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9900000010

第10章 南海雾(2)

洛古倒欣赏这位戴黑边眼镜的小个子,觉得他有股闯劲,热情待人且知识面广。他来南门是准备干一番事业的,研究收集了好些资料。全世界有近两千个自由贸易区,大大小小,有加工贸易免税自由港等类型,他都分门别类整理好各类型的功能特点及优劣态势,进行数学模式的比较,更难得的是还根据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经济生产结构向亚太地区调整的趋势所呈现出的经济浪潮,提出了对南门经济特区走向的设想。颇有心得。他特别欣赏南门经济特区的定位,认为经济特区这个名称起得实在太好了,极具长远的战略目光。这无疑是一个自由的经济综合体,它的嬗变性可塑性可持续发展性的变数如此灵活。后来他才从洛古口里得知这个经济特区起名的故事。

省委书记向中央汇报了试办贸易加工出口区的设想,邓小平同志说:"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闯,杀出一条"血路"来。"当时,省委只是想参照其他国家的出口加工区之类,听了之后都认为办特区实在是太好了,几经斟酌推敲,觉得特区应该是对外的一个窗口,一个开放的门户,便定名为经济特区。这可以说是一个创新。至于"血路"一条,该怎样去理解领会,那的确是发人深思的。这无疑是远远超出经济领域的了。

洛古感到高兴,见着了何元展这个人才。原先他担心调来南门的大都不是能力强的干部,因为好的干部原单位哪里肯放?小个子何元展的出现,应该说有眼光有胆识有闯劲的干部才争先到南门经济特区来。这才是剥皮鱼饭堂值得留念的意义。何元展是学工科的,是个工程师,后来到市计委工作,熟悉经济业务。他懂英语,平日注意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向,颇有研究。

洛古任人唯贤,让何元展负责办公室工作,兼顾经济洽谈的事。万事起头难呀!

虽说南门经济特区还未正式宣布挂牌,但消息传开,外商接踵而来咨询,尤其香港那边来的人颇多。于是,出现了一门新兴行业--兑换港币,男男女女也分不清是从哪儿来的,在口岸火车站围着香港客兑换港币。港币很吃香,可拿去中英街购物,也可当外汇券使用。那情景真是酸寒寒的。

困难的不止这些,街上没公厕,也没公共汽车,更不用说的士了。港商要到经济洽谈办公室,只有搭单车尾,走在坎坷凹凸的路上,颠颠簸簸,惊险百出。不时还得下车步行度过险段。洽谈办公室设在工人文化宫的娱乐室里,这是市里唯一宽敞明亮的房间,离火车站才三四公里远。但港商抵达那儿下车时,双腿已麻木得不晓得走路了。至于饮茶用饭,连茶楼也没多一家,有的外商索性包着个汉堡包过来,当日就来回。虽然如此艰苦,但来访者依然络绎不绝,足见香港同胞的爱国心。

何元展没想到区区一个经济洽谈办公室,也可以说是个临时应急工作,居然热闹非凡。娱乐室原先是乒乓球室,摆满了十多张方桌子和折椅,方桌铺上一块塑胶花布也还见干净。然而客人多了,也就显得拥挤了。好个何元展,他一面招呼客人满足咨询,一面开了个快餐店,供应盒饭茶水,让客人解困,心情也安落了。

当时,敢于首先过河的蚂蚁大都是中小港商,他们把在香港的毛织厂胶丝花厂表链厂拉链厂制衣厂搬了过来。毛织厂还是手工绳拉织机,叽叽嘎嘎地响个不停。有人指责引进这等夕阳工业,更有甚者说是垃圾工业!何元展听多了,只是坦然地说了一句,我们还不是拿牛栏仓库祠堂去盛下这些东西吗?彼此彼此。我们没钱没房没料就将就些儿啦。凡事都有个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低后高的过程嘛!说实话,接受办厂的公社村子可高兴了,清理出一间仓库牛栏就有了一笔大收入,厂租管理赞工资等,且都是外汇进账,更不用说人气旺了带来的收益。他们跟厂商都热情合作融洽相处。且这些中小港商不少是在七八十年代逃港过去的,熟络之后,扯谈起来还是挺投机的。这大抵就是南门的地缘人缘的所谓缘分了。

