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0600000043

第43章 风俗(3)

闹洞房是中国传统婚俗中的一种。这种习俗看似简单,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影响力。从影响的范围来说,可谓遍及全国各地;从存在的时间来看,则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直到近现代仍流行。由于这一习俗以新娘为主要逗趣对象,故又称“闹新娘”、“耍新娘”,旧时还称为“戏妇”。

关于闹洞房习俗的缘由,我国民间有一种普遍的说法是为了驱邪避灾。据说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所以,新婚之夜,亲朋好友不分大小,可以尽情嬉闹。闹洞房能增添喜庆气氛,是对新人的美好祝愿和祝福。

东道主

“东道主”一词,最早见于左丘明的《左传》一书中的《烛之武退秦师》。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九月十三日,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国老臣烛之武私下会见秦穆公。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对秦穆公说:“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怕是保不住了。但郑国灭亡了,对贵国也许并无一点好处。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咱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恐怕是难于做到的吧?到头来得到好处的还是晋国。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就是秦国的实力相应地削弱一分啊!”秦穆公觉得烛之武说得有理。烛之武进一步说:“要是你能把郑国留下,让他作为你们东方道路的主人。你们使者来往经过郑国,万一缺少点什么,郑国一定供应,作好充分的安排,这有什么不好?”

秦穆公终于被说服了,他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晋文公无奈,也只得退兵了。

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来说自称“东道主”。后来,“东道主”就成了主人的代称,而且广泛地使用起来了。

赶集

赶集是我国劳动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活动,我国农村自古以来就有赶集的习俗。这一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呢?

原来,古代人们进行物资交换时,由于没有固定的日子和地点,又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有一方吃亏。因此,人们都有希望有一个定期的公平合理的交换场所。汉朝初年,陆贾和陈平这两位著名政治家通过官府明令规定:各村镇每旬逢“三、六、九”或“一、四、七”或“二、五、八”为上集市进行物资交换日期,集市上设有公证人叫价评议。这样,就形成了原始贸易市场。后来,人们就把上集进行物资交换,称作“赶集”。

赶集是名副其实的买卖交易,一般时间较短,多者不过一天,少则半个时辰,到集上进行交易的时机很要紧,所以前面加了个“赶”字。

“集”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时间上,有所谓“早集”(也称“露水集”)、“午集”、“晚集”之别。有些地方隔日为集,或逢单,或逢双(每旬的一、三、五、七、九和二、四、六、八、十),有些地方则隔三五天不等。

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不可缺少的内容。但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一般较大的庙会在农闲季节举行,少则一日,多则十天。庙会期间,庙内烟火缭绕,锣鼓喧天,庙外各行各业商贩叫卖、杂耍、小吃一应俱全。成千上万的人乘船、步行从四面八方涌向庙会。庙会上小商贩除了吆喝叫卖外,还有各传承的打击声,如货郎担摇皮鼓,铜匠担晃铜串,糖粥担打竹梆,算命打鼓敲小锣,收废品摇铃等等。坐商的招牌花色更多,如典铺在高墙上写个“当”字,茶馆悬挂“茶”字招牌,酒店多悬黄白旗帘,理发店门前竖红、黄、蓝三色转动圆柱灯,浴室挂红灯笼等。

三寸金莲

裹小脚,是自幼把女子的脚用布条扎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的一种封建陋俗。这种经过紧密缠裹导致筋骨畸形的小脚被古人美化为“三寸金莲”而受到广泛赞美,乃至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

古人以三寸之内者为金莲,以四寸之内者为银莲,以大于四寸者为铁莲。于是言及金莲势必三寸,即所谓三寸金莲。后来金莲也被用来泛指缠足鞋,金莲成了小脚的代名词。

一些学者经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

有学者认为,小脚之所以称之为金莲,应该从佛教文化中的莲花方面加以考察。在佛门中,莲花被视为清净高洁的象征。在佛教艺术中,菩萨多赤脚站在莲花上,这可能也是把莲花与女子小脚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莲”前加一个“金”字,可能是出于中国人传统的语言习惯。中国人喜欢以“金”修饰贵重或美好事物,如“金口”、“金睛”、“金銮殿”等。在以小脚为贵的缠足时代,用“金”字修饰“莲”,也属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

