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4600000024

第24章 罗睺罗——密行第一(1)

人间第一幸福儿

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迦毘罗卫国的太子,曾经娶拘利城耶输陀罗公主为妃。

太子和公主同是在十九岁的那年,生下罗睺罗。太子很欢喜,这不是一般人生了儿子的欢喜,而是因为太子曾向父亲净饭王数次要求出家,均未获允准。净饭王曾说,除非有了王孙才肯让他出家,现在太子真的生了儿子,他可以达到出家的愿望,心中怎不欢喜呢?

当太子要离开王城的那天夜里,正是二月初八,是罗睺罗出生的第七天,耶输陀罗妃正伸着玉臂让罗睺罗睡在上面,自己也在睡意朦胧中,就在这时,太子探望了他们最后一眼,即把心一横,乘着白马,逾城出家去了。从此,罗睺罗失去世间上父亲的疼爱。

不过,太子出家成了佛陀,父亲一变而为老师,能令后来的罗睺罗修成圣果,这也正是天下第一的父亲哩!

罗睺罗在没有丈夫的母亲和老来失去儿子的祖父热爱之下成长了,生为独一无二的王孙,天天在宫殿里无忧无虑地过着日子。到了他懂事的时候,在他小小的心灵上也知道没有爸爸可唤的悲哀。不过,他得到了年轻貌美的母亲的照顾,母亲就是他唯一的光明、唯一的慰藉、唯一的保护者。

失去了丈夫的妻子,在寂静的深宫里,春夏秋冬,度日如年,唯一给她人生希望的就是罗睺罗。母子相依,打发着悠悠的时光。

有人说,耶输陀罗是苦命的女人,罗睺罗是可怜的孩子,但这只是从世间的俗情上来讲。她的苦命,他的可怜,不过是短短的时间而已,有大的牺牲,就有大的收获,到后来因为佛陀的度化,耶输陀罗的出家开悟,罗睺罗的出家证果,这是最荣耀的女人!这是最幸福的孩子!

佛陀在告别王宫的时候,本想把正在睡觉的爱子抱在怀中亲热一下,但怕惊醒了耶输陀罗妃而来阻止他出家,所以佛陀在看最后一眼的时候曾说:“等我成就佛陀的时候,再回来探望此子吧!”佛陀视一切众生都如罗睺罗,一个罗睺罗不要紧,无数的罗睺罗在等着佛陀的慈爱,佛陀给众生的是大慈大悲,罗睺罗生长的环境,更容易获得佛陀的慈悲。所以,我们不要为罗睺罗从小没有父亲可喊而可怜,他是大圣佛陀之子,是抚育在以天地为爱情的摇篮中,所以我们要说他是人间第一的幸福儿!

不识父亲的孩子

佛陀成道的第三年,从南方的摩竭陀国回到故乡迦毘罗卫城。上自净饭王,下至释迦族所有的人等,都到城外欢迎佛陀,这中间没有加入欢迎行列的唯有耶输陀罗和罗睺罗。

在耶输陀罗心中想:他去出家,为了他我受尽寂寞辛苦,他在外穿了褐色的衣服,我在宫中也和他一样,我听到他一日一食的苦行,我也马上学习照做,我这样对他,还有什么对不起?假若他想到我,自然会到宫中来相见。

是的,十多年不见丈夫的耶输陀罗,实在不愿在公众的场所见到佛陀。当然,这时耶输陀罗妃心中,比什么人都急于要见佛陀,但是,为了礼法、为了自尊,她不得不忍耐着。她走到宫中的一座高楼上,想从门窗的隙缝中先见一见被人迎接的佛陀。

正在这时,十多岁的罗睺罗走来,对耶输陀罗说道:

“妈妈!爸爸回来了!祖母(憍昙弥)叫我告诉你!”

不太懂事的罗睺罗,这时怎样也想不出母亲心中的感慨,他只觉得母亲今天威严得令人不敢亲近,不过,这终究是自己慈爱的母亲,他又天真地问道:

“妈妈!你看宫门口来了那么多的人,爸爸一定也在里面,爸爸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已经十多岁的孩子了,从他的口中还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人,这样的问话,听在耶输陀罗心中,真是感慨万千。大人的心理、大人的情感,做孩子的总无法完全知道。

耶输陀罗颤抖着声音,一手抱着罗睺罗,一手指着遥远的宫门外,眼眶中含着泪水,回答罗睺罗道:

“你看!在那一群沙门中,显得最庄严的就是你的父亲。”

这时候的罗睺罗,两颗明亮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很惊奇地说道:

“我不认识我的父亲,我所知道的唯有老王,还有最疼爱我的妈妈!”

