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0600000014

第14章 哲学(3)

其次,从概念运用的角度来论证。我们要找匹“马”骑骑,那么“黄马”、“黑马”都是我们要找的马;如果我们要找匹“白马”骑,那么“黄马”、“黑马”都不是我们要找的马。如果“白马”是“马”的话,我们无论是要找匹“马”骑骑还是要找匹“白马”骑,那就应该“黄马”、“黑马”都可以,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就充分证明了“白马”不是“马”。

民贵君轻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另一位大师。

在孟子看来,君臣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平等的关系,国君如何对待臣子,臣子也会相应地回应国君,臣子不必为一个不顾惜臣民的君主竭诚效力。他还认为,残暴的国君不配称君,推翻他们是理所当然的。比如,《孟子·离娄下》中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之所以提倡“民贵君轻”的思想,是因为他不愿看到侵略性战争的劳民伤财,况且战争也不能保证长治久安。在君权日益被强化的战国时代,孟子能如此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当时的时局下,诸侯各王为了笼络人心、寻求国家稳固之策,偶尔还能听取孟子的意见。不过,在弱肉强食的政局、动荡不安的环境下,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是无法立足的。所以,没有哪个君主会完全采纳孟子的主张。事实上,如果真有人采纳,那必定是遭到他国的侵略而无抵抗之力,有时候,“王天下”是要付出代价的,包括国家的人民。

“民贵君轻”的提出,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它反映了一种对人民尊重的思想,对人民或多或少的让步,尽管也许是局部,也许是暂时,但终归是带给了人民一些权利。

庄周梦蝶

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这时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当他醒来后,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和疑惑。他在想: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周梦蝶充分表现庄子的齐物思想。所谓齐物,就是超越万物的差别,了解万物齐一的道理。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就能到达逍遥境界,无往而不快乐。后世常常用“庄周梦蝶”来描绘人生如梦般的恍然、浑然不觉。那种轻灵飘渺的感觉,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河图洛书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背上的旋毛呈星形排列),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境内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龟身甲坼各点直如字画),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范缜与《神灭论》

范缜(约公元450年—515年),中国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无神论者。他曾同佛教有神论者进行了两次公开的论战。范缜反对佛教因果报应说,认为人生好比同一棵树上的花朵,有的花瓣被吹到厅堂,也有些花瓣飘落进粪坑中,这完全是自然现象,毫无因果可言。对于形神之辩,他认为,形神相即,不得分离。精神离开形体,不能单独存在。

《神灭论》是范缜的代表作。南北朝时佛教盛行,神不灭论则是佛教神学的理论基石,是三世轮回因果报应说赖以存在的基础。故“神灭”与“神不灭”之争是佛教与反佛教思想争论的焦点。《神灭论》正是对佛教的理论基础——神不灭论的有力批判。范镇断言,人死精神消灭,不可能成佛,人的富贵贫贱并非天生命定,因果报应纯系无稽之谈。

《神灭论》所讨论的基本问题是形神关系问题,而形神关系问题实质上便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神灭论》的基本命题是“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第一次明确地把精神看作是形体的作用和属性。范缜所关注的形神关系问题,即身心关系问题虽不是儒道两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但却是与儒道共同撑起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之“鼎”的释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王充与《论衡》

王充(约公元27年—79年)是东汉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论衡》是他所撰写的富有批判精神的哲学著作。

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提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他认为,天无意志,日月星辰的运行,是自然规律,并不是天的意志的表现。这一观点否定了董仲舒以来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认为天有意识地创造了自然万物的理论。

王充反对鬼神迷信,认为人死则血脉枯竭,精气灭绝,形体腐朽,变成灰土,不会成为鬼。他断然否定了当时流行的“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的说法,从根本上揭露和批驳了谶纬迷信说教的荒诞和虚伪。

王充坚持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他认为,要获得知识,首先必须通过感官与外界事物接触,然后再进行抽象思维。只有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比较可靠的。他反对人有先验的说法,认为即便是圣人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他认为为了探求知识,即便是质问和驳斥孔子,也不“伤于义”、“逆于理”。

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勇于批判的精神,为中国古代后来的唯物主义者树立了榜样。其观点打击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传统的尊孔观念,其著述在东汉末期以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于当时生产条件和科学水平的限制,王充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其著述中也有不少错误的解释。比如,他无法把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就用宿命论来说明人间富贵贫贱的现象,认为“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等。

《黄帝内经》的哲学思想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涉及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等理论。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主义辨证思想。

《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 其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令人颇感惊讶的是,中华先祖们在《黄帝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黄帝内经》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黄帝内经》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书中指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这一理论强调了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对疾病的预防和反对鬼神迷信有一定作用。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该书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深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黄帝内经》的部分内容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

