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33500000022

第22章 书法析赏(1)

欧阳询楷书的简介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因曾为太子率更令,故又称欧阳率更。欧阳询书法小楷书称最,被誉为唐人楷法第一。《唐书》说:“询初效王羲之书,后险动过人,因自名其体。尺牍所传人以为法。”《宣和书谱》评曰:“询之正书,为翰墨之冠。”

欧阳询的楷书主要有:《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等。

欧阳询楷书影响最大的《九成宫醴泉铭》,为欧氏晚年奉敕之作。此碑笔力苍劲遒丽,腴润有致,高华庄重,法度森严。世人认为它的影响不下于王羲之《兰亭序》,被推为唐代楷书之冠。

欧阳询楷书的艺术特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笔画方直。如欧字的“俯”、“居”、“重”、“疾”、“犹”、“涧”等字,最强调的是横画与竖画都保持在水平和垂直线上。“疾”字的撇出,表现为竖钩;“犹”字的圆弧钩,也表现为斜弯转为竖钩,“俯”字之长撇,也作竖画的处理。此外“涧”字的左右竖画作相背弧势竖下,左竖笔向右弯,右竖笔向左弯,更突出了欧字的方峻体势。又如“涧”字的“水”部,第一、第二点,作垂势直下点出,第三点也作垂直挑出,三点贯联,处理成一竖笔的空间之中。

二、取势窄长。欧字的基本体势窄长,如“阁”、“舜”、“葛”、“膺”、“黄”等字。“阁”字的“门”部两竖笔为相背弧势竖下;“舜”字左下“夕”部,点作弯竖点,顶部的中间一点,也作长竖;“葛”字的上、中、下各部,都紧靠中心轴紧收;“膺”字的左撇,既短又不展出;“黄”字的上部,两竖偏长,中部和下部也向中间收紧等等,都表现为紧缩左右,开张上下的架势。

三、大小参差。把欧楷《九成宫》中最大最小这部分楷书对照,就可一目了然。形体小的如“有”、“云”、“生”等,只是体形大的“龟(龟)”、“凿(凿)”、“职(职)”等字的几分之一。欧字的大小是随字的笔画多寡而定的,大的一组字在20多笔,小的一组则在5笔至6笔之间。这样处理,就能使笔画多的大字从容不迫,笔画少的小字也没有故意造作的感觉。

四、右纵左收。欧字稳静中寓险峻,“右纵左收”就是成功的一招。“霞”、“寔”、“宫”、“藉”、“应(应)”等字的共同特点,都是右边大大宽于左边。如“霞”、“寔”字的捺脚,“高”、“宫”的下部和“藉”字的上下各部都强调了右侧的舒展,“应(应)”字的“心”部,向右更是放纵;“霞”字的“雨”部右纵左收尤为突出,中间的横画,左右比例达1∶2。

五、强调主笔。“年”、“武”、“针”、“求”、“堕”、“差”等字,表现了不同笔画在文字中的主次之分。“年”字,强调横画的末笔;“武”字,强调戈钩,“针”字,强调竖画,“求”字和“坠”字,分别强调了中间和左侧的竖笔,“差”字,则强调撇笔。这些主笔或中流砥柱,或长袖起舞,使文字的笔画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颜真卿楷书的简介

颜真卿字清臣。唐中宗景龙三年(709)生,卒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自署琅砑郡(今山东东南部)人,唐代宗时被封为鲁郡公,故世称“颜鲁公”。

颜真卿书法早年取法褚遂良,35岁后取法张旭,雄秀独出,一变古法,自成一家。他的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丰肥高古。颜真卿书法若与欧阳询比较,即表现在方与圆的区别,“欧以方胜,颜以圆胜”,这是历来书家的一致看法。颜体书法历来被视为学书者之楷模。颜真卿不但字写得好,而且为人也深受人们的称道,宋欧阳修《六一题跋》有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人足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颜体楷书在用笔和结体方面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一、起笔和收笔都强调圆转回锋,很少见方笔,如“士”,“三”。

