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4100000034

第34章 华藏遍《普贤行愿品》学记第八讲(4)

并且“勤修清净波罗蜜”,也是表示愿行相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互相成就。有愿菩提心,就一定有行菩提心。以行菩提心,来显发以前所发的愿菩提心真实不虚。以愿菩提心来指导行菩提心的修行,所以说“有行无愿,渡海无方,有愿无行,数他珍宝,愿行相资,决成佛道。”所以“勤修清净波罗蜜”,要愿行相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相得益彰。

“恒不忘失菩提心”,菩提心不忘失,为什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如何才能够不忘失呢?菩提心的不忘失法,比方说我们可以修菩提心的秘授仪轨;比方说我们可以修菩萨的六次瑜伽;这些都能够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障”是指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报障,因为是异世受报,又称为异熟障。

“垢”也有三种,就是“于弊下境所起贪欲,名贪垢”。对于那些很低劣的欲乐,世间欲乐之境,如果学佛,行菩萨道,还起贪欲的话,那就是已经退堕了,是贪垢。乃至于有瞋垢,有痴垢,要灭除这些障垢无有余。

“一切妙行皆成就”,“妙行”就是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能够远离十恶行,就是妙行。能够欣赞,欣乐佛法,这个是妙行。乃至于,我们说最殊胜的妙行是什么?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这个是妙行,这个是“一切妙行皆成就”。这个是六度的妙行成就。

第二个是甚深的般若证解,也是一个颂,这个颂很重要。我们在生活中间如何修行呢?你懂了这个颂了,在生活中间你绝对不会迷惑,不会颠倒,不会起烦恼,那么你就是世间的菩萨,就能够在人间行菩萨道,就能够度众生而不被众生所转。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我们面对惑业魔境,无论是世间的还是出世间的,都不为所困,能够自在解脱。底下是打比方,好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能够纯净香洁;好像日月照临大地,生长万物而不住空,运行无碍、无住。

“世间道中得解脱”世间道中得解脱是“犹如莲花不著水”;出世间道得解脱,是“亦如日月不住空”。也就是说,世间道中修行要不著有,出世间修行要不著空,不著有,不著空,行于真,行于中道,这样子的修行。出世间的求解脱著空的,你比方说小乘,声闻,缘觉,他们就著空了,就偏空了,就没有真正做到“犹如日月不住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个偈颂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在生活中间修行,在生活中间解脱。

我们前面的前行讲到什么?讲到我们家里面的佛堂,是一个坛城的模型,是个小坛城,我们诵经只是实习。我们真正的修行在哪里?真正的修行在社会上,在待人接物,面对一切人,处理一切事的时候,我们都能够不迷惑,不颠倒,不起烦恼,这样子是真修行。在生活中间解脱,在面对社会人群中间得成就,明明了了,不迷惑,不颠倒。所以修行一定要在社会的大坛城里面修,要在生活中间修。

有一些人没有正知正见。有一些居士,他老是跟我说,“哎呀,我这个修学的环境不好,我家里面障碍重重,我没有办法修行,我没有办法清净下来修行,我出家好不好?我出家了,你看寺院里面的法师们多清净。”

要这么讲,如果你想,你要出家,你要求出家修行,你是为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以这样子的正知正见来出家,这个当然很好,这个当然要成就。但是如果你是为了逃避现实,你想找一个清净的环境来逃避一下的话,那我劝你,最好你就放下你这个出家的念头。为什么?因为可以实话告诉你,就算你进来了,用不了多久,你很快就会自动跑出去。

为什么?因为寺院它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出家人呢,法师们,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他们也是跟常人一样,也是有血有肉,血肉之躯,也是有情感。不过他们超胜的地方,是能够闻思佛法,正在修行道路上面,但是并没有圆满。

如果你带着一种烦恼心,你来找清净,你是找不到清净的,你会觉得还是不清净。为什么?你的心不清净,你走到哪里都不清净。就算是都是大菩萨示现,在你看起来这也是过失,那也是过失,不是人家真的有过失,而是你自己心不清净。所以呢,关键是要在生活中间修行,在面对的烦恼的时候,要能转烦恼。

