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0600000015

第15章 政治(1)

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是一种权威型的政治文化,有一种使人信从的威望和力量。自政治发端以来,权威就构成了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天神崇拜、祖先崇拜和王权崇拜贯穿封建政治文化始终。

皇帝

皇帝是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中国古代最早所称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来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帝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

在封建社会时代,“皇帝”虽是一个无比尊贵的称号,但臣下在皇帝面前,却不能直呼“皇帝”二字,称呼皇上常常只用皇帝的别称。

东汉时称皇帝为“国家”,这是由于古代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人们便以“国家”作为国的通称,皇帝是国的化身,因而称皇帝为“国家”。晋代仍然沿袭这种称呼。

唐朝称皇帝为“圣人”,在皇宫里面称皇帝为“宅家”,因为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故称“宅家”。

宋朝曾以庙、祖称皇帝,如称宋神宗为“神祖”,称宋仁宗为“仁庙”。还有称“官家”、“官里”的,是取“五帝宫天下,三王家天下”的意思。

此外,皇帝的别称还有天子、陛下、皇上、上、飞龙、乘舆、车驾、驾、万岁、万岁爷、至尊、人主、圣、家家(北朝)、郎主(辽、金)等,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别称的。

国王和皇帝都是君主国的国家元首,但国王和皇帝却是有区别的。皇帝是大一统中国的第一号人物,分封到各地的皇亲国戚和功臣才称国王。也就是说,国王是皇帝诰封的,是要听命于皇帝的。

皇后

皇帝之正妻称“后”或“皇后”。皇后在后宫的地位等同于皇帝在前朝的地位。“皇后”名称自秦汉沿用至清末。

历代皇后的遴选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

★选秀

未大婚的皇帝成年后进行选秀。第一次选秀,一般册封一位皇后(以玉如意为示,得如意者为后)和两位妃。这样册封的皇后地位最高,是皇帝的正妻,所生长子一般封为皇太子,皇帝的正妻皇后所生的孩子如果成为皇帝,那么健在的皇后则成为圣母皇太后;庶妃所生的孩子成为皇帝,那么皇后则成为母后皇太后。

★续弦

皇帝的正室皇后去世之后,皇帝会从后妃之中挑出一位成为继皇后。继皇后的地位高于寻常妃嫔,但比正室皇后要低。继皇后一般是皇帝宠幸的贵妃或皇贵妃中德行高尚者,要么是皇妃中育有子女者。

★母以子贵

皇帝死后,皇子中的某一位继承皇位,新皇帝的母亲自然成为皇后。这就是“母以子贵”的思想。清代的很多妃子都是这样成为皇后的。一般来说,皇帝生母(如果他不是正宫皇后的话)的地位要低于皇帝的正妻。

★追封

这是给予已过世的妃嫔死后荣耀的一种方式。一般被追封者是新皇帝已过世的母亲,但也有例外。

太上皇

历史上的太上皇大致有四个意思,一是皇帝父亲的尊号;二是特指把皇位让给太子而自己退位的皇帝;三是比喻在幕后操纵、掌握实权的人物;四是道教称远古时代的帝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但这不过是有太上皇称号的开始,真正做了太上皇的,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做了皇帝。每当朝会,皇帝一到,百官山呼,依次奉贺。先前的地痞小混混刘邦,此时也摆起了天下至尊的架子。不过,有一件事却有损他的皇帝尊严。那就是碍于封建的孝道,刘邦在家中对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五日一朝(看望)”,而且要拜见,“如家人父子礼”。太公的管家觉得不妥,对太公说:“现在的皇帝虽是您的儿子,但却是天下万民之主;您尽管是皇帝的父亲,可也还是个臣子。怎么能让皇帝拜见臣子呢?这样下去,皇帝就失去了权威。”太公认为这话不错,等到刘邦再来看望时,他就恭敬地拿着扫帚站到门口,又向后倒退,好像奴仆迎接主人。刘邦见状吃了一惊,急忙搀扶太公。于是太公把管家讲的道理说了一遍。刘邦听了自然高兴,便重赏管家,尊太公为太上皇。

