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4600000017

第17章 阿那律——天眼第一(1)

无忧的童年生活

在《阿弥陀经》里记载着十六位大阿罗汉的名字,有一位阿莬楼陀,那就是阿那律尊者。

阿那律,生为王族的后裔,是佛陀的堂弟。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往生以后,继承王位的摩诃那摩大将,就是阿那律嫡亲的哥哥。

童年的阿那律,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生来就聪明敏捷,对于音乐、技艺有特别的天份,当他七八岁的时候,在众人之前,就能引吭高歌,并且还能有几套小玩意让人取笑。他就是这么逗人喜爱的孩子。

童年的阿那律,成天和宫女或一些王族儿童在一起嬉戏,春天花开,夏天清凉,冬天温暖,日日、年年,就这么打发时光。

在他七岁的那一年,凡事总喜欢和别人打赌输赢。宫里面有的是糖果饼干,赌输了他就拿饼干给人,一天之间,常常要输五六次饼干给人,他常向母亲撒娇,母亲有时也没法管教他。

有一天,他已输了三次饼干给人,他第四次向母亲要饼干时,母亲就对他说:“已经没有了!”但天真的他,竟不懂“已经没有了”是什么意思,他吵闹着向母亲要“已经没有了”的饼干,母亲被他弄得啼笑皆非,只得把空盒子拿给他看,希望他知道今天真的没有饼干了。可是奇怪,大概由于阿那律的福气,母亲将空饼干盒打开来的时候,里面竟然是满满的一盒饼干,阿那律很欢喜,他有了一盒“已经没有了的饼干”。

从此事以后,母亲更不敢把他当寻常的孩子看待,她以为已经没有了的东西他能够要到,这一定是来历不凡,将来一定会有很大的福报。

阿那律虽然聪明,但因为娇生惯养,到他十五岁的时候,对于王官以外的社会世间,仍然一无所知。有一次他和跋提、劫宾那在一起玩,谈到“米是从哪儿来的问题”,劫宾那先说道:

“米是从洗米的缸中来的,有次我看到宫女在洗米。”

跋提摇摇手,表示劫宾那说得不对,他说道:

“米是从锅里来的,我看见宫女从锅中把饭盛起。”

阿那律听后,不赞成他两人的话,他像很有自信、很懂得似的说道:

“米是从盛饭的黄金钵中来的,我们每次吃完了饭,宫女都是从黄金钵中添饭给我们吃。”

像这样的说法,可见生为王孙的他们,对于社会认识的幼稚。

这些小王子,对社会虽茫无所知,但衣食住的物质享受,却极尽人间的豪华。饭来张口,茶来伸手,他们就是如此过着无忧的童年生活。

十多岁的王子王孙,为什么对世间的常识这么肤浅?原来自从佛陀游历四门,感叹生老病死怖畏,发愿出家学道后,王宫就规定,年幼的王子王孙不准到宫外游玩,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人,就是有聪明智慧,也不会完全认识世间。

热心希求出家

阿那律长大了。年轻的阿那律,长得仪表堂堂,他不再年幼无知,他逐渐懂得人生,认识世间。就在这时,佛陀成道,回到故乡迦毘罗卫城说法教化。佛陀的感化力真强,没有多久,很多王族人等都皈依佛陀,落发出家。先是即将继承王位的难陀出家,然后又是罗睺罗做了沙弥,这给一些年轻的王子王孙很大的震惊。阿那律就在这样的情形下,立志要跟随佛陀出家。

阿那律先找到哥哥摩诃那摩,他对摩诃那摩说道:

“哥哥!最近佛陀回来,我们释种很多人都已出了家,做一个沙门,把佛陀的甘露法雨传播四方,这是多有意义的生活。难陀放下娇妻孙陀利,已进入僧团;罗睺罗那么小,也懂得出家学道;我们兄弟二人,如果没有一人出家,真难为情。哥哥!你的意思如何?”

英勇的王子摩诃那摩大将军,已经为国家立下不少的战功,他听了阿那律的话,就回答道:

“弟弟!你的想法和我一样,我们兄弟二人,一定要有一人出家,我也想找你谈谈,今后父母请你孝养,让我去跟佛陀出家!”