一个人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没有忧虑烦恼和那些的痛苦对境。问题在于能不能转,能转就是佛法,不能转就是生死法。

一个人他在世间生活,不可能没有恩怨,不可能没有是非,不可能没有矛盾。关键是要能够运用佛法的智慧去观照生活,去改变心境,境不转心转。这个才是真正的怎么样?“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在惑业之中,在烦恼,惑就是烦恼,烦恼障;以及这个业障;以及苦果;魔境,我们说四种魔,烦恼魔,天魔,五蕴魔,死魔;如果你能够转呢,能够有智慧呢,能够按照普贤菩萨的法门来修学,都能够当下在什么境界,你就在这个境界之中解脱,不要担心。

并不是说一定要在哪一种环境才能解脱,并不是说一定要在清净环境你才能成就,你错掉了。在极不清净的环境里面,成就你的清净心,这个是真功夫。在极不平等的环境里面,成就你的平等心,修你的平等心,这个是普贤行,这个是大智慧。所以“世间道中得解脱”。

所以烦恼的根源是来自于内心,不是外界的环境。心随境转,就是烦恼,放下烦恼就是菩提。所以如果你带着一个烦恼的心态,去寻找摆脱烦恼的方法,去寻找一个摆脱烦恼的清净的环境呢,那我告诉你了,你烦恼上面还会增加烦恼,还会重叠烦恼,并不会减少烦恼。为什么?你因地不真,你一个烦恼心,去求摆脱烦恼的环境,你的心的问题没有解决。心啊,心没有降伏,一切都不可能,在你眼中,一切不可能清净起来。为什么?因为你的心不清净。

打个比方,你戴一个墨镜,你看到一切都是黑的啦,对不对?你要说把这个环境通通让它光明起来,可能吗?有可能。怎么有可能呢?把你这个墨镜拿下来,那你就看到这个清明,清净光明的环境了。这个墨镜表示什么?比喻我们的不清净的烦恼心。不在心地上下功夫,你要去找一个清净环境,可以告诉你,你根本上知见就错了,你学佛一万个大劫,你也成就不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些惑业魔境,并不能障碍我们修行,只要我们有智慧,我们按照普贤行门,就在这个里面,就能解脱;就在生活之中,我们就能成就,这个是真正的大成就。这个是真正的如莲花不著水,是人中的优钵罗花,是人中的希有难得的白莲花,是真正的善得人身,是真正的如来所赞叹,是普贤菩萨的心子。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不执著于烦恼的人和事,这个事情不如意,这些人对我缘分不太好,没关系,只要能够我们自己用智慧去观照,能够转念,当下就是菩提。

那么具体如何修呢?说起来就容易,做起来难。你看庞蕴他一家四口,他和他妻子、儿子、女儿,四个人都是修行人,都是修禅宗的,都是开悟的圣人。

有一次,他们讨论佛法,这个庞蕴就说了一个偈子,“难难难,十担麻油树上摊。”修行很难,好像怎么样?你想把这个麻油摊在树上去。可能吗?不可能,一摊上去就流下来了,很难,对不对?为什么?这个比喻什么?比喻我们修行,如果你心没有开智慧,没有了解普贤菩萨的行愿法门,你的心都会执著这个环境,看到花就执著花,看到火就执著火,样样都会执著,都会分别,所以就很难。你执著于相,就迷失掉你的本性,本性光明显不出来了,所以很难。

那么他的妻子呢,这个庞婆就说,“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修行也很容易,容易到什么程度?你看,早上起来,这个草尖上有一颗露水,这个露水在说什么?露水在说法。说什么法?说祖师意,说达摩祖师西来大意是什么?这个露水就告诉我们了。知道说什么吗?这个露水是生灭法,对不对?露水是生灭法,但是一切外境呢,这个露水的相,能够形成这个露水的根本,这个本体是什么?还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所以说百草头上祖师意。

也就是说一切环境,都能够启发我们的真心。一切环境,一切的境相,花草树木,飞鸟游鱼,这一切都在给我们说法。说什么法?说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法,本体都是真如自性。这个外相呢,它是这个大圆觉海里面所生的浪花,浪花各个不同,但是本体都是水。外相各个不同,但是本体都是有情众生分上的佛性,无情万物分上的法性,所以也很容易。

