空军,“这样的事不容许再次发生!”

这种糗事一定也少不了美国人的份。1944年11月23日22时,美国空军第9军415大队的两架野马P—51型歼击机,在他们设在英国南部的基地上空巡逻。驾驶员E·林格瓦尔德中尉对这种老一套的飞行腻味了,打算进行一些完全非军事性质的动作,好让基地的雷达兵们开心。突然,两中尉惊慌地报告说,发现一个大圆盘组成的飞行大队快速地掠过他们上空。两架野马式歼击机立即上仰,组成战斗阵形想截住那些奇怪的圆盘。但尽管开足了最大马力,时速达730公里,两个驾驶员仍觉得他们简直在圆盘后面爬行。基地雷达站指挥官D·麦尔斯中尉一直注视着这场空中的疯狂追逐,认为“猎物”的速度至少要比“猎人”的高4倍,于是建议他们最好放弃跟踪。这正是驾驶员求之不得的,因为他们飞机的发动机已经热得很厉害,有爆炸的危险。就这样,经过13分钟毫无结果的跟踪之后,两个驾驶员返回了基地,他们汗如雨下,大声地痛骂那些“该死的怪物”。

在此类报告中,经常提到无法辨明的空中物体的活动,这对那些了解报告的严肃而简洁的人来说,无疑是有说服力的。显然,报告中描述的两方面情况特别引起交战国参谋部的兴趣,这就是:有关飞行物体所达到的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它们尽管表现出“机敏的好奇心”,但并不参与冲突,不进攻,特别是在受到地球飞机攻击时也不还击。这种难以解释的表现,比采取公开敌对行动更令各国军界担忧。因为,战争结束后,每个交战国都曾把这些奇怪的空中物体,当成是敌人的秘密武器。大国之间相互猜疑,无法理解这些奇怪的空中不速之客的行动和操作方式的各国参谋部,对这种现象展开了认真的考察。早在1942—1943年间,英国、美国和德国都组成了由科学家、军事专家和王牌飞行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并配备了现代化的研究仪器和当时最好的飞机。

正如飞行员们所说,这种措施太及时了,因为,在一些王牌空军大队的飞行记录中,越来越频繁地提到了“不明空中现象”,可见他们早已不能忍受。而这些歼击机、侦察机大队是由出色的飞行员和飞机组成的,盟军方面,指挥它们的是大名鼎鼎的驾驶员凯萨达、尤勒、杜里特尔、施拉德、狄雷、贝格兰德或克洛斯特曼;而德军方面的诺沃尼、加兰德、戈洛布和冯·格拉夫指挥的空军也有诸多造成恐慌的事件发生。他们的飞行员在空中飞行时间在1000—6000小时之间,每天都在打残酷的硬仗,不可能被怀疑缺乏经验或胆量。但是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们对自己遇到的空中物体的奇特性能感到震惊。

如此众多的报告汇集到各国参谋部办公桌上来,终于使军界要员们恼羞成怒,三个空军大国(美、英、德)政府命令着手进行一系列正式的调查。

在美国空军的强烈要求下,情报部门早在1942年率先开始调查。但是,鉴于这些空中的不速之客的表现,总的看来并不构成对盟军的威胁,而且它们不太可能属于德国人。这个问题被排除出了紧急军务之列,只是建议专家们继续进行研究。可是由于某种原因,美国空军一点也不喜欢在这些陌生的空中物体(不论它们属于谁)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低人一等。于是,美国空军就同不明飞行物结下了“深仇大恨”,这种情况至今还给美国官方对飞碟的态度打下了烙印。你可以看到,他们现在还对UFO耿耿于怀。

可是在英国,皇家空军成立了一个由许多科学家和航空工程师组成的专门小组——一个受过专门训练配备有英国最先进飞机的拦截大队。该小组由空军元帅L·梅塞领导,这充分证明英国空军对研究不明飞行物的重视。这些研究是为了弄清这些经常出现在盟军飞机附近,而飞机上的火炮损伤不了它们一根毫毛的物体究竟来自何处,它们行动的目的是什么。不幸的是,飞碟研究小组得出的结论,无论是过去和现在都是“绝密”。