耶输陀罗含在眼眶中的泪珠掉下来,滴在罗睺罗的头上,她紧紧地捏着罗睺罗的手,退回自己的宫中。

离开十多年的佛陀,耶输陀罗还是第一次偷偷地见到,这十多年来,像梦似的,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过去了。

耶输陀罗此刻的心,像一塘池水投进一块大石头,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一点也不能平静。正在她哭着等的时候,佛陀察知她的心,在匆匆和众人招呼后,就带着舍利弗和目犍连到内宫中探望她。

一个是成了正党的佛陀,一个仍是很年轻的美妃,像这样的相逢,为很多人所关心着,庄严的佛陀,静静的一瞬间,是同情、是怜悯、是慈悲的看着耶输陀罗。多情美貌的耶输陀罗,有爱,有恨,有千变万化的情绪交织在心中。耶输陀罗哭着,佛陀默然的立着,等到她那激动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她才觉悟到她和佛陀之间有一条不能越过的鸿沟,想到佛陀是佛陀,不会再用一些甜蜜的语言来安慰她,她这才拭干眼泪,扶着罗睺罗,在佛陀的足前跪了下去。

佛陀很慢很慢的,一字一字地对跪在地上的耶输陀罗说道:

“让你辛苦了,虽然我对你充满歉意,但我对得起一切众生,请为我欢喜,我现在已达到历劫的本愿!”

佛陀说后,又再看看罗睺罗,很慈祥地抚摸着他道:

“真快!已经长大了!”

佛陀像是没有情感,又像是有太多的情感。佛陀的话,佛陀的态度,就是开悟的舍利弗、目犍连,听了都感动不已!

十多岁的罗睺罗,现在不知怎样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爸爸吧,那么神圣庄严的佛陀,自己实在不好意思出口;称呼佛陀吧,不知应该不应该。看到那么多沙门比丘跟随着佛陀,聪明的罗睺罗心中想着:佛陀已不是我一人的父亲了,佛陀是一切众生的大慈父!

才十多岁的年龄,就甘愿把自己一人的父亲奉献给一切众生作大慈父,多么有善根而不平凡的孩子!

最初的沙弥

佛陀在王宫中暂住了几天,佛陀这次回宫,宫中没有美女,没有音乐,没有醇酒,只有一千多名比丘跟随着他。庄严堂皇的宫殿暂时成为僧房精舍。

佛陀知道初学道的比丘,在王宫中住久了,容易对淡泊的僧团生活,生起动摇的念头,过不了几天,佛陀就带大家住进离迦毘罗卫城不远的尼拘陀林里。

佛陀虽然住在尼拘陀林,但佛陀还是常常进宫托钵乞食或说法,幼年的罗睺罗常常是毫无惧怕的样子,天真可爱而亲热的对佛陀说道:

“佛陀!我真高兴常常和你在一起!”

这句话说明,父子的天性并不是十多年不见面就可以被时间拉开,佛陀也为这句话深为所动似的说道:

“孩子!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常常在我身旁。”

就在佛陀说过这句话不久,罗睺罗就真的出家,永远跟随佛陀去了。

原因是还在深深恋爱着佛陀的耶输陀罗,自己无法亲近佛陀,常常逗着孩子罗睺罗去跟佛陀玩。她想以罗睺罗为缘,或能打动佛陀的心,对她增加一些情意。所以她常常把罗睺罗打扮成天真活泼的样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对他说道:

“你去跟你父亲要遗产,他有我们都没有见过的宝贝!”

因此罗睺罗就常常跟在佛陀身后说:

“佛陀!请施给我您的遗产吧!”

这一天,佛陀正好乞食后赶回尼拘陀林,佛陀在前面走着,罗睺罗在后面追赶着。也是奇怪,就没有一个人阻止他,他老是跟在佛陀的后面叫着:“请施给我您的遗产吧!请施给我您的遗产吧!”

耶输陀罗妃眼看着唯一的爱子跟着佛陀走去的背影,生怕罗睺罗被叫去出家,急得不觉掉下眼泪!

