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5600000027

第27章 理性、文化与宗教(14)

今且言吾辈研究之方法。初欲以自家所见为大家讲说,此恰中国式之讲学的办法,实觉不好。兹拟一研究方法,列出问题,请大家各人分担,搜集孔家关于某项人问题之材料,汇抄一处而究详孔子对此问题是何种主张,得一结果,作一说明,并附自己之意见于后,备大家讨论。算(余)再以自己所见为大家言之。如此既可验漱溟所见之是非。而漱溟所说果是,大家因下过一番心亦可领纳到深处,则彼此有益。问题分为正反两面;正面研究设为三问题。一曰伦理学原理问题。伦理学上有种种说法不同,孔子究竟作何主张。孔子之讲话关于伦理者最多,可搜罗在一处而考核之。是某非某,必要真切,然后再批评其价值如何。二曰形而上学种种问题。孔子于此似无多言,然虽无详细之讨论可闻,而亦自有其形而上学,大家可费心搜求推考之。三曰对于政府及社会将如何实施其教化,即问孔子对此大要如何主张。此正面三问题也,一问一答闪避不得,庶见真容。然吾人所注重尤在反面之研究。正面说某者是孔子主张,某者是孔子主张,不若反面说孔子不主张某也,某者非孔化也。不是的都去掉,便看见一亲切的孔化现于眼前矣。兹亦设为三问题,一曰孔化与欧化如何冲突,冲突者外所余如何。孔化与欧化实相冲突。社会上秉受旧化而不知其与新潮流相冲突,染领欧化而不知其与孔化相违反。倘大家俱习于糊涂过去,则孔化究竟在哪里,将永远沉埋不得见天日。幸得三五看得欧化亲切之人不肯模糊,是件好事。(关于东西化问题今不及说,容抽暇写出)吾人即以欧化反证孔化,两相较核所余何物,有无价值,请大家试搜求而考订之。二曰孔化与本土别家之异点如何。孔子本身排斥他家之言似少见,其它孔派则不少,如孟子之类。吾人即就道家与孔家如何乖异、法家如何乖异、墨家如何乖异之类搜在一处,反证孔子教化是什么个东西。如通常之自谓孔化者盖不知含若干杂色东西在内也(康长素最甚)。三曰人生问题。此问题特欲问孔子不主出世思想,而彼其住世思想究为如何之住世思想。对此世间将如何而住之。漱溟初入于出世思想时,盖甚薄视孔子,及后乃从此问题证出孔化之至足贵。住世的思想之最圆满者无逾于孔子,其圆满抑至于不能有加。溟告白中所谓西土思想无其类者即是此物,所谓欧土将弗能外之东方化者亦是此物,而彻上彻下孔子所谓一以贯者即是此物。六个问题溟既有答案,其答案罔非此物,而后始一变从前态度,叹服之无穷。但大家如对出世思想未十分领略,则对此问题或亦不甚得味耳。以上为三反面研究题。如此研究则数千年前之孔子将为吾辈一把掀出。上来六问题即请大家各自认定,认定之后从事搜集材料,与研思推考,依照下式作一研究报告书。(每人一题二题均听便)

一、题目

二、材料之罗列

三、由材料推定之结果

四、批评

材料搜集地即在普通认为孔家典籍者即可。至于致疑于种种经书以为非孔子者,由而指摘从此所得非孔子之化,此问题可不必顾及,吾人只认如此之化而已。俟有报告提出,即召集在会诸君开会一次,陆续研究至报告齐毕即以所得纂为一书。甚愿大家彼此帮忙,共成此事,彼此均属有益。抑且本土思想界、世界思想界均在枯窘彷徨,或非无补。

凡未加入研究者如荷留意及此,认题研究,深所欢迎。漱溟附及。

孔子真面目将于何求

今天得来到贵校演讲,鄙人觉着非常荣幸。所要谈的题目是"孔子真面目将于何求"。今天只能说到哪里去找孔子的真面目,至于孔子的真面目是什么,不是今天所能讨论的。我们要讲明到哪里去求,不可不先晓得"取材"和"方法"这两个条件,先说明了这两个条件,然后再论及孔子的真面目到底往什么地方求去。

