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33500000011

第11章 书体与材料(1)

篆书

篆书体系较复杂,一般分为大、小篆。秦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均属大篆,秦篆属于小篆。

甲骨文

(1)甲骨文:篆书是最早产生的字体,我们现在所能见到最早的篆书是殷、周时期的甲骨文。其中更多的是殷代甲骨,它是刻在龟甲(主要是腹甲)和兽骨(多是牛的肩胛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的产生,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殷代青铜器的大量使用,为甲骨文提供了锋利的刻刀。所刻文字笔画直劲、纤丽。从已发现的十几万片甲骨中看,除直接刀刻外,也有先书后刻的痕迹,说明那时已经产生了毛笔或类似毛笔的书写工具。并从漏刻的笔画中得知当时甲骨上刻字是先直后横。从其文字内容来看属于古卜文字,所以甲骨文又称“卜文”。因为是刀刻的,所以也称。“契文”或“殷契”。因为它首先出土于殷墟(今河南安阳县小屯村),所以又叫“殷墟文字”虽然它是现在所能看到最早的已成体系的汉文字,但出土却最晚;1899年才开始发现。其后又在陕西周原、山西洪赵坊堆等地发现了周代甲骨。

甲骨文是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已形成汉字体系的实物资料,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和古代书法史的一部分重要依据。

(2)金文(又称钟·鼎文):殷商是继夏之后的第二个奴隶制国家,不仅农业、畜牧业有很大发展,青铜器的制造业也相当发达,当时由铜、锡、铅按一定比例配合冶炼出来的青铜比纯铜更为坚实耐用。商代青铜器上的文字很少。所以研究“金文”一般以西周为代表,因周代不仅青铜器制造技术更臻完善,装饰花纹精于商代,一般铭文字数一也大大增加。多者如《毛云梦睡虎地竹简·战国晚欺期公鼎》达497字,《散氏盘》达357字。二者皆属西周后期的青铜器,从其书法艺术水平来看,也较商代甲骨、金文有了明显进步。如《毛公鼎》上的金文不仅笔法精严,且行气流畅磅礴。《散氏盘》上的金文,体势瑰丽,茂美厚重,粗放质朴,变化丰富。总的来看,金文因经过范铸,比甲骨文的笔画浑厚粗壮,且有日趋规范整齐的倾向。

(3)籀文:是周代大篆规范化的产物,鉴于殷甲骨和周金文,一直存在着写法不统一,不规范的情况,周宣王中兴之际,搞了我国书法史的第一次文字规范化,并有史籀大篆十五篇传世,后人已不得见,只能从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见其遗文。多因过于追求均衡、对称而不避笔画、结构的繁复。在传世的青铜器中,《虢季子白盘》、《秦公钟》等铭文近之。论大篆者,也有的籀文、金文不分,统称为“古籀”。

篆书额·赵之谦

(4)石鼓文:秦以前的大篆石刻,只有石鼓文可信。从书体来看,属于籀文体系,也可以视为籀文和秦小篆之间承先启后的书体,从其文字内容来看,为记载秦之先世游猎之四言诗,因此又名“猎碣”。该鼓共十面,唐初在陕西雍县之三畴原发现。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一面,文字已剥落殆尽,其他鼓也多有残损。但因是我国现存之最早文字石刻,至为珍贵,又因其遒丽端朴,学篆书者,也往往兼习或专攻。

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

(5)六国古文:为战国时期异于籀文体系的文字。尽管周王室想统一大篆搞了籀文,一度使用过籀文的仅限于成周一带或尚能尊周的某些诸侯王国及曾占领成周地区的先秦。至于齐、楚、吴等地区的书风,则多与籀文迥异,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异政,文字更不统一。这种既不同于籀文、又不同于后来秦小篆的战国文字,后人称之为“六国古文”或简称“古文”。

(6)小篆:是秦代篆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适应其政治经济集中统一的局面,还实行了统一度量衡以及“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所谓“书同文”,即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文字改革,也是篆书的第二次规范化和统一化。但这次更突出的特点是简化,即以周代的籀文为基础,保留其笔划、结构较为简单的字,简化其笔划和结构繁复的字,正如《说文解字·叙》所说:“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是也。”从小篆的审美原则来看,与籀文、石鼓文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以笔划遒劲、圆转、婉丽、平稳、端正、均衡、对称为主,其传世的代表作是《泰山》、《峰山》、《琅琊台》等刻石,传为李斯所书。唐代继李斯之风格者有李阳冰,其代表作有《三坟记》、《城隍庙碑》、《谦卦碑》。清代邓石如、吴熙载等人在此基础上略有风格变化。

