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88300000014

第14章 严谨治学精心育人(3)

当场张老师就叫住了他们,一直让他们站在教室外面,外面天气还是有点冷的,张老师没有心软。离第一节上课还有10分钟,张老师请那四位男生随自己到办公室。张老师随手拿出准备好的几张白纸(预先在早修后弄好的所谓协议书)。“看一看,这是什么,协议书!你们看清楚条款,思量一下是签还是不签。”好家伙,四位男生破涕而笑,随即在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掐指一算,离期末考试也差不多还有十来天,来份“君子协议”,让他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诺言,也正好给他们一个改正的机会,也给紧张的期末复习带来春风。协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近日因早自修来得较迟,今天早上又被老师抓住,经双方协议决定:到期末考试为止每天5∶50之前到教室,做到一天考核分加0.5分,若做不到,每次扣1分。并且在平时做到上课专心听讲,作业尽量完成。若哪天表现特别好,可以考虑多加分。在此期间,解释权归班主任。由张老师和全班同学共同监督执行,此协议即日实行生效。

签完这份协议,他们破涕为笑,脸上已经没有了不服与委屈的踪影。另外,这份“君子协议”在教室里公开宣读并且张贴在教室里,没有想到这“损招”还挺有效,这四位同学再也没有迟到过。

利用群体认同策略,引导学生作好关键的期末复习工作,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如果对个别学生采取常规手段起不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那么老师可以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教育手法,最好是学生们想不到的方法,比方说和他们签订所谓的合同。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使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你给他提出的一些要求,退一步来讲,有些条款和学生可以商量,当然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是不能商量的。最好预先能在班级的班会课上让同学们举手表决,审议通过一些条款,以取得大部分同学的支持,这是应用群体认同策略的前提条件,能够使全体同学共同监督,使这些同学尽快改正,同时不要忘了给予一定的奖励与惩罚机制,使这些学生有努力的目标,最后一定要加大力度执行。

二、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班主任严谨治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为了把教学工作搞好,有益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水平。因此,对于班主任来说“搞好教学”是比“严谨治学”更高一个层次的道德要求,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教学劳动相互关系的一个关键所在。要是一个教师满腹学问,但并不热心教学,工作马马虎虎,甚至把备课、讲课、辅导学生看作是“讨厌的事”,脱离教育实践,一心去追求个人名利,那么,他的学问再好,也不会给学生、给教育工作带来多少好处。班主任的道德责任并不单单在于勤奋钻研学问,占有知识,更重要的是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日常教学工作繁忙而辛苦,要提高教学质量,增进一点学生的知识,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精力、智力、体力。然而,日常平凡、细小、琐碎的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最能显示一个教师的高贵品格。

班主任要把“搞好教学”作为自己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信念之一,应当努力做到:

1.悉心备课,认真讲课,仔细检查教学效果。讲课,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可以激发青少年一代的求知欲,指引他们走上热爱科学,崇尚真理之路。因此,教师应“以全部精力”,认真备好每节课,事先从教案、教具、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好充分准备,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全力以赴讲好课,并虚心听取学生听课的反映,细心批改学生的作业,不断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为了搞好教学,山区女教师覃申媛常常秉烛研究教材到深夜。对课堂上如何动静搭配、设计自动作业,她都要事先周密计划、精心准备。她备有四块小黑板,每天上课前把教的生字、新词和作业写好,还绘制了一百多幅教学挂图,给每个学生用纸板做一套生字卡,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有的学生知识不过关,她耐心指导,一直到学生掌握为止。正是在覃申媛老师这样的努力下,学生们才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成绩。

2.讲究教学艺术,掌握教育规律,勇于创新。做好教学工作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和高超的艺术,这是因为教学劳动本身极为复杂。任何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都只能在总体上提出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而教学劳动的对象是具有不同个性差异的人,恰如一个教育家所说:“我们与之交往的每一个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是一个具有自己思想、情感和兴趣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一个教师要真正完成好教学任务,就要掌握教学艺术,探索教育规律,进行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为了搞好日常教学,教师不但要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基础教育技巧和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情感吸引能力等),而且要在潜心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仔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掌握不同教育方法,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勇于创新。没有基本的教学艺术素养,不懂教育规律,即使有满腔热忱,也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

