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8800000012

第12章 自我:理性辉煌的建构(4)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不是说一切生灵都可以成佛,而是说自我生命任何状态都隐含着圆满的佛性。自我意识是分裂的,自我的生命状态处在分裂之中。自我生命的任何分裂状态都以圆满的佛性为基础。人是从圆满走向分裂。所有的分裂都不可能离开人的圆满的统一的始前基础。这才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真正含义。

当人类走出原始的统一,如同《圣经》说被逐出伊甸园时,人类便处在一个分裂的世界之中。世界的分裂本质上就是人的自我的内在的分裂。世界的分裂都可以还原为人的自我生命的分裂。世界在对立之中,生命在对立的痛苦之中,世界在分别之中,生命在分别的痛苦之中;世界在分裂之中,生命在分裂的痛苦之中。分裂意味着痛苦,对立意味着灾难。世界在变化之中,自我生命的状态也在变化之中。自我生命状态的在时间之流中不断转化,就是“三世轮回”。在这里,时间也不是客观的时间,而是生命感觉的绵延。因此,从心理学上讲,有生灭轮回的种种心灵状态,即是众生。生灭即轮回,轮回即众生。

“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问佛陀:“善男子,善女子,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说:“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从这一问一答中,我们可以知道,佛陀所说的众生,是心灵的状态,也是生命的状态,而非指一切生灵。“心”有生灭,就会有轮回。那么怎样降伏生生不息的心灵妄念呢?佛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出“众生”一词的,心灵妄念的产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有的是像卵壳孵化而生(卵生),有的像怀胎而生(胎生),这两种生活都是由内因而生。有的依靠外在的条件如鱼和虾依靠水湿而生,有的是借用别的形式转化而生(化生)。这两种生法是由外因而生。“若胎生”就是牛或马之类的胎生动物,“若卵生”就是鸡或蛇之类的卵生动物,“若湿生”就是鱼或虾之类的孽生动物,“若化生”就是蛆或蛾之类的化生动物,“众生就是一切生灵”一一这种错误观点在古往今来的各种注解之中随处可见。认为“一切生灵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正是这种错误观点的进一步引申。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本体如果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话,就不是真正的本体。正是因为如此,未读一书不识一字的禅宗第六代祖惠能大师,却以其清静的心灵,直佛了佛陀的深邃精神。惠能说:“卵生者,迷性也;胎生者,习性也;湿生者,随邪性也;化生者,见趋性也。迷故造业,习故常流转,随邪心不定,见趋堕阿鼻(地狱名)。”众生不是一切生灵,而是人的自我心灵状态。惠能所领悟的正是佛陀真正的旨意。

不仅人人同样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等,也是佛陀对自我心灵状态的进一步描绘。惠能说:“起心修心,妄见是非,内不契无相之理,名为有色。同心守直,不行恭敬供养,但言直心是佛,不修福慧,名为无色。”就是说,虽然发心成佛,然而心灵却不能彻底超越对立的二元,因此对世界还有所分别,并拘泥于分别之相,这便是有色的自我心灵状态。认为即心是佛,自己的心灵便是宇宙全体,因此否定这世界有所分别,甚至否定佛教的仪节形式,这就是无色的自我心灵状态。惠能又说:“不了中道,眼见耳闻,心想思惟,爱执法相,口说佛行,心不依行,名为有想。迷入坐禅,一向除妄,不学慈悲喜舍,智慧方便,犹如木瓜,无有作用,名为无想,不著二法想故名非有想,求理心在,故名若非无想。”就是说,不懂得佛法是有无之中、虚实之中的中道之学,不懂得佛陀所说的真理只不过是假借一定的语言来描绘超越语言的本体,于是乎执着于书本上的真理,这种自我心灵状态称为有想。只顾自己坐禅,而不顾他人解脱,虽然内心无有妄念,然而却像木石一样无情,这种自我心灵状态称为无想。虽然没有刻意追求有想还是无想,然而追求真理之心尚在,这种自我心灵状态称为若非有想非无想。凡此心灵的种种状态,佛陀说都应该彻底克服,才能进入真正无我的圆满的涅槃境界。

众生不是客观上的众生,而是心灵的状态,是心灵的众生,六祖说: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坛经》)

六祖的见解正好契合佛陀的真正旨意。佛陀说,如来说众生,即非客观的一切众生,所以才叫众生。如果把“众生”理解为客观上的一切生灵,就迷失了佛陀的真正精神,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六道众生的象征。

不论心灵的“众生”如何纷纭,根据人的快乐与痛苦的程度,可分为“六道”,这就是所谓的六道众生。一个人究竟存在于哪一道,完全是依人的善恶种子而定。从善的走向快乐!作恶的走向苦难。

