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3400000054

第54章 公是公非

——二○○○年五月十六日高雄佛光山

国际佛光会第八次世界会员代表大会

副总会长、各位理事、各位贵宾、各位协会会长、各位与会的佛光人代表等,大家吉祥如意!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传来中国,今年届逢二千年,又适值台湾首次明定佛诞节,在这个佛教徒同感殊荣的历史时刻里,今天能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佛教菁英共聚在佛光山参加第八次的国际佛光会世界会员代表大会,诚乃“千载一时、一时千载”之盛举,希望本届的大会能为佛教再创一个发展的新契机。

已是新的世纪开始,毋庸置疑的,将是一个科技更发达、经济更繁荣的新世纪。然而,科技文明虽然丰富了物质生活,却也改变了人类的价值取向,现代人的是非观念混淆,造成整个世界的脱序乱象。因此,本次大会特以“公是公非”为主题,希望借此呼吁举世人类能共同再造一个公理正义的人间社会,希望人人都有“公是公非”的道德勇气,人人都能树立“公是公非”的社会形象。

所谓“公是公非”,也就是“大是大非”。西谚有云:“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真理就是“公是公非”;佛说:“依法不依人”,依法就是“公是公非”。

“公是公非”是评论世间一切好坏、对错、正谬、善恶的法则与智慧;有智慧才有“公是公非”。“公是公非”是台面上的,不是私下的;是天下人的,不是个人的;是普遍法界的,不是片面的;是万众平等的,不是差别的;是凡事必然的,不是变异的;是亘古永恒的,不是一时的,因为“公是公非”就是般若真理,有般若真理才能证悟解脱。当初佛陀舍弃王位出家,正是感于生命的苦空无常、四姓阶级的不平等,以及众生的颠倒妄想,因此毅然割爱辞亲,出家修道;佛陀的证悟真理,就是“公是公非”般若智慧的显现。“公是公非”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公理正义为依归;“公是公非”不是以一家一国为对象,而是以全法界众生的幸福安乐为诉求。所以,佛陀成道时即向普世宣告:“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得成佛”,而这种“生佛一如”、“众生平等”的真理,便是“公是公非”的极致发挥。

佛陀所证悟的真理——“缘起性空”,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是在说明宇宙世间一切都是依因缘法则而运行,人有生老病死的因缘,世界有成住坏空的法则。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生生灭灭,让自然界有花开花谢、宇宙间有生住异灭、人世里有贫富贵贱等“无常”变化,这不是神明创造,也不是威权左右,这就是“公是公非”。

佛教的“因果业报”讲“种如是因,得如是果”,这就是非常公道的“公是公非”;无论达官贵人或凡夫走卒,无一不是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下循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真能做到,这就是“公是公非”。

古代的帝王贵族,总想把荣华富贵延续到来世,因此陪葬大量的金银财宝,但是这并不合乎“因果业报”;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才是“公是公非”。

“公是公非”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公义纪律,也是修养个人品德的圭臬指南。一个人的身语言行、举心动念,不要以为他人不知,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冥冥之中必然有“公是公非”的准则。

世间上有的人以利害为重,有的人以是非为重;以利害为重的人不讲究是非,以是非为重的人不计较利害。古来多少圣贤为了发扬“公是公非”的精神,他们轻利害,甚至捐弃生命也在所不惜。宋朝理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种“公是公非”的精神,即仁人君子所谓的生命中之生命也。庄子在《天道》中说:“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又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为了坚持自己在天文及力学上所获致的实验结果,拼死不向神权低头,这都是具有“公是公非”的大智、大勇的表现。

在一个讲究伦理道德的社会里,群众都十分重视“有是有非、大是大非、真是真非、公是公非”的道理;反观今日社会,是非观念普遍淡泊,可以说在我们周遭的人,大都是“少是少非、无是无非、不是不非、混淆是非”。因为当今人类不肯服膺是非公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造成强权代替“公是公非”、金钱左右“公是公非”,投机的投机,取巧的取巧;是非不彰,真理不明,怎有“天道良心”呢?