3.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进行教学劳动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接受信息,选择、运用信息,千方百计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今后在浩瀚无际的知识海洋中独立探索和搏击的能力。这是现代科学文化飞跃发展向人民教师提出的高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总是有限的。但是,教师一旦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智力和能力,那学生日后获取和创造知识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在新的世界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培养人的智力和能力非常重要。多年来我们学校中在教学方法上的那种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严重窒息学生的智慧,扼杀他们的才干,不可能培养出大批适合新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加以变革。

4.重视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开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应是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因而,教师的教学工作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要担负起组织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职业义务。比如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兴趣小组”、“科研小组”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使广大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自觉性,开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5.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教师的教学劳动对象在个人禀赋、才能、爱好、性格等方面是存在个性差异的。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把他们造就成不同类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利益的要求。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邓小平文选》1975年~1982年第103页)我们不少教师往往习惯于用一个固定的尺度、框框去要求学生,要求拔尖学生面面俱到,十全十美,又不顾学生个性的差异,用一模一样的方式,教给一模一样的东西。这种陈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不利于人才的发现和成长,甚至会埋没、毁灭人才。对于某些方面或一方面有才华,而其他方面则一般,甚至有某些缺陷的人才、苗子,我们全体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要给予重视,采用不同的方式施以专门的教育,精心培养,帮助和鼓励他们努力学习,锐意进取,发挥专长,全面发展,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服务。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道德责任。

柏拉图说:“智慧一定具有神圣的品质,这是永远不会丧失它的效能的;可是,由于它的方式不同,于是或为有用与有益,或为无用与有害。”(《柏拉图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28页)今天,我们人民教师将道德美与知识的丰富性结合起来,认真做到“严谨治学,搞好教学”,把自己的才智溶进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为祖国造就出千千万万优秀人才。

下面我们摘录一个班主任写的一个事例,题目是《打开后进生心扉的钥匙在哪里》。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得知,没有教师的一片爱心,就没有这位学生的新生。

廖老师班有个学生,由于老师和家长教育不得法,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变得自暴自弃,初中升高中时,他语文和数理化各门功课总分只有八十四分。因为他上课时经常捣乱,不遵守课堂纪律,老师批评他,他听不进去也改不了,所以老师经常把他赶出教室。只要教师一告状,他爸爸总是二话不说,拿起棍子就打,经常把他从二楼打到马路上。老师声严色厉的批评和训斥,父亲无情的棍棒,没有使这个学生变好,而且使他变得更坏了。老师上课走进教室,他不起立。老师批评他,他不是说“屁股疼”,就是说“没这个习惯”;老师找他谈话,他首先“抗议”,并责问老师是谁告了他的“黑状”。像这样的学生,要求别人尊重他是困难的。但是,对于一个人民教师来说,消除师生对立情绪,还必须从我们自己做起。

升入高二,廖老师就主动接近他、关心他。一次,廖老师和他商量打扫教室的事,他很主动地说:“那好办,利用星期天粉刷一下墙壁,用水把地冲洗干净,写上几条标语。”廖老师说:“对!你的办法好,听你的。”星期天,他来得很早,廖老师就叫他带领几个同学负责刷墙。在这次劳动中,廖老师发现他的脑子很灵,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以后就有意让他办一些事情。一天,廖老师叫他到总务处借个榔头,他不去,说:“人家信不过我,不会借。”廖老师说:“你把帽子戴正,进办公室喊报告,说话先喊老师,再说借榔头干什么用,什么时候还。我就不信不借给你。”不一会儿,他欢欢喜喜地拿着榔头来了。这个心灵受到创伤的孩子,第一次体验到了尊重别人和受人尊重的愉快。以后,经过不断的实践,他渐渐地悟出了“要使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应该尊重别人”的道理。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同学,他都不再蛮横无理了,与周围人的关系也协调了。在老师和同学们帮助下,他的学习进步很快。半年内入了团,毕业被评为三好学生,并考入了太原师专。当同学们问他为什么选择师范专业时,他回答说:“是老师使我获得了新生,师范专业是一项育人的专业,我愿意献身党的教育事业,报答党和老师的恩情。”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欧·亨利作品选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欧·亨利作品选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世界经典奇特神话故事

