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4600000025

第25章 罗睺罗——密行第一(2)

再好的稻谷,把它碾成米,里面仍有些糠末,必须要用净水淘洗,才能洗净。像罗睺罗虽然有很好的种性和善根,但必得要佛陀的法水为他洗涤一番,才会清净无染。

从此罗睺罗真的像换了一个人!

沙弥比丘可同宿

佛陀住在瞿师罗园的时候,罗睺罗和均头沙弥一起,也跟师父舍利弗随侍佛陀闻法。

罗睺罗每天早晨打扫庭院,清洁环境以后,才可以研习佛陀的言教。一大片的园地,清扫一次要费很多的时间,有一天他打扫后,去听佛陀说法,等到黄昏到来,他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有个管理宿舍的比丘,就将他的房间让给作客的比丘住,那个比丘便将罗睺罗的衣钵放到外面,自己则安住在里面了。

佛陀的僧团里,有一人一室的规定,别人把自己的寝室占去,该怎么办?尤其他还是沙弥,在僧团里,沙弥是要敬重比丘的,还有佛陀忍辱教示,使他不敢前去问那位比丘为什么要住他的房间,他痴痴地站在门外,感到进退为难。当时忽然阴云密布,落起滂沱大雨来,罗睺罗没有去处可以躲藏,就进入厕所,虽然空气不好,也只得坐在那里,他此刻感到无家可归的寂寞,他悄然地端坐在那里,努力想着佛陀的言教,无论在什么艰难困苦的环境里,无论遭受什么麻烦挫折,都不要起怨毒的心,罗睺罗的修养,真的是进步很多了。

这时,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低的地方都被水淹没了,藏在附近洞里的黑蛇,因被水淹而爬出洞来,渐渐地游到厕所里来了,热带的毒蛇,其毒是非常厉害的,罗睺罗一点都没有注意,这时候他的生命真比风中的残烛还更危险。

佛陀在静坐中忽然想起罗睺罗,佛陀以天眼察知到罗睺罗的危险,即刻走到厕所,佛陀先咳嗽一声,里面也咳嗽一声,佛陀问道:

“里面是什么人?”

“是罗睺罗!”

“出来!我要跟你讲话!”

罗睺罗想不到是佛陀的声音,赶快从厕所中出来,不知不觉就拥抱住佛陀,双目泪流如注,年轻的罗睺罗,感情仍然不免是脆弱的。

佛陀问罗睺罗为什么要坐在厕所里,罗睺罗把经过告诉佛陀,佛陀就叫他先到自己的房间住。

罗睺罗的欢喜,像从地狱里走进天堂一样!

年幼的孩子,割爱辞亲,加入僧团,确实需要年长比丘的照顾,佛陀以此因缘,规定还没有受具足戒的沙弥,可以有两夜和比丘在一室同宿。佛陀的爱,再微细的地方,他都照顾得到。

本来,师父收弟子,应该要负起教养弟子的责任,罗睺罗的师父是舍利弗,舍利弗经常在外面弘化,对于罗睺罗就无法常常照顾到,但自从这次事情以后,舍利弗就让罗睺罗常常和自己一起行动。

忍辱的美德

罗睺罗自从被佛陀严厉的教诫以后,又常常跟师父舍利弗在一起,接受他的开导,在修行上,进步很快。

佛陀在讲经时,舍利弗总是带着罗睺罗前去听讲;舍利弗在静坐时,罗睺罗总是跟着坐在身旁;布教时,舍利弗也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学习一些为法为人的经验;每天托钵乞食,罗睺罗更是跟在舍利弗身后,在僧团中被誉为第二佛陀的舍利弗,实在是罗睺罗最好的恩师。

有一次,罗睺罗跟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路上遇到一个流氓恶汉,那个恶汉用沙投进舍利弗的钵里,并且用棍棒打破罗睺罗的头。

罗睺罗头上的鲜血,一滴一滴地流下来。

恶汉见了不但不知错,还骂道:

“你们这些沙门,总是以托钵为生,满口慈悲忍辱,我打破你的头,看你能把我怎样?”

十七八岁的罗睺罗,现出咬牙切齿的面容,但舍利弗安慰他道:

“罗睺罗!如果是佛陀的弟子,应有忍辱的精神,心中不怀嗔恨的毒,当以慈悲怜悯众生。佛陀常教诫我们,有荣誉的时候,不能使心高举;受侮辱的时候,不能使心生恨。所以,罗睺罗!压制着愤恨的心,严守忍辱,世间上没有比能忍辱的人更有勇气,天上人间,不管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胜过忍辱!”

