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11800000067

第67章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讲到学习运动。古人讲过:“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就是说:人不知道古今,等于牛马穿了衣服一样。

《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939年5月20日),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第177页。语出韩愈诗《符读书城南》。襟裾:衣服的前后襟,代指衣服。

但凡历史上的伟人,总是因为他们能够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眼界宽广一些,能够在历史的转折关头看清楚它的走向,从而领导和推动历史的发展。而拥有这种本领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他具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从而形成和掌握一套能够正确指导实践的理论。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伟人,与他的广闻博识和深厚的理论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39年1月的一次演说中,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话:“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能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这不仅是毛泽东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切身体会,而且也是他对中国革命道路与前途的一种思考。在指导革命实践的过程中,毛泽东强烈地感到,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他向全党发出学习理论的号召。他指出:“我们的任务,是领导一个几万万人口的大民族,进行空前的伟大的斗争。所以,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我希望从我们这次中央全会之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为此,六中全会做出了在全党展开一次学习运动的决议。

在号召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毛泽东又特别强调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继承。他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毛泽东本人对中国古典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从经史子集到稗官小说,他几乎无所不读。在延安的一段时期里,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得毛泽东有了较多阅读古书的时间。1937年,他曾托李克农买了两套蔡东藩著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除自己阅读外,还推荐给他人阅读。那时,他还饶有兴致地阅读了《容斋随笔》和《笔记小说大观》等笔记小说。毛泽东认为,学习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国历史文化,目的是总结和吸取历史的优秀传统,用以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尤其是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抗战时期,毛泽东对发扬民族优良传统以鼓舞抗战士气的作用显得尤为敏感和重视。这一点在他1939年1月关于研究民族史问题给何干之的一封信中有很好的体现。他说:“如能在你的书中证明民族抵抗与民族投降两条路线的谁对谁错,而把南北朝、南宋、明末、清末一班民族投降主义者痛斥一番,把那些民族抵抗主义者赞扬一番,对于当前抗日战争是有帮助的。只有一点,对于那些‘兼弱攻昧一好大喜功’的侵略政策(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过的)应采取不赞同态度,不使和积极抵抗政策混同起来。为抵抗而进攻,不在侵略范围之内,如东汉班超的事业等。”在同一时期,毛泽东还对陈伯达所著《墨子哲学思想》、《孔子哲学思想》等书中的许多哲学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并联系抗战时期的实际发表了许多精辟的意见。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应邀在中共中央干部教育部召开的学习运动动员会上,对参加学习运动的延安在职干部发表讲话,他再一次对开展学习运动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他用韩愈的诗句“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来强调学习历史知识、研究现实情况的重要性。他解释说:“什么叫‘古’?‘古’就是历史,过去的都叫‘古’,自盘古开天地,一直到如今,这个中间过程就叫‘古’。‘今’就是现在。我们单通现在是不够的,还须通过去。”通过去就要学习。毛泽东进而指出,发起学习运动的直接原因一是我们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几十万、几百万共产党员要领导几千万、几万万人的革命,假使没有学问,是不成的。二是要改善党的工作。干部要把工作做得好,就要多懂一点,要增加他们的知识。三是要建设一个独立的、有战斗力的大党。这就要有大批的有学问的干部做骨干。可见,毛泽东引用“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这样一句古涛,针对的已不仅仅是一般人的成长修养的问题,而是从整个党的事业出发,对作为革命领导者的党员干部提出的一种期望和鞭策。

同类推荐
  • 解放襄阳

    解放襄阳

    国军数万劲旅,6月9日从延安向西北扫荡,占领保安、青阳岔、卧牛城等处,到达共匪中央首脑部所在地。毛泽东一行正冒雨向北逃窜,又据当地人士透露,共党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身负重伤,危在旦夕;共产党中央书记任弼时在雨夜逃逸时摔下山沟,粉身碎骨……;在此次追剿行动中,美国测向仪的准确事达百分之百……
  • 闲居诗韵