二、强调横画和竖画的粗细变化,表现为竖画粗重而横画细劲,特别是中间的竖画更为粗壮,如“曾”、“荦”。

三、长的横画多为左低右高,向右上取势,收笔回锋呈点状,以使左右平衡;同时笔画中间略带上拱,如“二”、“千”。

四、长的左右竖画相向取弧势,如“甫”、“同”。

五、捺笔浑重,起笔处圆如“蚕头”,捺出时先顿挫然后提锋捺出,形如“燕尾”,如“延”、“逆”。

六、钩笔也先驻锋顿挫,然后转换笔锋,最后再作提锋勾出,所以颜体钩笔多呈“鸟嘴状”,如“侍”、“沈”。

颜真卿的结体也不袭前人,主要表现在体势开张,强调框架宏伟,舒展开阔,形趋方长。初学颜体要正确把握其特点,不要片面强调,否则会将粗壮浑厚写成臃肿肥软。

颜真卿的传世作品较多,主要有《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东方朔画像赞》、《麻姑仙坛记》、《自书告身》等。

柳公权楷书的简介

柳公权字诚悬,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卒于懿宗咸通六年(865)。陕西华原(今耀县)人。

神策军碑·柳公权

柳公权书法是在继承欧阳询、颜真卿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唐代的一位楷书大家。他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并有“颜筋柳骨,古有成说”(宋·周必大《平园集》)。他的书法艺术的基本特点体现在笔法方圆并用,遒媚劲健,瘦不露骨,气象雍容。在他的笔画间可以感受到欧体和颜体的逸韵,如他的横画总是以方笔起收,采用的是欧法;直画的起收则用笔浑圆,主要运用的是颜法。柳公权传世作品很多,楷书的代表作主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柳字的楷书用笔和结体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点画采取方圆并用,“宝盖头”的点,以竖点的表现,点下后再作竖下,然后收笔,如“空”、“室”,

二。横画表现为长画瘦劲,短横粗壮,如“赤”、“平”。其中短横总是略带上仰,以此增加横画的变化。

三、竖画较粗,也体现了颜字的遗韵,如“土”、“焦”。

四、撇、捺也与众不同,长撇表现为细而短,如“唐”、“虔”等字的长撇;短撇表现则较为粗重,如“德”、“相”。捺笔也都粗重,有的还依稀能见到“蚕头燕尾”的形态,如“迷”、“趣”。

五、转折采用提笔圆转的方法,这也显示了与颜体运笔的相仿之处,如“固”、“宫”。

六、钩笔总先作回锋顿挫,然后再将笔锋提起,沉着痛快地勾出,如“宗”、“初”。

柳字的特点还表现在结体上有自己的处理特色:

一、“宝盖头”取势开长,作左窄右宽的架式,而将宝盖下部的结构处理得比较紧小,这样自上盖下显得十分宽绰,如“家”、“灵(灵)”。

二、书写“口”部结构时,根据“口”部结构内有笔画与否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法,如没有笔画的“口”部,左竖笔较长,如“欲”、“器”;如果框中有笔画时,最后的一横画处理成较长,如“凉”、“恩”。

三、整个字的结构表现为内紧外松,如“惊(惊)”、“集”等字。

为了便于初学者掌握柳字的特点,书法家郑诵先编了《柳字歌诀》,诀云;“中宫收紧,横竖舒长。笔笔顿挫,筋骨开长,撇轻捺重,并重圆方。点圆波短,横弱竖强。短撇粗壮,短横上扬。回锋起踢,挫衄相当。折需提笔,颜柳同行。”这一歌诀将柳字的基本特点都概括进去了。

赵孟楷书的简介

赵孟頫初名孟俯,字子昂,晚年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生于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他是宋朝皇室的后裔,元朝入仕,官至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时称“赵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赵孟頫年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他学识广博,多才多艺,书法、绘画尤其突出,篆、隶、正、草,无不妙绝古今,山水、人物无不博采精研,他是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书画家之一。他的行、楷书法称雄一世,“落笔如风雨,一日能书一万字”。他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将楷法易化,使之易学易书,大大提高了楷书的表现力。赵孟頫楷书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简易笔法。赵体楷书用笔纯正,避难从易,逆锋落笔,回锋收笔,意到即行,并没有过多的回旋,这样书写起来就简捷得多了,如“三”、“下”。以往的晋唐楷书,都注重起笔和收笔的笔锋转折顿挫,赵孟頫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应用,省略了锋颖的萦绕盘回而干净利索,削繁就简。