阿那律摇摇头,对哥哥的话不以为然,他说道:

“哥哥!你不能出家,国家正需要你,虽然我也会些武功,但和哥哥相比,还差得太远。请你允许我出家,我的性情比较适合过僧团寂静的生活,我现在讨厌烦嚣,对王宫的五欲生活,实在很厌恶!”

哥哥经不起弟弟的劝说,只得认可。但佛陀规定,出家一定要经父母的允许,阿那律只得向父母苦苦哀求,希望父母能允许他加入僧团做一名比丘。

可是,父母爱子心切,任阿那律怎样请求,父母都不允准,阿那律曾三次请求,父母三次都拒绝。

后来,因为阿那律出家的志愿太坚决,父母如果再拒绝的话,他就绝食而死,父母没有办法,只得方便说道:

“你真要出家的话,你去和跋提王子商量,他愿意出家,我就允许你和他一起出家,他如不肯,你就不要妄想。”

说到劝跋提王子出家,这是很不可能的事。谁都知道,自从难陀、罗睺罗出家以后,净饭王已经立跋提为王子,他要继承净饭王统治迦毘罗卫国,他怎么会出家?但阿那律听了父母的话后,一点也不灰心,他很高兴地去找跋提王子,请他一起出家,把做佛陀弟子的意思说了以后,他就一直望着跋提王子,等他回答。

关于舍弃人间荣华富贵的欲乐去加入僧团做比丘,跋提王子感到很为难,可是对于一向亲密的阿那律,又不好意思完全推辞,他思索了好久,勉强说道:

“阿那律!出家做比丘,就不可再留恋世间欢乐,你我的年纪都很轻,这怎么能够做到呢?请你等几年吧!让我们再享受七年人间的欢乐,我再跟你去出家。”

跋提王子明明是用婉言拒绝,但阿那律再三说明出家也很快乐,从七年减到一年,从一年减到一月,从一月再减到剩下七日。阿那律见跋提王子允诺七日后一同出家,他这才欢欢喜喜地和他告别回家。

七日以后,他俩与阿难、提婆、劫宾那、婆娑、难提等一共七位王子,一起偷偷地离家出走,并且还带了理发匠优波离,追随佛陀游化的路线,到了弥那邑的阿劣林,脱下王子的衣服,叫优波离把他们七人的头发剃除。他们剃了头发,穿着袈裟,然后去见佛陀,佛陀并不立即允许他们加入僧团,叫他们住在一个空屋中,静坐七日以后,要他们忘记王子尊荣的身份,然后才准他们出家,进入僧团。

拒绝少女的求婚

出家后的阿那律,听经闻法,甘于淡泊的生活,对于佛陀的说教,总是很欢喜地奉行。

阿那律虽然没有证果,但因有法乐支持着他,他为了要报答佛陀允许他出家的恩惠,他想作一次行脚,到各方弘法。佛陀很高兴地鼓励他,在佛陀看来,弟子们能热心弘法利生,从弘法利生的工作中,可以长养自己的信心,信心升华,才可开悟证果。

年轻的比丘阿那律,有着庄严的仪表,优美的风采,他的皮肤是黄色,他的鼻子像鹦鹉的嘴,长得相好庄严。一次在弘化的途中,因地处偏荒,天色也渐暗,他只得向民间投宿。荒凉的乡野,村庄也是疏疏落落的,阿那律投宿的这一家,院落很大,可是意料之外的,这一天,这一家没有人,只有一个年轻的少女在家。

阿那律很犹豫,一个比丘投宿在只有一个少女的人家,不知可以不可以,因为当时佛陀制戒,好像没有提到这一点。阿那律看看渐暗的天空,乌云密布,像是要下雨的样子,阿那律没有办法,只得住下来。

阿那律住下来不久之后,有一位年长的过路老人,也来借宿,可是少女拒绝他。对于年老的人这么没有礼貌,没有同情,阿那律心中有些奇怪。

少女对阿那律很殷勤,拿茶拿水,问长道短。阿那律在屋内结跏趺坐,一心念佛念法念僧,希望早些天明,以便赶路。

夜半,灯光渐渐地暗淡,朦胧中,门声响处,那个年轻的少女走到阿那律的床前,她温柔多情地说道;

“你是一位沙门,我知道,对一位沙门有非分之想,真是罪过。但我见了你以后,我又无法压制对你的爱情。请你相信我,我不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孩子,近来很多有名的公子向我求婚,我都一一拒绝。但我看到你清秀的容貌,端正的行为,我现在不害羞地自愿将身许你,请你以后就住在我家,我的父母一定也很欢喜。”