    闲居诗韵

    本书以历史、地理、人文为写作范畴,是一本散文为主、诗歌为辅的文学集子。其中诗歌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当代诗歌和古体诗歌。
  • 曲终人不散

    曲终人不散

    《曲终人不散》将张允和散见于几本旧作的文章,汇成一本回忆文录,向读者娓娓道出“合肥四姐妹”及其丈夫、亲友们的旧闻轶事,从中再现她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和魅力人格。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

    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读名家名作就是大师的心灵在晤谈。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
  • 毛泽东读古典名著

    毛泽东读古典名著

    毛泽东博览群书,终身酷爱读书。早在青少年时代,毛泽东就熟读《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在后来的半个世纪,他还一直爱不释手,直至生命垂危的最后的岁月,他在病中还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还时常很有兴致地和身边的同志谈论和评说。本书重点将讲述了毛泽东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古典名著的批注、评论和轶闻趣事,不但让读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粹,而且学习伟人的读书方法和智慧。
热门推荐
  • 浮生若

    浮生若

    用最简单的语言,写最简单的故事,用简单的喜怒哀乐,祭奠最好的时光。
  • 仙,魔,道人

    仙,魔,道人

    前世岁月,今世重现!究竟是仙者的荣耀?魔师的狂傲?还是道人的盛世?真英雄ー乃把酒言欢论今世!金樽对月漠众生!
  • 九天临世

    九天临世

    雪樱树再现世间,人族少年从此踏上漫漫修行路…
  • 五十年守望——迟到的钦差大臣

    五十年守望——迟到的钦差大臣

    本书是对上海戏剧学院与上海焦晃艺术工作室联合制作的《钦差大臣》舞台艺术的总结。包括《钦差大臣》剧组主要创作人员的创作心得、演出评论文章、专家研讨会发言,以及演出台本、剧照,涉及此次创作演出的方方面面。五十年前一段未了的戏剧情缘,促成了这次难得的演出。上戏表演系59届一群年过七旬的老演员创造了话剧史上的一个传奇,这个戏的演出代表了这一代学子半个世纪的奋斗、坚持、追求和理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的记录。
  • 夜雪记

    夜雪记

    流光夜雪今飞渡,风起重楼天外云。千山,征程弥漫。乱世,烽火纷繁。念往事留多少羁绊。神奇的十二重楼,强大的七星天宿,构成了云荒的那一片苍凉。一段传奇的终结总是意味着另一段传奇的开始……但当你站到世界的最高处俯视大地时,却发现一切只不过如镜花水月一般无情。浮云飘过,戴着侍魂之玉的迷一样的少年又如何看破这天的边界。看奶牛,得永生。(是奶牛不是牛奶,别看错了哦。。。)
  • 规矩的修行

    规矩的修行

    本书主要收录星云大师写给弟子、僧众、佛光会会员的信函,流露对徒众待人处事、行道修持的关切,看似零落的篇章,却是大师弘法中留下的飞鸿雪爪,弥足珍贵。
  • 武逆天下

    武逆天下

    叶向晨不甘身为废材,以大毅力打破血脉囚笼,获大造化,修无上武道!且看他继太祖之英灵,携东荒之圣鼎,脚踏天道不公,拳镇万域圣者,追寻自身血脉囚笼之迷,破除命运枷锁,以绝世武魂、以不甘武意、以至强武道,逆天下,定苍生!
  • 继承者之千金小姐

    继承者之千金小姐

    文章李小小是一个孤儿从小被收养,她有一个歌手梦,一步一步的正在实现,还遇上了心中的白马王子,她的身份也在一点一点中发现
  • 把大学生培养成财富

    把大学生培养成财富

    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从哪里开始?答案是:从每个人的成功开始。过去,我们总是有个习惯,就是格外喜欢宏观的东西。比如,我们时常去关注那.……
  • A Little Book of Eternal Wisdom

    A Little Book of Eternal Wisdo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