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42800000041

第41章 附录三:中国古代关于梦的探索(3)

所谓“思念之感”,乍一看,似乎对感情因素估计不足。实际上,人的喜怒哀乐无不贯穿着“思念”,无不以“思念”为基础。而就“思念”的本义来看,愿望、欲念、忧乐无不贯穿着“思念”,无不以“思念”为基础。而就“思念”的本义来看,愿望、欲念、忧乐都是蕴于其中的。在王廷相看来,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总是这样那样受到各种思念的干扰。从这个前提出发,他把人的思念和睡梦看作同一个东西的头首和尾巴。这个东西就是人的精神心理。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说,清醒时的自觉意识和睡梦中的潜意识,是统一的人的心理活动的头和尾。当人尚未入睡前,意识中有种种思念在活动,这是自觉的意识;当人入睡后,这种思念便转化成梦境或梦象,即自觉意识转化为潜意识。由于思念之自觉意识同睡梦之潜意识,都属于人的心理活动,所以说睡梦和思念实质上是一回事。难怪他强调“梦中之事即世中之事”。严格说来,“梦即思也,思即梦也”的提法,文字表达很不确切,但王廷相实际上并不否认二者的区别。他认为在梦境、梦象中,有的是人们生活中“未尝所见,未尝所闻”,这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比起乐广以来所讲的“想也”要鲜明具体得多。

王廷相不但把“思念之感”作为两种梦因之一,而且进一步把它区分为两种不同情况。一日“缘习之感”,即“旧之所履,昼之所为”所得的事物印象,睡眠时在潜意识活动中再现。张载曾讲过,“梦……缘旧于习心”。王安石诗云:“桀纣是非犹入梦,因知余习未全忘。”王廷相可能受此启发。在张载和王安石之前,佛经亦常常论及梦有“无名熏习”、“旧识巡游”,或所谓“有记”梦,有“曾更”梦,都认为梦前曾有习见闻觉之事。《大智度论》云:“……又复所闻见事,多思维念故,则梦见。”诸如此类的材料,估计王廷相亦有接触。但是,“缘习之感”,同样是王廷相的一个新概括。二日“因衍之感”。如果说“缘习之感”的内容,前人多少有所论述,那么“因衍之感”则完全是王廷相的创造。较之“缘习之感”,“因衍之感”在理论上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人的梦象,有些属于“旧之所履,昼之所为”获得印象。这些印象出现在梦中,谁也不会觉得奇怪。然有些则属于“未尝所见,未尝所闻”的事物,这些形象之出现在梦中,人们总觉得难以理解。西汉王延寿《梦赋》云,他在梦中“悉睹鬼神之变,怪则蛇头而四角,鱼首而鸟身,三足而六眼,龙形而似人”,真是无奇不有。这些形象在客观世界根本不存在,当然谁也未尝见过,但是在人们的梦中却会出现这样一些怪诞虚幻的形象。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长期以来,这在哲学上和科学上都是一个极大的难题。有些学者用人的病态来解释,王充说,这是“精尽气疲”而“目反光”。范缜说,这是“神昏于内”而“妄见异物”。这些解释由于没有普遍性,难以令人信服。有些学者用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追求解释,如乐广的“想也”和苏东坡的“想之所因”,这些解释合乎事实,近于情理,但仍显得比较笼统。王廷相的一个重要贡献就在于,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因衍”这个概念,第一次对这些形形色色的怪梦产生的机制,做出了比较科学的说明。

在王廷相看来,由于“旧之所履,昼之所为”,人的意识当中积累了很多印象材料,即所谓“旧习”。人在睡眠中,潜意识又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材料进行联想、想像和构思,即所谓“因衍”。在这里,“因衍”的“因”,仍然是“因依”之“因”,和乐广所讲的“因也”同义。就是说,潜意识的“因衍”活动必有依托,它所依据的材料都是来自于“旧习”。“因衍”的“衍”,指潜意识的心理活动。“衍”从水从行,本义是水四处漫流,漫流则无一定的渠道、一定的方向,这正是潜意识无“志”、无“主”,不受自我控制的活动特征。由此,“因衍”活动就会使得原有的这种印象材料同那种印象材料无所约束地拼接起来、转化起来。比方蛇头可以拼接上四个犄角,鱼头可以拼接上鸟身,人身可以拼接上龙爪等等。又比方,人可以化为龙、化为鱼、化为蝴蝶等等。这样,人在梦中便常常浮现一些离奇怪诞的形象,由这些形象又构成怪诞的情节、虚幻的梦境。王廷相论“因衍”,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谈怪变而梦鬼神罔象作,见台榭而梦天王宫至,梦歼蟾蜍也以踏茄之误,梦遇女子也以瘗骼之恩,反复变化,忽鱼忽人,寐觉两忘,梦中说梦。”