长得那么英俊,又是王子出家的阿那律,对于应付女孩子的爱情,他少许有些经验。当他还没有出家的时候,就有不少王族的少女包围在他四周,向他求婚。虽然阿那律貌美,但他一向就知道爱情是一枚苦果,他不以情欲是快乐,他认为修道获得安稳才是真正快乐。

当女人燃起爱情的火焰时,是不容易熄灭下去的。阿那律只得把双目紧紧地闭起来,不理睬她,使她羞愧而退。

可是少女以为阿那律不好意思,她更靠近一步,抚摸阿那律的手,阿那律仍然像高耸的山岳,岿然不动,少女甚至拥抱他,阿那律这才睁开眼来呵斥道:

“姑娘!你怎么这样不知羞耻?男女不应该如此胡来!何况我已是出家的比丘,你对我实在没有礼貌!

人间男女的爱情,是生死痛苦的根源,很多的烦恼、是非、纠纷,都是因爱情而起。我现在请你把情欲的烈火熄下,好好观察自己的心。”

阿那律义正词严的话,使少女羞愧得低下头,终于她悔过的心生起,要求阿那律接引,皈依佛教,做了优婆夷。

男女相互吸引,这是人的习性,但修道者要能超越人性,才能接触佛性。从此,阿那律就不再在在家人中借宿了。

螺虾蚌蛤爱睡眠

阿那律的道心很坚固,虽然美色当前,却能坐怀不乱,其心地光明,就可想而知。不过,有一次为了睡眠,他曾被佛陀不客气地训诫过。

那是佛陀在讲经的时候,大概因为阿那律昏沉疲倦的关系,他竟打起瞌睡来。佛陀望着他说道:“咄咄汝好睡,螺虾蚌蛤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旁边的人,用手推了一下阿那律,他惊醒过来,佛陀向他道:

“阿那律!你出家学道,是因为畏惧王法,因为恐怖盗贼吗?”

“不是!”阿那律站起来,恭谨地说道。

“那么,你为了什么原因才出家学道呢?”

“为着厌离生老病死,解脱忧悲苦恼。”

“大家都赞美你不为女色破坏戒行,你现在像是很自满,在我说法的时候,你也在睡觉。”

阿那律听佛陀这么一说,赶快跪下来,合掌说道:

“佛陀!请求你慈悲原谅我的懈怠愚痴,从今以后,尽形寿,我再不睡眠。”

对于肯认错忏悔的弟子,佛陀一向很欢喜。阿那律发过誓愿以后,佛陀又鼓励安慰他,叫他好好用功,修行固然不能太缓,但也不能太急。从此以后,阿那律从清晨到黄昏,从黑暗到光明,他都用功办道。

如此精进修行,一时都不肯睡眠,一天两天不要紧,但日子一久,就算人可以勉强支持,但身体总会生病的。不久,阿那律因为不睡眠,眼睛病起来了。

阿那律因为精勤用功,而使眼睛生病,佛陀知道以后很是挂念。有一天,佛陀找到阿那律,很慈和地告诉他:

“阿那律!我和你讲过,修行不及固然不行,但太过了也是同样的不行。”

“我在佛陀的面前已经发过誓,我不能违背誓言!”阿那律恭敬而又坚决地回答。

“你不要挂念这个问题,眼睛要紧。”

佛陀虽然如此慈悲地开导阿那律,但阿那律仍不肯睡眠。佛陀只得又再方便地说道:

“阿那律!一切众生都是要有食物才能生存,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舌以味为食,身以触为食,眼就是以睡眠为食。所以,你去睡,不要想其他问题,就是涅槃也要饮食。”

“涅槃吃什么?”

“涅槃以不放逸为食!不放逸能到达无为的境界,无为的境界也是要以禅悦法喜为食。”

“佛陀!眼睛以睡眠为食,不过我不睡眠没有关系,请佛陀放心!”

