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4100000027

第27章 华藏遍《普贤行愿品》学记第七讲(2)

底下是以比喻来说明,“如空中月,出于云翳。”好像晚上一轮明月,它从云翳乌云的覆盖下,透出光明来了。也就是比喻,我们真心本性这个本体,因为修行普贤行愿法门,清净光明的智慧相显出来了,出于烦恼的云翳,出于惑、业、苦的云翳,所以无有障碍。这个是不障增上果。

第二是与力增上果。也就是说我们诵普贤行愿法门,功德善法都能增上,都能增加,这个是与力增上果。

那么“诸佛菩萨之所称赞”,得到诸佛菩萨的赞叹,因为我们是按照真本,本修因来修,诸佛也是以本修因,真本来修的,所以诸佛菩萨很赞叹。

“一切人天皆应礼敬”,那么也受到众生的供养。诸佛菩萨看到我们按照普贤十愿去修,会称赞我们有智慧,称赞我们是真修,是真正了解了修行方法,不是以前以生灭心去妄修,现在知道呢,以不生不灭的真心来称性而修,所以诸佛菩萨呢,都为我们高兴。按照普贤行愿去修学的人,他遵循崇高的道德规范,因为他能够有平等心,破除我执法执,所以一切人天都礼敬他们,因为他道德情操很高尚。“一切众生悉应供养”,能够成为一切众生的福田。

第二是等流果,以上是增上果,这个是等流果。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那么我们先要说一说这个五果。等流果呢,唯识上面说,“六因五果四缘”,从唯识的角度来说的话,四缘是亲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比方说,我要由方广寺去南岳,那么我要去南岳这个念头是亲因缘,是我的目标,是我的动机,是我的一个想法,一个启动的动机,这个是亲因缘。所缘缘呢,南岳这是我所缘的对象。等无间缘呢,是我一直要念念相续,我一直要想去南岳去办个什么事。如果我走到中途,我这个念头转变了,我走到一半,我不想去了,那我就回来,那这个事情呢,就去不了了,所以等无间缘是一直在缘。然后增上缘就是要有一定的善巧方便,比方说有车那就比较快。

那么五果来说,有士用果,士用果也称为现法果。好像农民种庄稼,春种秋收,这个是士用果。

有异熟果,异熟果,就是今生造业,来生受报,异时而熟。因为是异时而熟呢,所以我们称之为异熟果。

还有就是等流果,等流果呢,就包括了造作等流和习气等流。造作等流也就是说领受,你这个正报已经受了。异熟果,正报已经受了,在以后还要受余报,还有一种习气等流,就是说他前面造的那个业呢,他会有一种习气种子熏习。比方说杀生业重的人,他的异熟果是堕地狱;他的习气等流果呢,是地狱里面出来到人间,还喜欢杀生,有习气。

还有增上果,增上果又包括了增上果和与他增上果。那就是说对于依报的影响,比方说,妄语习气重的人,他的对依报的影响的增上果呢,就是稻谷成熟的时候有很多的空壳;那个犯邪淫业的人呢,他的增上果是处在污秽的环境里面,或者是荆棘丛中,这样的不悦意果报。

那么还有就是离系果,离系果是圣人的果,超出六道轮回的圣人的果。

那么这个是普通从唯识学的角度来说五果。

本经里面的,《普贤行愿品》里面所说的五果比唯识上的五果,要更加的高妙。

那么第二的等流果是“善得人身”,那我们诵这个《普贤行愿品》就能够如普贤菩萨,同等之流类,所以称为等流果。第一是善得人身;第二是圆满普贤功德;第三是迅速成就如普贤菩萨的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善得人身,“此善男子,善得人身”,这是诵《普贤行愿品》的功德,是诵持《普贤行愿品》,能够招感殊胜的果报,殊胜的等流果。那么将来你出生的家庭,就非常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相貌也长得很庄严;能够生在一个有佛法的社会里面;能够从小遇到很多善知识,跟你在一起,善知识愿意将佛法传授给你;这个都是“善得人身”。所以我们通过学佛,我们要能够深信因果,要能够业果如理取舍,我们现在的行为呢,要对未来的生命负责,所以未来的生命,生生世世都能“善得人身”,这个就是诵《普贤行愿品》的殊胜功德。