篆书的格式布局

(1)章法格式

篆书的章法格式和行、草书相比,相对地要简单些,尤其是小篆,和楷书、隶书有不少共同之处,如平整匀齐,横竖成行。但甲骨、大篆则不尽然,要丰富复杂些,因为它们的年代太久远,字形太古老,又是刻在或铸在不同形状的骨片或铜器上的,不像平正的纸上好安排,因此,章法布局也不尽相同。

(1)字距与行距一致。这种格式形成较早,主要是唐以前至秦代的作品,它与楷书的章法相近,即平正整齐,横竖成行,行距与间距基本相等。这种章法,又分有界格和无界格两种。无界格的篆书章法在书写时一般将纸轻轻折出相等的间距或在纸下衬格即可,但有界格这种章法则必须在书写前在纸上打出大小相等的规范格子,使格与字融为一体,它的特点是茂密厚重。

(2)字距宽,行距相对小,这种章法特点是潇洒清丽。

(3)字距与行距均等。这种章法布局的特点,在排列上比较松散,但整个布局却能给人一种字稳疏朗的感觉。

(2)布局要求

由于篆书有大小篆之分,布局要求也不一样。小篆基本上以排列整齐为主要要求,大篆除了可以排列整齐外,更多的是采用有行无列的章法形式,因此,错落参差是其主要的布局方法。

(1)量格定字,平整一致

小篆要求美观整洁,写小篆最好折格式打格、衬格。因为任何高明的书家,书写字数较多的作品,如无格线限制,是很难做到绝对横竖成行的。小篆一般是长方形(也有少数写方篆或扁篆的),所以打长方格较好,可根据各个人的喜好及追求的风格流派,选定长短的比例,一般为三分之二,也有拉长为二分之一的,上下之间的距离稍宽一些,可打成或折成双线,写熟了单线也可以。

(2)参差错落,统一自然

小篆中的草篆采用这种布局方法,有行而无列,通篇布局讲究自然生动,错落有致,这在大篆特别是在甲骨文、金文字中表现得更为痛快淋漓。大篆字体不像小篆那样齐整匀称,而是较为放纵,金文的字形,大小错落,繁简悬殊。因此,大篆书写起来更加自由,可以像行草那样根据字的形体特点和字的关系随意抒发,布局也要求以疏放自然、参差错落为主,但这种错落是在一定的规矩范围中进行的,整幅作品的布局要做到统一,有呼应,有顾盼。如果一味地放纵,就会忽略统一的整体效果,那就只会使布局显得杂乱无章。

(3)长短得宜,庄重严肃

篆书作品的书写时,一般要注意将短形字拉长,把长形字缩短,否则就容易使作品失去美的平衡和严肃性。在书写篆书作品时,一定不能大篆小篆同时出现在一幅作品中。

隶书

隶书有“秦隶”、“汉隶”、“唐隶”之分。

前人有“大小二篆生八分”之说。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呢?从出土的战国文物、秦简、汉简及东汉碑刻来看,隶书实滥觞于周,产生于秦,发展于西汉,成熟并盛行于东汉。

周代通行大篆的时候,无论铸于钟鼎、刻于石鼓,或手抄经书,都是比较规范的。但应当承认,还有在民间或下层官吏(徒隶)中流行着的另外一种手写体大篆,写起来比较随意便捷,多用于竹帛。所谓程邈造隶书,可能是他首先受这种手写体大篆的启发,整理了3000隶书字献给秦始皇,秦始皇认为可以辅佐小篆用于一般行文,因此后人又称之为“佐书”或“左书”。而这时的隶书仍带有浓厚的篆意,后人称之为秦隶。西汉时隶书应用更为广泛,后人可见于大量出土之竹木简,除仍有不同程度的篆意外,其布势更趋方匾,圆转笔势也多为方折所代替,偏旁部首已部分楷化,并逐渐出现了极为随意的波磔。它们与秦隶一脉相承,都可移之为古隶。至东汉时期,进一步形成了典型的汉隶风格;尽管流派纷呈,其共同特点是蚕头雁尾和八分相背之势。

