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2900000026

第26章 清朝(6)

马福祥(1876~1932),“宁马”回族军阀奠基人。字云亭。世居甘肃省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城西韩家集阳洼山。辛亥革命后,与子侄辈长期主政宁夏,就以宁夏为“桑梓”,视为第二故乡。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甘肃爆发“河湟事变”,武进士马福禄带领三弟马福寿、四弟马福祥,组织乡勇帮助清军镇压自己的回胞。陕甘总督衙门为了进一步实施“以回制回”的策略,批准马家三兄弟组织一支回民地方武装,命名为“安宁军”,从此福祥兄弟三人开始跻身宦途。二十三年(1897年),中武举。二十六年(1900年),甘肃提督、武卫后军总统董福祥将安宁军改编为简练军,辖马步七营旗,仍由马福禄、马福祥兄弟指挥,跟随董军开往京畿勤王。期间,在帝国主义组织的“八国联军”侵略军进犯北京时,董福祥所率领的甘宁回汉健儿,是敢于抗击外国侵略军和最有战斗力的少数部队之一。马福禄、马福祥兄弟又是董中中敢打硬仗的一支生力军。马部曾在京津之间的黄村、廊房、落垡一带与义和团军并肩作战,搏杀洋鬼子入侵军。马福祥带领父子兵“挥短兵闯入阵,喋血相搏”,杀败鬼子兵,《清史稿》称其“为庚子之役第一恶战”。奉命退守京城后,担任镇守邻近外国使馆区的正阳门(即前门),再次与义和团民一起攻打使馆区,保卫紫禁城。在血战中,马福禄饮弹阵亡,马家同时牺牲的兄弟子侄亲族数十人。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由马福祥接统简练军,并主动担负起护卫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王公大臣们向西逃跑的特殊任务。“两宫”逃到西安后,马部又成为禁卫行宫的临时卫队。从此,马福祥受到西太后的赏识,并有机会结交到一批重臣和宫内权势宦官们,给以后的攀升创造了条件。“两宫”返回北京时,马以“在京有战功,沿途宿卫,亦著劳谨”,赏记名提督、实授靖远协副将。不几年就上升到总兵大员的高位。

辛亥革命爆发,马福祥先持观望态度,后见清廷大势已趋,很快就转变态度,与甘肃军政民议各界代表人物联名通电赞成共和。北洋政府先后任命马为阿尔泰护军使、西宁镇总兵兼署青海办事大臣。因内蒙古王公上层代表人物旺德尼玛响应外蒙古的独立运动,起兵呼应,大搞分裂活动,绥宁不靖,北洋政府改任马为宁夏总兵官。马福祥于1913年秋,率所部昭武军十三营2500名步骑官兵赴任,不久改任宁夏护军使兼满营将军。一直到1921年,因袁世凯在甘肃的代理人、甘肃督军张广健倒台,省内回、汉两派武装集团分别推举马福祥和陆洪涛争夺督军席位,从而在全省掀起“易督风潮”。北洋政府为防止事态扩大,引发甘肃回汉仇杀的恶剧重演,便采取调和的办法以陆洪涛代理甘肃督军,升调马福祥为绥远特区都统,所遗宁夏护军使由其侄马鸿宾接任,其子马鸿逵亦升任陆军第五混成旅旅长,随父开赴绥远驻防,西北大局方告平静。

马福祥在宁夏任职数年,做了一些有益事情。首先,有效维护了地方安定。马福祥上升伊始,就智擒内蒙古搞分裂活动的领头人旺德尼玛,消除了绥宁地区的一大隐患,为此马被晋授为陆军中将、奖二等文虎章。接着又擒斩伪皇达尔六吉的复辟活动,防止宁蒙地区又一次大的动乱。还在抵制绥远“独立队”卢占魁部、陇东张九才部和河南白郎农民军西进等战斗中,艰难地实现了保境安民,使宁夏地区在北洋时期军阀混乱的动乱年代,相对保持了局部的安宁,给宁夏人民得到了暂短休养的机会。北京政府为表彰马福祥的安边治宁功劳,后后以“积功在边陲,息贺兰之烽火”,特授予勋四位;又以“猛士守方,贵有安边之略……虽师于灵武,永无西顾之忧”,晋授勋三位;再以“勇著金城,勋高铜柱”、“功建虎节于朔方”,续晋勋二位,加上将衔。

