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4900000005

第5章 儒家思想的领导观

孟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代尔·卡耐基说:“最伟大的沟通技巧,就是重视别人的意见。”所以,如果主管能终日笑容可掬,肯听同仁说话。先表示对同仁的尊重,必能获得同仁的接纳与认同。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主管,对于自己所不愿忍受的,也不会强加在下属身上。可是有不少主管“十年媳妇熬成婆”的报复心态,颐指气使的强求下属。只求组织目标的达成,不顾下属的难处及感受。结果,招致下属暗自埋怨、心中不服。

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有品德的主管必有口才,他的口才出自于宅心宽厚及助人,使下属“受益”而不“受伤”。例如:有位老师未依课表上课,被巡堂的教务主任发现了;但主任只微笑着指指教室外的课表说:“您班上的功课表模糊了,是不是该换一张了?”当时那位老师的感受是:汝未打草,吾已惊蛇;十分感激的速速道谢。反之,某些很有“口才”的主管,却以口舌之利任意挫伤下属的自尊及信心,有口才但缺口德。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现代的好领导,都想增进亲和力以赢得人心,使上下打成一片。1967年伊朗国王巴拉维为了酬谢珐拉蒂芭王后提高妇女地位、善用妇女力量的贡献,于是封她为“伊朗女王。女王的亲和力极强,有一次一个女孩在报上看到女王戴着一副很别致的太阳眼镜,于是写信到王宫打听那儿可买。没想到,四十八小时之后回信就来了,女王竟把那副眼镜并附带一套衣服送给了她。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以德行为首,另三科均须在立德修行上有了相当基础才能进行,才会有所成就。尤以“政事”,更是孔子实践“仁”之德行的具体途径。孔子认为理想的人——君子(政治上或德行上的),应是具有仁德的人。所以孔子的领导观,即以“德治”、“仁政”、“爱民”为核心。论语中所记载,对领导的要求有:

1以德服人,以身作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孔子认为领导应“以德化人”,而非“以力服人”,这样自然会有人支持及归向。所谓“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篇)施行德政后,人民“归过向善”的效果才真确、持久。否则,百姓只是消极的不敢犯罪,却无积极的羞耻心及向善观念。如: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法制及刑律治人,只是强制服从及事后惩罚。以德化及礼仪教民,才是事前预防及自愿改过。由此看来,儒家为达政治理想——使人民心悦诚服、自然向善,对领导的要求颇高,而且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达到的。首先,领导必须严格修养自我,有了令人景仰的德行,才能使人自然服从。领导除了“修己”(成己)之外,更重要的任务是教化百姓(成人),如雍也篇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古时讲究“政教合一”,政治领导的角色类似民众教育或社会教育者。

儒家对施教者的要求是“以身作则”,在要求下属前,应先自我要求;只要自己行其正,下属也会受到影响,跟随领导的言行。如: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反之,如果领导“上梁不正”,怎么要求下属“下梁不歪”?如: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认为施政成功的要诀在:领导须作为下属的表率,尤其在遇到较辛苦的工作时,更要带头去做,并且能持久不懈的为榜样。如:

子路问“政”,子日:“先之,劳之。”请益,日:“无倦。”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孔子确信有德者做为领导,既经得起考验,也是人民最大的福祉。有德者即是“修身以仁”的人,如: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有多年经验的主管,由亲身体验中,必能领会到孔子领导观的精髓——“仁者无敌”;身为下属的,也较期望及信任有德的上司。有心成为好主管者,应及早从根本之道——“修德”做起,才能到达“真金不怕火炼”的境地。

2德治、仁政的具体实践:

(1)礼

孔子推崇周公制礼作乐以教化百姓,领导若要实施礼乐教化,须以仁德为本。否则,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是四维之首,是约束人类言行的合理规范。对个人而言:“不知礼,无以立也。”对国君而言,若能使“礼”从内到外,表里一致的落实,必能将国家治理好;否则,缺乏真心诚意,徒留繁文褥节。如: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只要上位者切实依礼而行,那么下属必会敬重上司,并乐于服从。如: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为何“礼”是实践“仁”的具体方法呢?如颜渊问仁,孔子回答说: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告诉颜渊,只要能逐渐克制私欲、回归于礼,天下即能渐趋仁道。至于详细的做法,是使“视、听、言、动”等一言一行均须合乎礼节。

“礼”的性质在“礼记”中也有相当详尽的解说,主要为“诚”、“敬”及“理”三方面。

①诚于中:

“中正无邪,礼之质也。”