(一)取材中国的书籍,真是"浩如烟海"。在这"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关于孔家的也多至不可数量。打算寻出一个头绪来,实属困难。现在只好就孔子手定的六经来讲,但是学者对于六经,尚有如"今古文"的争论,迄今无有定局。我们现在要研究他,也只好以争论较少的书为凭。如此我们的取材,可以分作两样:(甲)严格狭窄的取材:六经中比较着少有问题的是《论语》和《易经》;但《易经》的《系辞传》是否为孔子写的,也不能确定;所以最少有问题的,就是《论语》了。《论语》里虽也有假托的,如孔子对子路谈"六言六蔽"是,然而大部分还靠得住。(乙)宽泛的取材:不但那些假托的书籍中可以取材,那些先后各学派的书籍中也可以;至取材以通俗一般人对于孔子的见解,亦可作为研究的材料。他们所说的,不一定是对的;就是错了,我们可以问,到底为什么单错到这边来而不错到那边去?这是很可研究的。譬如一般人以孔家为迂缓或文弱,这必定有个缘故。他们的见解,虽然不对,但是可以指给我们一个大概的方向,让我们不往别的方向去寻孔子。我们所找得的结果,不一定就是迂缓或文弱,然而可以给那错看孔子的人说出一个缘故来。如不能说明这个缘故,那末,我们所得的结果,仍非其根本精神所在处。

(二)方法孔子所谈论的问题是很实际的。他拿生活的事实来讲授给人;他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代其一件生活的事实。我们讲孔子,不应只在文字上求,文字不过是代表观念的符号。譬如"仁""慎独"……全是代表观念的符号。后人则仅在这种话头上转来转去;虽然也能说出一点意思来,不过是极其"恍兮惚兮""迷离徜徨"的。我们要揭去符号的皮壳,找到它所代表的事实,好知道这究竟是指着什么说的,让那件事实灼然可见。这样,全不必引用书中的名言词句,也就可以明白了。如此,才有了根据,使我们可以开辟新的意思,可以继续着寻求。

凭借以上所说的取材和方法,我们现在来问:孔子的学问究竟是什么东西?从《论语》上所找来的结果:孔子所谓学问,是自己的生活,《论语》上说: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不必瞎猜:"所学","而立","不惑"……这些名词的内容,究竟是指什么说的,我们现在通通的不知道。但是我们所能知道的,从孔子的幼年以至于老,无论是"不惑""知天命""耳顺"……都是说他的生活。他所谓学问,就是他的生活。他一生用力之所在,没在旁处,只在他的生活上。我们可以再从《论语》里,说两个佐证: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木匠的好学生当然是善做木工了。画匠的好学生当然是善画了。至于孔子的好学生,到底是会干什么呢?颜回是孔子顶好的学生,而他所以值得孔子的夸奖和赞叹,就在这"不迁怒,不贰过"的两点上。我们在这两点上,也不敢乱讲,说是什么意思。但是的确知道,孔子是指着颜回如此的生活,而夸奖而赞叹的。再看第二个佐证: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顶大的本领,是"其心三月不违仁"。到底"不违仁"这个符号是怎讲,我们现在也无从知道:但是孔子所说的系指着颜回的生活,这个符号,就是代表生活,是可以断言的。

从此可知孔子自己的学问是生活;他的学生所以值得他赞叹,也是因为生活。根据这个结果,我们有以下的讨论:

(甲)我们将大方向已经确定了:就是知道孔子和他的学生一生所着力的是在生活上,我们就应当从生活上求孔子的真面目。若对于他的生活,能彻底的了解;对于他的面目,自然就认识了。认识了他的面目,然后才可去谈他的其他学问。

(乙)我们从此可以证明出来,在孔子主要的只有他老老实实的生活,没有别的学问。说他的学问是知识,技能,艺术或其他,都不对的,因为他没想发明许多理论供给人听。比较着可以说是哲学,但哲学也仅是他生活中的副产物。所以本着哲学的意思去讲孔子,准讲不到孔子的真面目上去。因为他的道理,是在他的生活上,不了解他的生活,怎能了解他的理呢?

(丙)平常人主张孔子的,攻击孔子的,多讲"三纲五常",以为这就是孔子的精神所在,其实这原是与孔子的真面目不大相干的。"三纲五常"是否为孔子的东西,我们无从知道。这些东西,全是属于社会方面的。若所谓"不惑""知天命"等等,只是他个人的生活,并未曾说到社会。即认三纲五常是孔子的东西,那也是由他生活上发出来而展布于社会的。所以打算主张孔子,或攻击孔子,要根本的着眼在他的生活上才是;若仅主张或攻击"三纲五常",就不对了,那也是主张攻击到旁处去了,断没论到孔子的根本精神上。

(丁)新经学家如廖平、康有为辈,都以《礼运》上的"小康"、"大同"来主张孔子。《礼运》是否为孔子所作,本已可疑;即认定为孔子的东西,也不过是社会政治的几方面,那也讲到旁处去了。只有去讲孔子一生着力所在的--生活--那才是讲孔子。若对于他的根本的学问没有了解,讲旁的,有什么相干?