白天“谈怪变”,当然耳有听闻;梦中出现“鬼神罔象”,则是从听闻而得的印象所衍生。白天“见台榭”,当然目有视察;梦中出现“天阙王宫”,则是从视察而得的印象所衍生。前些天在路上踩破了一个茄子,必会留下一定的印象;梦中出现歼击蟾蜍活动,则是由踩茄子的印象所衍生。前些天掩埋了一堆死人的骨头,也会留下一定的印象;梦中出现一位女子来谢恩,也是由埋尸骨的印象所衍生,如此等等。在这些印象同梦象(怪异与鬼神、楼台与天阙、茄子与蟾蜍、尸骨与女子)之间,本来就有某种相似、类同和其他联系,因而潜意识的活动就可能“因”而“衍”之。至于“因衍”的发生,王廷相认为,仍同白天的思念活动有关。白天“谈怪变”时,就可能想到“鬼怪罔象”之可怕。白天“见台榭”时就可能向慕“天阙王宫”之美好。从前踩茄子时大概就是认为是一只蛤蟆。从前埋尸骨时大概就猜想这是不是一位女子的骨头。这样,根据“因衍”这个新概念,人们常常在梦中“反复变化,忽鱼忽人,寐觉两忘,梦中说梦”的现象,就不再是不可理解的了。什么黄帝梦游华胥、赵简子梦游钧天、庄周梦为蝴蝶,以至吴后梦其肠出远绕阊门,无论多么古怪离奇,均非神鬼指使或灵魂独行,而是由“因”而“衍”,“衍”有所“因”。所“衍”者诚然“未尝所闻,未尝所见”,然“衍”之所“因”,又是“旧之所履,昼之所为”,即“尝所见,尝所闻”,因而归根到底,离不开人的肉体,离不开人的知觉印象,离不开现实世界。神道主义尽可以利用种种怪梦大做文章,他们的谬论终究是站不住脚的。王廷相的这种分析,把科学和哲学对梦因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至今仍然具有它的科学价值。

明清之际,方以智的梦说也有不少高见,不知他是否留意过王廷相的梦说。他的梦说中也有“因衍”之义,并在具体论述中提出了一些很独到的见解,可以作为王廷相的“因衍”概念的补充。“寤,缘其所见而薰以为奥;寐,衍其所狎而魂传其所不习。阴贼善斗,汗漫善惊,厌常而喜新,循之又懈。昵于所便,所至成所。不投不入,投入即粘;不激不出,一出即横。直告之,则不信;详属之,则反疲……”

方以智指出,人在清醒时,意识凭借感觉的听闻,不断地熏习,可以发现事物的奥秘。人在睡眠中,视魂则凭借平时所习、所近、所亲的印象材料而“衍”化,由此而在梦象中向人们传示一些平时未曾经历的东西。“狎”,在古汉语中,本义为“习”,引申有相近、相亲以及轻慢而无所拘束之意。这里表示平时所获得的种种印象心态,也就是王廷相所谓的“思念”。因此,“衍其所狎”,意味着“衍”有所“因”和由“因”而“衍”。“衍”化的产物,则是梦者平时“所不习”,即“未所履、未所为、未尝闻、未尝见”。方以智还举例说明“衍”化的情况是,如受阴邪所伤,梦中一般善斗;如果浑身出汗,梦中一般易惊。梦中的心态,一般也是喜新厌旧。凡阴情喜好追求的东西,“衍”化的结果一般为愿望的实现(“所至成所”)。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情绪调解师

    做最好的情绪调解师

    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调动自己的积投情绪,这样才能对工作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自信,做事有效率并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此外,在可以掌控自己的同时,也应学会调适他人的情绪。能调动他人情绪的人往往会在轻松中完成交际,在快乐中创造和谐。
  • 趣味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密码

    趣味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密码

    本书从心理的角度出发,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案例,对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入木三分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外在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奥秘的同时,认识自我,了解他人,让人们做到在自己的行为方式及语言技巧的微小改变下,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成为职场上、亲朋好友中最受欢迎、最有分量、最能影响他人的人。
  • 聪明女人要懂得的心理操纵术

