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3400000011

第11章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中(3)

3.无所有处定:舍识处,专系心于无所有处,精勤不懈,一心内净,怡然寂静,诸想不起,称为无所有处天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前识处为有想,无所有处为无想;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无想,名非非想。也就是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三界定相,无有过者,称为非想非非想处天定。

四禅八定是世间定,也是禅定的基础,佛陀在成道和涅槃时,都曾依这些禅定功夫作为助缘,所以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九)止观双修

“止”是停止、止息的意思,就是停止一切的心念而住于无念之中;摒除一切的妄想,令生正定的智慧。“观”是观想、贯穿的意思,也就是止息散乱的妄想之后,进一步观想诸法,以发真智,彻悟诸法实相的本体。

止息一切诸法妄念,为静态、消极性的不造作,也就是禅定门;观想缘境、观想光明,为动态、积极性地再用功,为智慧门。此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为求道者修禅发慧之要门。

(十)因缘观

“因缘观”是对治愚痴、启发智慧的观法。参禅打坐不是要贪求寂静的享乐,在寂静中要能观照才能产生智慧。观照十二因缘,一念中就具有十二因缘,好比当下现在的一念,也是由于前面一念而来,前一念和后一念,息息相关。生命中任何一件事情,也都是有前因后果的,都是一人与众人相关,一事与他事相连,都有它的因和缘,前因造后果,后果又再成为其他的因,这样不断的继续衍生。看清楚这些因缘,就能懂得世间的实相,所以观因缘能生智慧。

一般人大都以为禅的修炼,一定要如老僧入定,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参禅”。其实,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又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禅,是不能从坐卧之相去计较的。你会禅,则行住坐卧,搬柴运水,乃至扬眉瞬目,一举一动,都可以顿悟,都可以见性。如永嘉大师说:“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对真正的禅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禅是触目即是,无所不在。因此,人间佛教重视的是“生活禅”,我们主张:

1.禅修的思想:在于平常、平实、平衡的意境涵养,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2.禅修的内涵:在于信心、道心、悲心的长养增进,不变随缘,慈悲喜舍。

3.禅修的生活:在于规律、简朴、惜福的用心实践,依戒生活,知足淡泊。

4.禅修的精神:在于承担、无畏、精进的落实行履,自心是佛,直下承担。

5.禅修的运用:在于生活、生趣、生机的权变妙用,触处皆道,机趣无限。

禅的精神,并不局限于打坐的禅堂,在二十四小时之中,举手投足,扬眉瞬目,都充满了禅的妙趣;禅的消息,并不仅仅在敛目观心的禅定中,日常的着衣吃饭、走路睡觉,都透露着禅的妙机。

禅在日常的生活起居,平时的行住坐卧之间都有禅。惠能八月舂碓,亲自作务,实为他进入悟道的不二法门。

有源律师请教大珠慧海禅师道:“如何秘密用功?”

大珠道:“饥时吃饭,困时睡觉。”

源律师不解地说道:“那每一个人每天都在修行?”

大珠道:“不同!别人吃饭,挑肥拣瘦,不肯吃饱;别人睡觉,胡思乱想,万般计较。”

有人问法华山的全举禅师:“当初佛陀勉励弟子们要发四弘誓愿,请问禅师:你的弘愿是什么呢?”

全举禅师回答:“你问起我的四弘誓愿,我是‘饥来要吃饭,寒来要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要风吹’,我肚子饿了要吃饭,天冷了要穿衣,疲倦时伸腿就睡觉,天热就想吹吹风,你看如何?”

禅不是离开生活,也不是闭关到深山里自我了断,而是在言行动静中修道,在生活上自然表现出平常心,不起分别妄念;能从琐碎的事事物物中,以整个身心去参透宇宙的无限奥妙,则随时随地生活里都有禅。

雪峰、岩头、钦山等禅师三人结伴四处参访、弘法。有一天行脚经过一条河流的路边,正计划要到何处托钵乞食时,看到河中从上游漂流一片很新鲜的菜叶。

钦山说:“你们看,河流中有菜叶漂流,可见上游有人居住,我们再向上游走,就会有人家了。”

岩头说:“这么完好的一片菜叶,竟如此让它流走,实在可惜!”