“着诚去伪,礼之经也。”

诚就是“不欺”,包括“不自欺”及“不欺人”。

②敬于外:

“庄敬恭顺,礼之制也。”

“毋不敬。”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

“敬”是从对父母开始,推及于其他人;敬是无分人之尊卑价值的。

③依于理:

“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总之,“礼”是出自内心真实的感情,是心甘情愿待人诚恳、尊重及理性。不因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有尊卑之分;只依五伦关系不同;而有相异的对待之道。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领导的容貌言行若未“依礼而行”,则效果恐将“适得“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领导者对下属若一味谦恭、谨慎、果敢、率直,缺乏礼的约束,最终变成一事无成、畏畏缩缩、粗暴强迫、肆无忌惮。

(2)爱

孔子回答弟子樊迟问“仁”时,简洁的说:“爱人。”以上位者而言,实施仁政就是要爱民、关怀下属,以及薄己厚人、宽待百姓。孔子曾夸奖尧舜禹等圣君的爱民表现为:

“禹,吾无问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以,上位者须“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不可扰民、招怨,如: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屏四恶。”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子张同孔子从政之道,孔子说爱民方面的做法是“屏四恶”:

第一恶:未善加教化人民,一旦人民犯罪就大加杀戮,这就是残酷不仁。

第二恶:未及时训诫指导人民,却要求速效,这就是仓猝,令人措手不及。

第三恶:自己延误了命令,却要人民在限期内做好,否则加以刑罚,这就是贼害百姓。

第四恶:原本应给下属的财物,却吝啬苛刻,这就只是小吏的见识,不是从政的大道。

所以,真正爱民的做法是:安民、利民及教民。如: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教民”才是爱民的长久之计,而且不单靠领导一人之力,应多举贤才来共同教化。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领导别人、教育自己

好领导并非天纵英明,必须好学不倦、客观虚心,才能日新又新,保持“魅力”。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后又常常温习,温故而知新,岂不快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任何人都有可学习之处,领导须谦虚,对于贤者,向他看齐;见到不贤德的表现,则自省自励。

孔子对自己的“学不厌”颇引以为傲,也希望弟子对别人谈及孔子时,说他是个好学的人。如: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领导不但自求进步,也鼓励下属进修,使大家共同成长。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反之,领导若不好学,其品德也会受到影响。如: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原本“仁、知、信、直、勇、刚”皆是美德,但若未以“好学”来调和、扩充,则仁德太过,反显得愚蠢;知德太过,反显得好高鹜远(思而不学则殆);信德太过,反害于道义(不知隐讳变通);正直太过则成为愤世嫉俗;刚强太过则暴躁粗率,表现出嫉恶如仇的狂妄模样。

领导若能虚怀若谷,不自以为是,所学才能真正有效。如: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勉励自己及弟子要戒除四种心态,才能吸收新知、真知,避免为私欲所蒙蔽。

第一,不存成见、偏见。

第二,不独断独行。

第三,不固执己见。

第四,不自私自利。

总之,孔子提示为政者应目光远大,才能成大事。如: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今带领下属共同成长时,要看得远,多为整体事业及下属打算。若无远虑,只短视近利,很快就会出差错,断送了大家的前途。

孟子的义利之辨

孟子继承孔子的教诲,更确信实行仁义的王道之治,才能创造最有利于人民的生活环境。孟子为了实践理想,不断游戏说各国君主放弃霸道、改行“仁政”,并且慨叹的说:“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相信“人性本善”,劝导君主以为为贵、爱民如己,企求天地万物和谐共存。孟子的领导观基本上同于孔子,只是他对仁政的诠释更具体明确。

1以德行仁、养心寡欲

战国时代,各国君主纷纷以武力称霸,惟有孟子站在爱民的观点独排众议,劝君主们放弃霸主的念头,多做利于百姓的事;惟有使人民安居乐业,才能赢得民心。如: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一位好领导,必多为下属设想,尽量克制私欲。反之,一心创立霸业者,只想满足自己的野心,不顾百姓的死活。前者(行仁政)能长存,后者(立霸业)不能久安。如: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一再强调,施行仁政是根本的领导之计。必可赢得人心、获得天下。如梁惠王问孟子:“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直入核心的回答:“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篇上)孟子确信:“仁义”比“近利”更持久、更有价值。一般人短视小利、私利,而孟子更重视全体人民的幸福,这才是“大利”。人民受到德政的照顾,必心悦诚服追随领导。

