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2300000003

第3章 东汉王朝摇摇欲坠(2)

外戚的大权独揽极大地影响了皇权,于是剪除外戚势力就成了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后的头等大事。

外戚势力庞大,朝臣多投靠依附,皇帝几乎被架空。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唯一能依赖和调动的势力就是与自己朝夕相伴的宦官群体。于是,宦官干政便与外戚专权相伴而生,外戚势力与宦官集团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汉和帝在位时,皇帝便依靠宦官郑众等人与外戚窦宪斗争,后来终于斗倒窦宪,窦宪被逼自杀。郑众立了功,开始参政,被封为鄛乡侯,世袭罔替。此后,宦官干政的势头便一发不可收拾。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年),梁太后过世,皇帝将宦官单超偷偷叫到厕所里,密谋剪除外戚梁氏的势力。后来,汉桓帝借宦官与宫中侍卫之力一举打败外戚梁氏,为了犒赏宦官,汉桓帝竟在一天之内封单超、徐璜等五名宦官为侯,时称“五侯”。

然而,宦官干政所造成的恶果与外戚专权相比毫不逊色。外戚被剪除后,大权并没有回到皇帝手中,反而落到了宦官手里,于是又造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汉桓帝时,宦官专权已经发展到乱政的地步。宦官们恃宠而行,在朝中假传圣旨,胡作非为。他们还把宗族亲戚分封到各地去做刺史、太守,在地方上四处抢掠,兼并土地,为非作歹,所作所为与盗贼无异。由于宦官势力强大,官僚士绅都去巴结,宦官就借此安插亲信,培植党羽,形成了一个势力强大的集团。

汉灵帝即位后,宦官的势力正是嚣张之时,为首的是张让、赵忠等十二名宦官头目,因其都官居中常侍之职,人称他们为“十常侍”。

“十常侍”继承了宦官乱政的传统,他们不仅窃握重权,祸乱朝政,也极得皇帝的宠信。荒唐的汉灵帝甚至还经常对外宣称:“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得宠的“十常侍”更加肆无忌惮,他们将自己的父兄子弟们封官到各州各郡,到处搜刮民财,横征暴敛,还参照皇家宫室修建自己的住宅。郎中张钧不忍“黼侍”的恶行,上书列数“十常侍”的斑斑罪状,请求汉灵帝处死“十常侍”,汉灵帝却将他的奏折拿给“十常侍”看,并怒骂张钧:“你也太狂妄了!

难道‘十常侍’里就没一个好人吗?”最终,张钧没能逃脱“十常侍”的报复,被诬陷下狱,惨死狱中。

“十常侍”的恶行激起朝野不满,很多朝臣都谋划为朝廷除奸驱邪。在众多反对势力中,最有实力的是外戚势力的代表——大将军何进。

何进,字遂高,南阳人。因其异母妹妹被选入宫,有宠于汉灵帝,后被立为皇后,他以外戚的身份进入朝廷做官,并一路飞升。在全国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后,何进被晋封为大将军,负责率兵镇守京师,又因其及时发现并镇压京师洛阳的叛乱有功,被封为慎侯。何进为壮大自己的声势,奏请汉灵帝在京师设坛讲武结营,并设置专属自己控制的西园禁军八校尉。他采纳了中军校尉袁绍的建议,广招天下才干之土为己用,同时,他广泛结交地方割据军阀,令他们领兵前往京师拱卫,以此增强自己的实力。

何进实力的膨胀引发了新一轮外戚与宦官的争斗,“十常侍”与何进之间不断地明争暗斗,剑拔弩张。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何进拥立妹妹何皇后所生的皇子刘辩即位,后世称为汉少帝。贵为国舅、权倾朝野的何进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展开了诛灭“十常侍”的行动。

何进听从袁绍的建议,在家中密谋方案。他把计划告诉了自己的妹妹何太后,却遭到保守怕事的何太后的反对。而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平日里深受“十常侍”的恩惠,所以也极力从旁作梗。