真的,佛陀一回到林中,便将舍利弗叫来说道:

“舍利弗!年少的罗睺罗,老是向我要我的遗产,我不喜欢给他不真实的幸福和财宝,我所希望给他的是无量之宝,所以,舍利弗!就请你收他出家,让他做僧团中最初的沙弥!”

佛陀说后,就叫目犍连为罗睺罗剃头,并叫罗睺罗拜舍利弗为戒师,舍利弗为他授沙弥十戒,这就是僧团中有沙弥之始!

罗睺罗的出家,对耶输陀罗的打击太大,罗睺罗是她唯一的希望,她如爱自己的生命一般爱他,丈夫远离她,现在孩子又遗弃她,这种悲哀,使她顿觉得日月无光,天旋地转。她怨恨佛陀的残忍,十多年来,她之所以坚持过着单调无味的孤独生活,就是为了罗睺罗,现在从她手中把孩子夺走,她怨恨佛陀口口声声地讲说慈悲,又忍心让她尝遍别离的苦毒!

当大家读到这里的时候,一定为耶输陀罗的悲切深深感动和同情,甚至也有人和耶输陀罗一样,以为佛陀的作为,似乎有些太过。不错,这就是我们大家所谓的人情!可是,真理与人情是背道而驰的,只有降伏人间的弱点——人情,才能与真理法性契合!

调皮的童年生活

罗睺罗出家做沙弥了,耶输陀罗妃怎样也不情愿,可是事情已成事实,又没有办法改变,净饭王看了也很伤感同情,他就走向佛陀建议道:

“佛陀!希望你能够规定,今后要出家的青年,必须有父母的允许才可以。”

佛陀觉得父王说得有理,就很欢喜地采纳。

万念俱灰的耶输陀罗,对人间已经没有生存的兴趣。不久,佛陀的姨母憍昙弥夫人加入僧团做比丘尼,耶输陀罗随着很多释种女,也赶去毘舍离剃发出家。

由于耶输陀罗恋慕佛陀太甚,初加入僧团时,一点也无法感受到僧团中无执的清净法乐,但在佛陀伟大的圣格感化下,没有几日,耶输陀罗就开悟了,她恢复了生意,在法乐中过着安稳自在平和的生活。她很欢喜,很感激佛陀,佛陀也很欢喜,到今天,佛陀对她才像放下身上的重荷!

罗睺罗出家后,叫他要和大人一样的认真修道,那是不可能的。在他出家后不久,因为僧团中有了沙弥的制度,舍利弗又收了一个名叫均头的孩子做沙弥,这两个孩子常常玩在一起,没有人的时候,他们也喜欢玩玩儿童们的游戏。

一个年轻的孩子,每天生活在严肃的僧团里,假若是自己愿意的倒没有话讲,如果是环境压制的关系,其心里会不会有种种变化就很难讲。罗睺罗的出家,他并没有感到新的僧团的快乐,不过,他嘴上是没有讲过不满的话,一个孩子在十五岁以前,对大人所指示的言行,自然是百依百顺,但一过了十五岁以后,那天赋的本能,对世间自会有不满现实以及反抗现实的念头。

那是在罗睺罗十七八岁的时候,他的性情很温和,工作也很热心,但十七八岁的少年,也最调皮,罗睺罗还像小孩一样,常常喜欢说谎骗人。

罗睺罗这个时候是住在王舍城外的温泉林,有很多宰官、长者、居士来探问佛陀住在什么地方,他总喜欢和人家开玩笑,当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他就说在耆阇崛山,佛陀在耆阇崛山的时候,他就说在竹林精舍,因为这两地的距离,约有两里多的路程,罗睺罗的玩笑,使大家徒劳往返,结果仍然是拜见不到佛陀。当那些人失望着回来的时候,罗睺罗还笑着问他们道:

“你们拜见过佛陀没有?”

“大德!你何必开我们的玩笑?”