孟子提倡仁政,有其时代背景。战国时代,各国君主为扩充领土及权威,根本不考虑人民疾苦;所以孟子以“爱人”的仁者胸怀,力劝君主救民、爱民,来赢得长治久安。如:

“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人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只要施行仁政,解救万民“倒悬”(倒挂)的痛苦,百姓必“近者悦”而“远者来”。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若君主不忍见百姓受苦,百姓必感怀领导的德泽。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只要赢得民心,虽没有险要的地势、壮盛的兵力,仍可因“得道多助”而统治天下。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从历史中举证,三代之兴或亡是由于君主之“仁”或“不仁”。当今多半君主仍无远见,不知正确的为政之道;一面将百姓推向疾苦,一面妄想得到天下,这就如同讨厌酒醉却强要喝酒般的矛盾。

总之,孟子认为,领导必得“依仁义而行”,才算具备了领导的条件及成功的基础。如: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2德治、仁政的具体实践

实行德治、仁政,一切都是为人民着想,把人民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如:

(1)以民为贵

以“民主”的理念而言,孟子是个先知先觉者,数千年前就明确指出了“人民”在政治中的重要地位。惟有得到人民的支持,政治才可能顺利运作,君主也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如: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2)爱民如己

君主若能珍视下属,人民也会将君主当作自己的身体一般爱惜。反之,君主若把下属视为供使唤驱策的禽兽,甚至当做微不足道的尘土,那么人民也会将上位者当做仇敌。如: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爱民如己的上位者,会使人民的生活更舒适。如:

“养生丧死无憾,……”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就算君王是个爱好物质享受及歌舞声色的人,只要能与百姓同乐、分享,而不是一味剥削百姓图利自己,仍不失为一位好君主。如:

“今王与民同乐,则王矣!”

“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所以,君主“仁”或“不仁”,端视爱民与否而定。孟子责备梁惠王为了扩充领土而驱策百姓作战,虽战败仍求再战,使相爱的人分离,尝到丧失亲人之痛,这是“不仁”的表现。如:

“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弟子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3)教民以德:

孟子本著儒者教育家的胸怀,以“教民”为长治久安之道。人民须如君主般以仁义修身,才可激发爱国心,为国效命。如: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仁者无敌’。”

教民以德,使国人相待以仁义,必能“王天下”,如: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日利?”

总之,孟子期望君主能“以教育为国之本”。从教育上奠定国富民强、社会和谐的基础。若未教民,只是暂时施予恩惠,效果不易长久,难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如:

“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儒家领导观的启示

“有德者,必有言”,有品德的好领导,能运用口才发出“良言”,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真正的好领导必努力“得人心”,使下属心悦诚服。

“德不孤,必有邻”,领导只要有“德”,必经得起考验,得到下属心甘情愿的服从。

“‘政’者正也。”好领导凡事“反求诸己”、“以身作则”。

上位者须时刻心存爱心、行事合礼、养心寡欲,如此必可孚众。

同类推荐
  • 口才赢就一生全集

    口才赢就一生全集

    语言的力量能征服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的心灵。它具有神奇的魔力,它可以震撼人的心灵,操纵人的情绪。“投资口才等于投资未来,”拥有好口才,你就能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游刃有余,助你改变思维模式,为成功打开更多的通路。
  • 女人,你要爱自己

    女人,你要爱自己

    每个女人走到人生的某个阶段时,往往会对未来产生犹豫和疑问。这是我想要从事一生的工作吗,他是我真正爱的人吗,我是那个我真正想成为的人吗,我是真心喜欢身边的同事、朋友吗,我每天脸上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吗,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吗,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真正想做的吗,我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来的是真正的自己吗?在这个忙碌的现代世界里,很多女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如果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自我,就不能正确地调节自己,引导自己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生活、去工作、去恋爱,很可能会陷入痛苦、抑郁、茫然,甚至绝望中;如果能够及时警醒,准确地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作出正确的抉择,就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 30岁之前你不能没有危机感

    30岁之前你不能没有危机感

    本书内容共分三章,包括:9种强有力的内省状态、13种勿缺的生存理念、15种需要注重的生活细节。
  • 舍得做人,宽心做事

    舍得做人,宽心做事

    宽心做人,舍得做事是一种境界,以一颗宽容之心来面对人事的纷纷扰扰,不计付出,舍己为人,更能体现出一个人胸怀的宽广;舍得是一种智慧,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体现出明朗大气的做事风格;舍得是一种心态,无争无求,低调淡泊,体现出坦荡洒脱的人生追求。但舍得做事的前提是宽心做人,如果不能宽心做人,心胸就无法放开,当然也就无法坦然的面对人生的得和失,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做到懂得取舍,首先是要做到宽心,在宽心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舍”,在适当的“舍”的基础上才会有所“得”。宽心做人,舍得做事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
  • 留住老员工吸引新员工