(戊)证明胡适之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里面一条的不对:胡先生以为《学》、《庸》应在孟、荀之前,因为"儒家到了《大学》《中庸》时代,已从外务的儒学进入内观的儒学。那些最早的儒家只注重实际的伦理和政治,只注重礼乐仪节,不讲究心理的内观"。然而试看孔子的生活和"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都不是心理的内观么(用内观二字我本不赞成)?所谓"不迁怒"、"不贰过",更全是内心的生活;若说是"外务",那便大错了。孔子自己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要先"默"才去"学",这岂是"只注重礼乐仪节"呢?我们所能晓得孔子的,主要的是他的生活。从书中找他讲论生活的地方,又只有到《论语》里去找。但是《论语》一书不同《孟子》。孟子好辩,有长篇大论的文章容易观察出他的精神所在。《论语》只是零零散散的话语凑合成的,打算找孔子的特色,非得费一番整理的功夫不可。我们什么时候能将散乱的《论语》一条一条的整理出来;然后拿一个最重要的条件,贯串全部,就算得孔子了。例如: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仁者其言也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纳近仁。

以上这些话,可以归作一条去研究,即是说当作一个态度去研究。我们所归纳出的态度是:不要讲许多好话,只要实实在在的按着所讲的去实行在自己的生活里就够了。

再将别的一类的话,用同样的方法,归并成一条一条的,作为一个态度一个态度的去研究。这样,全部散碎的《论语》,只有几条,那时便容易下手研究了。

现在将孔子的生活的态度,举几条作例,给大家看:

(子)最昭著最显明的生活,就是"乐"。试看孔子自己怎样表明他生活的"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单从这几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何等舒畅自得!"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可以见出孔子里边的那种乐趣,畅快,力量,是非常之大的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乐,他顶好的弟子的生活,也是如此的乐。这"乐"字在《论语》里是常见的,并且没有一个"苦"字。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他的弟子子贡承认他是能这样作的,所以说"夫子自道"。"知"与"惑","勇"与"惧","仁"与"忧",都是对待的字。孔子说"仁者不忧"。到底仁者是怎样的呢?仁者就是"不忧"的人。反过来说忧者就是不仁了。要打算作仁者必得要不忧,不忧就是乐了。所以也可说,仁者就是乐的。更有许多话可引的,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仁者寿。""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看他这般的乐,不厌、不倦,无时无地不是乐的,"乐"真是他生活中最昭著的彩色呵!此外还有一个最有关系的例:"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荡荡戚戚,都是生活的情状。这仿佛在伦理上的君子小人,也因此有了分别。以前所举的例,只是自己生活的情状;现在生活上的苦乐,却和伦理的善恶连到一块了。乐与善有关系,苦与恶也有关系。那末,设如人要不乐,就不免有做小人可能。

(丑)孔子生活上最昭著的彩色是"乐",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仁"了。有人查过,《论语》内见"仁"字,凡一百零五次,专讲"仁"的,就有五十八章。从此也可看出"仁"字,是个最重要的观念了。

(寅)讷于言而敏于行。(见前)

(卯)不迁怒。

(辰)不贰过。

(巳)反对功利。如"君子放于利而行,多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

(午)礼乐。

(未)反对刑法。如"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

(申)天命。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五十而知天命";"乐天知命故无忧"……

(酉)孝悌。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以上各项不能一一详说,不过举个例罢了。我们要寻出一条道理来,试著去贯串以上的各项,如能通盘串起,那么这条道理便可以说是孔子的真面目。如果寻出的道理不能完全串起,便当放下它再去寻求。循著这个方向走才能说是正当的路。至于所得的如何现下不及备说了。

孔子学说之重光

今天开孔子诞辰纪念会,按中央规定的典礼节目,有孔子学说一项,现在由我来讲。

我常同大家说:中国近百年来遭遇一种不同的西洋文化,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打击,让我们历久不变的文化发生变化,显出动摇。大家又都知道孔子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关系,所以中国文化受打击,发生动摇,当然亦就是孔子学说的受打击发生动摇。此时孔子之被怀疑,是应有的现象,是不可少的事情。大概是应当这样子,不怀疑不行;只有在怀疑之后,重新认识,重新找回来才行。我曾告大家说中国民族精神,必须在唾弃脱失之后,再慢慢重新认识,重新找回来;他必不能是传统的传下来!因为传统已全无用处。可是重新认识,重新找回,很不容易!不能仍然敷陈旧说。几时是孔子学说重光的时候,我们不敢说。在眼前很明白的还是一个晦塞的时候,怀疑的空气仍然浓厚。

同类推荐
  •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这位清华大学哲学女博士本是无心插柳,没想到一夜蹿红。她以清新健雅的笔法写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二十余位哲学家的生平传记和代表哲学思想,把一个个遥远生疏的面孔拉到读者面前,鲜活,生动,触手可及。本书写法独特,戏谑,解构,颠覆,又充满了情怀,令普通读者和哲学爱好者们或大呼过瘾,酣畅淋漓;或莞尔一笑,点头称是。绝对是哲学爱好者必读,茶余饭后谈资必备之良品!
  • 说论语