天道,是现实人生中最快乐的存在状态。陈柏达居士《改造命运的原理和方法》中列出天道的十种原因:

一、严格地奉行不杀生。

二、严格地奉行不偷盗。

三、严格地奉行不邪淫。

四、严格地奉行不妄语。

五、不绮语(不讲华丽而没有意义的话)。

六、不两舌(不挑拔离间)。

七、不恶口(不讲粗鲁的话)。

八、不贪报。

九、不憎恨。

十、不邪见。

天道中又有欲界天——有男女欲望的快乐状态,色界天——欲望更少但仍然执着外相的快乐状态,无色界天——没有欲望不执着外相的快乐状态。

人道是现实人生的一般存在状态,界于苦与乐之间。人道的五种原因:

一、不杀害动物。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阿修罗道是傲慢而好斗的存在状态。阿修罗在梵语中是“无端”,和“容貌丑陋”的意思。阿修罗道的十种原因是:

一、做微恶的行为。

二、说微恶的语言。

三、起微恶的意念。

四、骄慢——自恃才能、学问比别人强,财富比人多,而生骄傲之心。

五、我慢——执着身体、感受、妄念是我而产生骄傲之心。

六、增上慢——还没有神通智慧,就以为自己已经有了,还没有断烦恼就说自己已经断了。

七、大慢——自高自大。

八、邪慢——做了坏事,还依仗恶势力,欺压他人。

九、慢慢——某人比自己高明,却反说自己比某人高明。

十、把所修行的善,回向阿修罗,希望自己成为阿修罗。

饿鬼道是比较痛苦的存在状态。饿鬼的十种原因:

一、做轻等的恶行。

二、说轻等的恶语。

三、起轻等的恶念。

四、过份地追求享受。

五、因贪婪而与人发生口角、打斗和诉讼。

六、嫉妒他人所有。

七、诽谤三世因果。

八、贪求不可得的钱财。

九、贪求不该有的美食。

十、贪求不可能的幸福。

畜生道是非常痛苦的存在状态,像畜生一样的存在。畜生道的十种原因:

一、做中等恶毒的行为。

二、讲中等恶毒的语言。

三、起中等恶毒的意念。

四、因贪婪而做出罪恶的事情。

五、因憎恨而做出邪恶的事情。

六、因愚痴而做出罪恶的事情。

七、诽谤他人。

八、仇视他人。

九、虐待他人。

十、邪淫。

地狱道是极端痛苦的存在状态。地狱的十种原因:

一、做最恶毒的行为。

二、讲最恶毒的言语。

三、起最恶毒的念头。

四、否认善恶报应。

五、否认生死轮回。

六、相信神灵。

七、否定因果相续,而胡作非为。

八、不相信真理。

九、执着于心灵的生灭与无常。

十、不知报恩。

为善的快乐,作恶的痛苦,这一切不是神灵的安排,而是人类心灵的因果相续。因果报应在时间上不是以客观的生死为依据,而是以心灵的起灭为依据。佛教中常说的“来世做畜一生”并不是说死后投胎变成牛马之类的畜生,而是说在心灵的下一轮起灭中,变成畜生一般的存在状态。

芸芸众生因执着于心灵的虚妄,而流转变化无常的生灭之中。众生的存在状态也因善恶的分别而有苦乐。一切都是心灵的自造。心灵的状态决定着存在的状态。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天空,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大地,间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且观自己的心灵!

自我的三个层次

没有惊怖,没有颠倒

一番花谢又是一番花开

想六十年后你自孤峰顶上坐起

看峰之下,之上之前之左右

簇拥着一片灯海——

每盏灯里都有你

——周梦蝶

每一个人都会说:“我知道我自己。”其实,我们通常所知道的只是对象化的、客观化的我自己。“我知道我自己”中的我自己,在这里被当成第三人称的某个东西,站在“我”的对立面。这里而含有两个我,前者是没有被客观化和对象化的我,后者是被客观化和对象化的我。没有被客观化和对象化的我称为真我,而被客观化和对象化的我,称为自我。

人类关于自我的概念,是从对象的概念中获得的。我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引起了人的思维及存在的一系列巨大的变化。

我的对象化,就是我的客观化;

我的客观化,就是我的理性化。

我的理性化,就是我的概念化;

我的概念化,就是我的有限化!