佛陀的慈悲,阿那律很感谢,但他不愿违背自己的誓言,仍是不睡眠。佛陀看他那红肿的眼睛,就去叫名医耆婆前来治疗,耆婆诊治后,告诉阿那律,只要他肯睡眠,眼睛马上就会好,可是阿那律就是不肯睡眠。

不久,阿那律的眼睛瞎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阿那律尊者修道的决心,明知道眼睛会失明,他都不退愿心,不肯违背自己的誓言,佛陀只说了一句话,他对于修道就那么认真奉行,他对佛陀的恭敬,可想而知。

佛陀亲为缝三衣

瞎了眼睛的阿那律,在僧团中生活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尤其对于乞食和缝衣,最感到困难。

不过僧团中很友爱。健康的人,在外面托钵回来,总将余下来的分给有病的比丘,对于饭食,阿那律并不怎样烦心,瞎了眼睛以后,什么东西也看不到,阿那律正好不再被外境牵动心源,精诚一意的修道。

有一次,阿那律衣服破了,他几次想修补,终因自己看不见而作罢。

后来,他的三衣实在破烂不堪了。有一次阿难陀经过他独自居住的娑罗逻岩中,对他说道:

“阿那律比丘!你的三衣不补一下不行了。佛陀说,比丘的衣服新旧不要紧,但整齐清洁一定要注意。”

阿那律听后,很安然地回答道:

“阿难陀比丘!我也曾试过修补衣服,但因眼睛失明,针线穿不进针孔。拜托你,如果你有时间,帮忙我做一套三衣好吗?”

阿难陀非常欢喜地答应,并约定一有时间,就来为他缝制三衣。

阿难陀回到祇园精舍以后,正想找一些比丘帮阿那律缝衣,可是佛陀的天耳早就听到他两人的对话,佛陀见到阿难陀时就问道:

“阿难陀!你怎么不找我去帮助阿那律缝制三衣?”

阿难陀被佛陀意外的一问,赶快地回答道:

“佛陀!至尊至贵的您,弟子之间琐碎的事怎么敢劳动您?佛陀!我和比丘们都愿意为阿那律比丘缝制衣服,我们预备马上就去。”

“阿难陀!你不要这么说,我和你们大家一样,也是僧团中的一分子.我现在就随你去,你不必再去叫很多人。”

对佛陀的话,阿难陀非常感动,站在身旁的目犍连等听了,也被佛陀深广的仁慈心所感动,他们都愿意前去帮助佛陀为阿那律缝制三衣。

佛陀到了娑罗逻岩中,对阿那律说道:

“阿那律!你把针线拿出来,我来帮你做衣服。”

听到佛陀说话的阿那律!心里很惶恐、惊慌,已经看不见东西的阿那律,眼眶中浮出几滴晶莹的感激泪珠,不知怎样回答才好。

佛陀把针线穿好,又拿出布来剪裁,阿难陀等就帮着缝制。只花了一天的时间,佛陀就为阿那律将三衣缝好。

一个是老师,是福德圆满的佛陀,一个是弟子,是瞎了眼睛的比丘,他们师徒间,老师的慈爱,弟子的恭敬,充分表现了佛教的师徒关系,身教重于言教,这是给千秋万世后的大家,一个很好的榜样。

妇女堕落的原因

同类推荐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金瓶梅里的心经

    金瓶梅里的心经

    本书是文人讲《心经》,借文学人物,用心参悟。作者亲近三宝,生活中有感悟,诵经时能感通,读书时有感应,其用通俗语言讲经,引人颂善,以《金瓶梅》里的芸芸众生为案例,用心良苦。本书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开示。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后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是一本涉及哲学与心理学的普及性佛学读物,由“我”与法师的对话、“你”与法师的对话和“心”与法师的对话三组对话,53个问答组成。觉真法师通过很多具体的生活或者人生的问题,比如家庭、爱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己一生的研佛心得,给予了积极和智慧的解答,在阐述中贯穿儒释道传统文化精华。
  •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语》精选流传禅林、脍炙人口的禅宗格言名句,结合富有启迪性的禅门智慧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体悟与诠释,将禅语的精髓要义,呈献于读者面前。全书语言精警凝炼、形象明快、雅俗共赏,能让读者准确全面、生动亲切地领悟、欣赏经典禅语的言外之言、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浮躁烦扰的现实社会中,《经典禅语》将带领读者感悟禅门智慧,培养禅悦心态,为红尘浊世中迷失自我、喧嚣烦躁的现代人找到安稳身心的家。
  •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在浮躁的世俗社会中,很多人都试图从弘一法师的文字作品中获得智慧,继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找到心灵的归宿,鉴于此,通过对民国时期有关弘一法师的资料的查找甄别,本套从书收集了所有现存的弘一法师的全部文字,《弘一法师全集》由此而诞生。
热门推荐
  • 烬世神庭

