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内容中俄罗斯公民国家认同的调查显示,宗教信仰是团结俄罗斯公民的因素之一。俄罗斯不仅是多族群国家,同时不同族群的公民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因此宗教包容状况同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族群关系的和谐。本章内容主要研究和分析现代俄罗斯宗教状况发展的主导趋势;社会和国家对于宗教的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某些宗教内部和宗教之间冲突的原因;阐述宗教组织活动的法律基础和宗教包容的基本原则;对俄罗斯宗教状况进行整体评估。宗教状况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俄罗斯的族群关系,两者互相影响,并共同作用于俄罗斯的社会发展道路。
§§§第一节20世纪末俄罗斯宗教文化和法律变化
20世纪末,俄罗斯的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苏联时期是全面消灭宗教的社会阶段,当然,人们的宗教信仰并没有被完全消除,直到80年代中期,人们的宗教生活和宗教组织活动仍受到俄政府机构的严格监控,国家严格限制宗教学说的宣传和传播,迫害神职人员和教徒,他们处于克格勃的长期监视之下。前苏联推行的是国家无神论体系,人们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都是在这种思想灌输中成长的。
在这种政策和思想意识的作用影响下,宗教被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中排挤出去,信教人数逐渐减少,特别是年轻一代和居民中社会上最活跃和受教育的群体之中笃信宗教的人数锐减。主要是生活在农村地区和教育程度不高的老年人还一定程度上公开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到1988年,当苏联出现了宗教自由的条件时,已经有几代人与宗教信仰没有任何形式的联系了,人们对教义已非常模糊。在政治审查,宗教传统被破坏,以及模糊的宗教世界观的条件下,社会不再把宗教视为一种丰富生动的信仰,而把它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往往是一种反动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形式。
从苏联的社会变革和民主化开始,国家对宗教的兴趣开始提高,并引起不同阶层居民的极大兴趣。1988年庆祝罗斯接受基督教1000周年的庆祝活动对转变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宗教态度发挥了重要作用。80年代末期,在苏联开始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宗教自由的状况。国家政策层面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把宗教认为是一种阻碍社会进步现象的态度。
这一变化带来了俄罗斯公众对宗教历史文化和道德的认可。明确指出的是,这个阶段发生的宗教复苏是没有任何教派差异的。宗教生活被认为是现代俄罗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首先是东正教为俄罗斯国家体制形成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俄罗斯国家政府和不同宗教组织在某些社会活动和慈善活动中,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社会和民众不仅对东正教表现出较大的兴趣,而且对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佛教和其他东方宗教也产生了兴趣,出现了许多之前没有存在过的宗教教派,其中包括新教教派。
俄罗斯政府对宗教的正面态度反映在不同性质的文件中,包括不同层次的国家机关正式文件;国家机关与不同宗教领导签署的条约和协议;政治领导者的公开发言和大众传媒的报道等。调控宗教生活的法律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俄罗斯宪法中有关宗教自由原则的条款,以及1997年通过的《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法律》基本符合国际法准则和俄罗斯正式承认的国际法律文件的规定。
应该指出,1997年的《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法律》中出现了一些与宗教信仰自由原则和国际法准则相违背的条款。如《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法律》的序言中,确定了俄罗斯所谓的“传统”宗教的优先权:“承认东正教在俄罗斯历史上、精神和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按照本法律规定,注册宗教组织需要提供在该地区存在了15年的证明等条件。
但整体而言,俄罗斯的相关法律给予了不同宗教信仰和宗教组织开展活动的足够空间和可能性,在《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法律》中重申了每个公民都有宗教信仰自由之权利,各宗教和信仰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宗教团体的目的是实现公民信仰共存和传播信仰的宪法权利;宗教组织的活动如不与本法律相抵触,国家不得干涉其活动等条款,以促进俄罗斯不同宗教信仰的和谐发展。
§§§第二节俄罗斯社会公众对宗教态度的变化
俄罗斯宗教文化和法律基础的变化,引发了俄罗斯社会公众对宗教态度的重大变化。宗教历史和文化重新成为现代社会系统形成的因素。东正教实际上一致被认为是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部分公众产生了宗教能够帮助俄罗斯社会克服精神和价值观危机的期望。社会对宗教态度改变的另外一个反映则是,俄罗斯公民信奉宗教的人数大量增加,不仅传统宗教新皈依者的人数增加了,而且信奉俄罗斯境内新兴宗教信仰的信徒也在增加,这些人之前没有任何宗教信仰。