罗睺罗听完师父舍利弗的开示,默默地走到水边,水里现出他的颜面,他用手掬水洗去血迹,然后自己用布巾把伤口扎起来,见到这情形的舍利弗,心中既安慰又难过。

罗睺罗忍耐着,仍然走在舍利弗的身后,跟着托钵乞食,在回来的途中,罗睺罗对舍利弗说道:

“我想到刚才的疼痛,此刻已不把它放在心中,不过,世间有太多的恶人,到处都充满了可厌的事物。我不对世间生气,只想到世间上没有办法的人太多。佛陀开示我们对人、对世间要大慈大悲,但狂暴的人往往就欺侮我们;沙门比丘行忍积聚商德,狂愚的人反而轻蔑我们,而尊敬残酷的人。佛陀真理慈悲的教示,他们倒反而认为是臭的死尸,天降甘露给猪,猪还是爱吃臭的东西,住在臭的地方。佛陀所宣讲的真理,慈悲的言教,对那些凶恶以及没有善根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效果。”

罗睺罗第一次把自己的修行,以及对世间的看法,向师父提出报告,舍利弗听后很欢喜,把罗睺罗在路上说的话,告诉佛陀,佛陀也非常高兴,称赞罗睺罗很好,对恶人的态度,应该那样;对世间的看法,就是如此。佛陀又再说道:

“不知道忍的人,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嗔世恨人,是背法远僧,常堕于恶道之中轮回,能忍恶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灾难之祸。有智慧的人,能见到深远的因果,克服嗔心,多行忍辱。佛法的精神、佛法的真义,和世俗的看法不同。世间上认为珍贵的而佛法认为不好;佛法认为好的、对的,而世人不肯实行。忠与佞不能兼容,邪的嫉正的存在,恶的不喜善的并行。贪欲的人不高兴无欲之行,在这种情形下,修道者唯有忍辱,忍是助道的增上缘,可使你早证圣果;忍像大海中的舟船,能够度一切灾难;忍是病者的良药,可救人于生命之危。我能成就佛陀,独步三界,受人天的敬仰,是因为我的心能够安稳,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贵!”

罗睺罗被恶人无缘无故的把头打出了血,他在血气方刚的少年时代,就能像圣者一样的忍辱,给师父很大的安慰,给佛陀很大的欢喜,并且能够引起佛陀对忍的说法,舍利弗听了非常感动,罗睺罗听了含着眼泪,更感激佛陀!

开悟的历程

罗睺罗对占去他房间的比丘,自愿让步;在路上被恶汉打破头,他能忍辱;但仅仅这样的修养,距离开悟还有一段历程。

聪明乖巧的罗睺罗,对于修行非常精进,欢喜和人开玩笑的沙弥,现在一变而成为有庄严仪表的比丘,就在他年满二十岁的那年,佛陀允许他受具足比丘戒。

年轻的罗睺罗,在僧团中不见得活跃,他好像很老成持重。在公共的集会里,不容易见到他参加,他总是默默的用功修行。

可是,不管罗睺罗怎样用功,他还没有开悟是真的。最大的原因,大概他荣耀的念头不容易断除。不管怎样,他总是佛陀的爱子,是净饭王的王孙,除了教团中上首的弟子以外,其他的比丘有不少都在敬重他、羡慕他、赞美他,动听的美言,很容易打动年轻修道者的心,赞美的言词,像是可怕的恶魔,使用功精进的罗睺罗不能开悟。

甚至有些比丘,为了罗睺罗的开悟问题,请示佛陀道:

“佛陀!罗睺罗比丘严持戒律,精进修道,小罪都不犯,为了求开悟,他好像什么都不挂在心上,但是,为什么他还不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呢?”

佛陀坚决地回答道:

“持戒净心,持身端正,一定可以渐渐证道!”