袁绍见何进狐疑不决,便威胁他说:“如今我们目标已定,计划已经泄露了出去,这样下去早晚要发生变故,将军还等什么呢?”何进于是命袁绍为司隶校尉,负责城中的兵马调动,又催促京师以外的地方军阀率兵进京,准备协助讨剿。这一举措吓坏了“十常侍”,他们纷纷跑到何进府上谢罪。何进发了“妇人之仁”,当断不断,反倒是劝宦官们离开京城,回自己的封国去。袁绍再三劝告何进应马上行动,何进不听,使行动一拖再拖。

何进想要消灭“十常侍”的计划在拖延中被不断泄露出去,恐慌的“十常侍”决定铤而走险,先发制人。这年八月,何进前往长乐宫面见太后,早有准备的“十常侍”手持兵刃从侧门进入,假传太后旨意宣何进上殿。待何进坐定,“十常侍”为首的张让指着何进责问道:“天下混乱,也并非全是我们的过错。

何太后几次几乎被灵帝废掉,都是我们出面解救,哄着皇帝开心,才保全了她的地位。我们这么做,就是要光大你们何家的门户。而你竟要诛灭我们,不是太过分了吗?你说要消除皇帝身边的污秽,可公卿以下哪一个是忠正清廉的呢?”说完,“十常侍”和宦官们一拥而上,将何进乱剑砍死。

何进被杀的消息很快传出了长乐宫。何进生前部将吴匡、张璋素来深得何进赏识,听闻何进被害,立即与袁绍合兵攻向皇宫。“十常侍”连忙紧闭宫门,派内兵把守。宫外的军队进攻受阻,便放火烧宫,“十常侍”又挟持太后、少帝和皇帝的弟弟陈留王逃向北宫。袁绍率军一路攻进北宫,他下令关闭宫门,命兵士抓捕宦官,无论老少一律诛杀。杀红了眼的兵士只要看到没长胡须的人挥刀便砍,宦官连带无辜死者多达两千多人。

“十常侍”带着少帝趁乱逃出皇宫,而追兵紧紧追赶。张让等人眼见无望,便哭着对少帝说:“臣等被杀,天下将乱。希望陛下自爱!”说完,“十常侍”

尽皆投河而死。“十常侍之变”至此平息。

名家回眸

顾炎武曾这样评价“十常侍之变”:“十常侍之变”给末年的东汉带来了深重的影响,外戚和宦官的势力在相互攻杀中一朝覆亡,东汉朝廷的权力真空酝酿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局。

董卓之乱

董卓是改变汉末政治格局的一个关键人物。在他进京之前,东汉朝廷虽然已从骨子里腐败不堪,但总还能硬撑着,使门面不倒,而经董卓之变,国家终于分崩离析,天下成为群雄角逐的战场。皇帝只徒存名义,成为权臣、军阀们掌中的玩偶而已。

董卓出生于殷富的地方豪强家庭。他自小养尊处优,少年时期便形成了一种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史书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性粗猛有谋”。董卓不仅能识文字,体魄健壮,力气过人,还通晓武艺,能在奔驰的骏马上左右驰射,当地人对他都忌惮三分。董卓年轻的时候就常常到羌人居住的地方游玩,依仗地主豪强的出身和富足的资产,广泛结交豪侠义士,在羌人中培植和收罗亲信。羌人一方面畏服董卓的凶悍,一方面感于董卓的“豪爽”,所以都归附他,愿意听候他调遣。同时,董卓还收罗大批失意落魄的无赖之徒,他们为董卓的义气所感动,后来都一直死心塌地地跟随他。

董卓从驻守边塞的地方官吏升迁为羽林郎,累迁西域戊己校尉、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他奉命镇压响应起义的北地先零羌、湟中义从胡和金城人边章、韩遂。灵帝病危时,他驻屯河东,拥兵自重,坐待事变。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杀宦官后,不顾朝臣反对,私召董卓入京。