后代的太上皇,倒不一定都是做皇帝的儿子尊奉的。有的是主动传位于太子;有的是在形势逼迫下,不得不给儿子让位。他们的境遇也很不一样,有的仍牢握权柄,操纵朝政;有的颐养天年,悠哉游哉;还有的被软禁起来,与囚徒无异。

丞相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丞相是皇帝的股肱,他典领百官,无所不统。

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从秦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汉景帝时改称为相。属于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皇帝会召集公卿、二千石、博士共同在御前商议,避免专断。一般政务,则由丞相决定即可施行。皇帝有事,常向丞相咨询,丞相有时可封驳诏书,表示对皇帝命令持保留态度。

丞相具体职权是:任用官吏,或是向皇帝荐举人才;对于地方官的守、相有考课和黜陟、诛赏的权力;主管律、令及有关刑狱事务;地方上若有暴动等事,丞相派属官前往镇压;在军事或边防方面也承担一定的责任;全国的计籍和各种图籍等档案都归丞相府保存。西汉时御史大夫辅佐丞相,职掌大致相同,所以不少事务常由丞相、御史共同出面处置。

丞相之秩为万石,月俸之谷三百五十斛,钱六万。属官有长史二人,为丞相的助手。另有少史、征事等。又设西曹、东曹、奏曹、集曹、议曹等机构,分管官吏迁除、郡国事务、章奏谋议、征集租谷等事。武帝元狩年间,又置司直,专司刺举百官不法者,从而加强了丞相的监察职能。

西汉初,为相者多为开国功臣,位尊职重,敢于直言进谏。到武帝时,擢用公孙弘为相,开以后布衣登相位的先例。随着君主集权加强,武帝重用内廷近臣,对丞相不甚信任,其在位者大多谨小慎微,庸碌无能。

汉武帝末年,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从此到西汉末,大司马权势在丞相之上,而大司马多由外戚充任。西汉晚期,丞相职权为内朝所取,已无所作为,在君主和权贵面前,阿意曲从,以保持其禄位而已。

汉成帝时,建议立三公制,旨在分散丞相的权力。三公制一直实行到东汉末。

汉献帝时董卓为相国,俨然在百官之上。后来曹操废三公而恢复丞相、御史大夫,并自任丞相。董卓和曹操都是大权独揽,和君主无异。

魏晋南北朝在易代之际有时也设丞相或相国,性质均与董卓、曹操时无异,并非正常官制。

唐、宋以后尚书省或中书省有时设左、右丞相,相当于原来的尚书左右仆射,位居尚书令或中书令之次,握有实权。

明初中书省无令,仅设左、右丞相,权极重,后为明太祖所废,以内阁大学士行丞相职权,迄清末未再恢复。

三公

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以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

西汉初承秦制。从武帝时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称为三公。汉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汉成帝时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

西汉末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新莽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东汉初仍设三公官,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开府置官属。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汉光武帝虽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上。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 。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且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200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曹魏重新恢复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实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消,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九卿

《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条谈到建筑宫室规模时说:“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注云:“六卿三孤为九卿。”此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师、少傅、少保,合为“九卿”。

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机关的总称。北齐改廷尉为大理,改少府为大府。魏晋南北朝以后,设尚书分主各部行政,九卿专掌一部分事务,职位较轻。

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别。明之大九卿为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大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

清代皇帝的谕旨中常以六部九卿并提,可见不把六部计算在九卿之内。九卿究竟指哪些官,说法不一致。其小九卿则指宗人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国子祭酒、顺天府尹、左右春坊庶子。

郡县制

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

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战国时期,随着边防设郡之地逐渐繁盛,内地的县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就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为郡之长,多由武官充任,有征兵领军之权。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

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司马迁说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晋书》以为统一后又有所增设,可达40郡之多。

汉继秦制,比秦更为严整。汉时不断增立新郡,东汉顺帝时全国共有105郡国。国指诸侯王国。武帝以后,国的地位相当于郡。一郡所统之县,一般约为20县上下,一郡总人口数以20万左右者居多,多者也可逾百万。县之下置有乡、亭、里。里是民户聚集之处,犹如后世之村落。