但是怎么样?但是庞蕴的偈子,还有一点偏有。庞婆的偈子,有一点偏空。所以他们这个女儿,这个灵照女,机锋就很敏捷,她的说法,就特别的圆满了,行中道了。她就说呢,“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就在生活中间得解脱,也就是我们本经上所说的,“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如何能够在这个烦恼痛苦迷惑的这个惑业,和一切的魔境,魔境是什么?五欲六尘的诱惑,这个是魔境。你要贪着于它,你就着魔了。看起来你很正常,你的法身慧命,已经不能起妙用了,所以说你着魔了。

怎么样子在这些五欲六尘的魔境和烦恼业障的痛苦之中,去生起甚深的般若智慧的证悟呢?只有在这些外境,惑业外境之中,生起了甚深般若的证悟,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世间道中得解脱,得解脱,得成就。怎么修?《圆觉经》上有很透彻的开示,告诉我们呢,要真正地在世间道中得解脱,要生起甚深般若的证悟的话,要按照四个步骤来修行。四步的功夫,粗的功夫、细的功夫、微细的功夫和极微细的功夫。

粗的功夫是什么?“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在任何时候,我们的心都不会去攀缘外境,就不起妄念。

但是我们怎么做呢?回光返照,返闻闻自性。舍识用根,用六根的根性来照见它,而不要用六识去分别它。用六识分别它,你一分别,你就执著,你就起贪瞋,一起贪瞋就造业了,你就流转生死了。所以“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这个是第一步的下手功夫。

下手很重要,第一步对了,后面都对了。第一步走错了呢,步步都错,所谓从初一错到十五,那你修很久,你也没有成就,这个是下手功夫,“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你都不攀缘外境,心不起妄念,不着相,也就是说,这是第一步的功夫,不着相。

但是还不究竟,不着相是不是能够离相呢?不能离相。要不着相,不离相。所以不离相第二步就说什么?“于诸妄心亦不息灭。”这是第二步修行功夫。为什么不息灭呢?你知道吗?因为你不可以离相,这个相,它就是真如本体的显露,你要离相,你要把这个相离掉,那么就怎么样?就是法尘分别影事,所以呢,“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同类推荐
  • 认识圣经

    认识圣经

    本书是有关介绍圣经背景知识的通俗读物。内容涉及:对《旧约》、《新约》的历史和《圣经》各篇及《圣经》中主要人物、预演故事等方面的介绍。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疗心

    疗心

    时代的快发展,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的心灵极易蒙尘。于是,焦虑烦闷、悲伤绝望等各种负面情绪便无孔不入,一一袭来。而受其困扰的我们,则如踩在浮木之上,一刻不得放轻松,因而也无法生活,只是生存而已。要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因此,我们需要从心灵上进行自救,让心灵得以自由、放松,让身心回归自我。本书便是这样一本心灵开解之作,它为我们传授16种心灵疗法,帮我们消除各种负面情绪,锻造强大的内心,从而自在安然地享受生活,发现生命之美。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佛家、道家、儒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道家、儒家智慧一点通

    立足于百姓平民,将高深莫测的道家智慧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述出来。全书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方面入手,谈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讲解了儒家智慧的精华,并穿插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养性、心态胸怀、谦孝美德、社交礼仪、正视财富等篇章向大家阐释了儒家的博大智慧。立足于佛教圆满无上的智慧,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不同的角度着手,依靠古人的智慧,去解决现代的问题,以处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以此给忙忙碌碌的人们一个智慧参考。
热门推荐
  • 豪门独爱:傲娇总裁溺爱青梅

    豪门独爱:傲娇总裁溺爱青梅

    叶熙遥,披着高冷大帝皮的腹黑攻一枚,不要问墨小槿是怎么知道的,青梅竹马,任性!“小槿,你打算什嘛时候跟人家订婚啊~”“噢……明天”工作中“你打算什么时候跟人家举行婚礼吖?”“嗯……明天”工作中“你打算什么时候负责吖?”“嗯……明天……啊?”小槿影后一惊!“我什么时候说了?”“……刚才”总裁呵呵一笑!瞧你中招了吧!〖1v1宠文!男女主正常人『并不是』〗
  • 夕落晨宁之锦年爱上你