    聪明女人要懂得的心理操纵术

    作为女人,懂得一点心理操纵之术,不仅可以让自己拥有良好的心态,从容地面对一切,更可以驾驭人心,让他人为你所用。如果你希望改变自己的不良心情或者不利处境,如果你想知道那些成功者是如何运用他人的能力的,可以看看这本书。了解对方想听和不想听的、想要和不想要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以及对方担心的、顾虑的等,如此便打开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人的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参与社交活动,练就读心术,才能成为交际中的王者;在社交中运用心理操纵术,能够让你读懂人心,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成为人际博弈大赢家。
  • 享受巅峰的经历·心理战略

    享受巅峰的经历·心理战略

    本书是一本高三学生心理辅导书。主要内容侧重帮助高三学认识高考、理解高考,通过心理上的自我认知自我辅导,规划人生、快乐迎接高考,取得高考成功。全书从心理健康教育出发,以心理学基本常识为指导,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帮助方法,和一些心理辅导的操作手段,通俗易懂,富于启发性而且很实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发展、激发学习动力、端正学习态度、调整不良心态、提高学习自信、培养成功心理素质、引导制订复习策略,等等。是一本适宜高三考生阅读并实践的指导性书籍。
  •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本书通过轻松易懂的心理学故事,揭示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心理谜团,并介绍了相应的预防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并且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加以应用。
热门推荐
  • 曾国藩发迹史上

    曾国藩发迹史上

    曾国藩仕途初期,九年内连升十级的谋略与细节;由于这段史料一部分毁于战火,一部分被史书刻意回避,百余年来,一直讳莫如深。本书作者耗费21年心血,搜阅近千万字珍稀资料,第一次全面揭开曾国藩初入官场前12年,将仕途上升期曾国藩独有的“光屁股精神”阐述得淋漓尽致……
  • 捕云情话

    捕云情话

    性格截然的两枚医生,他、他还有个小他……深沉坚韧的海,孑然专注的云;同样技艺卓群,同样心性坚定;有脉脉温情,有灼灼热爱,有他,和他深爱的他,还有他们的小他;浅喜似苍狗,深爱如长风。哪儿需得那么多肝肠寸断的虐恋?平平缓缓,温温和和,一样很暖。岁月悠长,你比这世间任何人都让我欢喜!前路漫漫,你比这世间任何事都叫我用心!
  • 六反

    六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怪癖太子之邪妃萌宝

    怪癖太子之邪妃萌宝

    一个半妖与圣道中人生死相爱的故事。一个半妖与道门中人成为挚友的故事。一个半妖与人类下属成为亲人的故事。一个半妖宽容慈悲与玄族肝胆相照的故事。一个半妖历经磨难寻找幸福终破天谴的故事。有这个半妖做例子,他们相信叶云兮会开创出众生平等的祥和世界。他们相信幸福也会降临在他们身边。
  • 朴灿烈之七年记忆

    朴灿烈之七年记忆

    都说鱼只有七秒记忆而我只有七年记忆七年一闪而过我的记忆也一样一闪而过若七年后我不曾忘记你我们在一起吧…
  • 龙吟灭世

    龙吟灭世

    宅男凌飞遭遇车祸,却被一块龙形玉佩带到玄灵大陆,在这个已实力为尊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看凌飞怎样一步一步走上巅峰。
  • 盗灵尸

    盗灵尸

    璐婻以高分直入L市的升圣林医学院大二,还与校园王子奕尘君同住一宿舍。但她在宿舍门外的长廊上看到一没有只有乳白色眼睛的女人。再次看到那个女人,只见她满脸流着阴深的黑血,惊悚吓人。夜半钟声,她听到脚步声,却不知道那个女人正在她身后,满脸是血,面目狰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

    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

    钱钟书是中国二十世纪的大文学家,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大学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成年后,他遇见爱情,经历艰难,修成正果,继而留学深造走向世界。回国后与妻子相濡以沫,患难而来,坚持文学创作。他深入研读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有千古名篇《管锥编》,他的散文和小说也很出色,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其文才横溢,妙喻连篇。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将带你走进一代文学巨匠钱钟书的人生沉浮。
  • 历史快餐.十六世纪:航海时代

    历史快餐.十六世纪:航海时代

    在16世纪,当整个西方世界都为海洋带来的财富而狂热时,东方却忙于内斗。明王朝在面对日本人骚扰时,不得不将海岸线关闭,实行闭关自守策略。而另外一个大国印度莫卧儿帝国,却因为内部宗教矛盾丧失了向海洋进军的机会。由此,东方世界开始落后于西方世界了。
  • 三国之纵横大汉

    三国之纵横大汉

    汉末天下大乱,刘备嫡长子刘勋才能非凡,收谋臣武将,娶娇妻美妾,步步为营,立志兴复大汉帝国。究竟能否成功?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