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61100000001

第1章 序

童庆炳

徐克瑜老师的着作《》就要出版,嘱我作序。

我感受到他的一片诚意。就写下了如下一些话,充当序言吧!

徐老师的这部着作专门研究文学文本细读问题,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当代文学理论现状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一些新锐的文学理论学者,虽然还在不断发表论文,提出一些宏观的甚至具有颠覆性的话题,但他们却不读文学作品了。不读文学作品却又喋喋不休地发表文学理论论文,这真是“超越”前人之举。无论中外,能够被称为文学理论家的,都是热衷于读文学作品的。他们从读作品出发,具体细致地分析作品,然后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研究,这才对文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例如,中国齐梁时期的刘勰,就是在详细地阅读并研究了此前先秦、两汉、魏晋和齐梁当代的全部作品之后,才开始动笔的。只要是读过《文心雕龙》全书的人,都能感受到刘勰对于《诗经》、《楚辞》、史传文学、诸子百家散文、汉赋、汉乐府等作品,几乎是搜括无遗地加以详细阅读和研究。正是在这种阅读中,他发现当代的文风不正,搞形式主义的多,注重内容本体的少,用他《序志》篇的话说:当代创作“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

他的《文心雕龙》针对文学创作中出现的问题而发,这才有了《文心雕龙》的理论创造。试想,如果他没有细读过这么多的文学文本,他的问题意识从何而来,他的研究从何入手,他如何建立起一个个的文论范畴,作出独特的研究呢?仅此一例,足以说明,细读文本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谈什么文学理论的创造,实在是不可能的。徐克瑜的专着极力提倡文学理论研究中的文本细读,呼吁理论家回归文本研究。我觉得徐克瑜很有学术眼光,其着作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提出了当前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其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徐克瑜的书采用理论论述、方法点拨和案例分析的模式展开论述。

全书共分三编:上编为细读理论,主要介绍西方英美新批评的文学本体论及文本细读理论;中编为细读方法论,主要介绍英美新批评的细读法、中国古代诗文印象式细读、明清诗文评点式细读以及现代学人和海外华人的细读方法;下编为具体的细读案例分析部分。这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功力是很深的。专着有体系,但又不悬空;有文本细读举例,但又没有完全陷入个别作品的分析,就作品谈作品,理论概括和比较的意识仍然十分突出。

对于徐克瑜着重介绍的“新批评”,我也想补充说几句。

“新批评”作为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流行的一种学术流派,其旨趣是运用他们所发现的诸如隐喻、反讽、悖论、复义、张力、节奏等文论概念,深入到作品的肌理文脉中,去具体地解析文本。这样,一部作品的艺术构成要素,也就具体地、显豁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新批评”这一旨趣,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它实际上是沉落于西方现代各文论流派的日常批评实践中。因此,我们看到,有许多文论流派,已经超越了“新批评”,但其中仍不缺乏新批评式的文本细读。

行笔至此,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师、老一辈的文学理论家黄药眠先生在1960年前辅导助教的做法。当时,我、程正民、刘庆福三位都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的助教。黄药眠先生当时作为“摘帽右派”,仍然不让他登台讲课,只能辅导我们的业务进修。黄先生第一次开课,没有讲什么大理论问题,而是分析了一篇作品《卖油郎独占花魁》,他说:

“作品分析是文学理论教师的基本功,有没有这个基本功,关系到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问题。”所以他认为助教进修业务,要从分析作品入手。我记得,我们此后约一年的进修功课就是分析一篇又一篇的文学作品。黄药眠先生的辅导,可以说给我们打下了学习文学理论的基础。

因为读徐克瑜老师的着作,使我想起了我的老师的教导。这还得要感谢徐克瑜老师。

徐克瑜老师虽然不处于中心城市,处于祖国的西部,处于边远的陇东地区,但我觉得做学问是不分地区的。在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只要选择好课题,默默耕耘,不懈努力,不受干扰,同样可以获得不同凡响的学术成果,为祖国的学术事业作出贡献。徐克瑜老师已经为大家作出了榜样,让我们向他学习吧!

2009年 3月 18日

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同类推荐
  • 胸有底蕴气自足

    胸有底蕴气自足

    胸有底蕴气自足恰好可分为记忆或审视的角度叙写的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写家族历史、人生经历、生活际遇以及社会交往中的在场感受;另一部分是写自己采访的对象,近于人物专访。不论记忆还是审视,作家都用自己的心去贴近、去揣摩、去怀想。
  •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本书系“浙江文献集成”丛书之一。陈望道,中国当代语文学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和语文研究工作,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提出了“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界的理论,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率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率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
  • 岁月觅踪