    《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

    本书是学习汉语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的优秀实用读物,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天文地理、神话典故、时令文史、人伦世俗、宫室珍宝、山河景物、器用饮食、鸟兽花木等。原著的精美语句多源于古代的诗、词、文、赋,有的是引用原话,有的是化用句意,都蕴含着某种事物或某个典故。本书编者力求准确地找寻到每句话、每个典故的来源与出处,并探究出全句话的含义,以展现其精深广博的文化内涵。阅读此书,对于了解古代文化,丰富文学、历史知识,初步掌握创作诗词和撰写对联的语言技巧很有帮助。
  •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姓名学

    姓名学

    本书由著名民俗学专家文龙先生编写。书中介绍了姓氏的时代特征,153个姓氏溯源,帮助你寻根问祖,了解姓名的避讳、谥号、赐名、取名、取字、取号、取乳号、取小名的知识,为了更具实用性,书中还着重介绍了现代起名、改名的知识与方法。姓名,蕴涵了人的精、气、神。姓名,传达着天地之玄机。
  • 安徽泾县

    安徽泾县

    以泾县至今留存的大量古建筑、古遗址为线索,以本地历史人物、民间风情为介质,凸显中国古代汉民族文化的经典与细腻。即使泾县独有的宣纸和花砖,也只是依附于当地深厚文化蕴藏的两道风景。这种深厚蕴藏,使得李白于泾县桃花潭赠汪伦诗,也显得十分寻常。
热门推荐
  • 守望遥远的记忆

    守望遥远的记忆

    韩湘逸帮孟衍苗追求幸福,在这个过程中,她误打误撞的闯进了他的生活中。一场考试,分道扬镳,在某一天,相遇了
  • 怎博笑:妃本无心

    怎博笑:妃本无心

    偷拿了玉佩,21世纪天才考古界少女穿越到了纷乱的王朝中。师傅告诉她,只有集齐六国之宝,才能回到现代。于是,四处奔波,寻找六国的皇室宝物。长孙无忣,一国的太子,为人温柔如水,受万千佳人恋慕,却唯独守护着那个永不会停留脚步的女子。墨蒅,桀骜不驯却又不卑不亢,她来自万年后的时空,却不愿在这个时空安置了自己的心。她说,她不属于这里,她在遥远的地方还有亲人,不能在这个跟她毫无关系的地方耗下去,她的心,不在这里。他说,既然你不属于这里,那么……给你一个家。
  • 青葱以散莫安然

    青葱以散莫安然

    十几年前的一场闹剧,造就了现在卑微的夏宁静。她和养母夏红美生活在不起眼的小镇里。而自己的亲生父母却带着妹妹享尽了这世间的荣华富贵。又是一场意外……她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妹妹陆诗晴却不欢迎她,甚至于要赶她出家门。而最后,夏宁静终于得到了妹妹的认可,可是已经晚了,她已经失去了她最宝贵的东西。多少个认可,多少个爱,都无法换回……
  • 盛世独宠:我的男友是校草

    盛世独宠:我的男友是校草

    他,是凉氏集团的独生子;她,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学生。“凉生!你要不要这样啊!不就踩了你一脚么!至于不啊!”“踩了我一脚就想走?没门!”就这样,她开始了她的女佣生活。
  • TFBOYS安之若素

    TFBOYS安之若素

    『半透明的奶茶』她曾经是响彻音乐界的天才少女,虽为天才,却只是一个努力的女孩。她如樱花般纯洁,会积极的面对生活。她说过:娱乐圈的人虽然耀眼,却也只是普通人,就像安浅被称为天才,也只是个渴望父爱的小女孩。她为安浅,只为博得你浅浅一笑。
  •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本书以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旨趣,介绍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的发展,探讨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分析教师专业和专业发展、学生群体的学习过程,进而阐述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和管理,力图有机整合高等教育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 大尘仙

    大尘仙

    写什么好呢?写什么好呢?写什么好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和《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在宋代,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宋神宗举办“武学”,培养军队的高级将领,即以“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科书。《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从此成为军事将领的必读书,流传很广。对当代和后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形容兵家谋略,往往以精通“六韬三略”归之,或经称谋略为“韬略”,揆其本源,即出于此。
  • 废材主妇的幸福生活

    废材主妇的幸福生活

    每个人都有梦想,废材主妇也不例外,且看有了神奇能力的徐宁怎样开始她低调幸福的生活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地心游记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地心游记

    本书是一部描写冒险的书,它出自“科幻小说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之手。描写地非常精彩,全书讲述里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里登布洛克教授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到冰岛请一位向导,他们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艰险和种种奇观,最后回到了地面。书中的汉斯,阿克塞尔,里登布洛克教授在地心环游了地球一周,好几次险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