如果没有修学普贤行愿法门,没有深信因果,做了错事也毫无惭愧,造很多罪业,那就是对自己将来的生命不负责任,在将来的生命里面就“不善得人身”。

“善得人身”很重要,在《菩提道次第》里面,这个“善得人身”就称为八福德人身,宗喀巴大师把它归纳为,我们要修行就要具足这个八福德人身,我们修行才会没有障碍,才会容易成就,所以要“善得人身”。如果你没有具足这个八福德人身,修行就容易遇到很多的障碍。

那么八福德,第一个是寿命福德,长寿就有很多时间去修行。

第二是相好庄严的福德,众生见而生欢喜,愿意亲近和帮助,愿意亲近你,愿意帮助你。

第三是生于富贵之家,就不用为衣食操心,就有很多的时间,能够安闲地学修佛法,不会为衣食而奔波,不会沦为奴隶,失去修法的自由。

第四是财富、人缘具足,那么就可以救济和摄持一切众生,这个是利他的,利于度化。财富具足,人缘具足,能够从物质上、从法义上都度化他们,都摄受他们,以财施、法施帮助他们。

那么这个就是第四和第五的“善得人身”。

第六的“善得人身”是具权威,就能够在利益摄受众生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就是地位很崇高,那么他的影响力很大。

第七是具男子身,有很多修法的方便,可以自主自身,就避免他人的威胁干扰。当然最关键还是指我们的心,心呢,要是志求胜法,超出轮回,要是“大方广”,体悟真心“大方广”,虽然外相是女人相,也可以说心是大丈夫。

第八是身体强壮,得此福德,可以精力充沛地修行,利众,完成自利利他的事业。

所以我们学习《普贤行愿品》,诵持行愿品就能够“善得人身”,并且圆满普贤所有功德,就能够圆满成就普贤菩萨的所有功德。等到修学功德完全圆满了,我们就能够像普贤菩萨一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成就微妙庄严的色身,具备三十二种大丈夫的庄严圆满清净,一切众生见之生欢喜的妙相,这个是等流果。

第三是异熟果。

【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

如果是生到人道和天道来,那么他所在之处都能够常居胜族,胜族就是贵族。那么应该有两层的解说,第一层是外层的,就是说我们修学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的人,如果这一世,还没有圆满成就上面所说的那个等流果,那些种种的殊胜的果报;那么到了下一世,无论是生在天道,还是生在人道,那么都会常居胜族。在人道之中,他会投生到大富大贵的人家里面去,不会生在贫穷困苦之中。这个是外层的说法。

内层的说法应该是,常居胜族是常居有正法住世的地方,那么这个是胜族,是生在佛的家族。那么也就是说,他能够因为宿世诵持的缘故,虽然没有圆满成就,但是他的异熟果是第二生之中能够迅速地体悟佛性,能够迅速地圆成佛道,能够成为佛的家族,佛的种姓。这是常居胜族。

第四是士用果。

【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

修学普贤行愿法门的人,永远都不会堕落到三恶道中去,所以这是“悉能破坏一切恶趣”,并且能够破坏一切恶道,使三恶道里面的众生越来越少,直到恶道彻底消除。为什么能够破坏一切恶趣呢?恶趣的因都是因为贪瞋痴,贪瞋痴的原因是因为实执,执著于实有;现在呢,我们修学普贤行愿法门,就能够转贪瞋痴为戒定慧,就能够以“忏悔业障”、“随喜功德”,乃至于“恒顺众生”、“普皆回向”,这样种种的功德,帮助一切众生“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所以“悉能破坏一切恶趣”。