其次,重视文化和教育,尤其是关心民族教育。马福祥虽然是虔诚的穆斯林,但从小在接受伊斯兰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受到过良好的汉文化儒学教育,并自以儒将自诩,对回汉子弟的教育格外关心。在镇守宁夏期间,他力主在各县设立劝学所,倡导青少年进学校受教育。他还带头捐资筹款在宁夏创办蒙回师范学校所,又先后在宁夏各地分别捐资增设清真小学64所,并捐资在府城(今银川市)他办宁夏地区历史上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和讲文论武馆。还协助地方政府,于府城首次建立了甘肃省立第五中学和第八师范学校(合校),被时人称之为“五中八师”,从而首开宁夏现代教育之先河。他还带头捐资,出面募集教育基金,资助品学兼优的表年学生出省、出国深造,为宁夏培养造就了一批有用人才。他在任间还亲自挂帅,主持编修成功一部宁夏新方志——《朔方道志》。自古以来都讲“盛世修志”,而在民国初年,全国局势混乱,各省战乱频仍,处于这种时局之中,宁夏地区却能修成一部三十二卷的大型地方志,这在全国实属罕见,因此《朔方道志》在中国方志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马福祥不仅为第二故乡宁夏的文教事业作出贡献,他还在兰州、西安、上海、南京等地带头捐资兴办回民学校。在北京主持建立成达师范学校、西北公学和创办全国最大的伊斯兰教杂志——《月华》。经过马福祥的努力,由他提议的“建立蒙古地方教育行政委员会”,以及“给以边疆教育基金”两个提案,在南京国民政府行政会议上获通过,为促进当时边疆的民族教育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再次,在封闭落后的宁夏地区,起步试办现代化建设。马福祥思想开明,接受新事物快,在宁夏力所能及地倡导创办轮船公司,积极开发黄河水运。筹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改善落后的交通状况。

同时,在政治上他对外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不受其利用与拉拢,坚持爱国主义立场,反对日特策划建立“回回国”的分裂活动;对内则周旋于各大派系之晨,在激烈的政治漩涡中,左右逢迎,巧于应付,力图自保。1924年,他既赴京参加段祺瑞主持召开的所谓的“善后会议”,同时又谒见孙中山,表示拥护“三民主义”,欢迎孙中山的领导。

1925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自任西北边防督办,命令所部西北军全线西撤,执行“入甘援陕”的战略转移。时任绥远都统的马福祥不得不交出地盘,改任冯的西北边防会办。后又改任北京政府的航空督办。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后,极力拉拢与利用西北回族军阀势力的代表人物马福祥,邀马赴南京,给他的头上加了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北平政府分会委员、开封政治分会委员、开封政治分会委员、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赈务委员会委员、编遣委员会委员,以及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许多头衔。蒋冯阎中原大战中,由于马氏父子倒冯助蒋,蒋介石对马福祥更加重视,先后让他担任青岛特别市市长(相当今直辖市)、安徽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同时又任命马鸿宾为甘肃省政府主席,马鸿逵为宁夏省政府主席子,其三兄马福寿也曾一度以宁夏省民政厅长之职兼代宁夏省政府主席。马家兄弟子侄4人出任省主席要职,这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实为罕见。1932年,马福祥因病辞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职务,隐居天津,潜心从事回族伊斯兰教经典的研究编印。他主持与资助编印的经书有:《希真问答》、《清真指南要言》、《昭元秘决》、《天方道程启经浅说》、《大化总归》、《四典会要》、《醒世箴言》、《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和《真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合印》。还为《天方至圣实录》、《天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真功发微》、《归真总义》、《先誓言行类钞》、《性理注释》、《五更释义》《五更月歌》、《老生常谈》等书一一题签、作序,积极筹备印行。

民国21年(1932年)8月19日,马福祥病故,葬于北平(今北京市)阜城门外三里河坟地。治丧时,蒋介石发来《祭马云亭先生文》,戴季陶发来《挽马云亭先生诗》,军政要员、社会各界和全国各地穆斯林群众纷纷以各种方式致哀。称“马公云亭是吾教先进”、“马公云亭是边陲的关心者”、“追悼马公云亭要努力和倭奴奋斗”……。著有《蒙藏状况》、《家训》、《训诫子侄书》。

马和福

马和福(1893~1937),革命烈士。回族,经名尕西姆。原籍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东乡人。家境贫寒,自幼父母双亡。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年仅四岁的尕西姆跟随祖父逃荒来到宁夏。民国九年(1920年),海原大地震后,他避难投奔到已在险崖子(今同心县张家塬乡境内)定居的大哥马金山家中。为生活所迫,先后干过皮匠、石匠、泥水匠和榨油工,还在清真寺当过“木札非”(寺师夫)。民国十六年(1927年)才在预旺堡南塬刘家岗打了几孔土窑,与白姓妇女结婚成了家。