    说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他言行的记录,孔子是一个志向高远、命运坎坷的仁者,也是一个富有心灵能量,不谈神论鬼的智者。更是一个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学者。
  • 每天读点菜根谭

    每天读点菜根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留下了许多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菜根谭》成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一本语录体作品,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菜根谭》被中外名人称为是囊括了五千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菜根谭》包含了儒、释、道三家学说之精华,蕴涵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智慧,在中华文化圈内广泛流传。无论在明清两代还是今日,都可算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历来为世人所珍视。
  • 孟子趣说3:我向皇帝说真话

    孟子趣说3:我向皇帝说真话

    你不妨把这本书当做一部益智游戏手册,一边看,一边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静下心来想一想,看看我们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不是真的毋庸置疑。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热门推荐
  • 异界纨绔公子

    异界纨绔公子

    “身为最可爱的小萝莉,我只吃棒棒糖哦。”赵楚一副怪叔叔的模样:“可以,不过哥哥这根棒棒糖只能舔,不能咬哦。”……“美女,跟你那个成熟透的妈妈发生那样的事情,绝对是敌人的阴谋,你一定要淡定,我们之间的感情是经得起考验的。”赵楚一本正经的道。美女:“赵楚,你这个混蛋。”本书每章三千字,已有三本完本作品,完本保障。
  • 一步倾瑶:废柴公主

    一步倾瑶:废柴公主

    她是k国将军的外孙女,隐世古武世家里最受人爱戴的小小姐,一身通天本领无人能及。却好巧不巧的穿越到了一个被人四处追杀又嫌弃的废柴公主身上,从小没见过娘也就算了,这天天被自己父亲追的到处躲是什么玩意?粉瞳,天降妖星,魔星下凡,这都是什么跟什么?谁来告诉她长了一张祸国殃民的脸到底有什么错?你们这群古代迂腐,愚昧无知的无良始作俑者,真好。很快就会明白什么叫做天才。斗气,魔法,谁说的我不行?睁大眼看看谁才是天才?可是现实总是相当骨干,谁来告诉她,她这么强势的人身边为毛总是跟着一群萌死人不偿命的萌物?说好的一起争霸天下呢?可这么一张脸还是有好处的,萌的惊天地泣鬼神,萌的四海俯首称臣。
  • 邪王圣宠,独家王妃

    邪王圣宠,独家王妃

    一次乌龙的相遇,苏暖揩了江城川的油,还一边感叹道这手感甚佳,甚佳。谁知不久后,苏暖每夜不眠。啧啧,这应该是江城川所谓的睚眦必报吧!扮猪吃老虎的她遇上腹黑又傲娇的他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他一定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才遇见她’—某女心想......(请期待开门大吉-作者又调皮了)
  • 无良王爷请出招

    无良王爷请出招

    草包?废物?花痴?面对这些称呼,她不屑一笑。一朝穿越,她成了藏得最深的那个!腹黑无耻,我行我素!
  • 纯情冷少宠妻上天

    纯情冷少宠妻上天

    他是根正苗红的红三代,滨城市骨灰级钻石王老五。她是滨城船王的女儿,滨城医学院的问题学生。一朝破产,公主变作灰姑娘,沦为众人笑柄!一场超速行驶,一次酒驾,从此白衣美女医生深陷红三代的感情陷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刀贼传

    刀贼传

    生活在吵杂的都市里,却毅然弃学,走进了一片山林,只为徒步旅行,环游全球,却不料进入山林,遇上了妖怪,从此占山为王,横霸一方。
  • 一个人
  • 杜督的漂流记

    杜督的漂流记

    武者,灵柩,气具,杜督,右手具有外挂般的怪力,一位很是普通的男人在机遇的眷顾下,得到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强大力量,他会怎么做呢,陈雪莹的不治之症,陈雨晴的双重人格,东方灵倩的苦苦追寻,几位即将展开属于他们的旅程,那么,等待他们的,又会是什么呢?
  • 劫杀令

    劫杀令

    一段小小的风波,一场奇异的遭遇,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演绎一个人的精彩人生!........。精彩故事..尽在本书劫杀令注:看本故事,不要带传统修真观念哦!
  • 黑暗武皇

    黑暗武皇

    “帝星将陨,将星无光!血煞冲凌霄,神之荣光暗淡,魔性迷蒙,善与恶的鸿沟崩塌。当血色蜘蛛踏碎神殿,历史的脉络将重现”在陨星坠落之时,神恩大陆的先知亚伯拉罕如是预言着!一切的开端也是从陨星坠落那一刻开始!西泽世界历史新篇章由那个人来书写那重要的一笔,那个黑发黑瞳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