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4100000048

第48章 净土奥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学记第二讲(3)

蕅益大师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释》上面开示,把忆佛念佛的方法归纳为三种,也就是念他佛、念自佛、自他俱念(就是念自他佛)这三种,并且他还将这三种念佛方法与首楞严会上其他的二十四圣修证圆通来作了一个比较,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

蕅益大师说:“若惟念自佛,则与二十四种圆通是同,惟须一重能所,所谓:以六根为所观,以妙观察智相应心品为能观……如此赅摄一切诸教,一切禅宗直指法门,罄无不尽也。”

念自佛就是念我们的真如自性,念我们的法身天真佛,念自佛而证得念佛三昧的方法我们前面已经介绍了,就是先把眼、鼻、舌、身四根收摄,再来收摄耳根,不听外面声音而反闻闻自性,反闻我们这个能闻的自性,那就会听到如幻妙音。

如幻妙音怎么体会?大家听到头脑里面嗡嗡嗡这样的声音,或者你用手插到耳朵里面,就会听到里面嗡嗡这样的声音,但是当然这个是虚劳相,不是自性音,但是你可以体会在你身心世界都消陨的时候,惟有灵明不昧的觉知明明了了的时候,会听到似有似无的声音,妙音,好像夏天的虫鸣、好像夜空的天籁、好像海潮音,这就是自性妙音。

这样去反闻闻自性,这个非有非无不是藉缘而起的妙音,这样去反闻闻自性的时候就能够收摄耳根,眼、耳、鼻、舌、身都收摄了,五俱意识不起了,当然独头意识也不能现起,六根都收摄了,六根一收摄,第六意识的分别、向外攀缘就转过来转为妙观察智了,所以这个法门是非常迅速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方法,这个法门其实就是跟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是同一个方法,所以说《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其实就可以包含《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因此她非常殊胜,这是念自佛而证三昧的方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闻如幻妙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来证得念佛三昧的方法。

蕅益大师又说:“若惟念他佛,则与二十四种圆通有别。”

前面讲了,如果惟念自佛,就跟其他的二十四圣修证圆通是相同,但是她非常殊胜,因为她不需要去观六尘、六根、六识,只需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可以了。实际上这个法门就把一切禅宗的直指法门都包含在其中了,所以说念自佛而证圆通就是一切禅宗直指法门,罄无不尽,全部包含了,这是念自佛。

念他佛,如果由念他佛、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来证圆通,证得念佛三昧,就跟其他的二十四圣圆通所修证的圆通是有差别,差别在哪里?因为念他佛就会有两重能所,前面的只有一重能所,就是以六根为所观,以妙观察智相应心品为能观,一定首先把第六意识转为妙观察智,然后以妙观察智相应心品来作为能观,这样的修行才是真修,如果不是这样修,都是以生灭心修,都是盲修瞎炼。

如果念他佛来证念佛三昧就是要有两重能所。

“须知两重能所。所谓:妙观察智为能观,六根为所观;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由第六识央持六根,专注佛境,俾眼所见无非佛色,耳所闻无非佛声,鼻所嗅无非佛香,舌所宣无非佛号,身所对无非佛境,意所缘无非佛法。此则赅摄弥陀、药师、上生等经,及莲社事想法门,罄无不尽也。”

这一段开示就告诉我们怎样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来证念佛三昧,也是都摄六根,但是它有两重能所,还有一重能所就是以第六识来夹持六根,就是我们眼根所见,唯见阿弥陀佛,我们不止一个念佛堂,开眼闭眼所见到的都是阿弥陀佛、都是西方三圣、都是极乐依正庄严,不见其他的色法,这是开始收摄眼根的方法。

耳所闻都是自己所念的佛号——阿弥陀佛名号;鼻所嗅都是供佛的妙香;舌所宣,舌根都是在念阿弥陀佛;身就专礼阿弥陀佛;意专缘佛号,也是收摄身语意,也是收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样依靠两重能所来证念佛三昧。