1936年5月,中央红军根据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制定的“以发展求巩固”的战略方针,为了巩固和扩大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红军力量,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抗日,早日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促进全国团结抗日新局面早日形成。中央决定开展西征战役计划,组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西方野战军”,彭熏怀任司令员兼政委。红军在西征过程中,先后颁发了一系列加强民族团结和争取广大回族人民共同抗日的重要文件,主要有:《总政治部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1936年5月24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1936年5月25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人民抗日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布告》(1936年6月1日);还编印并在军内散布了《回民工作问答讲话》、《对回民之三大禁条四大注意及口号》等材料,在回民聚居地区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加之红军指战员的模范行动,从而彻底粉碎了反动派散布的“共产党杀回灭教”、“共产共妻”的无耻谎言和诱骗回民“舍命保教”得“舍西德”(伊斯兰教对圣战阵亡穆斯林的称谓)的阴谋。

预旺县解放以后,马和福家的窑洞内也驻进了红军。在与红军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亲身体验到“红军真是帮助回族人民翻身求解放的‘仁义之师’。他把红军当作自己最亲的人,倾心热爱,主动帮助红军办事。”党组织也观察到,这位苦大仇深的淳朴农民,在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办事认真,也很有能力,是一位不可多得而又可以完全信赖的革命同志,便把马和福列为主要积极分子,对他进行重点培养,曾选派他参加民族培训班学习,请他在大会上向红军战士诉苦,让他独当一面主持支前工作。马和福进步很快,不久就被接受为中共预备党员,选为预旺县苏维埃临时政府下辖的预旺区苏维埃主席。8月初,西征战役胜利结束后,红军把主要精力转入到深入发动群众,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上来。为了适应党在宁夏新解放区中回民聚居广泛、穆斯林群众集中这一特点和新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中华全国苏维埃政府和毛泽东主席决定,在预旺县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之后,进一步筹建预海县回民自治政府。8月中旬,陕甘宁省委书记李富春受中央委派,专程到预旺县同心城帮助指导筹建工作,成立了预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筹备委员会。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准备,陕甘宁省预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于8月20日在预旺县同心城清真大寺隆重举行,庄严宣告我国第一个回民自治革命政权的诞生。来自各乡、区的回民代表和各界人士300多人参加成立大会。在为期三天的代表大会上,讨论并通过了《预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条例》、《减租减息条例》、《土地条例》等有关决议案,选举产生了预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领导成员:

主席:马和福(回)

副主席:李存德(回)

保卫部长:杨奇清(汉、红军代表)

军事部长:马青年(回、红军代表)

青工部长:贺崇华(汉)

少共书记:韩民栋(汉)

马和福同志在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支援红军和团结发动回族群众方面,领导自治政府一班人做了大量工作,其主要业绩为:

(一)组织回民解放会,建立地方武装。马和福亲自兼任县游击大队大队长,他要求并帮助各乡、区分别组织游击队。另外,还成立了一支江湖抗日游击队。

(二)作好支前工作。预海地方贫困,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马和福领导各级地方政府积极筹粮筹款,先后共征粮六万余斤、银元八万多块、大烟土一万多两、皮衣一千多件等,基本上保证了红军的供给。

(三)欢迎红一、二、四方面军在预海县境内集结。10月下旬,当红军三大主力部队进入同心城时,回族群众纷纷端上“哈利发尔”(盛各种小吃的迎客盘)夹道欢迎。自治政府还在同心城召开了盛大的军民联欢会,马和福主席首先致欢迎词,他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称赞共产党和红军是解放人民的“大救星”,代表全县回汉人民,“向伟大的共产党和红军表示衷心感谢”,最后还表示,“我们预海县全体人民,一定要努力发展生产,以实际行动来支援红军北上抗日!”

11月中旬,红军三大主力为了联合组织大量歼敌的山城堡战斗,全部撤离预海地区,自治政府领导成员随军转移或转入地下活动,而马和福仍然坚持在家乡进行斗争。1937年2月底,马和福被坏人告密,落入敌人魔掌。其间,党组织多次派人秘密深入到预海地方寻找马和福的下落,都没有结果。

马和福被押送宁夏省城后,受尽了种种酷刑的折磨,但他软硬不吃,一字不吐,对党忠贞不屈,大义凛然,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敌人无可奈何,在一无所获之后,于1937年4月3日(农历二月二十二日),将马和福押回同心城杀害。临刑前,县长屈端问他:“你还有什么话说?”他坦然地回答:“为民族的解放,虽死无恨,我要换个‘吾素里’(大净)。”他换了水(洗澡),穿好衣服,昂首挺胸走向刑场,牺牲时年仅44岁。马和福是回民解放的殉难者,是一位回族英雄,是广大回族同胞的骄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同习县人民政府追任马和福同志为革命烈士,为了纪念这位回族英雄,于1953年在同心县城修建了马和福烈士陵园,敬立了纪念碑。