自由民主是现代人类引为最好的政治目标,但是用我的自由妨碍你的自由,用我的主张强要你奉行,而又美其名之日“自由民主”;正如大鱼吃小鱼、猫跟老鼠讲民主、民众和独裁者讲民权,会有“公是公非”吗?现在的社会动辄主张公投,公投很民主,也符合“公是公非”的精神,但是参与公投的人都懂得“公是公非”吗?甚至决策者对整个事件都有“公是公非”的观念吗?五十一票对四十九票的民主,就是“公是公非”吗?如果本身公私不分、是非不明,一旦认知有了问题,就没有“公是公非”。故知“公是公非”要有大智慧、大勇气,对公理正义要负有道德的责任,要讲究公平、讲究正直、讲究无私、讲究无我,若能如此,才是所谓“全民的希望”,能够达到全民的要求,那才是有“公是公非”的自由民主。

“众缘所成”、“同体共生”,甚至“公有共管”、“集体创作”都是“公是公非”的原则,如古代的佛教十方丛林“传位传贤”、唐尧虞舜的“禅让天下”,甚至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这都是“公是公非”。

在佛教史上,不少祖师大德对于毫无师承关系的学僧,只要能堪受大任,莫不欣然传法授位,例如弘忍传位于六祖惠能,獦獠也能得法作祖,此皆“公是公非”的行为。遗憾的是后世弟子对“公是公非”的认知不够,例如有的人“依人不依法”,有的人“依神不依佛”,有的人“依师不依理”,有的人“依假不依真”,致使不能体会祖师的心意,所以禅门才因而日渐式微。

《金刚经》讲的“布施无相”、“度众无我”、“修行无住”、“证悟无得”,这就是“公是公非”。“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一切无所不相,如:“无我相”的人,必不自私执著;“无人相”的人,必能平等尊重;“无众生相”的人,必不外相分别;“无寿者相”的人,则不会一成不变。泯灭四相,必有“公是公非”,凡事必能依法依理。所谓只问是非善恶,不计毁誉得失;“宁教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都是发扬“公是公非”的真理大义。

所谓“公是公非”,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要经得起良知的认同,更要经得起历史的评鉴。曹操当初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人尊他为乱世英雄,有人讥他为窃世奸贼;武则天的评价,有人肯定她的天才治绩,有人唾弃她的荒淫乱政,他们的功过,即使历史也难以给予“公是公非”的评价。“周公辅佐成王日,王莽礼贤下士时;假使当时身先死,不知如何定忠奸?”此即所谓“公是公非”不易为人了解之处,若无大智大慧,何能有“公是公非”的认知?

世间上,有的人因缘际会,却无实才;有的人怀才不遇,怨叹时运不济。其实,论三世的因果,此中必有“公是公非”。南非总统曼德拉,在被囚禁二十七年之后能坐上总统宝座;中华民国的孙中山,历经十次的革命终能缔造民国,此乃必有“公是公非”的关键存在。即如今日工商企业界投资经营,赚取合理的利润,本来无可厚非,但不可将社会的发展归功于自己的贡献,须知世间上凡一切成就,必有相关的因缘助成,所谓高楼大厦,需要多少的一砖一瓦,所谓开花结果,需要多少的地水火风,对于许多默默助成的因缘,我们若能懂得感恩报答,这才能还给世间一个“公是公非”的公道。

现代举世提倡环保,重视生态保护,然而以少数的该存,多数的该死,此种不合公平的观念,也有待重新研讨。“公是公非”要放诸四海而皆准;“公是公非”是法界众生赖以生存的规则。现在一般民间把“公是公非”寄望于包青天,然而我们身边的包青天在哪里呢?“因缘果报”就是“公是公非”;“善恶业感”就是“公是公非”;“事理圆融”就是“公是公非”;“最后判决”就是“公是公非”。因此,希望今后凡我佛光人,都能以“公是公非”为立身处事的准则,人人都有“公是公非”的睿智,大家一起发愿,共同来创造一个公平正直、法界圆融的祥和社会。

最后祈求佛光加被,祝福大家吉祥如意,大会圆满成功!

同类推荐
  •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只要拥有积极的心态,任何坎坷与不幸都可以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从生活、工作、恋爱、家庭、事业等方面对人们可能会遇到的坎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旨在让读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将生活的阴影抛在身后,尽情享受快乐生活!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谁都难免要经历一些挫折、坎坷、失败……这些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去生活的信念和希望。人生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是否能跨越诸多坎坷,成为最后的胜者。
  • 激励奋进的学习故事

    激励奋进的学习故事

    许多人都曾为学习烦恼过、失落过,甚至流下过泪水。也有许多人曾经叩问:学习真的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吗?学习真的就是为了无穷无尽的考试,毫无快乐可言吗?读过这本书,你会发现,学习不只是校园里的鸟语书香、黑板上无穷尽的公式定理,或是试卷上的喜悦或悲伤,而有着太多太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学习,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绝境中,学习催人积极奋进;困顿中,学习使人豁然开朗;人生起伏中,学习给了我们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 读《吕氏春秋》学生活

    读《吕氏春秋》学生活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主持编写的一部著作。书中广泛吸收了先秦诸子的思想,所以内容极为丰富。《吕氏春秋》也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最大的综合者,是中华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份宝贵遗产。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把《吕氏春秋》与《周易》、《春秋》、《离骚》、《国语》、《孙子兵法》、《韩非子》等著名典籍相提并论,可见在汉代,《吕氏春秋》就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 说服所有人