缠足现象,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遭到以陈独秀、胡适、鲁迅与周作人等人的猛烈批判,此后,才渐渐绝迹。

寿诞习俗

过去说,“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人活到六十或七十岁,就是老寿星,子女或亲友要张罗为其做寿。做寿必须是生诞之日,所以称之谓“寿诞之喜”。

做寿颇有讲究,如“男做单,女做双”,即同是做六十岁寿,男人59岁就做寿,女人要到60岁生日才做。还有“做七不做八”。就是做七十岁寿不做八十岁寿。

老人寿诞之日,子孙要为其拜寿祝福。堂前高挂寿星图,两旁书写“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等吉祥对联。用面粉做“寿桃”,吃长寿面,下人要给老寿星买新衣、美食。如惊动亲友,凡有人情往来的都要备礼上门祝贺,主家办寿诞酒宴酬谢宾客。过去有钱人做寿,请戏班子到家里唱堂会,现在农村人做寿,请剧团在村口唱戏或包场电影。寿诞送礼形式不一,数量不拘,但唯独有一样东西不能送,那就是钟。“钟”与“终”谐音,是寿的对立面。

做寿也有做四十岁、五十岁的,那是由于个人心理状态和某种原因而采取的行为。旧社会有些官僚地痞,到处撒贴子放风声,或为本人或为其妻子、父母做寿,大收特收其礼,借做寿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人们称这种“做寿”叫“打网”。

婚嫁习俗

婚嫁习俗是我国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嫁习俗各地皆有,而且是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色,其对各地的居民生活有很大的影。以下是一些地方的婚嫁习俗,不必刻意去遵守,因为各地的习俗不同;同时,有些习俗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的色彩,这是我们要坚决摒弃和抵制的。

安床到新婚之夜前,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因为有些地方的传统习俗认为“困空床,不死尪,亦死某”。

结婚成亲之日,新娘出门时,嫂嫂不能相送,因为“嫂”与扫帚星的“扫”同音,不吉利。

成亲日,新娘离开娘家时,大家要哭得越痛怪快越好,因为“哭发哭发不哭不发”,若是不哭的话,反而犯了禁忌。新娘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运。

由于鲜花易凋谢,故婚事应避讳。只有莲招花和石榴花不禁。因为前者的红色花至瓣开自叶心,其状可以意喻闺女出嫁,诚待丈夫,后者则意喻多子多孙。

在迎娶的途中,如果花轿和花轿相逢,便叫做“喜冲喜”,是会带来不祥的,因此,不妨由双方媒人预备花交换,即俗称的“换花”,据说这样便能化解厄运。

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是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在床上。

结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妇携带礼品相谐同往女方家,即所谓的“归宁”。但切记必须在当天日落之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在娘家过夜。万一有特殊原因以致无法回家,夫妻就要分开睡以免新娘子蜜月里的血光,冲撞了娘家人,使娘家倒霉。

丧葬礼俗

比起其它的传统礼俗,丧葬礼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不同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自然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每个民族、甚至不同地区有着不相同的丧葬活动方式和丧葬礼俗。

传统的丧葬礼仪极其繁琐,而且封建迷信色彩浓重。以前大都为木棺土葬,尤以柏木棺、杨木寿为最荣耀。儿女侄孙均戴孝;儿子百日不理发;儿女服孝3年,侄孙辈1年;房门帖白条,3年内不帖春联。一般要经过守灵、报丧、入殓、殡葬、圆坟、祭祀等主要程序。