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21世纪初期俄罗斯人对宗教的关注点明显转移了。苏联解体后的十余年中,俄罗斯公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发生了转变,解体初期,俄罗斯公众支持俄罗斯应该按照西方国家模式建立民主社会的设想,其中包括信仰自由和宗教平等原则,而后来俄罗斯应该走自己独特道路的意见开始在民众中间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东正教作为俄罗斯的传统宗教逐渐获得了国家文化和民族象征的特殊意义。俄罗斯的其他少数族群在建立本族群认同意识时,也把族群的传统宗教看做是族群认同最重要的因素。
居民的宗教自我认同是指一个人把自己列入某种宗教派别。在俄罗斯最近几年进行的大量社会调查中,公民的宗教认同成为评价社会对宗教态度的重要指标。受访者在调查表中选择自己是东正教徒、穆斯林或佛教徒等教派时,许多受访者通常指的并不是所信仰的具体某种宗教派别,或某种信仰形式,而只是确定个人的族群文化和传统的所属性。在部分受访者的意识中,宗教认同是族群认同的替代。尽管在俄罗斯并没有严格地把人们的宗教信仰与族群归属捆绑在一起,但是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仍然有接近一半的俄罗斯居民把宗教看做是区别族群所属性的依据之一。
这种情况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20世纪初期东正教在俄罗斯是唯一被国家政府认可的宗教,每个斯拉夫族人都应该信奉;鞑靼人、巴什基尔人和大部分高加索人承认伊斯兰教为族群宗教;而卡尔梅克人、布里亚特人和图瓦人把佛教认为是族群宗教;犹太教、天主教、路德教和其他一些新教教派是生活在俄罗斯领土上的一些散居族群的宗教信仰,包括犹太人、立陶宛人、波兰人、德意志人等。
这种宗教信仰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持续到今天。因此,俄罗斯共和国的政治和族群精英经常利用传统宗教,作为提高族群认同的工具。
不同宗教信仰的复兴和新生教派在俄罗斯的出现,反映了俄罗斯民主社会的进步。宗教作为国家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对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产生更大的影响。
§§§第三节俄罗斯宗教派别内部和宗教间的矛盾
一、俄罗斯的主要宗教信仰和宗教组织
目前,俄罗斯没有专门从事统计宗教组织数量的官方机构,因为俄罗斯法律禁止要求公民声明自己的宗教信仰。因此,俄罗斯公民的宗教信仰情况和宗教自我认同是通过某些民间机构的社会调查得到的,有时这些调查所得出的结果缺乏准确性。
根据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在2010年3月所做的调查统计数据,俄罗斯居民的宗教信仰比例如下:信奉东正教的比例达75%;信奉伊斯兰教的比例为——5%;信奉天主教、新教、犹太教和佛教的居民比例共约1%;信奉其他宗教的比例接近1%;不信教者的比例为8%。此外,3%的受访者表明自己信奉宗教,但不属于具体某种宗教派别。同时,只有66%的俄罗斯公民参加宗教仪式,这个数据中还包括只是每逢节日或偶尔参加仪式的人数。与2006年的数据相比提高了很多,当时俄罗斯所有信奉宗教的人(不分宗教派别)只有22%的受访者表示参加宗教仪式。
截止到2010年1月1日在俄罗斯国家机关注册的宗教组织共23494个。俄罗斯东正教教会的组织数量最多,为12941个,而且分布在不同的联邦主体内。按照宗教组织的数量排在第二位的是新教组织:5006个,其中新教派中福音派信仰的基督徒——五旬节的宗教组织数量最多,为1347个,其次是浸信会教:873个,福音派基督教派:677个,安息日教派:608个,此外,还有其他新教教派的组织。穆斯林宗教组织的总数量占第三位,为4127个,主要分布地区的居民传统上就信奉伊斯兰教。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的新教只有几个合法组织,比如,浸信会和安息日宗教组织,还存在过一些未经国家法律认可的组织,当时的新教处于俄罗斯宗教文化生活的边缘地位。但在过去十余年里,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种新教教派在俄罗斯蓬勃发展,发展速度最快的是五旬节,同时新教其他派别的组织也大量出现,吸引了大批活跃的年轻人加入。
新教在俄罗斯社会、文化、慈善和人权保护活动中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俄罗斯有法律依据存在的宗教派别有70多个,除上述列举的宗教组织数量较多的宗教派别外,还包括:新使徒、改革、长老会和圣公会教会、耶和华见证人、救世军、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摩门教)、“联合教会”协会、反仪式派、最后遗言教会、贵格会、基督教会,达基教会、“克里希纳意识”(毗湿奴)、巴哈伊教、印度教、密宗道教、锡克教、科普特基督徒、卡拉、祆教、萨满教、精神统一、生活伦理和异教徒等派别。
宗教派别的多样化,一方面表明,俄罗斯在民主改革时期达到了高度的宗教自由,但从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不同教派之间矛盾冲突的出现,以及原有矛盾的加剧。矛盾的主要起因是争夺信徒。
二、俄罗斯宗教内部和不同宗教之间的矛盾
俄罗斯不同宗教组织的兴衰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领域的变迁。宗教派别内部和宗教间的矛盾根源往往是信奉不同宗教的人们,或同一宗教派别的人们对族群历史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不同评价。
俄罗斯几乎所有教派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维护宗教纯洁和严格遵守宗教生活传统的保守派,与积极倡导进行适应社会现实教义改革的自由派之间的冲突。
俄罗斯东正教和伊斯兰教本身内部都存在着相互敌对势力的矛盾。俄罗斯东正教中,存在着族群闭塞主义者与普世主义支持者的严重矛盾;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社会不断被不同族群人们之间的矛盾所困扰。在社会政治状况不稳定的地区,出现了伊斯兰教的极端主义,而它的实质是宗教幌子下的族群政治极端主义。
俄罗斯宗教中出现了教派不断分裂的趋势,流派数量持续增长。俄罗斯迅猛发展的许多新教派别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变化有时会引起教派的内部冲突,并导致新流派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