二、字形方整。赵体字形方整,如“纵(纵)”、“密”等字,“纵(纵)”字为左中右结构式,这三部分的长短相仿,上下整齐,排列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密”字为上中下结构式,上下排列紧密而向左右扩张,使字保持正方。即使有的字字形趋长,如“慧”、“昆”等,但依然结构方整。

三、略参行法。赵体楷书由于行笔简捷,所以有些笔画不再是以“标准”的楷书作一一交待,“等”、“依”、“兴(兴)”等字都已明显地展示行书的风采。“等”字的“竹”部六笔已经成为带笔表现;“依”字的“衣”部捺笔已衍化成长点,“兴(兴)”字的“同”部,也都作行书的两竖和两点表现。

四、线条浑厚。赵体楷书行笔粗重,如“石”、“武”等字。所有笔画凝重丰厚,无论是横画还是竖画都是一样的粗细,甚至撇画也没有提按。减少提按也是赵体提高书写速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欧阳询《九成宫泉铭》碑

《九成宫醴泉铭》碑是欧阳询七十六岁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四月刻。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碑额阳文篆书“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书碑刻中最著名、流传最广远的一种,简称《九成宫》或《醴泉铭》。

九成宫在今陕西麟游县天台山,原为隋文帝杨坚的避暑行宫,依山而建,豪华壮观。杨坚在此宫内为其子杨广所弑。隋亡后,唐太宗下令复修,并因山有九重,而改隋时的原名“仁寿宫”为“九成宫”。其宏大壮丽为唐代离宫之首,魏征的描绘是:“冠山抗殿,绝谷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观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但宫内缺水。贞观二年唐太宗在宫中“西城之阴,高阁之下”见一块地方显得潮湿,遂以手杖敲地命掘之,竟得一眼甘泉,“引为一渠,其清如镜,味甘如醴”,于是名为“醴泉”,并命时任秘书监的魏征撰文纪事,命欧阳询书写立碑。唐高宗仪凤三年(678)正值高宗第八次驾幸九成宫避暑时,天台山山洪暴发,九成宫被毁坏,此后再未修复,现仅有遗址残迹。但《九成宫》碑尚完好保存,系黑石所镌,石质细腻坚润,弥足珍贵,今已砌碑亭围保护之。碑高7.4尺,宽3.6尺,楷书二十四行,每行五十字。其书法度森严,点画工妙,丰腴有致,钩、捺颇直且隶意,润洁而沉雄,结体多呈纵势,点画紧凑匀称,间架开阔得当,并于紧凑中见疏朗,于严谨中见洒脱。楷法严谨峭劲,浑厚沉稳,不作姿媚之态。可谓是炉火纯青,为欧书之代表作,历被认为是楷书之极轨。

北魏书体的峻严方整,孕育了欧阳询的风格体势。欧字如力士挥拳,意态上却不失浑穆高简;笔画坚劲而不僵枯;结体险峭而重心放定;规矩至严而深邃古雅;密丽潇洒而气韵高华。

南朝书体的清雅秀丽,孕育了欧阳询的内在情韵。刚柔相济,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境界。《宣和书谱》称他的楷书为“翰黑之冠”,“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廷争之风,或比之草里惊蛇,云间电发,至其笔书功巧,意态精密雄逸外,后人比之孤峰崛起,四面削成”。明王世贞《珣州山人稿》说:“信本书太伤瘦俭,独《醴泉铭》遒劲之中不失婉润,尤为合尔。”陈继儒也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公屈膝。”宋人评此碑“及晚益壮,体力完备,奇巧间发”。

欧阳询自己在其书名篇《传授诀》和《用笔论》中说:“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欹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形枯;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妙处。”“夫用笔之体会,须钩粘才把,缓绁徐收,梯不虚发,斫必有由。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壮则珣吻而噶珣,丽则绮靡而清遒。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同鸾凤之鼓舞,等鸳鹭之沉浮。仿佛兮若神仙往来,宛转兮似兽伏龙游。其墨或浓或淡,或浸、或燥,逐其形势,随其变巧,藏锋靡露,压尾难讨,忽正忽斜,半真半草。唯截纸棱,撇捩窈绍,备在经实,无令怯少。隐隐轸轸,譬河汉之出众星,昆冈之出珍宝,即错落而灿烂,复珣连而埽撩。方圆上下而相副,绎络盘桓而围绕,观寥郭兮似察,始登岸而逾好。用笔之趣,信然可珍,窃谓可乎古道。”