何元展想过,设身处地为对方想过,第一批敢过河来吃螃蟹的人是独具胆识的,他们是冒着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风险而来的。大陆政策多变,说不定某时某日来个清算那就人命也不保了。人心未安定你还想吃天鹅肉,引进来先进技术设备的大项目?我们一厢情愿的事太多了。到头来落败了,谁也不用引咎辞职,且还升官了呢!因此何元展对洽谈工作做得热情细心。来客多了,他干脆让附近的公社派代表驻洽谈办公室办公,双方直接对话,这就方便多了。

南门引进的第一间来料加工厂是毛织厂,也就是有些人不屑一顾的垃圾工业。有了头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就会跟着有第二个第三个。

何元展对此是乐观的。当然压力也很大,这不是引进资本家来剥削工人农民吗?江山变色。何元展读过政治经济学,现在试验的是市场经济学,区别就在这个"政治"和"市场"的认识上。你要引进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这都是老板手上的东西,能不引进老板资本家进来吗?能不引进剥削来吗?至于对这个剥削的理解,那就先不要去管了。这些他总得心中有数呀!这个洽谈办公室的头头也不是好当的,确实是浸在老板资本家的染缸里。他对洛古说过。

洛古显然思索过这些问题,可他只是淡然地说,不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吗?

何元展轻声地添上一句,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千真万确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典范,政治与经济互动的典范。后来就这样一步摸一步地过河,形成了所谓"三来一补"的模式--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港商过河设厂也组合了前店后厂的格式,在香港设计经销,在内地生产,充分发挥了两边的优势。此路是可行的。这是后话。

穷有穷路,富有富道。不管是夕阳工业垃圾工业也好,同世界市场经济接轨就是这样不起眼地开始了,在摸着石头过河了。

流言四起

清晨,南门街上还见清静,青砖街面也扫得干干净净。街口的大榕树下也是空落落的。

眨眼之间,街上的行人见稠了,而且越来越多。看来又要出事了。

边防禁区是个异类地域,要么平静如水,要么混沌一片。只要人稠了,突然稠密满街,那就要千万小心了。

近午,通往边界河的中山路挤满了人。人流往前拥去,靠近了南门桥,望见了对岸竖起的那面米字三色旗了。

听说是开放边防,机会难得。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不约而同。有人匆忙得趿拉着一双拖鞋。人稠了,可人声并不嘈杂。

南门是久经考验的边防区,经历了两次大逃港潮,成千上万的人拥过了界河。小的外逃更是不断。不同的是这一回人们不像以往那样紧张惊惶拼搏,而是平静得多了。人流缓缓地往界河压去。他们都想冲过河去,又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似的。也许这个莫名的等待,正是使人流显得比较平静的原因。

事情像一触即发的火雷,随时都可能爆发出个石破天惊!这一点不足为奇。

林方朋早已注意开放边防的流言了,这是个信号。他,南门县县委书记,不惑之年,但已有丰富的边防工作经验,经历了两次逃港大潮。林方朋一脸英气,踏踏实实,对人宽厚随和,看上去像个学者。凭经验他预计迟早要出事的,早点比迟点好。人心浮躁,有点风吹草动便惹起浪潮了。他把自己的预料对洛古说了,便又忙着绸缪去了。反正他兼边防武警支队政委,事情好办得很。

林方朋中学毕业后,参加了土改,之后一直留在农村基层打滚,熟悉群众工作。四清运动时才调来南门任县委书记,上面把他作为一个接班人来培养。他少说多做,不为人先,遇事心中有数,给人的感觉是细心谨慎,时而又与众不同。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告诉他,贯彻党的政策必须同群众利益相结合,千万别干伤天害理的傻事。比如搞深翻改土栽弯改直的农田建设,明知是劳民伤财有害生态之举,他便推说边防区缺劳动力情况特殊给拖延过去了,争得了积肥犁霜的时机。又比如推广密植三造稻,得不偿失,他也用劳力不足搪塞过去了。他惯用边防地区特殊的遮掩,虽然自己落得了一顶保守的帽子,但保护了群众,群众也信任自己的林书记。南门县十八个公社一百七十二个大队,他都走遍了,熟悉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几乎老人小孩都认识林书记。