    留住老员工吸引新员工

    韩信点兵的故事告诉我们,善驭人者居高位,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人才资源都是重中之重,留住企业核心人才和引进高素质则关乎企业的生存。本书从各企业因人才的任用继而成功和人才流失造成衰败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的为人们阐述企业的用人之道,不管对员工还是对管理者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职场宝典。
热门推荐
  • 星河大地

    星河大地

    犼,凶兽之祖。于太古时期偶遇凤凰血泣,其血成一神树,得其首枝。化为神犼,即与天地为敌,其志为屠尽苍生!!!天神怜悯众生,赐天罚。犼逃于天地大川,无人得其下落。
  • 听见你心跳的声音

    听见你心跳的声音

    朴易轩:“不管在你心中最重要的人是谁,喜欢谁,从现在开始,你心中的人,爱的人只能是我,因为我会把那些人都一一清除干净!”朴易洋:“你从来都不是别人的替代品,你就是你,我唯一爱的人。”王俊宇:“是我的错,才使我们错过,即使你不爱我,我也会毫不保留的爱你,只因那个人是你。”林星妍:“我是真的累了,不想再这样纠缠下去了。你既然不爱我,为什么非要把我绑在你身边呢?”JK:“对不起,我来晚了,以后我绝不会再让你受一点伤害,我定会护你周全!”
  • 尼洛亚特狂歌

    尼洛亚特狂歌

    在尼洛亚特这片并不被神灵庇佑的土地上,对于权力与力量的渴求作为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四处横流,野心家的理想实践永远伴随着鲜血与杀戮,尼洛亚特历367年,有着“尼洛亚特大陆能源州”之称的国家佩利斯突然传来皇帝暴毙的消息,旧的平衡已然被打破,新的篇章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 凡人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凡人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小说贴身描写了一位普通中年妇女的生活:做家务、吃喜酒、调解邻里纠纷、张罗儿子的婚事。被几十年的人生智慧腌渍过,她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已经成为日常的一部分。胡兰成道:“鹊桥俯视,人世微波。”这样纯熟的人生境界何其难得,而且,再不写,她就老了。
  • 倾心恋人

    倾心恋人

    他,万人注目的天之骄子她,一介平凡的草民他的出现,让她的生活丰富起来,是她在昏暗的地方,一抬头便看见的光亮
  • 重生剑神传

    重生剑神传

    上一世,冷天以一把七星剑横扫天下无敌,成就了剑神一名,却被至爱之人所陷害。意外重生到一位同名同姓的人身上。他发誓,他要重返神界,血债血偿!
  • 不负卿心

    不负卿心

    她勤劳勇敢,处处为他人着想,可是却被称为妖童,遭众人唾弃。他为一己私欲,收她为徒。教授同时不断吸取她的精元,以壮大自身。迎接她的,是无休止的欺骗和利用,真实身份的揭穿,让他肝肠寸断,为完成使命抹去她的记忆。以为只是一场游戏,可是却种下了痕!
  • 仙剑奇缘之仙山传

    仙剑奇缘之仙山传

    两千年前,她的前生为了能和他见一面,把怨念偷偷的注入了飘雪剑中,从而引起了凡间修仙的热潮。两千年后,他是魔族冷月,她是仙族彩月。他是她的杀母仇人,他却爱上了她一直保护她,而她却恨他。如果,可以从来,我绝不会爱上你。第一次仙魔大战,他杀了她母亲,第二次仙魔大战,他为了救她,被毁掉一切,包括自己的容貌。只求她的原谅。再四年后她对他说,“你为我付出很多,我今天为你付出我我最宝贵的东西,从此。你我互不相欠。”他对她说,“那怕放弃一切,换来的只是每天对你小小的陪伴,我已知足。”彩月爱着冷月就好好像两千年前的织女爱着牛郎,不是吗?其实我们都爱着彼此
  • 妖物列传

    妖物列传

    有人说,爱极了,就结了仇……对于人类来说,他们的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短暂的生命里,可能会出现很多难以忘怀的人。而妖呢?
  • 我的纯情女友

    我的纯情女友

    有一段岁月,峥嵘而光辉;有一份感情,简单而诚挚;有一群青年,彷徨而坚定!我们像条疯狗一样活在这个世界,咬过跪过低头过……所以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