佛陀对罗睺罗能否觉悟的问题,没有挂在心上,佛陀满怀着信心,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好几次,罗睺罗像是开悟的样子,但他仍没有开悟,他把自己修行的心得向佛陀报告,佛陀总是说他不行,并教他以后常和人讲说此身为五蕴和合假相的道理,并要他自己思考我慢、无我、苦乐等法。

有一天早上,佛陀和罗睺罗一同到舍卫城的大街小巷行乞,在路上,佛陀回顾罗睺罗说道:

“罗睺罗!你要观色是无常的,受想行识也是无常的;你对人的身体和心念,以及世间上的一切森罗万象的事物,都应作无常之想,不要执著。”

罗睺罗听到佛陀这几句话后,心地好像恍然开朗了,他告别佛陀,中止行乞,一个人独自回到精舍,结跏趺坐,一心思考这深刻的意义,他又用慈悲观除去嗔恚的心,用不净观抛掉贪欲的心,用数息观平息散慢的心,用智慧观对治愚痴的心,罗睺罗深入禅定,机缘成熟的时候,他就开悟了。

佛陀行乞归来,走到罗睺罗坐禅的地方,佛陀又对他说道:

“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来对人对事,心量就可以扩大起来;把一切众生容纳在心中,就可以灭恶;数息观心,可以获得解脱。”

罗睺罗随即起座,顶礼佛陀说道:

“佛陀!我的烦恼已尽,我已证悟了。”

佛陀此时的欢喜,更甚过罗睺罗,佛陀赞叹他说:

“在我的弟子中,罗睺罗比丘是密行第一了。”

所谓密行,就是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罗睺罗都能了知,都能奉行。

想到当初罗睺罗向佛陀要遗产,现在他的开悟,就是佛陀给他的无尽法财!想到他当初很小就进入教团,不知有多少地方让佛陀烦心,现在他舍离了世间虚假的欲乐,而获得真正的法乐,算是罗睺罗的幸福,也算是佛陀对世间人情的交代,我们应该给罗睺罗恭喜,更应该给佛陀赞美!

赠送精舍的制度

罗睺罗开悟以后,在教团里的地位更加提高,尤其在家的信徒,对他更是另眼相看,不容否认,在比丘中,要以罗睺罗所受的供养最多。

本来供养多了,物质生活过得丰富,反而会阻碍修道,不过,罗睺罗现在是觉悟的圣者,身外之物拖累不了他,凡是有双份的东西,他总是转赠给别人。

有一次,佛陀在迦毘罗卫国一个聚落说法的时候,有一位长者皈依了,这位长者和罗睺罗很投缘,或许这位长者还有地域观念吧,他要为罗睺罗发心护法,凡是罗睺罗有所需要,他总是为他做到。

后来,长者特地建筑了一座精舍供养给罗睺罗,罗睺罗也就在此安住下来。因为那时行脚的比丘很多,罗睺罗住的精舍里就常有比丘挂单,可是那位长者以为精舍是他布施的,总喜欢干涉精舍里的事,罗睺罗后来报告佛陀,请问佛陀怎么办?佛陀告诉他道:

“罗睺罗!在我的法中,僧团中的事,在家信徒是不可以管的。在家信徒发心布施精舍,不可因为是他布施的就横加干涉,你可告诉那位长者,问他供养精舍的目的何在?如果是施僧,施出去的东西就不是自己所有的,如果他要管理,告诉他精舍不是商店,精舍由出家人住持,信众护法是可以的,管理则不可以。”

罗睺罗把佛陀的话告诉长者,可是,没有深解佛法的人,往往会被权势冲昏头,或是过分热心而执著,要教这位长者不过问精舍,他实在不能完全放下,就这样,他和罗睺罗的感情有了芥蒂,过去是他尊敬的罗睺罗,现在反而成为他的眼中钉。有一天,当罗睺罗有事到舍卫城,刚好那位长者来访视罗睺罗,一见无人,屋子里是空空的,于是,乘罗睺罗不在,便将精舍再供养给其他的比丘。

在家信徒,出尔反尔的分别心,实在是违背法则的,所以当罗睺罗把事情办完回来的时候,精舍已为别的比丘所住,他就再回到祇园精舍里,佛陀问他为什么很快又回来精舍,罗睺罗如实的把情形告诉佛陀,佛陀听了以后,非常不喜欢那位长者的作风,佛陀慨叹不能深切了解佛法的人,要他忠实的奉行佛法,实在很难!