    烬世神庭

    2014,当第一个神明爬出坟墓,枯骨拉开了猩红的帷幕!在诸神回归的盛世,凡人只能挣扎着在圣像脚下匍匐。在迷局之中,少年踩着垒垒的白骨,将诸神拉下黄金的王座!冒险,爽文,值得一看。
  • 穿越之天降命定小红娘

    穿越之天降命定小红娘

    赵爽承认,看穿越小说时爽是真的,有过也去古代团购纯天然美男的念头也是真的,可是你没见人家主角个个不是杀手就特工,再不济都是个蓝翔新东方毕业的吗?她一介弱鸡学渣凑个什么热闹!劳资高三深夜涂卷子时不给穿,好不容易熬过高三可以享受到传说中“玩到你想吐”的快乐大学生活了,穿越大神您这时候想起我了?当神仙?红娘?好啊好啊!谁不知道天庭还有个叫月老的也干这事儿,她一业余的基本坐办公室喝喝茶每个月就有工资领了~红线乱套什么的她也不想的啊!还TM去人界一对一对重新凑起来……话说打酱油的这位跑龙套长得挺不错的哈~诶大帅比你别走啊,爱我你怕了吗?该文文慢热,纯属瞎扯胡闹,天雷滚滚有基情,求考据党莫拍。
  • 桃李满园春

    桃李满园春

    桃李满天下,学子尽乾坤。这是一个穿越成书院山长之女的姑娘吃吃喝喝慢慢长大,沾了满袖书香染了一身清华的故事。十数年后,大梁朝堂俱是万里之学子,万里书院之名,名扬天下。嗯,如果金手指不那么坑就更好了。
  • 大唐秦国公

    大唐秦国公

    这是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看主角和李世民秦琼程咬金等名将一起争锋天下!“老夫这辈子无憾了!”朱茂弥留之际说道。
  • 韩娱之一群逗

    韩娱之一群逗

    一个无法解绑的微信,一群无法拉黑的好友,一个条条框框那么多的微信群,还好系统拉进来的都是韩国美女大明星。欢笑,搞怪,腹黑,轻松的伪韩娱。
  • 双界之迷失人生

    双界之迷失人生

    这是个虚拟时代的世界,相信吗?这个世界里你可以自由往来于虚幻与真实。怎么才能找到自我?怎样才能分清虚幻与真实?
  • 自己做自己的心理保健师

    自己做自己的心理保健师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健康?如何识别自己身体的不适是因疾病还是心理引起的?如何做一个聪明、理智、乐观的人?面对紧张、快捷充满压力的生活,我们不仅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同样不可忽视。本书以生动、贴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条理性的科学分析,阐释和剖析了不良心理、不良情绪、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等的心理成因,提出了解决心理问题简单易行、具有实效的方法,以及特殊情境下如何进行心理呵护。
  • 一阵倾风

    一阵倾风

    就那么遇见了你,哎哟~,让闷骚的我该如何是好。。。。。。。。
  • 墨尽凡生

    墨尽凡生

    谁人不犯错?谁人不悔过?谁人不痛生?谁人不怨天?天若以命运治余,毁了这命运又如何?天若灭余,余便毁了它三生六界,看尽天下生灵毁天下。一世余为一狐,活尽万年之长,可因为天的一句天言,让余一族惨遭灭亡。二世余为一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可因天的一句余该死,便让余上上下下一百八十无辜之人,死于刀锋之下。在世还为人,这世,余必要改天逆命,还余全族及那一世全家之人性命。
  • 白垩纪生存

    白垩纪生存

    公元2116年5月20日,地球地核突然产生剧烈波动瞬间塌陷,地壳甚至还没有产生物理反应,地核内却已经出现了一个黑洞并急速膨胀,黑洞产生的引力场扭曲了时间与空间,黑洞周围300万公里内的所有物质就这样无声无息的从银河系消失了…人类在白垩纪求生,发展,探索,并寻找答案…2116年5月20日华国某城一间不起眼的小公寓,刘阳一觉睡到自然醒,醒来后第一件事上厕所蹲大号突然……1吨重的鸟,,,,50吨重的鱼,,,,10吨重的动物满地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