因为他有这个特性,有人认为此人只宜守业不能闯业,乃庸人一个。就像绵里藏针,煤堆埋金块一样,日久了便明白了。

林方朋习惯地来到横吉公社,后来撤销公社之后叫横吉镇。这是内地人逃港的必经要道。往东走上梧桐山,下山就是海边了。朝南行直达边界河,过了河就是彼岸了。边检站就设在横吉公路边。一个边防军荷枪实弹,两个民兵协助,很见威严。

不晓得是守卫得严,还是干旱得可怕,横吉穷得像块焦干了的蕃茨,没一点儿油水。一条小小的横江河,流到横吉边上又掉头往东边流出海去。说来你也许不相信,堂堂的边防区的横吉,人均年收入才四十五元,比东边山区的公社还少三元。人穷志短,都解放几十年了,就是穷得没了点声气。后生都去河对岸和欧洲了。

横吉出名大抵是来了个公社书记周大成,此人年满三十,英俊伟岸,身板结实,就像个举重运动员,那双粗厚的手一看就知道是个农活里手。他工作踏实,求真务实,很得社员尊敬。他爱说的一句话是,工作要有磁吸。意思是要为群众讲真话办实事,群众才相信你,像磁吸作用那样吸引着群众。他初中毕业便留在家里驾牛耕田,埋头农事。同年的朋友都外逃去了,大抵就剩下他了。好相貌却没出息,亲朋都为他惋惜叹气。听得多了,他只说了一句,家乡总得要有个人留下来吧!人各有志。

他来横吉做了两件事,一是带领社员修了个小水库,蓄起了横江河水;二是农忙时节少抽人去堵逃港,保证农业收成。你别看是小事一桩,尤其后一件事是要冒政治风险的。那年月谁敢干这顶风的事!

那天,天气很热,没有风也没有云,闷沉沉的。突然吹起了少见的东北风,这无疑是逃港的好天时。

周大成接到上面的电话通知,火速派所有的民兵上山堵外逃。正值双夏农忙时节,劳动力走光了,势必使早造报废晚造落空,这一年缺粮怎么过?他没多想,只派少数人上山,留下大部分劳力全力抢割抢插。

省工作组大发雷霆,居然有人敢在风火口上顶风,下令周大成撤职检查,下去劳动。他二话没说,便下周屋围村驶手扶拖拉机去了。反正双夏基本完成了,也心安理得,倒觉一身轻松。工作组找他谈话,要他检讨犯错误的原因。他说了一句话,我不忍心看着社员缺粮。抓革命促生产,你不懂吗?这是个原则问题,该开除党籍。加上他下去时周屋围的社员家家户户请他吃饭,热情极了,他竟也上门了。这显然又触怒了工作组了。

开除出党这非同小可,他理所当然顶撞起来了。当时,林方朋任县委书记。他理解周大成的心情,迟迟未讨论处分的事。只希望周大成好好检讨,以减轻处罚。岂料这位公社书记又说了一句话:"你我心里都明白,但我学不了你的样!"给林方朋喷了一脸儿灰。他宁愿死去也不做违心的事。林方朋强忍住了说:"你我都得理解,要顾全大局。"周大成还是被开除出党了,林方朋也保不住他。

一年之后,风头火势过去,公社也解体了,改为镇,政策也见宽松了些儿。林方朋极力为他平反恢复了党籍。他哪儿都不去,就是要留在横吉镇任镇委书记。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人非草木。他终于明白林方朋的慈和心肠,一心爱护着他。他忍不住对林方朋说,我没有大错,你做的也有道理。他看到林方朋想方设法保护下面的干部,避免了好些冤案,对他由衷地敬佩。林方朋也觉得他是个值得信任的好干部。因此,有事无事林方朋都爱来横吉,听听这位倔脾性的朋友讲讲真话,听他与众不同的出格的见解。

林方朋下来横吉是想了解两件事,一是看看外逃的迹象。因为这里是个外逃的敏感地域;二是观察晚造谁割谁收造成的影响。周大成很注意这类磁吸效应,心中有数。

他对林方朋说,既然开放边防的流言很旺,人心浮躁,逃港潮定会到来,但山路僻野很少见有外来的人,这就得多注意本地人了。至于谁割谁收之举,他坦言这起了稳定人心的重要作用。你看看,倒三七分成、倒二八分成都没人理睬,难呀,收了谷子公家占二私人占八也无动于衷,无术。人们对大锅饭早已深恶痛绝了,无望了。