“悉能远离一切恶友”,能够远离一切不善的朋友。那么自己因为诵持《普贤行愿品》,那么在此生此世,自己就能够保持正知正见,就能够不被其他的邪知见、邪说所迷惑。这个是此生此世的士用果,现在就能够得到的现法果。不会被一切恶友所迷惑。

这个恶友,你不要以为就是说,现一个凶猛相来伤害你,这个才是恶友;还有一种是软的绳索的恶友,他对你很好,然后对你有一个情执,老是要绑住你,老是要把你拉到这个六道轮回里面去,老是要诱惑你,让你起贪瞋痴,这个也是恶友啊。所以,硬的、软的都有。

那么我们如果没有修学普贤行愿法门,我们就会被众生所转。众生对我们不好,我们生瞋心;众生对我们好,我们生贪心。然后你就不能够远离一切恶友了,你就不能超出生死轮回了。

现在我们修学普贤行愿法门,知道“恒顺众生”,恒顺一切众生,因地发心,发菩提心,是因众生而发;然后知道我与众生皆有真如自性,所以在广修六度万行的时候,就不会被众生所转;最后能够圆成佛道。这个是远离一切恶友。

“悉能制伏一切外道”,一切外道的邪知邪见,我们都能够摧灭它,我们都能够看破它,我们能够降伏一切的妖魔鬼怪。这是现在的现法果、士用果。

底下第五是离系果。

【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诵经的功德,能够任运地破除烦恼的系缚,所以说这个是离系果,能够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好像狮子一吼,百兽降伏。同样的,《普贤行愿品》这个正见的正法幢一树立,一切的邪知见都破除了。所以我们修学普贤十大行愿的修行人,能够破除一切烦恼,能够得到大自在,能够转化烦恼,能够从破除人我执和法我执下手。

所以普贤十大愿王,十大愿里面核心的是两大愿,就是第八“常随佛学”、第九“恒顺众生”。第八“常随佛学”是上求佛道,第九“恒顺众生”是下化众生,所以这两愿是核心。那在这个两愿之中,核心的核心就是“恒顺众生”,以众生为中心,从以自我为中心转过来,要以众生为中心。

所以我们能够按照普贤行愿法门来修的话,那么我们能够破除一切烦恼。为什么?因为我们的人我执、法我执都破掉了,我们现在以众生为中心了,“恒顺众生”了,所以破人我执;我们现在呢,一切修行功德都回向给一切众生,“普皆回向”啊,所以就破了法我执了,法我执破掉了,一切烦恼都破掉了。

修学普贤行愿呢,那么你就真正智慧广大,你就真正有贤良的、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所以你就有资格接受一切人对你的恭敬、礼拜、供养,所以“堪受一切众生供养”,这个是讲五果的离系果。

所以我们单单是诵持《行愿品》,就能够得到这个五种殊胜的果报。

以下的经文是别显净土殊胜果,显也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显普贤行愿的功能,第二是明殊胜的果报。

我们先看显普贤行愿的功能。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这一段就是讲两句话,哪两句呢?“万般将不去,唯有愿随身。”普贤行愿的愿随身。

我们先说“万般将不去”。

第一,诸根散坏,那就是自己的身体带不去。要走了,临命终时,自己的身体,你生前怎么爱惜它,怎么保护它,怎么做美容,那你要走了,带不走啊,诸根散坏。所以这个是自身,身体带不去。

第二,是他身带不去。亲属你也带不走啊,亲属也舍离呀,“一切亲属悉皆舍离”。

第三,是威势退失。生前你很有地位很有威势,前呼后拥,那你要走的时候,这些“威势悉皆退失”啊。

那么第四是那些财产也带不去;“辅相大臣”不能跟你走;“宫城内外”,宫殿城市都带不走;象宝、马宝,还有交通工具,“车乘”带不走;一切“珍宝”,一切“伏藏”,财宝都带不走;“如是一切,无复相随”。这是世间的福报带不去。