在德国,空军对飞碟的兴趣也一样大。1942年,成立了“13号专门小组”。从那时起,直到1945年,这个小组在“天王星行动”计划内一直从事对奇怪空中物体的研究。这个小组拥有第一流的专家和最先进的仪器,而且在那样一个时期,当国内一切资源都用于前线时,还调了整整一个Me—262型飞机中队供小组使用。这充分说明,德国空军意识到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当然,在历史上这场最可怕的战争中,交战各国的空军参谋部都不太情愿考虑这些飞行物体有可能是一些外星文明的信使。普遍同意的理论认为这些飞行物属于敌方,而它们同己方飞机相比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造成了内心的恐惧。在战争结束之后,当研究专家们有可能看到部分档案时,这种恐惧才被暴露出来。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弄清楚一些问题,以保持公众舆论的斗志,这种办法在战争期间经常使用,战后也被延续下来。

没想到,闻名遐迩的“二战”竟然还有这样的历史,究竟是真是假,也永远只能是一个未解之谜了吧。

同类推荐
  • 探索未知丛书-美术沙龙

    探索未知丛书-美术沙龙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你一定想知道,航空航天卷

    你一定想知道,航空航天卷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
  • 神山瑰丽美姿

    神山瑰丽美姿

    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明太祖尊五岳为神。清代移祀北岳于此。五岳均有寺庙名胜多处。就此,这些大山就有了神话故事传说,也赋予了神秘的瑰丽。刘志才编著的这部《图解科普世界丛书:神山瑰丽美姿》以古代资料和现代图片结合,帮助青少年了解五岳的历史文化,增加学生地理的人文知识。
  •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中国环保先锋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中国环保先锋

    《中国环保先锋》介绍了环保领域的演说家、野生动物的保护者、致力于环保技术研究的创新者、为环保呼吁的新闻工作者、投身环保事业的教育家、承担中国绿色希望的环保少年等,他们在环保事业中作出了各自杰出的贡献,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行了宝贵探索,用坚定的信念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实现了个人价值。
热门推荐
  • 境灵虚空

    境灵虚空

    一踏虚空,一聚天地,一威八荒!命运之子,握九天星辰,一问天归!回眸一看,不过是灯火阑珊处,红尘岁月,梦亦轮回,人亦如此!天才重获修炼之气,走上巅峰之路;三千之上,界源为尊!恒宇之中,无上为神!境灵虚空,一碎万千慧界,看杨玉天如何破碎次界虚空!
  • 我永远爱你之处处笙箫离别歌

    我永远爱你之处处笙箫离别歌

    看似毫无瓜葛的几个成年后的伙伴,儿时便是有着某种命中注定。经历了死亡的重生,亲人离去的悲伤,深深的内心不安。到底谁还能坚持最初的自己。那一句我永远爱你是否只能在睡梦中说出口。千丝万缕,藕断丝连的是前世也剪不断的挂念。
  • 深海迦蓝

    深海迦蓝

    迦蓝世界。这个几乎是海域组成的海水世界,生活着许多古怪未知的深海种族,这些海族在海底兴起了各种各样的强大异域文明的海底城市。这是一本风格迥异的海域探宝冒险流小说。简单而言,就是主角弥赛亚作为一名流浪奥术师,游历群岛,在各个深海城市探险,并留下无意中留下各种传说、骇人听闻的怪谈的海洋冒险之旅。
  • 在那河流的交汇处

    在那河流的交汇处

    他们原本青梅竹马,然而一次莫须有的“破鞋”事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两人虽情深意笃,却被棒打鸳鸯,生离死别,永远地失去,男女主人翁的爱情故事,前后跨越三十年,是那个时代的真实的记录。
  •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回武侠游戏世界

    梦回武侠游戏世界

    小白身怀武侠梦,却在机缘巧合下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凭借着一个武侠游戏系统混迹江湖,最终成为了一个大白!
  • 冷星羽

    冷星羽

    一个生无可恋的少年,一个被人逼死的强者,当两个灵魂相融,重生在异世的大陆,将揭晓怎样的谜团···
  • 总裁追婚记:娇妻哪里逃

    总裁追婚记:娇妻哪里逃

    三年前,初入职场的实习生徐扬青带着全世界的光芒跌跌撞撞的闯进傅司白的世界。“别动!再动把你从这儿扔下去!”从此威胁恐吓是家常便饭。消失三年,当徐扬青再次出现时,傅司白不顾一切的将她禁锢在身边,再也不能失去她。“敢碰我我傅司白的女人还想活着走出这道门?”从此眼里只有她一人。“我没关系啊,再说不是还有你在嘛!”“真乖,不愧是我的女人!”
  • 洛叶止秋

    洛叶止秋

    男主和女主的第一段爱情交集,止于故事开始的后的那个秋天。。。
  • 剡录

    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