传世的著名汉碑有《礼器》、《史晨》《华山》、《乙瑛》、《张迁》、《衡方》、《石门颂》等碑或摩崖石刻。它们各有风格,都可作为学习隶书的范本。

“唐隶”虽也不乏精品,但一般认为过于整齐一致,乃属隶书之末流。清人如郑篮、邓石如、伊秉绶之隶书,能入古出新,还较有艺术价值。

隶书的格式布局

(1)章法格式

隶书的章法格式主要有两类,第一类为纵有行、横有列,第二类是纵有行、横无列。根据其字距和行距的特点可分为三种:

(1)纵向字距较大,横向排列紧密。这种章法在整体上感觉是一排排的,上下整齐,字多向左右伸展,多波磔,由于字形长短不一,横向串连似波浪起伏,富于韵律。书写时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点画避就。这种章法是隶书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疏朗而秀丽。

(2)横竖行均匀排列,疏密有变化。通常见于字迹较大和体势方正的汉碑中,如《张迁碑》,这种章法给人一种气象森严,宽博浑厚的感觉。字的结构不太多波磔,字距松动,布局整齐美观。由于它横竖成行,字形又因地制宜,结构自然,疏密相称,富有变化,无迟滞呆板之弊。

(3)纵向排列,横无列。常在摩崖画像、石题记和汉碑的碑阴、碑侧见到。这需要书写者具有较深的基础才能达到,主要是在全篇章法、墨法上下功夫。忌安排做作,重感情表达。

(2)布局要求

(1)量纸定字,重在平整

一般来讲,隶书大多比较整齐,字形大致相等,分布要求规整。书写之前可根据内容字数,计算好地位,或用另纸打格衬在创作纸之下;或直接用创作纸折格。如果书写行距紧、字距松的格式,一般应以略带长方形格为宜。如果书写行距相等的形式,则可用正方形或略扁方形的格子。古隶字形有大小参差变化,采用有行无列的章法形式,因此,只需衬直行格或折直行格即可。

(2)脉络分明,内含生机

隶书的行列大体上是由几条平行的线条组成的,而这些线条是由隶书稳重、均衡和特点平整的字形造成的。为了避免这些机械呆板的几条直线破坏整体布局,因此,字与字上下左右不必非常齐平,而要使这些线条自然,略有起伏,从平整中显出不平整来,这样的章法布局才美观大方,富有节奏感。

(3)四面留白,呼应中心

四面留白几乎是各种书体章法布局的共同要求,但隶书有其特殊的地方,四面的留白必须与中心布局形式相适应,排列较为疏朗的布局,四面留白要略多些;排列茂密的布局,四面留白相对地要少些,以求得通篇布局的统一和谐。

草书

一般说法,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三种。也有的把行草列入,即为四种。其中以章草为最早。

草书《千字文》

“简化”和“草化”是汉字字体发展的基本倾向之一。论其原因,一般认为是为了便捷、急就。如东汉赵壹《非草书》所谓“盖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趋急速耳。”这里所谈到的“隶草”,当是章草的前身,如“秦简”中较潦草的一类。至于草书产生的时间,历代众说纷纭,需要具体分析。许慎《说文解字·叙》“汉兴有草书”的说法,极近赵壹的“秦末”说,或指西汉简书之较潦草的一类。张怀瓘瑶认为始于战国,乃指行文起稿的草篆。宋张拭所谓“笔札以来便有之”,则又指汉字产生以来,就有一种潦草的写法,都不是指我们所说的草书字体。

作为最早的草书字体——章草的形成,从已见有章草法度的汉简来看,当在西汉后期。到东汉章帝时,章草已极为成熟,并出现了著名的章草书家杜度及稍后的崔瑗,并一直流行到晋代。章草的特点,是相当一部分偏旁部首或局部结构不仅章符化,而且统一化。写法严谨,一字万同,又字字独立,不相连绵。波磔鲜明,深具隶意,故有“解散隶体而粗书之”的说法。

传世的代表作品有后人临摹皇象之写本《急就章》,一般评论,以宋克的写本为最好。此外,还有索靖的《月仪》、《出师颂》等帖。

“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有张芝创今草之说,但无可靠的书迹流传,所以米芾、黄伯思等都本欧阳询所谓“张芝草圣,皇象八绝,并是章草,西晋皆然”,主张王羲之和王洽变章草为今草的说法。从出土的汉简来看,应当说由章草到今草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汉末张芝时期已经开始了这种演变。张芝当时是擅长章草的大家,专攻草书,有“池水尽墨”之说,因而能“转精其巧”,渐开今草之风,是可能的。到了东晋,今草就已非常成熟。从现存可信的墨迹——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也可以看出这个演变的痕迹。