董卓入京之初,确实想有所作为。首先,他罢黜少帝刘辩,改立其弟刘协,是为汉献帝,史称“废少立献”。董卓扶植献帝不久,便逼杀太后,以相国之职,揽重权于己,从而结束了外戚、宦官轮番在东汉政坛上作恶的局面。其次,他大量起用名士和被汉廷禁锢过的党人。史载,董卓以周毖为吏部尚书,“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进用颍川荀爽、韩融、陈纪等为公、卿、郡守,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郡张邈为陈留太守”。这些人物,都是汉末声名显赫的大姓族人和党人。相反,董卓对于追随自己多年的部下和亲属,“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董卓做到这两步,已是相当不易了。

按说,他即使不能坐稳铁桶般的江山,起码也不应该在那么短的时间,便把大业搞得灰飞烟灭,并使自身暴尸于市中啊!董卓不能成气候,有他自己方面的原因,更有客观方面的因素。董卓早年长期游历羌中,深受羌胡风习熏染,残忍粗悍。其部众,或与主帅同为羌胡化的汉人,或根本就是少数族人。着名女诗人蔡文姬在诗中称:“卓众来东下”,“来兵皆胡羌”,基本上是对董卓军的写实。这种文化结构,使董卓缺乏足够的统治术,以驾驭他所夺得的政权。董卓统率部众,崇尚军法。如今他又把这套军法搬到了朝廷上。动不动就按剑,口称“有敢沮大议,皆以军法从之”。对持异议者,则威胁说:“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他说到做到,“侍御史扰龙宗诣卓白事,不解剑,立挝杀之”。这类办法,用来治军可以,拿来理政,非出乱子不行。果然不久,朝廷上下“人不自保”,“群僚内外莫能自固”。

改立献帝之后,董卓将自己升迁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事和前将军事务,后又自封郡侯,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董卓虽然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实际上却远远超越皇帝,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己加官晋爵后,董卓还利用手中的特权,大肆加封董氏家族成员。他首先封自己的母亲为池阳君,越礼配备家令和家臣,地位与皇家公主相当。同时,董卓又拜弟弟董旻为左将军,封鄠侯,另外还封自己年幼的孙女为渭阳君。更有甚者,“卓侍妾怀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皇帝,董卓不顾朝臣反对,胁迫献帝将都城从洛阳西迁长安。董卓还无视礼制和皇威,在自己的封地修筑了与长安城墙规模相当的坞堡,高达七丈,明目张胆地用“万岁坞”来命名,并规定,任何官员经过他的封地时,都必须下马,恭恭敬敬地对他行大礼。董卓的残暴本性与政治野心相结合,便直接导致了他对东汉政权和社会的巨大破坏。

同类推荐
  • 天墓传

    天墓传

    中华五千年历史,源起于何处?当我们站在今天的岁月长河中遥看浩浩历史,却发现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太多。当今天的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成长为巨人的时候,请不要忽略了我们是站在了先祖的肩上看世界!请不要把所有不知道和未解的谜都叫做“迷信”,当考古的大门一点一点的向人们敞开时,现代的我们也许才会明白自己是多么的无知。
  • 大宋之荣耀

    大宋之荣耀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北宋靖康年间,南下的金兵攻破东京开封,俘虏了徽、钦二帝,北宋朝廷大部财富还有宗室子弟、汉家女子及工匠总共十几万人被金人掳去,繁荣富庶的大宋王朝在女真铁骑的践踏下支离破碎,北宋政权随之覆灭。倒霉的王晨穿越来到靖康二年,正遇金人押解着被俘的徽、钦二帝及其他战利品北归。且看王晨如何扭转乾坤,力挽狂澜,重拾旧山河,再创属于大宋的荣耀。
  • 古代民族史