长辈一般到迟暮之年,晚辈多为其做寿衣、打棺材、修墓穴准备后事。富裕人家的寿衣、棺材用料考究,贫寒之家则难以讲究,极贫者仅用芦席或草苫一卷土埋了事。

在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中,有很多维护传统社会秩序的成份,也有美好的希冀。对于传统的丧葬礼俗,我们既要继承美好的成份,也要坚决抛弃糟粕。

祭祀礼俗

人死入葬后要进行三日祭、七日祭、百日祭和周年祭等祭祀活动。

三日祭,即葬后的第三天,举家上坟添土并摆供哭奠,俗称“服三”,又称“圆坟”。此后每七天祭一次(从死者去世之日起),举家上坟哭奠。一般是从一七到七七,以五七最为隆重,儿女亲友多要摆供品、香和送纸扎。纸扎多为用纸做的金山银山、元宝、摇钱树、马、牛、轿、箱(柜)、聚宝盆等。祭奠结束,纸扎全部烧掉。五七以内,儿女逢人磕头,俗说“死了老的,头不值钱了”,故不少人五七以内尽量少见人,以少磕头。

到死后一百天和周年忌日,死者的亲属同样要带上供品和香、纸上坟祭奠。百天之内,死者亲属要服孝(穿白鞋、帽子、衣服镶白边等),而且有不能理发等忌讳。

周年祭,一般是祭3周年,富裕之家尚有十周年之祭。父母丧1年内不能出远门,不参加盛宴,3年内女儿不穿红,门上忌贴红对联。

生育习俗

孕妇生产前,娘家把小被、垫子、衣裤、鸡蛋、红糖等送至女儿家,婆家也准备相应的东西。

孕妇在婆家生产,不能在娘家生产。分娩时由接生婆(俗称老娘)接生,卷炕席铺干草,产妇在草中生子。第一胎,丈夫前往岳母家报喜,生男为大喜,生女为小喜。产房窗挂红布,门挂红布条,表示“喜事”,提醒外人莫入。

产后3天请“老娘婆”吃饭;7天,产妇吃水饺(俗称“捏骨缝”);10天,娘家送斗米、斗面和核桃、鸡蛋、红糖等物表示祝贺,俗称“做十日”,并有“男11天、女9天”的习俗。

婴儿满月时产妇回娘家,名曰“挪骚窝”。有的人家“办满月”,亲友持礼物祝贺,也有送匾的,生男上书“弄璋之喜”,生女上书“弄瓦之喜”。

婴儿降生99天,谓之“百岁”,婴儿戴“百岁锁”,穿百家衣(即由村里的百家碎布制作),全家人吃馒头,取“长命百岁”、“发旺免灾”之意。

婴儿满1周岁谓之生日。生日的前一天谓之“寿日”。过寿日吃面条,取“长寿”之意。过生日蒸馒头、煮鸡蛋,取“发旺”之意;姑送鞋,姨送帽,妗送衩(裤子),名曰“红一腿,绿一腿,阎王见了咧咧嘴”,取“免灾强壮”之意。以后的生日,一般农户给孩子煮两个鸡蛋吃,其他礼仪全免。

如今,越来越多的产妇去医院分娩,产前产后的习俗逐渐减少。

同类推荐
  •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长白山不仅拥有天池、瀑布、温泉、大峡谷、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其中蕴含着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质朴耐劳、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拼搏奋斗、开拓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等。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思考成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思考成才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中国未解之谜,分为远古文明、历史悬案、帝王之迷、军事谜团、文物寻踪、奇域奇俗、自然玄奇、文化迷踪、科学探索等10个部分,生动剖析了这些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疑。虽然这些中国未解之谜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却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好地挑战极限、探索未来。
  • 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方水土一方人

    中国的文化浑厚深远,有源有流,仪态万千。它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和极强的生命力,也正因为此,中华民族才得以长期地存在与持续地发展。然而,尽管中国的广袤大地以及居于其上的居民被共同的主干文化纽带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民族,但实际上,他们在外表、习俗、性格上的区别之大,并不亚于南欧地中海人和北欧日尔曼人的差别。地域性文化的特征也是很明显的。
  • 中华典故(第十卷)