今草与章草不同的地方,是去掉了有隶意特征的“隼尾波”,加强了“使转”,并进一步草符化。晋唐以来,著名的今草书家及代表作品有王羲之的《十七帖》,智永的《千字文》,孙过庭的《书谱》等,都可用作初学草书的范本。

“狂草”是在今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最为放纵的书体,不但行笔较今草更为流畅、奔放,且点画结构也更为简化,用笔纵横驰骋,极为迅疾、自由、并加强了字与字之间的连绵,便于抒发豪放的情怀。一般把唐代张旭、怀素作为狂草派的代表,书史上有“颠张狂素”之称。

草书的格式布局

(1)章法格式

草书的章法格式与行书基本上相似,但字距和行距的变化比之行书,变化更大。因而草书的章法格式比之行书更加自由活泼;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溶进了作者的个性、气质、修养等因素。在点画的长短、疏密,字形的大小、正侧,都带有很强的随意性。但这种随意性并不等于随意想象,杂乱无章,而是作者艺术手法高度娴熟的表现。由于草书的章法格式与行书的章法格式基本一致,考虑到篇幅的关系,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而主要结合布局就草书的字距和行距的特点作一些介绍。

(1)草书的字距和布白。与行书比较,草书的字距和布白变化更加多样。但草书无论是小章法还是大章法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律。因此,草书布白时要求每一个单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之间的空隙和整篇字与字之间,作“计黑当白”的艺术构思,做到黑白相间,彼此衬托,参差变化,以显示飞动透气的特点。

(2)草书的行距与通篇布局。草书的行距特点基本与行书相似,所不同的是随意性更大些,宽窄、曲折的变化也更大些。因此,分行时一定要根据篇幅的大小和字数的多少、内容的特点、字形的自然特征等统一地进行设计,大小、长短、宽窄要相间,或左或右,或徐或疾,曲折盘旋,既要显出变化,又要显得自然流畅,行文如流水,淋漓而酣畅,飘逸而自然,无丝毫做作之感。

(2)布局要求

草书章法布局的要求基本上与行书相似,所不同的是,它的流动性和作者的随意性更为突出,因此,草书作品布局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善于设置矛盾和统一矛盾

同类推荐
  •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包括流行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音乐创作、理论五大部分,共收录28篇文章。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
  • 花儿与少年花儿美美走世界

    花儿与少年花儿美美走世界

    《花儿与少年》是国内第一档明星真人秀旅游节目,在节目中,五位美丽的中国女性:郑佩佩、张凯丽、许晴、刘涛、李菲儿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这五位女性,代表着中国女性美丽的五个侧面,节目的播出,让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燃起了“美美走出去”的渴望。“穷游世界”是年轻人的梦想,而作为女人,还要懂得在旅行中善待自己、宠爱自己,这样才能通过旅行让自己变得更美丽。这本书中,介绍了五位“花儿”的独门旅行秘籍,也从她们每个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女人在旅行中最美的那一面。同时,书中还独家收录了对五位明星和导演的贴身访谈,除了详解很多幕后“八卦”,更道出了一档优质真人秀节目的良苦用心。
  • 陇南民间美术研究

    陇南民间美术研究

    本书稿是一部系统介绍陇南民间美术的学术专著。书稿对陇南民间美术形成的地域文化、艺术类型、形式特征、文化内涵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主要内容涉及陇南民间刺绣、民间雕塑、民间绘画、民间家具及装饰、民间纸扎造型与装饰、民间社火中的造型与装饰、民间剪纸与皮影、民间建筑装饰、少数民族服饰、民间编织。书稿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演员自我修养(第2部)

    演员自我修养(第2部)

    本书是俄苏杰出的戏剧艺术家K.C.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为日记体形式,主要探讨体现创作过程中的自我修养,其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历史上被证明了的,通过了试验,被演员职业检验过的东西,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精华所在。不管是国内的北京人艺还是好莱坞的艺术家,都以学习本书为荣。此次翻译的版本是莫斯科艺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版本,完全忠实于原著,全面贴切地反映了作者的意图。
热门推荐
  • 冷夕瑶

    冷夕瑶

    现代的她假面、无心,是黑白两道的传奇。当再给她一次生的机会,她就只是她,远离假面、暗杀……然大将军之女,阴谋暗涌的夏炎国。为保护家族,她魅惑世人,她是冷夜修罗女,她将继续她的传奇。风起云涌的皇宫,翻云覆雨,凤凰涅槃之后,看她如何再于江湖妖娆起舞,再起风云。她是仙与妖的混合体,假面惑世,玩弄阴谋,看陷入爱恨纠葛的她如何回应霸道、潇洒、邪魅。的他们的爱与恨、情与痴……
  • 落花梦