蕅益大师说,念他佛而证念佛三昧的方法就能够包含《佛说阿弥陀经》、《药师经》、《佛说弥勒上生经》等等这些经典上面所开示的修行方法,这就是都摄六根,专注于佛境,持名念佛,净念相继,证得念佛三昧的方法,就圆满含摄了很多的大乘经典,《佛说阿弥陀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佛说弥勒上生经》,这些经典修法的精粹都包含在观他佛而证念佛三昧的方法之中。

蕅益大师又说:“若自他俱念,则与二十四圣圆通同而复别,先须开圆顿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乃托他佛以显本性……此则开圆解处与诸圣同;托他佛处与诸圣异。《十六观经》所谓‘胜异方便’,今文所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由其方便最为胜异,故更不假余方便也。”

这一段开示就是讲念自他佛的念佛法门,通过念自他佛来证念佛三昧,其他的二十四圣证圆通都要去观察六根、六尘、六识而证圆通,或者由观察地、水、火、风、空、识六大而证圆通。

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不需要依托其他的那些方便,而是都摄六根念佛,由念他佛,成我自佛,以念他佛作为证圆通的方便,以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作为证圆通的方便,“念念弥陀念念觉,声声唤醒本来人”,就以念佛作为胜异方便,所以《观无量寿经》上面称之为胜异方便,殊胜特异的方便。为什么是殊胜特异?因为她具足了自力和他力,其他的二十四圣修证圆通都只有自力,这里面具足了自力和他力,所以是胜异方便。

我们通过这三个问题就把“若众生心,忆佛念佛”这句经文解说圆满了。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一句经文也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现前见佛可以分为哪几种?第二个要点,当来见佛可以分为哪几种?第三个要点,佛有三身,我们必定见佛,到底是见法身佛,还是见报身佛,还是见化身佛呢?并且我们见佛的时候到底是真正的阿弥陀佛来现身加持,还是其他的天魔外道变化作佛的形象来干扰我们呢?这都很重要,不然的话,是其他的天魔外道变现为阿弥陀佛的形象,我们还以为是真佛,就会被他所干扰而走火入魔而着魔。这三个要点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个要点,现前见佛有哪几种呢?可以分为见自佛和见他佛。

见自佛就是亲见本觉法身,现前见自佛就是亲证、亲见本觉法身,实际上就是见真心自性,就是开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按照天台宗的教义,属于圆教的初住位。

现前见他佛可以分为定中见和梦中见。定中见佛比如说《华严经》第四十六卷上面说:“若有众生,专心忆念,则现其前。”《华严经》第六十二卷说:“住自在心念佛门,随自心乐,现其像故。住一切境念佛门,普于诸境,见佛现故。”

这都是讲定中见佛,在禅定之中现前见他佛。《观无量寿佛经》上说:“无量寿佛,相好光明,遍十方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威神力。可见,我们在禅观之中现前能够得见他佛,能够见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有这样的愿力,遍十方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比如说东晋时候庐山慧远大师,我们都知道,是中国净土宗的初祖。他就会集大众在庐山六时念佛求生西方,结了一个白莲社,非常殊胜。

他在扩建东林寺的过程之中有很多感应故事。比如说在当时没有什么施主,没有什么护法,要想造更大的大殿没有人护持,就出现神运木。突然有一天狂风暴雨,等到雨停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大木头漂浮到寺院前面来了,当地的刺史就很赞叹,称为神运木,造的那座殿称为神运殿。

他在庐山三十多年,“虽帝诏亦不出”,就是皇帝有诏书来请他去说法他都不出去,就在庐山东林寺带领大众专心念佛,并且他曾经在禅观之中三次见阿弥陀佛和西方圣境都默然不言,到他八十三岁的时候又见到阿弥陀佛和百千圣众现前接引,那个时候他才告诉大众,他其实之前都三次见到西方圣境,然后念佛端坐入灭。