雪峰说:“如此不惜福的村民,不值得教化,我们还是到别的村庄去乞化吧!”当他们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在谈论时,看到一个人匆匆从上游那边跑来,问道:“师父!您们有没有看到水中有一片菜叶流过?因我刚刚洗菜时,不小心一片菜叶被水冲走了。我现在正在追寻那片流失的菜叶,不然实在太可惜了。”雪峰等三人听后,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道:“我们就到他家去弘法挂单吧!”

禅是遍一切处,参禅的方法很多,现在只举四十法,供大家作为日常修学禅法之参考:

1.饮食禅:过去禅师每有学僧问道,总说:“吃饭去!”吃过饭就说:“洗钵去。”禅不在别处,只在行住坐卧,喝茶吃饭之中,因为离开了生活,就把禅定架空了。

2.随他禅:有一位年轻女子到寺院参禅,忽然家中传来讯息,说她考取国外留学,入学通知单已经寄来了,女子看也不看,说:“不管他!随他去!”过不了几天,又有消息传来:“家中失火了!”她说:“不管他!随他去!”一切都随他去,火烧眉毛也不管他;不管他、随他去,禅就在当下。

3.放下禅:有一个五通外道想跟佛陀请法,他手上拿着两个花瓶去见佛陀。佛陀一见就对他说:“放下!”他随即放下右手的花瓶。佛陀再说:“放下!”他赶快把左手的花瓶也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外道说:“我手上的两个花瓶都放下了,还要放下什么呢?”佛陀说:“我叫你放下的是心中的成见。”放下,就是禅。

4.观佛禅:坐禅时,观想佛像的姿态之美,例如佛的慈悲、微笑、说法的样子,把佛像观得历历在目,甚至观想佛像的眼睛是睁开的,是有表情的,是会说话的活佛,这是观“佛”,不是观“相”而已。

5.光明禅:观想佛像的通身放射光明,如十六观经一般,观到自己的眼前都是一片光明,影响所及,不仅走路、做事都有光明,甚至连睡觉都在光明里。

6.茶艺禅:禅有禅的味道,茶也有茶的道,每次泡茶时,茶水的冷热、多少、苦涩、浓淡,都能掌握得恰到好处,所谓“茶禅一味”,能够把茶泡得炉火纯青、清淡入味,就是有禅了。

7.狮吼禅:所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有时候站上山顶高峰,一个人尽情地唱诵梵呗,或是随意念佛,甚至狮吼一声,胸中豁然以明,大地山河,宇宙世界,都在刹那之间与身心融为一体。

8、因缘禅:观看因缘,了解世间一切都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具备地、水、火、风等因缘才能生起;因为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所以随着缘生缘灭,来的让他来,去的让他去,心中无有挂碍,坦然自在,这就是禅的妙用。

9.生死禅:贪生怕死,人之常情,但是禅者对于生死有不二的看法,因为没有生,哪里会死?没有死,哪里会再生呢?了悟生死一如,就不为生死所动,这就是禅。

10.无我禅:执著“我”,当然没有禅;把“我”去除,超越一切人我对待,当下就能见出一点消息。

11.公案禅:佛教虽然主张不要“拾人牙慧”,不一定要以古人的方法是从,但是对于一些初学者,也要有一些慧解的根据,才能找到一个下手处。

12.话头禅:参一句“念佛是谁”,或是“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是什么”?紧紧扣住,用心去参,参到天地阔然粉碎,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了。

13.行脚禅:古代的高僧大德,不远千里寻师访道,参访云游,只为大事未明。例如,赵州禅师“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虽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但实际上还是有代价的。

14.作务禅:百丈禅师的“搬柴运水,无非是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禅不是不做事,日本禅师在庭院里拔除草地上的枯草,他如果使用除草机,那就不是参禅了。禅就是一点一点地,从寻常作务中磨炼出身心一致,内外一如,所以历代禅宗的祖师如六祖舂米、临济栽松、仰山牧牛、玄沙砍柴,出坡作务,就是禅。