“谁开你们的玩笑?我不过是不放心而已!”年轻调皮的罗睺罗,仍然不肯承认自己的错。

有钱有势的富家子,总是仗着父母的势力和地位,喜欢为非作歹,生为王孙佛子的罗睺罗,虽然在平等的僧团里出家,因为他是孩子,总有很多大人对他非常宠爱,因此,在我想,罗睺罗或许也有些娇生惯养的习性,有些仗着人势的心理。

像罗睺罗这样说谎,一次两次,还不会给人揭穿,可是次数一多,以说谎来取笑人,这样的风声终于传到佛陀的耳中,是慈父又兼严师的佛陀,听了以后非常不高兴,因此有一天就独自走向温泉林来,佛陀想好好的来教诫他一顿。

佛陀严厉的教诫

这一天佛陀走到罗睺罗住的温泉林来,那种威严的样子,让罗睺罗感到很意外,他整衣恭敬迎接,等佛陀坐下来的时候,他就拿水给佛陀洗足。佛陀一句话也不说,等到洗足以后,才指着洗足的盆对罗睺罗说道:

“罗睺罗!这盆里的水可以喝吗?”

“佛陀!洗足的水很污秽,不能喝的。”

“你就和这个洗足的水一样!”佛陀训斥道:“水本来是清净的,洗了足就很肮脏!好比你本来是王孙,远离世间虚假的荣华富贵,出家做沙门,虽然你还没有受比丘戒,但你毕竟是受了十戒的沙弥。你不精进修道,不清净身心,不守口慎言,整天讲玩笑话骗人,三毒的污秽填满你的心中,同清净的水里有了污秽一样!”

佛陀从来没有这么声严厉色的对人说过话,罗睺罗低头不敢仰望佛陀,佛陀招呼他把水拿去倒掉,他这才敢移动身子,但等他倒了水回来,佛陀又再问他道:

“罗睺罗!你去拿这个盆盛饭来吃可以吗?”

“佛陀!洗脚的盆不可以盛饭吃,因为盆里不净,上面有污秽黏着,所以不能装东西吃!”

“你就是和这个盆一样,虽然做了清净的沙门,但不修戒定慧,不净身口意,满心藏着不实的污秽,大道之粮怎么能装进你的心中呢?”

佛陀说后,用脚把盆子轻轻一踢,盆子就慢慢地转起来,看着罗睺罗很害怕的样子,佛陀就问他道:

“罗睺罗!你怕把这盆子踢坏了吗?”

“佛陀!不是!洗足的盆,是很粗的用物,坏了也不要紧。”

“罗睺罗!你不爱惜这个盆,等于大家也不爱护你一样。你出家做沙门,不重威仪,戏弄妄言,这个结果将使谁都不爱护你、珍视你,就是到了命终的时候,也不能觉悟,你会在迷中更增迷!”

罗睺罗全身流汗,惭愧得无地容身,他发誓以后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心。

佛陀说完了严厉的教诫,又再说了一个譬喻给罗睺罗听:

“过去,有一个国家养了一只大象,这只大象勇猛善战,每当国王兴兵征伐的时候,就给大象穿上铁铠,牙上缚好利矛,耳朵放上剑,曲刃捆在四脚,把铁挝系在尾巴上。大象虽有这么多的武器,但真正交锋的时候,它都把鼻子藏起来,因为象的鼻子很软弱,中了箭会死亡,为了保护生命,不得不保护鼻子。

罗睺罗!你也应该和这只大象保护鼻子一样,慎守你的语言,假若你戏弄妄言,将会和大象伤了鼻子一般,你的慧命就会死亡,不为众人爱护,不为智者所喜,临命终时,更会堕入三途受苦!”

像佛陀这么尽理、恳切、严厉的教诫,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击中罗睺罗的心,他发誓今后要重新做人!

同类推荐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五百罗汉之谜

    五百罗汉之谜

    《全彩五百罗汉之谜》由云一编著,以罗汉为开端,从介绍罗汉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传承,洋洋洒洒间。带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相应解释,最后具化为佛陀、菩萨、僧信、与佛结缘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个个佛教典故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深奥佛法的传布、佛教宗派的发展与传承。本书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筛选,精心构建了一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桥。
  •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阐述隋唐时代的儒佛道三教哲学,运用过去较少涉及的儒教经注、佛教北宗材料,把老庄等作为唐代道教的主流。认为安史之乱是导致隋唐哲学发生根本转折的主要事件;转折使儒教哲学趋于建立自己的心性论,使佛教诸宗归禅,使道教丹术理论心性化。分析深入,且揭示三教哲学发展趋势。
  •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本书汇整净空法师于各次讲演中所引用的公案因缘故事,使读者通过这些深含哲理的故事,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热门推荐
  • 禁忌星皇