慧远法师所结的白莲社123人全部都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非常殊胜的。

其中白莲社还有一位居士叫做刘遗民,他原来也是一个名士,后来看破放下,住在东林寺跟慧远法师一起结社念佛。有一天他正在想念佛次,在禅观之中忆佛念佛,见佛现身,刘念曰:“安得如来手摩我头乎?”看到佛现身以后,刘遗民就起了一个念头,能不能够请阿弥陀佛用手来加持我,摩我的头呢?佛即手摩其头。复念曰:“安得如来衣覆我体乎?”佛即以衣覆其体。动一个念头,阿弥陀佛能够用他的佛衣来加持我,披在我身上能够来加被我吗?佛就以衣来覆其体。所以可见佛对于众生的关怀是无所不至,真的是大慈悲父母,你动一个念头,佛就会满足我们的求愿。

我们修学净土就能够更加深信净土法门,佛既然能满一切众生的愿,当然也一定会满我所愿。我具足信愿行,一定能够生西方,只要信真愿切念佛,必定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是指现前禅观之中见他佛。

还有现前在梦中见佛。比如《妙法莲华经》上说:“若于梦中,见诸如来,坐狮子座,围绕说法。”这个就是第一个要点,现前见佛可以分为见自佛、见他佛。见他佛又可以分为定中见和梦中见。

第二个要点就是当来见佛,可以分为哪几种呢?可以分为临终见佛和莲花中见佛。

临终见佛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上面所说的中阴身阶段有五方佛等等寂怒百尊显现,还有是专修净土的行者临终得佛接引。

比如《称扬诸佛功德经》上说:“若有得闻弥陀名者,一心信乐,其人命终,阿弥陀佛,住其人前。”

《鼓音王经》上说:“若有受持彼佛名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住其人前,令其得见。”这都是临终见佛。

还有当来见佛的莲花中见佛,比如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中生的经文上面就是莲花中见佛。我们知道《观无量寿佛经》主要讲净土十六观,而后面的十四、十五、十六这三观其实就是指九品往生了,第十四观是上辈三品;第十五观是中辈三品;第十六观是下辈三品。

上品上生的人临命终时见“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乃至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后马上就莲花开,然后闻佛说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

可见上品上生的念佛人以凡夫身份一生西方极乐世界,马上就能够花开见佛,闻佛说法,证无生法忍,马上就是七地、八地、九地的大菩萨,因为无生法忍最低,下品无生法忍都已经是七地菩萨。

得到中品中生的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这是上品中生,阿弥陀佛跟无量眷属围绕,而且与“一千化佛”,一千位化身阿弥陀佛一时来授手迎接。

得到上品下生的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眷属,持金莲花,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

这是第十四观说上辈三品。

再看第十五观就是中辈三品的往生。

得到中品上生的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

中品中生的念佛人临命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在宝池中七日莲花乃开,闻法证小乘的初果——须陀洹果,“经半劫已,成阿罗汉”,经过半劫的修行成阿罗汉。

中品下生的行者,“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本书主要指道教历史与道教文化。包括道教、道教绘画、道教雕塑,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老子是一位不喜言论的思想家,然而他说出来的每句话都字字珠玑——短短八十一章的《道德经》蕴含了老子智慧的精华,也是关于人类生存智慧的哲学之纲,其中具有统领意义可称之谓纲中之纲的是“道法自然”思想。“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在老子的视野里,“道”是宇宙万物的创生源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为万物之母,化生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不仅化生万物,而且又是宇宙万物遵循的共同法则。
  • 圆满

    圆满

    人生难以圆满,然而,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是另一种圆满。本书从十个方面,从人生观出发,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做事、学会放下,珍惜光阴,接受缺憾获得圆满。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郭威传奇

    郭威传奇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自古乱世出英雄,在王朝大厦将倾的岁月里,一位普通的少年因一位老者的出现而被迫卷入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变革中。请诸位看官跟随主人公郭威一起进入那段令人难忘的热血岁月。牧童初出茅庐——一心想要做一番事业效忠帝国牧童勿忘初心——打击不法权贵捍卫黎民百姓利益牧童卷入是是非非——身心疲惫备受打压牧童心有所属奈何天不遂人愿——雪夜梅花牧童左迁苦寒之地——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牧童惊悉佳人远嫁和亲——肝肠寸断初露不满牧童守土一方闻天下变乱——伺机而动牧童养精蓄锐十几载——群雄逐鹿牧童大梦一场——梅花香自苦寒来
  • 争战美男

