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1300000002

第2章 卷一(2)

这个女人的住处,是一座小型公寓,通常都是门窗紧闭。她刚刚走进家门,就迅速把门锁好,直到下一个礼拜,才再次出现在教堂里。这个女人在一家大公司里,做打字员之类的基础工作。她听从上司的一切安排,很少发表意见。她在公司里默默无闻,工作也极少出现差错,就连吃午餐时,她也不会离开座位与旁边的人进行交流。

她几乎没有任何朋友,总是一个人步行回家,途径超市,她会进去买一些日用品和食品,然后回到家里,再次紧闭门窗,直到次日上班时才会再次出门。到了周末下午,她可能独自去电影院。她的家里有台电视机,却连一部电话也没有。她也很少和别人通信。

如果有人告诉她,说她看上去孤独而寂寞,她会明确地回答:她喜欢当前的状态。你问起她是否养过宠物,她会伤感地告诉你:她曾养过一条狗,她非常爱那条狗,不幸的是,她的狗在八年前死了。她还会补充说:那只狗在她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这个女人究竟是谁呢?我们无法知晓她的秘密。我们只知她尽力避免与人接触,不想冒险与别人打交道,也从未想过自我完善。她宁可让形象越来越小,哪怕像影子一样。她希望不被打扰、不为人知,除了上教堂做礼拜,她没有精神贯注的对象。

精神贯注不等于真正的爱,但贯注毕竟是爱的起点。给予某种事物以精神贯注,可能面临拒绝或遭受损失;接近某个人,就可能经受失去对方的危险,让你再次回到寂寞、孤独的状态。如果对方是某种有生命的事物,不管是人、宠物还是盆栽,它们都有可能突然死亡。所以,如果信任或依赖某个人,就有可能因为对方的亡故,让自己受到莫大的伤害。

精神贯注的代价之一,似乎是或早或晚你都要因为贯注对象的死亡或离去,让自己饱受痛苦的折磨。如果不想经受个中痛苦,就必须放弃生活中许多事物,包括子女、婚姻、晋升、友谊等,但惟有这些事物,才能够使人生丰富多彩。

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和衰退的过程。选择了生活与成长,也就选择了面对死亡的可能性。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一直活在狭隘的圈子里,可能是因为经受过一连串死亡的打击——朋友和亲人相继离世,让她备感痛苦,宁可放弃真正的生活,也不想再次面对不幸。她不想经受任何痛苦,由此放弃了心灵的成长,哪怕活得如同行尸走肉。但是,因害怕打击而逃避,只会导致心理疾病。

大多数有心理疾病的人,都不能清醒而客观地面对死亡。事实上,我们应该坦然接受死亡,不妨把它当成“永远的伴侣”,想象它始终与我们并肩而行。我们甚至应该像唐璜那样,把死亡当成“最忠实的朋友”。也许这听上去有些可怕,却可以丰富心灵,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理性和现实。

在“死亡”的指引下,我们会清醒地意识到:人生短暂,爱的时间有限。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把握。反之,如果不敢正视死亡,就无法获得人生的真谛,无法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

人为什么活着

人类并不是请求谁而出生的。在出生之前,我们还没有来到这个世上,因此也就不可能请求谁生下我们。总之,当我们意识到自我时,我们已经存在了,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既然我们不是由自我意志而来到这个世上的,那么,人为什么活着呢?要寻找它的意义就难了。首先,我们并不是因为有意义而出生的,生存的意义只能在出生后去寻找。

自然,不能因为我们不是由于有意义而出生的,就可以说我们的活着是毫无意义的。对于父母来讲,我们的出生是他们相遇、相爱的结晶,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意义。不过,同样是出生,有的却是因某种错误而降生的,但即使是这种情况,也不能断言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那么,因某种错误而降生和因为爱、作为爱的结晶而降生,这两种情况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可以这样考虑,无论我们是因为爱而降生,还是因某种错误而降生的,都是由于双亲的关系而来到这个世上的。当然,因为爱而降生比因某种错误而降生肯定要好,但也绝不能因此就可以左右我们的一生。

总之,一个人活着是幸福还是不幸,是自己的人生问题。因此,对于“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自身去思考。

一个人的出生不仅仅由双亲的关系所决定,有时还与时代的情况,社会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在战争时期,国家就会提倡“多生多育”,从而把人作为武器进行战争。对于双亲来讲,生下来的孩子无疑是爱的结晶,但同时也是“为了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战场,作为武器战斗而死,在当时被认为是荣誉。如果你不上战场打仗,或是生下来由于体弱多病而不能上战场,就被认为是对双亲不孝,对国家不忠。而到了和平年代,人的死亡率降低,人口不断增加,粮食和居住的土地不足,国家自然又会提出限制生育的国策。

如果在明明不希望我们出生时,我们却错误地降生了,那么就如同一开始就是为了死而出生似的。这样来到这个世上活着的人,其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这种时候,我们就会去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呢?”