秦称郡之长官为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郡之长官,除太守外,秦置监、尉。汉景帝时改尉为都尉。都尉和太守的治所可分设于两地。都尉也设府置官属,在郡中和太守并重,有时可代太守行事。

县之长官为令、长。《汉书》说县满万户者,其长官称令,不满者称长。令、长的职责是掌管一县的治安、刑讼及赋敛徭役等事。

郡县制确立后,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秦汉之制,郡县每年都要向中央汇报。同时,中央或郡也要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黜,重则免官、服刑。

秦汉的郡县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也即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为后来2000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三省六部

三省六部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起草之责主要由中书舍人负担。

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有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事中掌握。

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分属二省(左属门下、右属中书),以匡王皇帝的过失。

尚书省设在宫外,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为侍郎;各司之长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他们对中央担任具体事务的九寺三监(或五监,见卿监)及地方上的府、州、县官有领导、监督之权。“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

这个原则并没有始终贯彻。唐中叶后,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元代改革三省六部制。金、元、明只设一省六部,一省,金为尚书省;元、明为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

御史台

御史台是监察机构,自秦汉以后,历代都设此机构,掌监察之事。

秦在中央设立了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其长官是御史大夫。在御史大夫之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史等各级监察官员,而以监察史负责地方各郡的监察事务。

汉承秦制,以御史大夫为全国最高长官,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亦称御史府,又称御史大夫寺,别号“宪台”。汉代在御史大夫之下设有御史中丞和中丞,其具体的职务是内掌图书秘籍,外督十三部刺史,举劾案章,居殿中察举非法。御史中丞之下设御史、侍御史,其具体职责是监察违法、举劾违失、受理中央诸公卿奏事,典法度、掌律令、督察部刺史等。

三国魏晋南北朝,监察制度经历了一个较低落的发展时期之后,进入隋唐,随着皇权的再次强化,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隋代中央监察机构沿用东汉以来的名称御史台,首长仍为御史大夫。唐代的监察制度最具规模。唐代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至唐高宗时改名为宪台,武后临朝,又改为肃政台。唐中宗时,又改为左右御史台。唐代中央监察机构不同于前代的是,在御史台之下设立三院,三院分立,相互牵制,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善严密的中央监察机制。这是唐代中央监察系统高度完备的重要标志。

宋元明清时期的监察制度,虽大致沿袭前代,但在某些方面还是有重大创设和发展。

明代废除宰相制度之后,六部直属皇帝,在六部各设一都给事中,称“六科给事中”,加强了对六部官员的监督。明代在地方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到了清代,其单线垂直的独立监察体系基本沿用明制。

枢密院

官署名。五代后梁建立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辽设北枢密院(相当于兵部)、南枢密院(相当于吏部)及汉人枢密院(掌汉族地区兵马)。元代枢密院主要掌军事机密、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务;战争时设行枢密院,掌一方军政。明清废除。

同类推荐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 庆典贺辞大全

    庆典贺辞大全

    中国人历来爱热闹,节庆礼宴都要举办仪式。如今,各种宴会酒席、商务聚会中,致辞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头戏。你还在为当众讲话语无伦次而烦恼吗?你还在为寻找合适的贺词而手忙脚乱吗?你还在为自己拙劣的口才而沮丧吗?《最新庆典贺辞大全》(作者李貌)可以让你走出困境!《最新庆典贺辞大全》中介绍的适用于各种场合的经典贺辞,能让你将锦词妙语、华丽词章信手拈来,使你纵横宴会庆典游刃有余!
  • 思想课堂-商业笔记

    思想课堂-商业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汉字,深沉而博大,古老而神秘,青山绿水中掩映着汉字的形,古刹庙宇间隐藏着汉字的义。本书于浩瀚的字海中择取三百多个常用汉字,用故事串起它们的演变,解释其形与义,辨其异同,与你一同走进汉字的王国,回顾汉字的前世今生,探寻汉字的起源,品味汉字的魅力与人生的智慧。
热门推荐
  • 修仙女配升级传

    修仙女配升级传

    为什么打抱不平还穿越???穿越就穿越吧,怎么不是女主,还不是女配1号???与子柒而言人生就是一场悲剧
  •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现代武器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现代武器