    世界经典奇特神话故事

    本书为教学课外辅助读物。补充学生课外知识,选取一些中外经典名著供青少年课外阅读。本册选取世界经典神话故事作为经典主题。
  • 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启发青少年生物探秘的故事

    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启发青少年生物探秘的故事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人物掠影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人物掠影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丛书公共30册,是一套汉语与英语的双语丛书。丛书内容包括星宇迷尘、科普长廊、网络生活、网络前沿、电脑学堂、心灵密码、健康饮食、生命律动、体坛经纬、影视千秋等30个方面。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本套丛书把比较前沿的信息教育化,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小红帽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小红帽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Medicine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Medic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魅四小姐

    鬼魅四小姐

    她,陌娅汐,杀手界的第一把交椅,一次任务中,被同伴算计而穿越到了一片神秘的大陆,成为了人人口中的废材小姐,当人们以为他还是原来那个任人宰割的废材小姐时,她却成为了拜年难得一见的天才,浴火重生,灵魂替换,她从最低点到大陆的巅峰……
  • 魔生殇

    魔生殇

    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在学校和兄弟们过着啼笑皆非每一天,但随着他对这世间万物的认知,内心邪恶的一面悄悄的觉醒,白天为人,晚上为魔,两个不同的灵魂,一个善,一个恶,一个天生的怂货,一个与生俱来的皇……
  • 春梦痕

    春梦痕

    朝廷不仁,以民为刍狗!天降异象,异能者现世.庸人异之,皆攻讦诽谤.避世?依附?灭天?且看吾如何偷天换日斗出个朗朗青天.
  • 聚魂之地

    聚魂之地

    一个平凡的中学生,被赋予了冥界护符,从小咒怨缠身,长大后来到一所诡异的中学,一个神秘的驱魔者出现打破了他迷茫的生活,当他发现这个学校的惊天秘密时,能否解开这千百年被封印的诅咒,危险接踵而至.......
  • 恐怖鬼语录

    恐怖鬼语录

    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恐怖故事!!!!!!!!!!!!!!!胆小勿进
  • 酷总裁的野蛮妻

    酷总裁的野蛮妻

    她不是公主,从来不奢望得到王子的爱。遇到他,却是她命中劫数。当男人目光如水地凝着她,承诺要给她一个家时,她知道自己沉沦了。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一波又一波的挑衅,她没有退缩。她说‘除非他亲口叫我走,不然我绝对不会主动离开。她的默默等待,却还是换来了他的残忍。他说,他是那个女人唯一的依靠,却不知道,她的世界,可以依靠的也只有他而已。爱上一个人也许只在一瞬间,忘记一个人,却是一辈子也难。五年后,再次相见。隔着一条街,她在马路的这一边,他在马路的那一边,却像隔了千山万水那般远。她以为擦肩而过后,她和他,只会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徒留伤悲。却不知道,有些人,有些事,早已命中注定。
  • 魔纪传

    魔纪传

    大魔术师刘涛,在表演活埋逃生之际,穿越到了另一片天地中。修仙,他被当做妖魔。修魔,他被视为叛徒。修佛,他念不了经。修道,他不喜打坐。修妖……“丫的,你才是人妖……”刘涛愤愤不已。
  • 婚姻的契约

    婚姻的契约

    自己的孩子却要假他人之手抚养,是狠心,亦或无奈?当得知黑暗组织“R”欲将之绑架的原因竟是为了过瘾,他们除了苦笑,恐怕已无法做出别的表情。
  • 这是一支离别的歌

    这是一支离别的歌

    上海女孩程闻瑾过着平静、简单、一尘不变的生活,直到她十六岁时爱上一个人,一个同龄的男孩子周君彦,方才体会到一种不一样的滋味。那种陌生、真切、微苦而回甘的滋味,绵延了她之后的十年。在她为了追寻初恋来到纽约的这段期间里,程经历了个无家可归的孤独感,尝到了初恋情人违背誓言的苦涩,找到了另一个可以让她耍赖、让她依靠、教她独立的男人,一个真正爱她的男人林晰。多年后当周再次出现时,程一度失去方向。林因为爱她而离开她,她也终于在没有林的呵护下真正成长起来,在他们两人的梦想城市巴黎,程认真审视自己的爱情,为心爱的人创业,开始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