15.林下禅:林中参禅,如阿难在林间习定,须菩提于树下宴坐,体会甚深的空义;甚至佛陀当初也是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开悟成佛。能在丛林树下参禅,与万千众生在一起,感受如树木之不动的静谧,心灵必能有另一番超然物外的体会。

16.山水禅:中国禅宗祖师以大自然的山林水边为禅房,所谓“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只要心头澄明,山林水边,危崖火窟,何处不能参禅。

17.洞中禅: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山洞坐禅,双腿一盘,看似与外界隔绝,其实三千大千世界都在胸豁之中,正是洞中别有天地。

18.专注禅:把身心融人在一个目标上,集中心念,专注用功,如《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19.念佛禅:念佛也是禅,如《阿弥陀经》说“一心念佛”。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那不就是禅了吗?

20.明心禅:参禅的目的,无非是要明心见性,我们千古以来在生死里轮回,就是因为不能明白自心,假如能参透一点禅的讯息,则“千年暗室,一灯即明”。

21.悟道禅:禅者不一定天天想要成佛作祖,禅者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悟道,南宋?张九成参柏树子公案,听到蛙呜,大大省悟:“春天月下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么(这样)时谁会得,岭头脚痛有玄沙。”只要能悟道,就能扩大我们无限的心胸法界。

22.事理禅:“道”要在生活中求,理中不可废事,才能理事圆融。世间上,有的人“通情不通理”,有的人“讲理忽略事”,如能参透《华严经》的“事理无碍”法界,那就是一个禅者。

23.快乐禅:日本的坦山禅师,每日参禅都说:“快乐啊!快乐啊!”有一天,被人把他往水中一丢,他即刻说:“痛苦喔!痛苦喔!”后来有人把他救起,笑问他:“你不是很快乐吗?”他说:“没有快乐,哪知道痛苦呢?”同样的,没有痛苦,怎么会知道快乐呢?

24.感恩禅:参禅就是改心,就是改变观念。坐禅时,能够每天心存感恩,感恩佛陀,感恩周遭一切人等;心中充满感恩,心境自能升华、提升,而感时时与佛同在。

25.佛心禅:我心是佛,佛心是我;心佛一如。如果禅者能悟到“佛不离心”,直下承担“我是佛”,则世间无事不能一肩担待。

26.自在禅:参禅的目的,在于开悟、解脱、自在。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所以“度一切苦厄”。禅者如何才能自在呢?只要观人自在、观事自在、观境自在、观心自在,则无时无处不能逍遥自在。

27.安闲禅:生活中,懂得安闲、自在,就是禅。安闲不是生活中什么事都没有,而是在纷扰的世界里,心能如如不动,如果能在忙碌的生活中,人忙心不忙,忙而不乱,那就是禅。

28.静中禅:禅者的气质,如一朵花,如一株草,静静地开放,默默地成长,所表现出宁静、祥和、安忍的气质,这就是禅定的境界。

29.动中禅: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去除散乱的妄念,才能浮现清晰的智慧。平时在忙碌动荡的生活中,能够安然自在,就是禅定力量的表现,所以禅要在“静中养成,动中磨炼”。

30.书中禅:“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能够浸淫在诗书字画里,不断变化气质、净化身心,那也能走进禅的世界。

31.诗文禅:禅虽然不立语言文字,但古代的文人雅士,他们的诗文,都能表达禅意,如苏东坡、王维等,在禅师的禅诗里,信手拈来,都有禅。

32.梵呗禅:梵呗就如现代的音乐,可以拉近人际之间的关系,尤其随着如天籁般幽雅和婉的梵音,可以让人胸襟开阔,心地澄澈,身心泯然与天地自然融和,所以古来不少人从佛教的梵呗中开悟,呗禅师就是一例。

33.棋艺禅:中国的围棋、象棋,西方的桥牌,如果除去对胜负的执著,而能取其集中思想,深入分别中的无分别,那也是接近禅的境界了。

34.问道禅:参禅,要不断地“问”,不断地“参”,所以小参、普参,甚至千山万水,到处参访问道,从请法问道中,只要一开口,就知道有没有。

35.人间禅:有一个禅者,在禅堂坐禅两年,一日走到大街上,忽然悟道,他深刻体会到:“一个禅者,如果没有头顶青天,脚踩大地,在车水马龙里没有心怀众生,他就不配做一个禅师。”