回观欧氏之言,乃是学书写经验之谈,对照《九成宫醴泉铭》可谓通幽洞微之论。

欧阳询险颈瘦硬的《张翰帖》《张翰帖》亦称《季鹰帖》,行书,白麻纸本,为唐人摹本。此帖与欧阳询其他书迹有明显不同,重心偏左,易方为长,但仍险劲瘦硬,似其早期风格,其子欧阳通书法得家法者,以此帖风格为多。曾经宋宣和内府、绍兴内府收藏,《宣和书谱》、《大观录》、《墨缘汇观》等书都有著录。

欧阳询有史记载的《房彦谦碑》

房彦谦碑·欧阳询

根据著录所载,欧阳询的隶书碑有《段文振碑》、《窦抗墓志》、《杜如晦碑》、《昭陵刻石文》、《昭陵六马图赞》等等,现在看得见的只剩下《房彦谦碑》(《房彦谦碑》贞观五年(631),山东章邱)和《宗圣观记》(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陕西周至)了。《房彦谦碑》是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篆额“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九个字,阳文,刻成三行。碑文是隶书三十六行,一行七十八个字,碑阴也有隶书十五行,一行十三个字。碑侧也是隶书,三行,一行十二个字。

从隋代到唐代,是隶书碑比较少见的时代,而欧阳询这样多地书写隶书碑,这可以说是了解其作书态度的一个宝贵资料。

这个碑的隶书虽与楷书相去不远,但是忠实于汉魏的隶法,将汉魏隶法风格保存下来。从此可知欧阳询是崇拜汉魏古法的,由此也可以了解其楷书的基础所在。

欧阳询的传世之作——《道因法师碑》

《道因法师碑》全称《大唐故翻经大德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文并序》,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十月刻立。碑石纵312厘米,横103厘米。碑额正楷大书:“故大德因法师碑”。碑文楷刻34行,每行73字。李俨撰文,欧阳通作书,范素镌刻。原碑现存陕西省西安市碑林。拓本传世,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翁方纲跋本,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王良常跋本等宋人旧拓为最佳拓本。

道因法师碑·欧阳询

碑文的书写者欧阳通,字通师,是初唐大书法家欧阳询的第四个儿子,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宋人朱长文《续书断》说:“(欧阳询)子通蚤(早)孤,母徐教以父书,惧其惰,常遗给钱使市(购买)父遗迹,通乃刻意临仿以求售,数年遂继父名,号大、小欧阳……体晚节自贵重,以狸(野猫)毛为笔,覆以兔毫,管用象犀(象牙、犀角),非是未尝书也。”传世书迹有《道因法师碑》、《泉男生墓志》等。

《道因法师碑》是一件写得“瘦怯于父而险峻过之”,而又带有浓重隶法的楷书杰作。明朝王世贞《州山人稿》评论此碑书法,说是:“此碑如病维摩,高格贫士,虽不饶乐,而眉宇间有风霜之气,可重也。”清人何绍基《东洲草堂文钞》则说:“兰台(指欧阳通)善承家法,握拳透掌,模之有棱,其险劲横轶处往往突过乃翁。”刘熙载《书概》并评为:“大小欧阳书并出分隶,观兰台《道因碑》有批法,则显然隶笔矣。”又说:“率更《化度寺碑》笔短意长,雄健弥复深雅,评者但谓是直木曲铁法,如介胄有不可犯之色,未尽也。或移以评兰台《道因》,则近耳。”

同类推荐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墨瑶先生生长于滦河岸边,自幼对滦水孕育的皮影艺术情有独钟。他长期从事皮影艺术研究,对唐山皮影的历史有着深入了解,在理论上有独到的见地。虽年逾花甲,仍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本书是墨瑶先生怀着对皮影艺术的挚爱,积几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该书全面介绍了唐山皮影艺术的演变、形成及发展,从文化史学、民俗学等诸方面,对唐山皮影艺术的历史传说、沿革演变、相关民俗、演出形式、剧本唱腔、操纵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艺,以及唐山皮影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音乐之语

    音乐之语

    本书选编了古今中外近500位著名音乐家、名人有关音乐艺术、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演奏等方面的名言一千多条。
  • 正方形的乡愁