佛陀马上召集诸比丘说:

“曾经一度布施给人的东西,即使施主要再送给你,你也不应该接受。”

这不是佛陀护着罗睺罗,教团的法则,都是为了免去未来的纠纷,不幸的是佛陀的话言中了,今日佛教中寺产的争执,大都就是为了这个原因。

罗睺罗在做沙弥的时候,房间被人占去了,他躲到厕所里避风雨,也不和人争。现在他是开悟的比丘了,一度赠送给他的精舍,又再赠送给别人,在阔达如海的圣者胸中,一点也没有不平的波澜兴起,倒是佛陀所定的赠送精舍制,我们今日有再重视的必要。

可赞美的入灭

在僧团中,成为龙象人物的是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陀等,而不是罗睺罗。一个严肃于密行持戒的人,他只是默默无声的修道,默默无声的与世无争,或者,因为罗睺罗是佛子的关系,佛陀对他有特别多的限制。我们知道罗睺罗有柔顺的性格,有坚强的禀赋,但我们也知道他的比丘生活,并不是怎样的活跃!

所以,关于他热心说法,以及与外道议论的事迹,在经典里都不见记载,也不见流传。正如佛陀所说的,罗睺罗是一个严于禁戒细行的人,是一个密行第一的人!

关于罗睺罗什么时候入灭,这正如他的出生有两种说法,有的说佛陀十九岁时,生子罗睺罗;有的说,佛陀二十五岁时生子罗睺罗。说到入灭,也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在佛陀涅槃数年前就已入灭;一是说佛陀涅槃时,他还服侍在佛陀的座前。

印度是一个不重史实事迹的国家,我们中国也有不少喜夸大的翻译者。在经典里零星记载着的佛陀及圣弟子们的事迹,实在需要有一番剪裁的工夫!

根据经里可靠的记载,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比丘尼是七十八岁入灭的,而罗睺罗的入灭还要较早些。那是一天晚上,耶输陀罗想着很多事情,她想:憍昙弥、莲华色都已入灭,爱子罗睺罗也进入涅槃,我是和佛陀同年出生,今年已经七十八岁的高龄,听说佛陀八十岁那年将涅槃,本想和他同日入灭,虽然现在对佛陀只有法情而没有私情,可是这仍大不尊敬,还是早些入灭好。

耶输陀罗获得佛陀的允许,向佛陀顶礼感谢之后,现神通腾空而去,当夜于自己的房中,在定中入灭。

依据耶输陀罗入灭的记事,罗睺罗是早在父母涅槃之前就已入灭,照这样来说,罗睺罗入灭的年龄应该不会超过六十岁,只活了五十岁左右而已。

当然,觉悟的圣者对死的看法,无论迟早,都视之是很平常的。舍去虚幻不实的色身,把生命安住于法性理体之内,这不但不必悲哀,反而是很幸运的事!修道者的证悟解脱,就是要把生命栖息于安稳的住处!

罗睺罗的入灭,并不是“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罗睺罗在他二十岁那年就觉悟证果,这是人生最大的目的,他已经达到了,所以他安心微笑着入灭。

让罗睺罗的天真、温和、忍让、坚强、沉着等美德和风范,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吧!让我们对这天下第一的幸福儿,表达最虔敬的赞礼吧!

同类推荐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这部唯一由中国人写的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只言片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念执着,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更快乐地活在当下,每时每刻都能享受最活波、最自在的生命状态!
  • 犹太商人羊皮卷

    犹太商人羊皮卷

    本书讲述了犹太人的智慧结晶《羊皮卷》,由此深入解析了他们的财富秘密,是一本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目标、完善自我的优秀图书。
  •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世风日下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批判。比如“小悦悦”问题折射出的社会失德问题。感召人们向善,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 今天天气不太好

    今天天气不太好

    打开这本书,就像走进繁花似锦的灵性花园,你可以从容散步,看看禅师对弟子的开示,看看禅师与人的对话,看看禅师如何回答难以回答的问题,听听禅者浓缩毕生智慧体验的临终遗言,听听禅者被真理敲击心坎时精美莫名的感叹辞章……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绝世倾城

    穿越之绝世倾城

    王牌杀手意外死亡,误入轮回,重生!但是,为什么原主是众所皆知的废物!她无语地翻白眼,不过,她把玩着手中的神器,喃喃道“只是,我喜欢”。他是她捉摸不透的人,不,应该是灵魂!他与她订下公平条约,形影不离……冥冥之中,一切阴谋仿佛早已成定数……
  • 掌握时间