其实,正如有一句话说的那样:“人,正因为有思维,所以才有人的存在。”这种自我思考的本身,至少是我们作为一个人之所以存在的证明。只有在人生充满矛盾,并进行思考的时候,才能体现哲学对于人所具有的意义。

在这里,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我们什么时候才有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已经来到了这个世上。

当你降生到这个世上的瞬间,是不会意识和思考自己已经作为一个人来到了这个世上的。当你逐渐长大,觉悟到“自我”之后,才逐渐地开始了“哲学”的思考。那是因为你确立了思考的“主体”是“自我”。但糟糕的是,这个思考的“主体”还不能作为一个主体被社会所承认。在现代的中国,一个人到十八岁以后,作为自我的“主体”才能独立,他的独立存在才被承认。在此之前,只能被认为是一个处在双亲和社会保护之下的孩子,换句话讲,他的存在只有在双亲和社会的关系中才被承认。

于是,“青少年哲学”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进行“哲学”思考的自我,并不被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予以承认,所以这个“哲学”也往往被认为不过是孩子的肤浅的、不成熟的想法,而不被成年人所理会。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青少年哲学”是毫无意义的呢?绝对不是这样的。相反,正因为它是“青少年哲学”,才更应该说它是有意义的、重要的。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人,他对自我存在意义的哲学想法,就是“自己是一头猪”。这个人小时候生活在战争时期,那时候为国家战死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当时,他的家里养了很多猪,猪从一开始便是为了被人们吃而降生到这个世上的。于是他就想,“那些猪的生存意义和我的生存意义不是完全一样吗?”

后来,战争结束了,这个人并没有去战场为国而死。因而,他的那个“自己是猪”的“哲学”也破灭了,取而代之,他又产生了另一个重要的“哲学的主题”,就是“为什么自己要吃猪?”他想,老师家长都说过世界和平来临了,从今以后,人与人之间再也不互相伤害、互相残杀了,人们将友好共存下去。现在已进入了那种人们不再互相残杀的和平时代,但是人们仍继续杀猪而生存。那么,不是说人和猪之间仍旧继续着战争,没有和平吗?如果世界真正的和平了,为什么自己还继续吃猪呢?

这对于曾经一度认为“自己就是猪”的他来讲,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且,他还碰到了更高层的、更难的问题。那就是他知道了,具有生命的东西,不管是谁,不吃其他有生命的东西就不能生存。因此,所谓的共存就是靠互相地吃而共同生存。

因此,作为生存在这个地球上的有生命的东西,大家只能在真正饿了的时候,才能去吃其他的生命,要不浪费,好好地、爱惜地去吃,把它完全地作为营养来吃,让吃掉的东西能使自己更好地生存。然后,人类自己也会死掉,尸体返回自然的土地里,最终成为地球母亲的营养。这种合乎自然法则的生存生存方式,才是“共存”的法则。

但是。为什么只有我们人类可以在并没饿肚子的时候却杀害其他的生命?只有人类可以随便地吃掉其他生命,相反,人类自己却不想被其他生命吃掉。他想,是不是在这个地球上,只有人类不想和其他生命共存,难道人是一个只顾自已,自私的生物吗?

据说,这个人后来成了一名自然科学者。孩童时期的幼稚的“哲学”决定了他的一生。他的“哲学”是幼稚的,但却是纯真的。这个“哲学”如果不是一个孩子的“哲学”,如果他当时已是一个够格的成人的话,他就不会有“自己是猪”等这种愚蠢的思考了,他可能会思考怎样才能更高效率、大量地饲养猪,使人赚更多的钱,或者是怎样才能把作为人类食物的猪更好地分给世界上的人们,让他们吃,等等。

这种成人的思考,一定会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会对人类社会的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猪终究只是作为人类的食物才被给予了生命。这与自然界的共存法则是不同的。

他的思想是幼稚的,充满孩子的天真,但正因为如此,他的幼稚思想超越了人类的由成年人的观念所形成的,只考虑人类自己的生存方式。它是更纯真的,是带有自然界意志的宝贵思想的萌芽。