人从真我走向自我的过程,就是一个由无限到有限、由开飞放到封闭、由感性到理性、由混沌到文明的过程。

在理性的背后、在封闭的背后、在分裂的背后、在客观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真正的我——一个无始以来与天地万物圆满大同的混沌的原我。那是生命的原型,是生命的本体,是生命始前形态。那不可言说、超越逻辑、不可思议、不可追求的生命本体,就是原来的我,就是真正的我,也就是自在的我。

同类推荐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
  • 中国伊斯兰教苏非学派史论之二:库布忍耶

    中国伊斯兰教苏非学派史论之二:库布忍耶

    本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采取专题研究的形式,对中国伊斯兰教四大苏非学派之库布忍耶的历史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展开尽量客观公正的评述。
  • 佛法与人生

    佛法与人生

    佛法与人生是在博大精深的佛学中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和通俗的文笔向读者介绍了佛教的创建,佛教的信仰,佛教的发展等多方面的情况。本书的另一特色是介绍了佛家的修炼,其中有面壁参禅、四禅八定、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藏密功法、观音咒、和超自然的功能——神通等。还有佛家的剃度、受戒、佛事等等各方面的情况。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热门推荐
  • 恰逢桃花年

    恰逢桃花年

    身处很多普通人都渴望的上流阶层,却不愿受命运的捉弄,抛弃所有逃离。而后,进入另一个让人梦寐以求的圈子,摸爬打滚,在那个光陆迷离的世界寻找自己的归属感。
  • TFBOYS开始懂了梦也醒了

    TFBOYS开始懂了梦也醒了

    一个少女组合——jasmine(茉莉)也是三位千金大小姐。重庆参加栀子花开的拍摄(纯属剧情需要,切勿当真),偶遇三只还和三只展开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 极道武颠

    极道武颠

    一个武极天才,受尽荣耀欢呼,然而有一天,天才陨落,仇人崛起,面对这一切,他该如何成长,成就极道武神。
  • 水晶里的英雄

    水晶里的英雄

    作品讲述一名少年在众人帮助,果敢不屈的努力,终于站在战场的中心,做出自己的选择……主角“艾伦”在布罗德家族的阴谋下,逃亡出赫达,在多明尼卡寻找失散伙伴的旅途中,获得反击布罗德家族的“力量”,又知晓曾经的“英雄”背后阴谋后,再次回到赫达,更加残酷的现实和激战不断袭来。过去的“英雄”和几经“洗礼”的艾伦,同时出现在战争漩涡中心的那一刻,他们是携手改变世界,不论是拯救还是毁灭,或是有着不同的抉择……
  • 致TFBOYS之超少年密码

    致TFBOYS之超少年密码

    作品讲述了一个AI刘子琦伪装成学生进入学校却与TFBOYS产生了友谊,一次次抵抗了危险,却无意的使四人坠入了危险......刘子琦又该如何应对?
  • 爱情万岁(下)

    爱情万岁(下)

    解放军入城联欢会上,在台上华丽谢幕的方子衿,没想到她的人生才拉开帷幕:陆秋生爱方子衿而不得娶,却一生孤苦紧紧相随;方子衿爱白长山而不能嫁,双双与那只无形的手奋力抗争;胡之彦为得到方子衿不择手段,并在一次次洪流中成为罪恶的推手。绝望中,方子衿两次将自己交付给不爱的人,最终遍体鳞伤,这是个人命运的哀伤,还是国家青春的痛楚?一场围绕她与三个男人的爱情长跑,被挟裹进大时代的潮流中,横贯三十五年时空。春暖花开,有情人终成眷属。方子衿却眼睁睁看着数十年的爱恋,从一条狭小的缝隙迅速流走。当她终于明白过来,命运又一次戏弄了这个重燃希望的女人……
  • 早安,盛世娇宠

    早安,盛世娇宠

    “呵,白灵依,你是老子的谁啊?管我!?”“你快点滚出我的房间!”曾经,两人因为家族联姻走到了一起,但并没有爱,终于灵依醒悟了,决定要努力快乐的活下去,于是离开了那个他,他却发现,原来她对他是那么的重要。。。
  • 泠然倾心:千金太倾城

    泠然倾心:千金太倾城

    他,在她的十八岁成年礼上见了他,慢慢沦陷。她,以淡漠,理智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却在他的柔情中沉沦。在这世上,我再也不孤单,只因,有你。一辈子,这是我听到过最美好的词。因为你,我终于相信了爱。
  • 一人走过

    一人走过

    一个人从小饱受背叛,抛弃,欺负,鄙视。当他“成长”后又巧遇幸福,本以为是上天的眷恋,但难遭背叛的结局,如若是你,是否还会相信爱?
  • 无悔忠诚——武汉十大形象民警风采录

    无悔忠诚——武汉十大形象民警风采录

    本书由民心至上、鱼水情深、一切因为爱、烈火英雄赤子情、与炸弹打交道、金锁高悬平安门、巡警之星、无悔忠诚、张俊娟是一棵树、道路交通指挥家组成,描述了武汉十大形象民警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