    中华典故(第十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长治大事记

    长治大事记

    五千多年前,炎帝在上党完成了中华民族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重大转折。炎帝之女女娃,随父治理水患,不幸溺水身亡,化作精卫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发鸠山在长子县,山上的灵湫庙即为纪念女娃而建。
  • 金魂圣尊

    金魂圣尊

    战魂大陆,以魂为尊!陆分四域,东原,西山,南漠,北水。北水域极北之地,有一偏城,名曰黑水,一天,电闪雷霆,狂风暴雨,一道紫色电龙从天而降……故事就此开始……显战魂,养战魂,炼战魂,融战魂,化战魂!
  • 倾世巨星

    倾世巨星

    【神洲帝国】专业课分数全城第一的声乐考生叶洛,高考后由于文化课分数被朋友顶替,错失了音乐学院的入学资格。因家境贫困,落榜之后,叶洛家人为借学费的事辗转奔波,却得到一次次闭门羹。心灰意冷之下,叶洛准备放弃心中的音乐学院梦想,欲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音乐之路。而就在这时,他意外收获一场神秘的造化——拥有通晓异时空艺术作品的梦境,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地球)无数或伟大或流行的艺术作品,成为他艺术之路的一份专属金手指。自此以后,一段开挂外加主角光环亮瞎狗眼的装逼之路,在他眼前铺展开来……
  • 死亡解剖楼

    死亡解剖楼

    如果安腾那天不走错路,那么就不会有后来发生的事了,我也不用费尽周折来写这篇故事了。但人生没有如果,发生就是发生,所以,我还是得坐到电脑面前把这件事讲述一遍……
  • 我的青春不是那么正常

    我的青春不是那么正常

    人家的青春应该是,考上大学迎娶美女同桌,从此创业登上大佬一旁,可是我的怎么和别人不一样,
  • 超萌系统

    超萌系统

    靠卖萌获取网络流行语的能力,成就自身。一位普通的高三毕业生,向女生表白被拒,去访问她空间时,意外进入萌爱世界,获得支配萌兽的超神能力!初级萌兽叮当猫化身数十‘围观党’包围敌人原地踏步,中级萌兽皮卡丘化身‘酱油党’扔出数百个瓶子喷出酱油汇聚成河淹没整条街,顶级萌兽小狐狸化身‘重口味党’用吃了几碗蒜泥几天没刷牙的嘴巴臭晕对手,‘躺着也中枪党’可以接连躺着抽筋导致地陷冒出枪孔,‘神马都是浮云’可以马儿奔跑在浮云上改变天气变化,而还有的‘开门,查水表’则可以……这些依靠萌兽获取网络流行语的能力,都唯他所用!……PS:新书发布,求点击,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求评论,各种求啊!~
  • 狐仙

    狐仙

    都说狐仙是因藏于书生的袍下才有了来世的报恩。可他们与聊斋故事中所写的大不相同,她是狐仙不假,他却不是书生……雷雨夜,他带她回家,从此上演了一出哀怨缠绵的故事……
  • 上一代文明

    上一代文明

    白老临终前交给殷白丁一个写作任务,作为网络写手的殷白丁不辱使命,写出了一部历史小说叫《消失的古文明》,发表在神话论坛里,在"神话论坛"里结识了一个网名叫"历史过来的人",俩人见面后,殷白丁发现这个女孩真是从一万多年前穿越到今的人,并且和她一起穿越到了某个名为"天堂号"的空间里,在这里面,殷白丁终于了解到盘古到夏朝季杼中兴这段时期的历史,而且还了解到了那个时代下的全世界发展史?
  • 无邪小妖后:妖王,求放过
  • 不良行动,盗警计划

    不良行动,盗警计划

    刑警与怪盗一同上演一场盛大的假面舞会,最终是刑警逮捕了怪盗还是怪盗先诱捕了刑警?假面舞会现在在步步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