    岁月觅踪

    全书分我的人生、诗词选录、近期文辑、方志文摘等四个部分,记述了从抗日战争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生履痕和社会变迁:抒发了对亲情故土喝国家发展的情怀:探索和总结了十余年编纂方志的经验。
  •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诗经》中古老的故事和情怀,至今仍有新鲜温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桃花相映红,古诗里的婚姻,如画一般美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方距离虽然咫尺可见,却是远在天涯,伊人之美氤氲如烟,若即若离,穿越千年之后依然鲜活如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般洗练如白描的誓言,真是最动人的爱情表达。
热门推荐
  • 无路可逃:帝少的霸爱

    无路可逃:帝少的霸爱

    那年春天,他们相遇。权彻对洛憶说:“你,只能是我的女人。”那年夏天,他们相知。洛憶对权彻说:“我,愿意陪你到老。”那年秋天,他们相离。洛憶对权彻说:“我,不是故意放开你的手。”那年冬天,他们相守。权彻对洛憶说:“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我愿能够在人海茫茫中追随着你的身影,站在你的身后替你遮风挡雨。”
  • 被迫成为勇者的村姑

    被迫成为勇者的村姑

    林天音发现自己重生了,变成了某本蛋疼勇者与魔王故事里的肥婆反派。原著的作者是个变态,整个故事里都没几个正常人,因此她只能努力变得更变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轮乱世

    血轮乱世

    一出生便伴随血光,神之眼的传承,是巧合获得,还是冥冥中注定。九州之大,还存在其他更为神奇的传承,传承之间,相互掠夺,是人的贪婪,还是冥冥中安排的结果。
  • 大神,我错了!【签约出版】

    大神,我错了!【签约出版】

    游戏中来了菜鸟一只,做为小仙级别的“霁月清清”自然要以前辈自居,对他好好调戏——不不不,是调教一番。哪知三个月后,菜鸟居然跃居大神榜,看得晓月眼珠子都快蹦出来了。某大神衣袂飘飘,高高立于御天剑上,斜睨着某只曾欺负他的偷懒小仙:“要我动手,还是你自己解决?”士可杀,不可辱!冲动的后果就是——“没天理啊!居然连杀我三级!禽兽啊!!!”“纪晓月!你居然又在办公时间玩网游!扣你三个月奖金!”主任一声大吼,从此不仅没了奖金,还直接由秘书降成了打杂妹。该死的大神!我和你势不两立!!!!!更可恶的是,新上任的总裁大人有事儿没事儿总是找茬儿,害她连饭都吃不上,天天在公司义务劳动!啊啊啊!还让不让人活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纪晓月提着垃圾桶,众目睽睽之下一路狂奔冲进了总裁室。几分钟后,总裁室里传出惨绝人寰的叫声:“大神,饶了我吧,我错了!”
  • 死神没有眼泪

    死神没有眼泪

    我曾经抢劫过巨龙的宝库,也去偷过精灵的胖次;我曾经蹂躏过恶魔的尊严,也去卸过亡灵的骨头;我曾经拯救过世界,也去‘研究’过墓穴;……直到最后我才发现,我……我真的是一个……
  • 柯南,我来自外来世界

    柯南,我来自外来世界

    她是一名孤儿,她见证了一位最要好朋友的死亡,而精神受到打击太大而丧失了记忆。长大后,他迷上了名侦探柯南,当上了一名警察,一次意外让他穿越到了柯南世界,她的双手为所有人染上鲜血,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在一次次的欺骗中,她放弃了希望.......还有谁会拯救他吗?
  • 蜜爱规则:总裁的蠢萌小娇妻

    蜜爱规则:总裁的蠢萌小娇妻

    原本只是试试亲手做的婚纱,却被路过的禽兽盯上某禽兽已经挖了坑,怎么也得弄点儿猎物进去填填肚子某人举着自己做的婚纱“言穆,怎么样,我是不是心灵手巧”“恩,心灵“手巧”狡猾的大手不知廉耻的在自家老婆身上游走某女:......大禽兽!
  • 念你的微笑太凄凉

    念你的微笑太凄凉

    秋已是名眼科医生,同样也是名心脏病患者,移植完心脏之后,每天做着同样一个梦,一个让他窒息的梦,所以他开始想要寻找这颗心脏的主人。“哥,你看又有人给你情书,还请你吃饭呢,要不你带上我呗。”“夏子夜,你再乱牵红线,小心我打断你的腿。”“你要把我腿打断了,那我下半辈子就赖上你了,反正我也不想嫁人。”“……”
  • 腐朽的时光

    腐朽的时光

    每个人的高中生活中,有努力奋斗的学习日常,偶尔与朋友的打打闹闹,还时不时暗恋一下隔壁的学长学姐,最差也不过是失去了最心爱的朋友而已。
  • 红灯传奇

    红灯传奇

    本书通篇以“红灯”为主线,通过一幕幕光明与黑暗生死较量的传奇场景,颂扬了红灯从“点亮”到“照亮天地”再到“光芒四射”的光辉历程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到带领人民走上今天复兴之路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