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要能够放下,不要执著于它,不要执著于身体,不要执著于财产,不要执著于眷属。要精进按照普贤行愿法门,来看破、放下,精进念阿弥陀佛,万缘放下,单提圣号。这样子的修行呢,才能成就。

所以平常的人,虽然没有好像这个《行愿品》上面所讲的,形容这个国王的这样子的富有,虽然平常人没有国王那样子富有。但是每个人家里面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财产,好像存折啊,金银首饰啊,不要生贪执,一念贪执放不下呢,你就会给阎罗王抓住了。好像以前我们讲的那个人抓猴子那个故事一样,猴子放不下一口食物呢,就给人捉住了。我们放不下这些财物,我们也就给阎罗王捉住了。所以要能够放下来,“万般将不去”。

佛经上面有一个故事说,古时候有一个富翁,这个人家里面很富有,他有四个老婆。那么有一天,他快要死了,年纪也大了。他把四个老婆都叫到自己跟前。首先就问平时最关心的最小的老婆:“我快要离开人世间了,我孤零零一个人去,感到很伤感。平时我对你是最好了,到哪里去我都带着你了,对你也是千般将就、万般爱护了。现在我要走了,你能不能够陪我去呢?”

那这个小老婆说,“我知道你是对我很好,但是我还这么年轻,我不能跟你去了。”不能跟你走了。

这个富翁就很失望了,再问第三个老婆说,试探一下她说:“你愿意跟我走吗?”

第三个老婆也说:“你最关心那个,你最喜爱、最爱护那个,最小的那个小老婆,她都不愿意跟你去,我凭什么要跟你走啊?”也是不去了。

再问第二这呢,她就说,“我是很愿意跟你一起去。但是呢,你看全家的事务,都是我在操劳,儿女也需要扶养,所以,我恐怕也不能跟你去了。但是你死以后呢,每一年清明的时候,我会到你坟上去拜祭一下,这个嘛是,可以的。”

最后呢,他就觉得很垂头丧气,就问这个大老婆说,“你愿意跟我去吗?”

那个大老婆就说,“我非常愿意跟你去!并且你上刀山下火海,我都愿意跟你去!”

这个是个比喻。这个比喻呢,那个小老婆是比喻我们的身体。我们这个身体是怎么样?我们到哪里呢,都是带着这个身体,对不对?所以说,对我们这个身体,是千般将就、万般爱护的了,但是呢,你那么爱惜执著你这个身体,你走的时候带得走吗?带不走啊。

你想想啊,说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一个人死了扔出去了,一头猪死了扔出去了,都是扔在外面,那么那个人如果要捡的话,他是捡那个死人,还是捡那个死猪啊?肯定是捡那个死猪肉回去吃的了。不会捡那个死人的了,人要死了,这个身体比一头死猪,还比不上了,为什么要那么执著啊?所以要能够放下。

那么第三这个老婆是比喻什么?比喻我们的财产、名利、地位、威势,这一切呢,也带不走啊。所以这个经上面所讲的,诸根散坏,我们的身体会散坏,我们带不走,这就是前面讲的呢,最小老婆不愿意跟他走啊。那么第三个老婆呢,也是比喻财产名誉地位,这些威势也会退失啊;这些珍宝财产,也不会跟他走啊。

第二个老婆,是比喻世间人的亲属、眷属,世间人的妻子,那么,你要过世了,她会在清明节来拜祭一下,但是也不可能跟着走。

同类推荐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金阊区志

    金阊区志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9年,重点记述了1951年苏州市金阊区建区以来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 西北宗教论丛1

    西北宗教论丛1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所拥有30多个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性大学。从它开办之日起,学校开设有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课程,为各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1995年我们申请宗教学硕士点,1996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立宗教研究中心,于1997年开始招收宗教学硕士研究生,以西北地区的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研究为主,设立了藏传佛教研究与管理、伊斯兰教研究与管理和宗教学理论研究三个方向,进行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的宗教史、宗教思想理论、民族史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
  •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不息追求的当代高僧,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是一部让人获得文学快感与佛学修养的读物。
  • 古兰经百科问答