36.义工禅:义工可以从事行善的工作,也可以做一个参禅的行者,如果在从事义工当中,心思集中,意念统一,人我双亡,利害不计,所谓“欲作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为人服务,发心奉献,福德因缘具足,自然就会有禅心了。

37.共修禅:一个人,在居家斗室里可以打坐参禅,在团体的禅堂里,也可以与大众互相切磋砥砺,只要时间因缘一到,内外相应,也就不浪费生活供养了。

38.跑香禅:所谓坐也禅,行也禅,在禅堂跑香,人虽多而不乱,大众行进安详有序,举足动作轻缓无声,尤其跑香的时候,人人专心照顾脚下,真是每一步都在走向禅的世界里。

39.礼拜禅:拜佛时,一心顶礼,心无杂念,把身口意集中一致,拜到我与佛无二无异,那也是初学入道的途径。

40.无声禅:禅者是住在无声的世界里,有声的世界总是纷扰的,如果禅者锻炼自己,眼中无花花世界,耳中无喧呶杂音,心中无起伏妄念,则禅的消息已经接近了。

以上只是基于禅本来就很有人间性,古来的禅师莫不从生活作务中参禅悟道,但是后来慢慢走了样,成为枯木禅、小乘禅,因此现在“人间佛教的定学”,重新又再提出一些生活的禅修法门,只是希望为人间散播一点禅的种子,祈愿人间佛教的生活禅能如一把钥匙,开启世人迷蒙的心灵。不过,佛教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岂止如此而已,只是法门再多,也要看大家如何心领神会了。

总之,古德说:“搬柴运水无非是禅。”在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面,穿衣吃饭可以参禅,走路睡觉可以参禅,甚至上厕所都可以参禅。譬如《金刚经》描写佛陀穿衣、持钵、乞食的般若生活风光,一样是穿衣吃饭,但是有了禅悟,一个觉者的生活,其意义与境界,和凡夫就判然不同了。

所以,佛法不离世间法,修禅也不需要离开团体,离开大众,独自到深山古寺去苦参;禅与世间并不脱节,如前所说:“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只要把心头的嗔恨怒火熄灭,何处不是清凉的山水地?何处不能“热闹场中做道场”呢?

禅诗有云:“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若要纸上谈人我,笔影蘸干洞庭湖。”禅是需要去实践,而不是在嘴上谈论的。古代禅师的棒喝,那是在教禅;禅者的扬眉瞬目,那也是论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是在参禅;赵州八十行脚,这是在修禅。这些典型,都留给后人很大启示。

我自己过去在丛林参禅,虽然不是很有心得,但在禅门宗下接受多年的教育,偶尔也能接触到一点禅意,因此平日生活也能用禅心来面对一些义理人情,例如:

1.佛光山开山初期,经济拮据,一些徒弟想要补牙,送来报账单,一些执事为了省钱,都主张要节俭,但是我说:“尽管不能说一口好话,拥有一口好牙还是需要的。”

2.多前年在荣总准备做心脏手术,开刀前医生问我:“你怕死吗?”我说:“死不怕,怕痛。”事后郑石岩教授问我:“大师,您在手术的时候看到谁?”我说:“看到大众!”

3.一九八九年我率领“国际佛教促进会大陆弘法探亲团”到大陆弘法探亲,大陆《苦恋》的作者白桦问我:“大陆现在最大的进步是什么?”我说:“改革!”

4.有一段时间台湾社会乱象纷陈,电视“新闻广场”节目邀请我上节目接受访问,主持人李涛希望我用一句话说明“如何改善社会乱象”?我说:“人人心中有佛!”