    掌握时间

    得到了混沌三千魔神之一的时光魔神传承的主角正打算大展身手,比如,闲着没事穿梭下时空去古代旅游,顺带捉个鬼啦打个妖啦收一群小弟啦什么的,可现实是连个混混都打不过,萧剑:“低调,低调不然被某些组织抓去切片咋办。”
  • 魅众生

    魅众生

    佛说:前世的你乃混世魔王,手下冤魂无数,身上罪孽深重,将受十世轮回之苦,以赎前罪,以慰怨灵。她冷笑着,纵身红尘,堕入轮回,十世轮回,十世青楼,千年屈怨。佛说:轮回之劫已满,冤魂孽债已清,我佛慈悲,这一世,去寻你的幸福罢。她冷笑,狠狠的啐了一口,佛颜大变。我佛慈悲?十世轮回,千年屈辱,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极尽煎熬,这就是所谓的慈悲?寻找幸福?何为幸福?幸福何来?沉淀了千年悲怨的灵魂,谈何幸福?怨,足以毁天,恨,将要灭地。佛既不渡我,我便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离开地球之重返

    离开地球之重返

    描述男主人公叶天从一位普通大学生车祸奇迹生还后的一些特殊能力,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打击罪犯,在执行最后一次任务后离奇穿越X未知星球发现那里人情味地下视人命如草芥,而后为了回到地球的愿望而奋斗...
  • 青春,转瞬烟逝

    青春,转瞬烟逝

    青春,谁没有疯狂过,谁没有叛逆过,年少的我们往往做事没有分寸
  • 痞校草恋上叛逆女孩

    痞校草恋上叛逆女孩

    在青春是遇见最好的你,然而在出租屋里发生的一切,让我措手不及“啊澈,你背叛了我们的爱情,我们分手吧”安雨萱静静的看着不堪的一幕淡淡的说完,转身离开,瞬间眼泪决堤。。。他们之间有怎样的爱情故事呢?
  • 嚣张小狂妃:魔尊大大我丑拒

    嚣张小狂妃:魔尊大大我丑拒

    前世遗孤被视为父母之人,皆为自己而死。今世重活,定要欺我之人血债血偿!残忍,血腥,笑笑接受,无耻,流氓,是某人的事。“君亦邪,你看上我那点了?”苏玖儿眨眨眼睛。某人笑笑,道:“那点都看上了。”“那我那点都改好不好?”“嗯,我最欣赏你看不上我的那一点。”某人腹黑摸摸下巴。苏玖儿……怎么回答!!!
  • 快穿之攻略男配

    快穿之攻略男配

    小瑶儿,想要各色的美男们?沈瑶:要要。来,接好,美男们送你。沈瑶:呜呜,谁要一个破风筝。凤铮:我都为了你变成了千百回了。你敢不要我!这是一个女孩经历各色快穿后,成功扑倒男神的故事!
  • 镜花水月之青春年少

    镜花水月之青春年少

    《镜花水月之青春年少》讲的是一个自小被父母遗弃的女孩-月水镜的爱情、友情与亲情的故事。月水镜既是上帝的宠儿,又是被上帝遗忘的孩子,虽遭父母遗弃,却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长大。她与好朋友路理和林昙花的友谊让她幸福,同时也让她伤透了心,路理的背叛、林昙花如昙花般在午夜凋谢都让她痛苦的忘记自我,沉寂于往日之中。但是友情上的痛苦也有着两个帅气的男孩抚慰她,冷酷而又可爱的诸葛英奇充当她的保护神,为她拭去一切烦恼,给她一片阳光明媚;曾经的花花大少姜晓辉就像一湾宁静的水一般,默默的守护着她,给她一个可以诉说的对象,一个宽广的肩膀,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总是坚定地站在她的身后。怯弱与坚强,自私与宽容与月水镜同在,她信奉的友谊使她遍体鳞伤,她的爱情使她梦断愁肠,但是她还是坚强的走过青春年少。青春年少有着无往不在的忧伤,她却可以含泪笑着拥有……
  • 上古世纪之灵魂君王

    上古世纪之灵魂君王

    原大陆,神秘而富饶,是所有种族向往的故土。来自东西大陆的远征队穿越危机重重的海峡,突破敌军和海盗的层层封锁,在神秘的原大陆建立自己的城堡书写自己的史诗!在这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到来之前,一个来自地球的少年也开始了他的异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