    古代民族史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将源兵魂

    将源兵魂

    看无名小子洛川如何混迹官场、战场以及情场,又是如何在异世打下一片天的!借我三千虎狼贲、复我浩荡中华,剑指天山西、马踏黑海北;贝加尔湖张弓、库页岛上赏雪;饮马恒河畔、碎叶城揽月;中南半岛访古、东京废墟祭祖,汉旗指处、望尘逃遁,敢犯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 铁血王朝:德国皇室

    铁血王朝:德国皇室

    皇室家族的兴衰,既是相关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也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皇族人物,特别是君王、重臣的起伏生死,构成了国别史、地区史,乃至世界历史整个剧情中丰富多彩的场景片段。因此,皇室家族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向前,向前,向钱

    向前,向前,向钱

    不是玄幻,不是魔幻,不是武侠,不是仙侠,主角就一普通人,一个普通的房产经纪人,发生在他身上,身边的故事或许在你身边也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希望能引起共鸣,他叫向钱,从大学毕业初入职场的菜鸟一路向前,一路改变着自己,改变这身边的人,为了生活,为了工作,为了梦想,向前,向前,向前。。。。。。
  • 小妖嫁到:魔王碗里来

    小妖嫁到:魔王碗里来

    她是六界之中最卑微的小妖,他是六界之中最张狂的魔王。逗比特工一朝穿越,魔王也很无奈。情节一人潮拥挤的街上。“喂,三条腿你都站不稳?非得往本小姐身上撞?”某妖气愤的盯着某男。“你长了两张嘴我说不过你可以了吧?”某男转身离开,留下一脸懵逼的某妖。
  • 凄夜微凉

    凄夜微凉

    你的狡黠,你的笑容,是我心中最美的彩虹。我不求什么,只求能陪着你,能跟在你身旁。因为为你采你最爱的花,他便去到忘川河深处,为你采下一朵又一朵的彼岸花。只求能陪伴着你。
  • 指腹为婚:爱不单行

    指腹为婚:爱不单行

    单洪成和简金豪是一对患难兄弟,简逸出生那年,两家大人指腹为婚,约定单洪成若生女儿,一定要嫁给简逸;若生个儿子,一定要结拜兄弟。简金豪病危,责令简逸必须娶单洪成的女儿紫凌为妻,他要亲眼看着儿子成婚,才会安然离去。当年父母的一句指腹为婚,他必须娶一个小她十岁的小女生为妻,十几年未见的两个人,莫名的要结婚,天哪,这太荒唐了吧?
  • 我不一定非要爱你

    我不一定非要爱你

    爱时,别轻易放手,不爱时,请各自安好。世上人如此之多,能遇见你,真好必须说一下,这不是武侠小说,之前弄错了不知道怎么删。嘻
  • 坤灵录

    坤灵录

    世间善恶总有人为之,原本为善者做善事,为恶者做恶事,但善者不为善事,到头来却把善事压给为恶者。始祖给予万物生命,到头来却被封印,有人去救,却被天下人唾弃。更何况救始祖之人的目的是始祖的力量呢
  • 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契约俏新娘

    契约俏新娘

    云想是武林名门世家之女,因为父亲只有她一个女儿,所以是从小被当做男儿养大,在她父亲死后,被宗室子弟谋害,不慎被逼落悬崖,被悬下流水冲到一座与世隔绝的小村庄旁,被一名少年救起。少年名为夜寻,是村中的一名孤儿,被养在亲戚家中,村子排外,而且他与亲戚的关系也不太好,所以他不能将云想安排在亲戚家,只能将她安置在自己父母从前住的小木屋中。
  • 驭毒天下:倾世帝王妃

    驭毒天下:倾世帝王妃

    13岁的容家傻女,一朝重生!坐拥万能神鼎,身怀灵植空间,她不再是人见人欺的废材弃女!药毒无双,神医也要靠边站;灵兽求契约,不好意思,兽神都喊咱老大;世人,敢欺她辱她,她必百倍还之;再世为人,她王者归来,岂料惹上了邪魅嗜血的他。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诙谐闲趣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诙谐闲趣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