林方朋明白他是说了心里话,也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只不过他自己言不由衷罢了。他随口问道,是哪个村子起的头?周大成醒了醒神,此事儿戏不得,是属分配到户刮单干风,罪大之极。他没兜出敢为人先的周屋围,只是平静地说,事情出在横吉,要处分就处分我好了。覆水难收。林方朋也只淡淡地说,这得看大气候了。他的心情是沉重的。

两人两种心情一个心境,冬天快过去了,春天还远吗?泥土里的所有生命都轻轻地蠕动发芽。

逃港潮

南门界河边上。

人潮黑压压地挤在界河口上。路口上一排排木三角架栏横挡着。武装边防军警列队严密防卫着。人流一直铺满了整条中山路,而且越挤越稠密。有人开始躁动了,情况是危急的。只有困难时期的那年,才见过如此规模的逃港人潮。

界河路口的电线杆上挂着几个高音喇叭。一辆脱了漆的红色消防车停在路口上。这是南门唯一的防暴机械设备。车顶上站着边防军警支队丁政委、林方朋、洛古三个人。

丁政委再三劝说人们勿听谣言,回去搞好生产。县干部也在人群中做劝说工作。可是人们只是听着,没点儿散去的迹象。人们似乎相信人多了站久了待长了,关口会松开让他们走过去的。

情势已异常紧急了。

千万双眼睛全都盯着消防车上站着的洛古、林方朋和丁政委这三个南门巨头。

林方朋真的担心要出事,一旦有人蛮横冲击,情势不堪设想。洛古初来乍到,情况不熟。林方朋着重交待丁政委切实地护着,便对洛古说,我先喊话了。

"社员乡亲们,我是林方朋,南门县委书记林方朋。开放边防是没有的事,这是谣言。请大家不要信谣言,扰乱边防,做出违法的事。外逃是犯法的,触犯国法。请大家立即回去搞好生产。改革开放不是开放边防,可以开放经济政策开放生产开放过境贸易开放探亲政策,但绝不是开放边防……村干部立即带领社员回村去……"

他的喊话引起一阵骚动,很快又平静下来。高音喇叭还在不停地重复播放着他的喊话。

下面人群里议论开了,"是林书记在喊话","是林叔的声音"……人们都习惯称他林叔,相信他的话。人们似乎等候到他们要知道的信息了,希望落空了,等待也落空了。犹疑了好大一会儿后,人群便缓慢地松动了。突然人群中又是一阵骚动,躁动地往前拥挤。

站在车顶上的丁政委和洛古禁不住心头一紧,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千万不可崩堤啊!

高音喇叭响了,只听见林方朋的声音在喊:"现在请南门市委书记洛古讲话。"

同类推荐
  • 这一生,只为爱而活

    这一生,只为爱而活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情,与生俱来,血脉相连,不以贫富贵贱而改变,不以个人喜好厌恶而取舍,这就是亲情。《六角丛书:这一生只为爱而活》中所精选的一个个温暖心灵的亲情故事,是每个人对家的深情回忆。你能感受浓浓的亲情、对父母的深深谢意、对父母的愧疚,或者有太多来不及说的话……
  • 唐小虎的理想

    唐小虎的理想

    本书作者王海椿是一个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尽管他写了很多理想破灭的故事,正是要依此表达对理想不能实现的感慨与领悟,他总是在寻求、打量、追问着各种各样的理想、愿望。这种理想情节一直缠绕着他。只有深深趟进生活的长河,人们才有希望与理想的彼岸接近。王海椿曾写了一系列传统的笔记小说。其构思奇巧,叙述丰富,他将笔触往往伸向生活的纵深之处、幽微之处,从而趋向人生或人性的深度。
  • 女校先生

    女校先生

    医界两大神医中,以下刀精准、绝无差错闻名于世的北美第一神刀纳克。以中华武学训练十八年的绝世天才少年。这么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少年,奉从师父之命来到日本东京,做了全日本第一贵族女校樱花学园的先生。在学校和生活之中,他会和哪些美少女们展开笑料百出的缠绵爱恋呢?
  • 原来爱还在