    古兰经百科问答

    《古兰经》包罗万象,蕴含丰富的各门学科知识,该书以问答形式分门别类整理和归类了《古兰经》中涉及的历史故事、山川河流、天文历法、动植物、工农业、商业贸易、社会关系等,有助于读者了解、认知和研究《古兰经》。
热门推荐
  • 勿殇流年殇

    勿殇流年殇

    元以为自己可以放弃仇恨,只为喜欢他。可是结果变成这样到底是谁逼谁。。。
  • 蓝焰之冷雨眷心

    蓝焰之冷雨眷心

    隐藏身份,异国念书,只为图个清静。孰知应了那神棍的话,转入圣廷之后,暗潮汹涌,桃花不断,风波不止。一系列变故让她的身份不得不曝光……————————————本文伪校园,前期较慢热,铺垫平静的校园生活,希望亲们耐心看下去,新人新文,诸多不足,会尽量改进。
  • 生命回收师:乱世之战

    生命回收师:乱世之战

    难得的好友,最后却要针锋相对。“为什么?唐果,为什么是你?”
  • 邪天逆修

    邪天逆修

    一位天才得到上古传承《最上乘论》,修炼《邪天罡经》,觉醒异灵根,踏上逆天修行之路…….他是一位绝世天才,他也是一位好战分子,他会无厘头的杀人,他也有软弱的时候,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人生哲学大师……
  • 令狐冲之异界巅峰

    令狐冲之异界巅峰

    我只有九式,却让风云变色。我只有一经,却让异界震惊。我只有一法,却让天地颤抖。九式——独孤九剑!一经——易筋经!一法——吸星大法!看我令狐冲染指上苍,踏破苍穹,登上那极道之巅!
  • 重生幻镜

    重生幻镜

    他说,待他重生之日,定要将这个世界重新毁灭一次。然而意外的提前重生,却让他失去了前世所有的记忆。在这一片风起云涌,幻术为尊的异世大陆,他再一次的卷入阴谋纷争之中。然而,九州天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王者?前世今生的爱恨纠缠,他又终情归何处?这一次,他能否守护自己的本心,守护住今生唯一的爱恋……
  • 网络学习:崛起、挑战与应对

    网络学习:崛起、挑战与应对

    本书对网络学习的形式、特征、内容、环境、影响、作用、全球化趋势以及我国发展网络学习的对策和战略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 纵情花丛:少男生活史

    纵情花丛:少男生活史

    楚南,姓楚名南,别音的言外之意就是“处男”!害得这么一位少男每次邂逅漂亮女孩,都要历尽艰辛。俗语说得好:“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个折磨他的女人。”这句话几乎就变成了楚南的座右铭。漂亮女人迷倒人,淫荡女人爽死人,柔情女人爱死人,有才女人勾死人,有财女人玩死人。楚南觉得自己人生在世,花前月下的死在这群小美眉身边,那才叫过瘾。
  • 农民小伙打工记

    农民小伙打工记

    一个来自农村的,冷酷无情的黑道特工的人生。他的格言是,不管是谁,做错事就得付出代价。
  • 季末的伤

    季末的伤

    一张可爱的娃娃脸,却又不乏妖媚,水灵灵的双眸似是会说话般,诉说着心里的不甘。当萝莉遇上老虎,当小三遇上正牌,当火星撞上地球,……毫无疑问,这便是火山爆发。本以为这些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可当这一切真的发生的时候,确是躲闪。不及.。跨上背包,回国,希望开始新生活,求求你,放过我吧!女主:林墨默,回国后改名墨默,搞怪,聪明,国外留学,经济管理系。好调戏帅哥靓女。男主:victor高贵,优雅,华侨,蓝旗T总裁。为追回妻子,举家迁徙。本小说以狼追羊为索,夹叙夹议。希望广大读者会喜欢,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