同类推荐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老庄人生

    老庄人生

    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老庄人生:老庄哲学里的经典人生》观点独特,文字脱俗,实是同类书的样板!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大象”就是大道的形象,一面它“大象无形”,一面它又像一头大象:庞大,有具体的形状,并且在走。庄子说:“心斋”,意思就是把自己的心珍视起来。斋戒三日,对此心,如对神。
  • 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荀子

    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荀子

    《荀子》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集中记录了荀子的言论,对于研究荀子及先秦学术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该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热门推荐
  • 霸道追夫:邪少退婚新娘

    霸道追夫:邪少退婚新娘

    那夜,她把刀深刺入他最爱的人的腹中!他的唇,近在咫尺,冰冷绝情的话犹在耳边:“你知道,我恨你!”她倔强地站在他的面前,“你也知道,我爱你!”大雪纷飞的夜,他落入她设下的圈套……“我不想看见你,永远也不想,你走。”她依然倔强地笑:“西门帆,不想看见我吗?可是怎么办?这里每年的冬天都会下雪,我知道当雪花飘起的时候,你就会想起我……”“你不要那么自信!”她轻轻地笑,睫毛颤动:“我有的就是自信!”一场致命的追逐,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
  • 笔墨龙蛇

    笔墨龙蛇

    有酒忘杯,有笔忘诗,人间多少奈何。看纵横斗转,龙蛇起陆,崩腾决去,雪练倾河,世人哪个能如我。人世浩瀚,唯少年一人剪影深沉。众生芸芸,唯少年一人永不褪色。他有一支笔,用破一生心。
  • 纵情花丛:少男生活史

    纵情花丛:少男生活史

    楚南,姓楚名南,别音的言外之意就是“处男”!害得这么一位少男每次邂逅漂亮女孩,都要历尽艰辛。俗语说得好:“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个折磨他的女人。”这句话几乎就变成了楚南的座右铭。漂亮女人迷倒人,淫荡女人爽死人,柔情女人爱死人,有才女人勾死人,有财女人玩死人。楚南觉得自己人生在世,花前月下的死在这群小美眉身边,那才叫过瘾。
  • 战国物语

    战国物语

    神洲寥寥,五岳三山,万里滔滔。凝百代过客,烟雨渺渺;彩凤双鸣,木叶萧萧。冷若冰霜,红颜一笑,幽王烽火戏诸侯。春秋兮,见干戈舞动,焦土遍地。小白尊王攘夷,一匡天下九合诸侯。怜齐桓晋文,退避三舍;庄王阖闾,问鼎中原。卧薪尝胆,越之西子,十年隐忍终有果。送流水,风云多变幻,七雄并起。
  • 幻妙仙缘

    幻妙仙缘

    这一年,修真界仿若大兴,修真天才频频出世。这一年,血魔宗舔好伤口,矢志报仇血洗天下。这一年,一少年带着光脑,踏上天青宗炼心路。这一年,故事渐渐展开……
  • 执行细节

    执行细节

    常言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企业中,员工有点“野心”和较强的领导意识,对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不无益处,能最大限度发挥个人主动性。另外,本书对西点人的合作精神、团结意识、优良品质等也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这些思想素质对企业人的重要意义。本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介绍西点军校企业精神在企业方面价值的著作之一,会给您耳目一新的感觉。
  • 西城

    西城

    在我还年轻的时候我曾经非常的富有。我所有的钱和时间,用来赌博,或者去夜店找乐子。挥霍无度,肆意妄为。没有人敢挑战我,甚至没有警察敢于管我,我的生活无限猖狂。直到有天一切都变了,星辰都暗了,帝国崩塌了,世界断裂了。一颗颗漆黑尘埃重叠过的光影,时间和旧信封。一片世界,从有到无,巨大冰川全部融化的过程。送给你,陌生人。这片被烹煮过的落叶。
  • 盖亚代理神

    盖亚代理神

    新人一个!!以前从未有过相关训练的!不要笑也不要喷,可以和我提建议的说。
  • 神秘三大贵族

    神秘三大贵族

    神秘的三个贵族,还有十二贵族,这场游戏,谁胜谁败?
  • 寻梦2003

    寻梦2003

    看你所不曾了解的80后青春,回忆那些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一切的故事背景虽有虚构,却又大都真实,也许故事的主角就是你身边的朋友、亲属,也或者就是你。回到2003,我又该做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