    禁忌星皇

    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令人忌惮的七大禁忌职业,神秘而危险的五大上古禁忌职业,还有消失了千年的神兵兽,龙精灵,精灵仙草,传说中的远古星空,圣战遗迹。林阳的梦想就是在这片大陆的每个地方都留下足迹。职业等级:守护者、裁决者、穿梭者、风行者、漫步者、地裂者、天职者、圣职者、神职者、星职者本人公告:【每个周日爆发两章,其余时间因为有工作,所以只有一章,请大家有票的尽管砸,谢谢!】
  • 爱在未嫁时

    爱在未嫁时

    他——温润如玉、俊朗清秀,他——邪恶神秘、性感冷峻,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呢?在爱情、事业、梦想里流离的单身青年们,怎样渡甜蜜、苦痛、孤独、失败?宠溺的百媚里,你给的都太突然,幸福总是嘴上说的——不要不要的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大学·中庸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大学·中庸

    本书收录了弘扬光明的品德、展现平衡的智慧、相信好人有好报、平平淡淡才是真等内容。附有原文、古文今译、边读边悟等。
  • 东行末路

    东行末路

    继佛道之争五百年后,三十六重天外,一黑衣人向凡尘抛下一物,刹那间,四大部洲支离破碎;诸天圣人以无上神通开天辟地,再创洪荒;却遭神秘人算计,六圣陨落;新的故事由此开始。
  • 西楼:南宫晨

    西楼:南宫晨

    三尺剑,破空舞;此离去,不归还。何日再同游?可怜白发生!风吹吹断肠,樱瓣化落泥。却再无人语。只留金戈声。
  • 萌剑系统

    萌剑系统

    “以灵动之身萌动天下,以手中之剑撼动武林。”“以灵为媒,以剑为躯,造就侠士之体是为灵剑士是也。”“异世灵族剑术传承,现在启动!”——“系统”如是说。在这个由剑之君主统领的剑道世界中,登峰造极的奥义,精妙绝伦的剑术,是所有人毕生的追求。而这些,“系统”里,应有尽有。生命中有三大必经之事:荣耀、死亡,还有赎罪!必经之事有三,而韶华能做的,只有后者!无尽的永夜无法阻挡赎罪的轨迹,韶华在剑与火的洪流中荡漾!
  • 护花侦探

    护花侦探

    萧阳!一个被人贩子拐卖的儿童,二十年后重回都市寻找自己的身世,却不料与各路美女相互纠缠,产生了一段香艳的侦探生活……
  • 傲娇公主的腹黑校草

    傲娇公主的腹黑校草

    在A城,鹿小米刚下飞机,就看见了不靠谱的老哥,然后转学到圣诺伊尔学校,遇见了不可一世的冷墨寒,鹿小米遭到嫌弃后,成功的把冷墨寒拉进了黑名单,也成功的引起了某条腹黑大灰狼的注意,发现鹿小米不是他平常遇到的一女孩,然后慢慢的追妻之路开起了...
  • 活着与毁灭

    活着与毁灭

    这个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的我国南方某城市,我们国家正乘着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的东风,从西北戈壁滩到东海之滨,从东北平原到雪域高原,从工厂到农村,从学校到部队我们中国人正以前所未有的干劲,奋战在各条战线上。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我们正向小康迈进。主人公钟馨被丈夫告上了法庭,在法院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她们解除了婚姻关系.她的儿子刚好是八岁,她的单位里没有住房.而此时她的父亲正身患老年痴呆症,遭到嫂子嫌弃,嫂子为了把父母亲赶走,她极尽手段去虐待父母亲,母亲误以为只要自己忍气吞声就能感化嫂子,她盼着嫂子能有良心发现的一天,哥哥也尽一切所能去说服教育嫂子,教育嫂子要善待老人家,但是事与愿违,
  • 神级美食达人

    神级美食达人

    左手美食,右手汤膳,开辟出顶极厨师的辉煌人生!以厨艺闻名,以美食为战!美女总裁冷待他,咬一口他亲手做的甜品,美女目露疯狂,投怀送抱说要包养他。权贵蔑视他,尝一口这十全大补汤,怎么?想吃,想天天补?叫一声爷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