    夕落晨宁之锦年爱上你

    梓辰说,只要没有输掉谢一柠他就什么也没有输;谢一柠说,只要没有失去梓辰,即使失去什么他也不怕。梓熙说,因为辰洛在他身后,所以他不会低头;辰洛说,因为梓熙在他身前,所以他不曾害怕。“他们只是在最美好的年纪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不会有结果的。”这,是真的么?他们,真的不会有结局吗?
  • 英雄联盟:辅助之神

    英雄联盟:辅助之神

    从一个菜鸟到一个让对手每一局都必须扳三个辅助位的故事!
  • 重生之锦瑟初年

    重生之锦瑟初年

    后宅里是女人的天下,一不小心失去的就是生命。穆初锦和穆初瑟是侯府的一对双生子,也是根正苗红的嫡女,从小便是万千宠爱,然而这一切都在都由一个庶妹的改变引起了变化,在一场宫变站队的选择中,更是由于种种原因家破人亡,当家族被灭,灵魂脱离的时候,穆初锦才发现这一切的源头......待姐妹花携手同来,不仅仅要保护族人,更要对异世灵魂进行毁灭性打击。
  • 谍战东港

    谍战东港

    世界知名的东港市宏胜集团的未来继承人李少兵,放着好好的公子哥不干,却偏偏跑到他父亲曾经最大的情敌那里打工。谁又会想到这位出身富贵、拥有全宇宙最帅气的面孔、天下无敌的大脑和豪气仗义的23岁青年,竟然是一名对人民绝对忠诚的革命战士。对人民的忠诚是少兵完成任务的信念;对家人朋友的爱护是少兵的职责;对敌人的凶狠是少兵的手段;对待女孩子的稀里糊涂是少兵的?恐怕他也搞不明白。而少兵最终能否完成这次狩猎行动呢?而隐藏在研究院里的萌芽者到底会是谁?启动了伤天害理的种子计划的国际猎鹰情报组织的猎鸭组,他们会坐以待毙吗?幕后操控宏胜集团走私的到底是谁?被境外商业情报组织吸收的老侯会对少兵下黑手吗?
  • 若能寒暄

    若能寒暄

    大愚若智的女学霸本不相信爱情,在遇到某仪表堂堂却禽兽不如的羊皮狼后动了那颗热乎乎的心。一向被动的她主动起来。“余绥昀,我喜欢你。”被吃干抹净后她奋不顾身爱上了他——即使阴谋一层层显露,即使飞蛾扑火。“以后我们还能寒暄几句吗?”唇齿间的张合不过一句心寒的话:“你的一厢情愿是该到头了。从今往后你我再无瓜葛。”--------我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我的良人?哪怕我知道对的人不要找,要等。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
  • 霸道校草:宠溺俏丫头

    霸道校草:宠溺俏丫头

    “喂,你踩到我脚了,跪下道歉。”东方忆冷声说到,“不道歉。”慕容羽轩不屑回答道。“东方忆,我渴了,给我拿水。”慕容羽轩说道“老婆你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东方忆满脸宠溺地对慕容羽轩说道。
  • 雨中青橙

    雨中青橙

    四年时光,他最美好的青春,他爱着。五年分离,她最孤苦的岁月,她忍着。是青春终究赢过岁月,还是岁月最终摧残青春?她和他在这里等你!
  • 风流小混混:超能力管家

    风流小混混:超能力管家

    现在的管家真难当,第一份工作听起来还真是充满了惊险、刺激,而且雇主竟然没有诚实的报上工作难易度!这下代志大条了。命运?机会?请选择,猜中了没有赏,只有活路可走……
  •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这是一本家庭教育图书。适合2~6岁的孩子的父母阅读。幼儿园,是孩子人格养成、习惯培养的黄金期。上幼儿园是为上小学打基础,上幼儿园是进入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步。父母怎么做,影响孩子的未来人生。最让家长困惑的教养问题,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用自己的家教故事帮您找到答案。这是一本让父母不再为孩子的幼儿园教育而发愁的绝佳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