    落花梦

    才子陈洪波驾舟到东海蓬莱寻找仙境,在满目悲凉凄清的落花楼进入梦境。他巧遇名姝骆小枝,二人偕伴同游天国。人世间众多幽灵在天国出现。她们在圣人国邂逅圣贤,一睹庄周梦蝶,诗客国参加诗会,与诗仙词圣举杯吟对;隐士国见姜公梦夺乌纱,呕心沥血;红楼国与宝玉、黛玉、宝钗重结梅花诗社,醉酒当歌;美人国盗符救人,桃花源搬兵增援;名利国目睹利欲薰心,颠倒国嘲讽阿房宫火光烛影,险象环生,太虚境瑶花琪草,暗递真机;宫花会群芳吐艳,柳暗花明,百花苑神姝簇拥,各领风流。
  • 无上府主

    无上府主

    相传整个仙界,由三十六大府主把持,每个府主手里的仙道力量融合在一起,能够洞穿仙界与神界位面间的晶体屏障。然而……为何亿万年来,世俗飞升上仙界的人数骤然锐减?为何亿兆年来,仙界无人抵达神界?为何连府主,都望神界而却步?!成就府主,整合仙界;降临诸神,名之无上:此举只在一人掌控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切尽在无上府主!
  • 七彩的天空

    七彩的天空

    《七彩的天空》作者刘立波会带你结识人民空军各式各样的飞行员,有闻名全国的试飞英雄黄炳新、邹延龄,有空投第一颗原子弹的于福海,有关键时刻为民舍命的李剑英;有首席试飞员、飞行师长、团长、大队长、和试飞员:他们或飞歼击机、轰炸机、或飞运输机、直升机,在核试验、新机科研试飞、试射空空导弹、弃机跳伞逃生、抢险救灾、飞播造林、人工增雨等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天之骄子们出生入死,叱咤风云,拼搏九霄,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凯歌;在空中留下了一个个血性男儿“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英雄雕像:也有对地方党政民众对遇难飞行员的全力救助的热烈赞颂
  • 拉宾

    拉宾

    1995年11月4日晚,正是欢度周末的好时光。可对整个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尤其是以色列和阿拉伯爱好和平的人们来说,却是一个黑色的周末。正是这天晚上,缔造巴以和平的领导人之一,号称和平斗士的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全世界震惊了,他那轰轰烈烈而又令人心碎的一生,顿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为他悲哀,为他流泪,为他祈祷,祝愿他在天之灵安详。一只和平鸽就这么被枪杀了,一个和平的斗士就随着那野蛮、罪恶的几声枪响而倒下了。但是,拉宾为中东和平鞠躬尽瘁的高大身影,并没有在人们心中倒下,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深深地感动着人们。
  • 赤灼

    赤灼

    平凡的学生,身体里流淌的血液终究还是赤灼的。
  • 绝世仙妃:魔君慢慢来

    绝世仙妃:魔君慢慢来

    她是金牌杀手,却因特殊原因穿越到了吴家废柴三小姐的身上,默默开始逆袭之路,终有一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是传言无情、嗜血…还有不举的异姓王,可在她眼里就是变态一个。无情?谁解释一下,为什么那闪闪的眼睛和某种动物很像啊!还有那无师自通的肉麻的情话,是怎么回事?有天某女咆哮:“说好的无情呢?说好的不…”“娘子,话不可乱说,传言不可乱信,要不要为夫帮你证明一下?”话音未落,某女就被某男扑倒。——月光洒落,绝美女子靠在俊俏男子的肩上。“你…变态!”“娘子,为夫…只对你变态。”啊喂!气氛完全被你们毁了好吗!【本书正在修改,误入坑
  • 流金年华

    流金年华

    在经历了一次劫难之后,奚岚无意间发现了一些端倪,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流金的年华,似水的岁月,转眼便东流。珍惜当下,此刻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 腹黑王爷追邪妻

    腹黑王爷追邪妻

    21世纪的特级杀手突然穿越到一个废柴身上,美男袭来,萌宠陪伴,看看女主怎样笑傲江湖
  • 都市绝代仙医

    都市绝代仙医

    青年偶得绝代医王宝典,从此踏上都市修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