    说服所有人

    在说服中应避免犯的错误,说服术的应用。等等。它教你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说服任何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口才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把话说得滴水不漏”,而应是“说服所有人”。因为只有让对方心服。心甘情愿地听从调遣,你才算达到目的。
  • 每天懂一点职场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职场心理学

    世界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就要像富人一样去思考和行动。本书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为你揭开富人的秘密,让你了解富人的财富是怎样创造的。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何在?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把钥匙,帮广大读者打开财富之门。
热门推荐
  • 我曾爱你深入骨髓

    我曾爱你深入骨髓

    男友出轨富家千金,我被逼婚嫁给高冷男神!婚礼当天,老公带着初恋去医院保胎,留下苏轻语一个人面对满堂宾客的嘲讽,沦为整个南城的笑柄。“作为商业联姻的牺牲品,你就要做好守活寡的准备!”新婚夜,老公陪着初恋卿卿我我,而她一个人独守空房。婚后,她处处隐忍,只想要保全这段荒唐的婚姻,可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的折磨。丈夫的热嘲热讽,婆婆的一再找茬,初恋的处处挑衅,将她推上了风口浪尖。当她欣喜的告诉他自己怀孕的好消息,得到的却是他厌恶的眼神:“苏轻语,你不配有我的孩子!”
  • 汉书

    汉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断魂天下

    断魂天下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 青梅竹马:终于念念不忘

    青梅竹马:终于念念不忘

    在钟念念看来,别人眼中成绩优异,谦和懂礼的于不忘其实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腹黑大尾巴狼。世人都被他温润如玉的绝世外表迷惑了,只有她一个人看清了他的本质:一只无耻无赖无节操的三无没品男。某校草一双凤眸斜睨着钟念念,轻飘飘地吐出了两个字:分数。某女立刻毫无形象地讨好一笑:你是大神你厉害!小的绝对服从!!!“于不忘!我到底哪里比不上你?为什么何沁要那么爱你?”看着杨枫狰狞的面容,于不忘垂眸喃喃自语:“那我又哪里比不上你?为什么她要那么爱你?为什么又要那么残忍地让我看着她爱你?”欢迎入坑,绝对宠文!
  • 鬼颂

    鬼颂

    他是一个普通的青年他晚上能灵魂出窍如鬼一般去压别人的床,民间俗称鬼压床所以他并不普通他不普通更在于,地府给他准备了一口棺材,派鬼师出马领着四鬼锲而不舍的缉拿于他故事要从2014年九月初九拉开序幕……
  • 至神传说

    至神传说

    “这到底是哪里?我是死了还是活着……”冰冷与黑暗并存的宇宙深处,两名异常高大、令人毛骨悚然的怪人拉着一名五花大绑的男子,吃力而又缓慢的向前飘动着,他们究竟是前往阴曹地府,还是九天仙界,是亘古长存?!还是瞬间破灭?!至神传说将带您走进一个浩瀚无匹、光怪陆离、神秘莫测的仙侠世界,那里热血似火、激情四射、欲望无穷……
  • 穿越之冷凰驾到

    穿越之冷凰驾到

    性格淡凉的她在这个世界上有诸多的不公,那么,就让她在另一个世界做一次王吧,
  • 十二星座美男团

    十二星座美男团

    见过一个魔女在凡界闯荡的吗?你闯荡就算了,还拐走了上帝的十二的宝贝儿子。这都不是事,话说你是大腐女的事告诉你爸妈了吗!看自己暗魔族的帅哥洗澡,看神明界的美女换衣服!你还有没有羞耻心!但,她落魄了,狼狈了,被上帝给骗了!拽,酷,霸的暗瑾言逆袭世界,当她终于找到了星座美男时,却都合体了!不对!这个世界的打开方式不对!一个倾城妖孽的合体,一个冷漠霸道的合体,你让我怎么雨露均沾啊~“喂!女人谁允许你擅自开启穿越之门的!”“呜呜呜~我好蓝瘦!瑾~小瑾~瑾瑾~”(略!恶心)“啊啊啊!上天我魔女惹你了!”“惹了!”某上帝老头不高兴的看着拐走他儿子的暗瑾言。
  • 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翻译文学研究

    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翻译文学研究

    本书收录了《翻译文学导论》与《中国文学翻译九大论争》两部专著。前者是对翻译文学原理构建,后者是对20世纪文学翻译论争的评述与总结。
  • 乾坤不灭

    乾坤不灭

    他,天生绝脉者,但却天资过人,悟性无双。他,只因无法修炼,幼年悲苦,饱受屈辱。他,欲成强者,一介废物之体,却另开辟经,踏入一个不同的修炼体系,走出属于自己的强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