    原来爱还在

    吉力和赵真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水到渠成地相恋,但家庭环境、受教育不同,真如在与母亲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一次疑似怀孕的乌龙事件,让真如的父母不得不缴械投降。两个还没有完全领悟爱情真谛的年轻人匆匆步入婚姻的殿堂。涉世未深的任性、自我、缺乏责任感等现代人的弱点同时在两个人的身上体现,爱的时候如胶似漆,恨的时候咬牙切齿,两个年轻人的生活于是成了一场场的火与冰,热烈燃烧与冷战。
  • 此岸的时光

    此岸的时光

    《此岸的时光》本书收录了安庆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热门推荐
  • 邪帝溺宠之妃行天下

    邪帝溺宠之妃行天下

    是谁动了情?是谁乱了心?她,慕篱,小孤儿一枚,恣意洒脱,本应活得平庸平静自在,奈何老天捉弄,破死重生,踏上动荡大陆……是巧合?还是注定?他,帝焱殇,邪肆魅惑,霸气尊贵,本应众星拱月只手天下!奈何命运祸人,苟且偷生!是缘?是孽?当两个毫不相干的人双双重伤坠崖,一拍即合!踏上救友复仇之路,天下随之动荡……又将掀开怎样的爱恨情仇……?且看邪帝溺宠之妃行天下……
  • 心城.爱已如风

    心城.爱已如风

    因为喜欢你,变决定一直努力去追寻。大学的那段时光永远是那么值得怀念与致敬。而我那么多美好的记忆都是因你而开始。
  • 逆苍天:黑月潮汐

    逆苍天:黑月潮汐

    苍茫的极西之地荒破不堪,一个传奇便在这里诞生,杀人如麻挥斥方遒,斩敌将。一次次书写传奇,一次次创造奇迹,看少年如何赢得世界之最。
  • 清甜佳人

    清甜佳人

    救了个小孩,竟然被他强制拉回家,一心要让她当二妈,小孩子开开玩笑就好了,那个花心帅气的小孩父亲还处处冷脸相向,是,她是平民,但是不代表她没尊严,有钱人有什么了不起,她也是有脾气的,她走,走的远远的……可是,那位干嘛还追在她屁股后面不放手啊?爱了?晚了!想要她嫁他?难了!
  • 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亨的小债妻

    大亨的小债妻

    为了一块破布,她卖身为情妇,于他,只是婚前的一场金钱游戏,于她,却是身心全部付出的全部,结局,当然是王子公主的幸福生活,灰姑娘的她黯然收场,只是伤心的真的只有她吗?
  •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医院药事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用药安全,这些内容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必须把药事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
  • 我的老师是怪物

    我的老师是怪物

    美女老师的脸转眼成了米老鼠的脸,再一转眼,嘿,她带全班登上了太阳。神灯巨人张嘴吃光超市的食品,伸手把坦克炮管拧成麻花;大人们气疯了,判它流放太空。该救它吗?科幻作家和“粉丝”网上聊天室,没想到“粉丝”竟扬言要把地球炸成九亿亿亿多块碎片。荣获二十多项国家级大奖的童话王子杨鹏,美国面向全球的《轨迹》杂志向全世界幻想迷推荐的科幻奇才杨鹏,将带给你超级的想像力,超级的阅读享受,超级的情商、智商提升!
  • 天下第一厨

    天下第一厨

    落魄少年得高人指点,偶得神秘厨具羽麟刀,偷师学艺卧薪尝胆,登峰造极显大厨本色。
  • 独家总裁:国民老公说爱你

    独家总裁:国民老公说爱你

    她不过是一位21岁的大三学生,误打误撞,却成了顾氏集团总裁顾安阳的女朋友。一星期不到,火速的见了家长,她们应该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情侣吧。“好看吗?”顾安阳只套了一件浴衣,领口敞开着,隐隐可以看见他精壮的身体。陆子晴的眼睛都直了,隔了许久,才道:“好看。”他开始解开腰带,脱下浴衣,身体完全露在她眼前。和她想象的一样,他有着八块腹肌,还有着她最喜欢的——人鱼线“满意吗?”他的眼里满是笑意,刻意的压低了声线。她顺着他的话答:“满意。”【本文不虐,甜宠,可放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