    本书是针对酷爱军事的青少年编写的一部科普图书,如果把先进的武器装备比作勇猛的战士,那么先进的侦察技术就可以比作精明的指挥官。本书容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详细地介绍了现代军事中的侦察通信技术,让青少年对军事有了更深的了解。
  • TFBOYS之雪花飘扬

    TFBOYS之雪花飘扬

    她,来到重庆找王俊凯,但却不是四叶草,而是一个标准的黑粉!她是去找王俊凯报仇的,为了她心爱的人——辰逸.可是真的只有这么简单吗?可是为什么还要牵扯上王源和易烊千玺呢?最后她与tfboys发生了什么?她又会怎样......------------------我知道你不是真心对我的,一直都知道。哦?是吧?那我现在不必在装下去咯?那我应该怎样?你不要把自己当做神好吗?我的事情用得着你来管吗?为什么不肯给我们一个机会?你可以选择一个人,但无论如何都不要伤害其他人好吗?王俊凯请你记住我从来不曾爱过你们......---一瞬间,所有的谎言都被揭穿,他到底会做出什么打算......
  • 忆轩吟

    忆轩吟

    她一个性格古怪,喜欢安静的新时代女性。难得的渡假期却让她来到了异时空。作为富商之女却有一身武艺。美字对她而言以没有意义。树下巧遇心动的姻缘。她为他去书院念书。她为他放弃女儿装只为能……
  • 保安老大在学院

    保安老大在学院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几千光年,而是你深爱着他,而他却忘记了你。
  • 末世名流

    末世名流

    时值乱世,江流与黄钰战于凤凰之巅,众人观瞻。泼墨的剑雨劈向四周,波及者众,这场较量10年之久的明争暗斗,终于将走向句点……
  • 傲世魔妃夫君哪里逃

    傲世魔妃夫君哪里逃

    一场大火,生生地毁了她的幸福,心伤成殇,闭门一年,再次出现,就搅了新皇的登基大典!她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怎容他人觊觎?一场刺杀,让她死去的心一点点鲜活起来,黑夜中默默守护她的那双眼睛,是谁?那致命如毒药般却让她迷恋的熟似故人的雪兰清香,又在何方?一场宫宴,相逢对面,那颗沉寂已久的心再次跳动,只是摘下面具,却是残破陌生的容颜,他说,“太后娘娘,您认错人了!”只是,是否认错,只有擦家而过后胸腔之中蔓延的如潮水般席卷而来的苦涩微凉在无言地抗拒着他的无情。。。奈何,无情,亦是因为深情!
  • 花都魔法师

    花都魔法师

    他是异界的魔法师,却只懂得一点魔法。他没娘疼没爹养,还被丢弃到地球上。还好,沦落地球的他被人捡了回去,并且从此乐此不彼的充当着极品书童,护花使者,烂桃花挡箭牌,超级大备胎和情敌屠杀器等多种功能人物。
  • 美人休想逃

    美人休想逃

    南朝的嫡传帝女,因缘际会流落到北朝,在北朝经历了童年的孤苦,少年的爱情,爱与被爱,葬送的岂止岁月?还有那颗千仓百孔的心……于北朝政变之时逃离北朝,流落到南北朝交界处,在湘楚大地上,他,和他,还有她……再一次卷入南宫,生死相争,谁是胜者?在火刑场上,他又为何弃剑而逃?
  • 穿越历史的倒爷

    穿越历史的倒爷

    【起点签约作品】穿越了,穿越了,赶个时髦我也穿越,强大啊,能来回穿越,怎么样,牛吧,可是。。。。。妈的,怎么穿越了两次就回不去了,我的现代飞机,现代帝国啊,哎,看来只能留在这麻烦的古代了,辛苦的混个小‘帝国’,没事打打猎,找几个和现代明星差不多的美女凑活着过吧!——————————————————————————联系Q号:791359454。——————————————————————————开头认为猪脚弱的,认为猪角无能的,请你看下去,你会发现什么叫‘披在人皮下的一支潜力无限的狼’,你也会验证一个传奇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