    正方形的乡愁

    本书是摄影家阮义忠继《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之后,又一再现二十世纪70—90年代真实台湾的经典摄影。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阮义忠着意寻找不变的价值,跋涉于旧日的乡土、温淡的老镇,记录下遇见的每一张纯朴面孔。80张照片及其背后文字,投递给我们那些已散落无踪的乡愁:成年对童真的乡愁,游子对家园的乡愁,车水马龙的都市对田野农耕的乡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隐藏着最深沉的情怀。
热门推荐
  • 风矢

    风矢

    人人平等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如果阴谋交织的世界,仅剩下弱肉强食的残忍。那么天生的弱者,就改沦为命运的垫脚石吗?记住,当我从炼狱中归来时,没有人能逃过我的报复!林岳辛之名将随过去一同埋葬从今以后,唤吾之名——风矢
  • 六年情深

    六年情深

    这本书记叙了福州市鼓楼区茶园山中心小学2011级1班的往事。
  • 千古凶饰凤求凰

    千古凶饰凤求凰

    湘西凤凰古城,山东姑娘凌香雪开了一间银饰店。一支银簪,一对来凤凰旅游的情侣,引来了一系列怪异恐怖的事件.....原来一切只因银簪中包裹的玉簪就是传说中的千古凶饰凤求凰。传说此饰千百年来辗转于无数人之手,却少有人能佩饰,只因此饰只寻有缘人,并需在月圆之夜以负心人之血饲之。否,则弑主!好心的哑巴银匠金宝,神秘的蒙面老婆婆,处处透着诡异的吊脚楼....到底千古凶饰“凤求凰”还藏有多少不为人知得秘密?一切谜底尽在《千古凶饰凤求凰》!
  • 傲世轻狂:废柴庶女要逆天

    傲世轻狂:废柴庶女要逆天

    15岁的陆家废柴女,忽然之间像变了个人。夺圣药改体质,强拜帝师为师,龙族少主给她当小弟,让她不爽的都要被打脸啪啪啪!皇权神权皆在她手,宝物三千不放眼里。随手炼药惊动整个大陆,魔武双修成为大陆奇迹!渣爹渣姐跪地求饶,痛哭流涕求放过?去你妹的!统统去死!美男全是裙下臣,哭着喊着求合体?滚粗,没兴趣!直到某天她才发现,身边的神秘美男是个神级腹黑,她已经一步步跌入了他爱的陷阱。
  • 童颜男VS呆萌女

    童颜男VS呆萌女

    怎么就这么倒霉?喝个酒都能跟人睡一晚。还是个毛没长齐的小正太,这怎么处理?好吧,既然发生了就要负责。可是谁能说说,站在讲台上那个一脸严肃的教授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刚才还是个青涩的小男生的!纳尼?这人是顶头上司?奥买糕的,这是天要亡我的节奏?
  • 牺牲齿轮

    牺牲齿轮

    七主神,七行德,三良,三恶,一轮回卷一·牺牲卷轴
  • 戮仙无颜

    戮仙无颜

    传说,她是上古天外神石和悍魃王以精血孕养而生,超脱三界不在五行。传说,她白衣胜雪如天宫谪仙。拥有旱魃之身却充天地之灵。传说,她身着血色战衣,为魔所用,失去神识,屠杀天界仙尊,引来天火,三界屠灵。传说,她现身于尘世,助人间帝王征战而后突然消失,无人知其去向。她为天地神女莫千尘。
  • 丑妃当道

    丑妃当道

    她生下来就必须是他的妃。他长大后却不愿履行父母之命。个中原因种种,但都逃不过一个情字,一个怨字,一个权字!当意外与重生,同样的面目,截然不同的人生交错,她又将会在这个世界里演绎出怎样的传奇?
  • 王俊凯爱你一生一世

    王俊凯爱你一生一世

    讲述了女主和她的两个闺蜜和三只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情,她们间的爱情也有许多的阻碍,最后她们走到一了吗?请看文章。
  • 祭神志

    祭神志

    繁盛的龙庭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气势之盛,红尘高达万丈,遮天蔽日,涌动间如大海咆哮,风起云涌。可叹,那万丈红尘之上,无尽虚空之中,一座巨大辉煌的宫殿的在波涛汹涌的红尘巨浪之中涌动着……是新的神灵的产生,还是那远古传说之中早已消失的神的归来?暗流涌动中,谁又会被推上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