赫光

赫光(1902~1931),原名万锡绂,字季玺。甘肃省海原县杨郎镇万家堡子(今宁夏固原杨郎乡万家堡子村)人。出身于清末农村秀才家庭,家境小康,八岁在本村入私塾读书,十一岁进入固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学习,十六岁考入平凉陇东公立中学堂(今平凉一中)继续学习。在校读书期间,他一直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同类推荐
  •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二战英雄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彩的感情生活,描绘了他们超凡的军事天才,精湛的指挥艺术和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经历,浓墨重彩地颂扬了他们在历次重大事件中以正义战胜邪恶的铮铮铁骨。
  • 山河英雄志

    山河英雄志

    天下郡国林立,群雄割据,为一土之利聚起兵戈,所指之地,尸血成河,白骨千里。二百余年来,呼兰人洗掠中原,游牧千里,无人能阻。如此山河,志英雄事也。
  • 那时宋朝

    那时宋朝

    一个二流建筑院校的毕业生,吕小贤,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却因为一次与驴友们一同登山而不幸坠崖,穿越到北宋末年,原本一心追求安稳生活的他,却发现自己的命运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操控,他该何去何从?且看吕小贤如何混迹在北宋末年。
  • 古罗马:帝国时代

    古罗马:帝国时代

    打开古代欧洲地图,在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环地中海一带,赫然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古罗马。说起古罗马,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旷世武功,500年中,这个台伯河畔的蕞尔小国,用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东征西讨,渐次征服周围地区,建立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庞大帝国。本书就是向人们诉说着这个老大帝国的昔日辉煌。
  • 乌蒙冷月

    乌蒙冷月

    这是清朝同治末年,发生在乌蒙山深处的故事。主人公仇家八千里寻仇,终于在镇雄州找到杀害自己一家四十余口的仇人。谁知,却被仇人的女儿巧月深深爱上,爱得一塌糊涂,爱的死去活来。面对着巧月的死缠滥打,仇家一筹莫展,心力交瘁,左右为难。在另一次仇杀中,巧月死了。可是,面对仇雠,我们的主人公却更加犹犹豫豫,迟迟疑疑,挥起的复仇铁拳,久久不能落下……
热门推荐
  • 溺宠至尊皇后

    溺宠至尊皇后

    她是现代隐世家族的狠厉家主,重生后成了古代温柔富家女。他是传说中朝凤国皇帝兼战神。无往不利的他,跟踪一个女人却反被对方迷昏,蹂躏,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为了找她算账,他们渐渐走到一起,双贱合璧,天下无敌!
  • 佛说较量寿命经

    佛说较量寿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谢谢你,路小北

    谢谢你,路小北

    叮......一阵急促的单车铃声从后面赶上来。后来的很多年,我一直记得我转头看到的这个画面。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轻轻的风还有好看的路小北。
  • 今夕何夕,鱼思故渊

    今夕何夕,鱼思故渊

    还记得,上一次见我是什么时候吗?伊人尚在,只是君不见,一一不再。“我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这五年你知道我有多痛苦吗?”痛苦的不是只有你们!你们总是这样自以为是的认为跟随命运便可一切平安,可我从来就不信命。孟以亦已经死了,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楚渊!我一步步爬上来,就是为了重回巅峰,走完我未完成的道路。上帝不会亏待痴情的人,愿有人待你如初,疼你入骨,从此深情不被辜负。我会让你们明白,我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牺牲品,而是万人敬畏的王者!
  • 鱼王

    鱼王

    甫跃辉,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等你归来花开时

    等你归来花开时

    八年,你深入我梦里,而我连在你的生活里都未曾出现过。
  • 魂魄无极

    魂魄无极

    天地之初,魂魄衍化。魂魄者,即天地也。魂成心智,是为灵。魄成躯体,是为形。由此而生万物之生灵!所谓灭之尽头有生路,生之极尽又复灭。生灭轮回,道尽了世界法则之根本。一位身患衰老之症的人,无意间打开了神人所赐的《魂魄图录》,从而开启了他生命的神奇之旅……
  • 冰山王子爱上花花女

    冰山王子爱上花花女

    她是沾花惹草的花花女他是冷寒如霜的冰山男水火不容的俩位主角最终会得到什么样的结局呢?
  • 罪域仙尊

    罪域仙尊

    从罪恶大陆到桃花大陆,从无父母的孩子成为解救父母的人,在无尽空间创下自己的传说。推翻天宗,结识美女,,一个个传说在主人公身上展现。神秘的欧冶子,教炼丹的丹成大师,还有慈祥的族长序旦等,在我白成人生中都是转折型的人物。我白成就要与上天斗,苍天,青天,黄天,我白成就要建下属于自己的天下……
  • 唤神榜

    唤神榜

    他本是这奇异世界中的一个普通山村小屌丝,却因仇恨登上修行之路。他欲压天,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也没有什么厉害的法宝,但他却一路坑修士,坑强者,坑仙人,坑神兽。他一路寻找凶手,也一路坑到底,在无意间坑了整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