同类推荐
  • 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历史职场那点事儿

    历史职场那点事儿

    本书编著者结合自己对职场人生的深切感悟,从卷帙浩繁的二十五史中提炼出数百个经典实例,在着重关注历代官场上那些“不倒翁”们的精彩表演的同时,也适当选取部分鲜为人知、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和史实。书中对历代官吏如何借助时代变局,营造自我发展舞台;如何集中众人智能成就大事;如何对待上司、同僚与下属;如何保持居官不败,全身而退等方面,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深刻的评释。
  •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人格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人格魅力就是一种独立于外貌和才能之外的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是一种导引,是一种震撼,让人向往。人格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由浅入深地阐述了人格对人生的重大意义,从人格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入手,介绍了人格与生活、人格与情感、人格与事业的关系,以及人格在社会中的影响地位等内容。
  • 人生三省

    人生三省

    我们需要倡导人生自省,应当说,我们的人生中,最需要补习的功课,就是学习自省,最容易引导你成功的智慧,当是时时进行自我反省。而在自我反省中,最重要的是要经常进行得失之省、利害之省与进退之省。得与失是生命追求过程中的两种形式和两种结臬。人生在世,不必过于为得所喜,也不必过于为失所忧。舍得起,放得下,才是真正的大聪明。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反省人生中的利与害,目的是让人们省悟出人生的义利观,亦不可为贪利而陷入人生泥潭,切不可为逐利而害人害己。生命之舟,承载不了过多的私欲和贪心,力戒贪心,与人共享,才能获得生命的大自在。自古以来,人们往往喜进厌退,以退为耻。然而在智者看来,退进自如者方能稳操胜券。
  • 财富巨擘的企业家(4)

    财富巨擘的企业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回到三国当黄巾

    回到三国当黄巾

    世人,可老子好死不死穿越到三国,穿越三国就穿越三国吧,我琢磨着脑子里的历史不少,抱抱刘备曹操大腿足够混的不错,但被三国群雄专用刷经验值的黄巾军看上是啥情况,哭,我能不答应被张角选成继承黄天之志吗,能打个商量先放过我吗?不能!
  • 狙击甜宠

    狙击甜宠

    御景程,高级猎艳狙击手,却偏偏碰到了让人头疼的莫依伊,狙击总裁出手,看傲娇甜宠哪里逃!
  • 日军海外征战记

    日军海外征战记

    本书以章回体的形式介绍了日本海外的征战纪实,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日军征战的历史、侵略的历史、称霸的历史和惨遭失败的历史。
  • 教主你别闹

    教主你别闹

    夏碧幽本是一家时空局的王牌经纪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要一鸣惊人。但,这次遇到他,碧幽沦落了......
  • 丹桂物语

    丹桂物语

    是谁,在你眼中种下种子,长出望眼欲穿的思念;是谁,在你心中种下巫蛊,化作生生不息的羁绊。一场少时的动人的相遇,注定了她们一生的牵绊。她因为他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得到拯救,而他,因为一个女人的阴谋,坠入地狱。他们将最终何去何从,爱情会是一个美丽的符号么?
  • 诡异怪谈

    诡异怪谈

    善与恶只在一念之间,生命的开始就寓意着终点的停止,看淡就是放过自己。感情只是我们的弱点,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事,皆有因果。缘起缘灭,只在呼吸之间他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故事,是真是假,你信或不信
  • 冷血复仇计划之三千金VS三少

    冷血复仇计划之三千金VS三少

    在八岁的那年,亲眼看到自己母亲被杀,遇上‘神秘人’,决定去杀手训练地,她冰冷,她妩媚,她腹黑,她们将自己的心冰封起来。在十六岁以前包括未来,她们以为自己存活的意义,就是为了报仇。而且,十六岁半以前的确是只有这一个目标。但是,等十七岁时,才发现,她们的意义不在报仇,而是他们......冰山与雪山的相遇,谁能比对方的温度更高,先融化谁?暴躁话痨和火爆小恶魔的遇见,谁会先放下面子安慰起另一个暴脾气?孩子气跟孩子气的碰见,谁能先找到对方的喜爱,在心上印下属于自己印记?
  • 业海

    业海

    芸芸众生----------经世态炎凉,品人间冷暖。人生舞台----------忆如梭时光,送匆匆过客。
  • 因为你是王俊凯

    因为你是王俊凯

    你是万众中央的一颗闪亮的星。或许遇上你是上天赐予的缘分。或许磨难是对我们的考验。或许当初爱上你就是一种必要...
  • 大法鼓经

    大法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