    争战美男

    他一个大男人,还想娶我,是不是疯了!林意轩:我们现在天下大乱。连年战争。为了稳固皇权,不管是哪国的皇上还是皇子,一般都是选他们国家的大将军,或是宰相等国家重臣做妃子。这是政治要求。选女妃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女妃在宫中是没有什么地位的。除了是朝是重臣的女儿,或是生了皇子的女妃!
  • 倾城乱:一笑倾天下

    倾城乱:一笑倾天下

    某夜她沉沉睡去,半睡半醒间却听见他淡淡道:“我很累。”次日醒来,却发现身上吻痕满布。忆及前半夜某男的话,她恼羞成怒:“喂,你不是很累?”“是吗?我不介意更累一点。”某男笑的春暖花开,一把搂过白玉般的肩,狠狠地烙着下一世寻找彼此的烙印……
  • 穿越之反派作死小分队

    穿越之反派作死小分队

    一群人乱穿到一个奇幻大陆,培养男主角的故事。。。。。。
  • 莫淡忘

    莫淡忘

    他是她最重要的人,她拼命想要离他近一点。她成功了,可就在一次意外,她不幸出意外离去了。死是死了,可是却变成了一个需要别人记忆才可以存在的幻识。不知道自己会突然在那个时刻突然就消失了。她拼命的想留在这个世界上。他拼命的不想忘记。
  • 惊天剑十三

    惊天剑十三

    父亲胡忆是一名调酒师,有一天他调出了一款酒,武者喝了此酒竟然能打通些许经脉,从此招来杀身之祸,一夜之间父母葬身火海,那时胡思仅有五岁,还有一个三岁的弟弟,火海中蒙醉拳大师所救,童时记忆散失,十岁得知父母血仇,从此立志习武,终于功成寻仇,末法时代却惊现各路豪强,然某一天得知仇人的女儿与他邂逅初恋,弟弟被仇人养活,不知情下兄弟相杀,最后身心俱疲却惊闻修道成仙的传说…
  • TFBOYS之幸福的甜蜜

    TFBOYS之幸福的甜蜜

    家人们只是虚构的哦,自己看内容吧!还有作者是学生党,更新时间不定哦!!!
  • 烟舟

    烟舟

    人们生来就有穷丑富美高矮胖瘦这样那样的区别,于是才有的现实,现实让人们总是在低谷中才看得到高峰,等熬过低谷,就再也看不到了。而大多数人所谓的成长,无非就是你抽烟的姿势越来越熟练,爱一个人也越来越随便,从当时的三杯倒到现在的喝不醉,可是没有人掐掉你手中的烟,3没有人替你挡掉手中的酒,更没有人给你一个心灵的家,说白了,除了孤独于酒你什么都没有。风行水上,其实只是路过,那些浮嵌在水面上的斑驳,是青春将我们这些朽木镌刻后留下残渣的投影,而当朽木成舟的那天,我们才恍然发现,那些自认为不朽的回忆,从一开始,并不是为了流传。才懂得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或是看不到的未来,我们从来都漫不过时光。
  • 牛人遭遇二货,笑死不偿命

    牛人遭遇二货,笑死不偿命

    一个被股市洗白的牛皮大王,遭遇一对学哲学的双胞胎抢劫,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创天神帝

    创天神帝

    北境之地,其广无边,人、妖、巫、魔,混居其间。有大夏国太子林铮,被人陷害,身陷牢笼,从一介杂役,成为玄门真传。他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妖魔屈膝,横空出世,逆天崛起。北境不过是练兵场,三重天不过是垫脚石,他撕裂星空,要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欢迎加入创天神帝书友群,群号码:56572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