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6500000005

第5章 疯狂口才探源(5)

其一,把听众当作朋友或客人。不论是谁,与亲密的朋友说话都不会怯场;初次见面,一想不了解这个人,就会拘束。所以,说话者应视每一位陌生人为旧友故知。日本有位当配角的滑稽演员,为了防止怯场,常在手心写一个“客”字,意为装作把观众不放在眼里,也就是说“不要把众人当回事就不怯场了”。另一位日本歌手则反其道而行之,他一怯场,就自言自语地念叨:“我是客人所喜欢的!客人都很喜欢我!”这样一想,抗衡感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镇静自若。

其二,脑子里要经常清楚浮现成功的情景。有的人一想起过去自己失败的情景,脑子里便闪现出“这一下又要失败啦!”“脚哆嗦起来了!”“话音异常啦!”等等信息,并导致说不出话来。所以,说话者最好多想像一下自己与初次见面的人侃侃而谈,在公众面前指点江山的潇洒英姿。如果觉得自己有过成功的经历,胸中就会鼓起“定能获得成功”的信心和胜利的希望,并产生说话的动力。如果说话之前想象到听众对自己热烈喝彩的情景,则会倍增自己说话的勇气。

疯狂提示:

把向后看变成向前看,把回忆尴尬变成想象荣耀,从失败心情转为成功心理,则无疑对说话的成功裨益无穷。

5.用高昂的情绪冲淡紧张

在美国,有人曾以“你最怕什么”为题询问了300个人,调查人们究竟怕什么,结论的第一点就是:人最怕的是在众人面前讲话。事实也证明,在公众场所发言,上台演讲或上电视节目前,很多人都会感到胸中有一股压力,呼吸急促,脸部僵硬,十分紧张。

要消除这种紧张、恐惧心理的方法,办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介绍一种通过巧妙地提高自己的情绪来冲淡紧张、恐惧心理的有效办法。

某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对这种方法颇有体会。例如,这位节目主持人曾经主持过一个“民歌大家唱”的节目,节目中经常邀请各地的人来到直播室,轮流唱三首乡土歌谣。大家在排练时都非常卖力,并不紧张,但等到排练结束,休息一个小时后,幕布垂下来了,参观的宾客渐渐增多,表演的人就开始紧张了。

透过幕布,可以听到观众的吵闹声。等到开幕前的5分钟铃声响起,第一批上场的人就依规定集合在舞台左右两边。此时,一定有几个要表演的人,以颤抖的声音对节目主持人说:“我好紧张啊!真羡慕你,一点都不怕。”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节目主持人总会回答他说:“如果有人不会紧张,那他该去看医生了,因为他的神经可能有些问题。虽然我看起来很镇静,但实际上我也相当紧张呢!你们看,我的腿不是正在发抖吗?”

“真的呀!跟我们一样嘛!”就在一阵笑声中,稍微冲淡了大家的紧张情绪。

可以断言,所有的演员、歌星、演说家,在即将上台或在录音之前,都会感到紧张。这并非主观臆断,其实好多名人都自己承认这种说法。

“如果不紧张,就不是歌星了。因为每次上台前都必须认真地准备,说不,准是骗人的。”香港有位现代流行歌曲红星如此坦然地道出了她的心声。

“我总是很紧张,台下的观众也跟我一样,这种关系一直持续下去,才能达到表演的最佳状态。”一位既讲相声又演小品的大牌演员也这样承认。

“我好紧张啊!”许多广播或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开始前都不免去这样诉说。

不难看出,以上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之点,那就是:即使心中很紧张,也绝不掩饰,反而把心中的压力状态开朗地暴露出来,这么一做,倒可以把紧张的心情一点点地排除。

另外,还有一个很好的提高自己情绪的方法,即如果我们遇到紧张心情出现,可以试着这样来自我安慰:“唉!刚好又开始紧张了。如果个人对于在众人面前亮相已经完全习以为常,没什么感觉与反应,那就完了。幸好,今天还是会紧张,心跳不停,真是好极了。”

疯狂提示:

这样不就巧妙地缓和了自己紧张的情绪了吗?只要那种紧张情绪一冲淡,就可又大胆开口说话了。

6.轻松上阵

和朋友家人在一起聊天时,话题总是源源不绝。但是,为什么一到了正式场合,就变得头脑空白,说不出话来呢?究其因,聊天和在众人面前发表正式的谈话有许多不同之处,各有其自身的特点。

国外有位学者专门研究了聊天和在正式场合谈话的各自的特征。下面,我们借助他的研究,认真分析和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也许对帮助说话胆怯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会有一定的作用。

和朋友聊天的特征大致如下:

(1)聊的主题未必连贯。

(2)话题要从哪里开始,到何处结束,都是随意的,没有人会强求。

(3)大家可以各说自己喜欢谈的事,也可以各说自己所熟知的事。

(4)不必注意自己的用语是否妥当。

(5)可以用日常生活的语言来交谈,就算毫无条理,谈话也可以继续下去。

(6)可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提起同一个话题。

(7)在同事或风俗习惯相同的人之间,可以用一些符号或代替语言,彼此的意思仍然能够沟通。

(8)即使中间有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也没有人会感到不安。

(9)就算你说了一些听起来粗暴,小心眼的话,大家也可以放开心胸来沟通,了解你真正的意思为何,不至于产生误会。

(10)聊天过后,没有人会特别追究或记下你的话(当然,特殊情况又另当别论)。

因此,日常生活的闲聊,让人感到轻松,没有约束,不需要担心,没有一个人会在聊天的时候,觉得紧张或压抑。

在正式场合谈话的特征大致如下:

(1)先得注意讨论的事情为何。

(2)要依照某些规定或约定来发表意见,且需符合时间和场所。

(3)不能随自己高兴任意发言,也不能随便没完没了。

(4)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把该说的话说完。

(5)自己要尽量把所有的话以最准确简洁的方法说出。

(6)不能随意使用方言。

(7)要注意自己的用语。

(8)不可使用不常用的代表性符号或暗号,应考虑到所有的人。

(9)在公开场合所说的话,常会被记录下来,所以应尽量避免重复。

(10)说话之前要多考虑,以免让人误会你所隐含的意思。

(11)必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如果引起别人的反驳或质问,要能加以补充或说明。

(12)有时候,你所说的内容会被留作记录,被“文字化”或“印刷化”。

(13)不宜含有含糊不清的语言,不负责任的说法以及不实的传说或笑话。

可见,在正式场合谈话前要花大力气做许多准备工作,而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来不及准备,或者即使准备了,自己也很难感到满意,于是往往说话前没有把握,这样就必然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并出现喉咙干涩、呼吸急促的现象。

所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说什么样的内容,也就是如何组织演说或公开发言的内容,是我们在发言之前所必须先要想到的。很多人都为此感到过困惑,不知从何着手进行组织。其实,并没有什么好怕的。只要我们牢记了正式场合谈话的特征,并灵活自如地运用它们,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疯狂提示:

总之,对一般人而言,在人前发表谈话,最好的态度就是:不要太估高自己,不要在乎别人,就算献丑,又何妨?如能这样大胆地放下包袱,放松自己,就一定能消除紧张、恐惧的不健康心理,大胆地说话。

三、树立自信

1.勇气和信心的准备

有的人在家里说话泰然自若,谈笑风生,滔滔不绝,可一到众人面前说话就期期艾艾,惶惶恐恐,好像连嘴巴也不听使唤,手也不知怎么放。其实不过换了个环境而已。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可谓世界著名演说家,他也曾有过这样的情况。下面是他的同时代人对他的一段回忆:

“他好像是不知所措,很吃力地去使自己适合情景,在过分忧虑和过敏的感觉中挣扎片刻,因而更使他难堪了。这时,我很同情他,他开始讲话,声音尖锐难听,古怪的姿态,黄皱的面孔,疑虑的动作,好像一切都在与他为难似的,好在这仅仅是一会儿而已。不久,他镇定了,他的才能也开始了。”

这段回忆说明,初登讲坛的人总不免会有一个由恐惧到镇定的过程。

跟众人说话与跟家人说话有什么不同呢?无非是跟众人说话,场面大些,生人多些。面对这种场面,说话人内心往往会产生胆怯的心理,怕讲得不好被人耻笑,怕讲错了要负责任……诸如此类的压力,都会造成说话者的恐惧心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威根也是广受欢迎的演说家,然而在他成功的背后也有一段如何克服恐惧的生命历程。多年后,他在写下这段经历时,提到他的高中时代,如何一想到要上台致词5分钟就寝食难安的情景:

“随着那致命的一日步步逼近,我几乎吓病了。每次一想到这恐怖的事,我就头晕目眩,两颊发热,必须躲到教室的后面,把脸贴在冰凉的墙上,希望冷却那烫人的脸颊。一直到上大学,老毛病还是没改。有一次,我仔细地牢记了一篇演讲词的开端:‘亚当斯和杰佛逊不要重现。’当我面对台下一张张仰起的脸孔时,我的头又开始晕了,晕得我自己不知置身何处。我努力想要说出第一句话,结果说成‘亚当斯和杰佛逊已经去世’,然后我就说不下去了,所以我就低头一鞠躬,在掌声中沉重地回到我的座位。接着主席起立说:‘哦,艾伯特,我们很遗憾听到这个悲哀的消息,不过我想我们会节哀顺便的。’一语未终,可以想象全班的哄堂大笑,当时地底如果有个洞,我就会钻进去,一辈子再也不出来了。”

这些历史上的巨匠尚且如此,普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希望自己一鸣惊人,从娘胎里掉下来就是演说家。鲁迅先生早就告诫我们:不论怎样的天才,生下来第一声仍然是哭,而不是一首诗。想想这些,也就不觉得奇怪了。相反,那种从未对公众讲过话的人,一上场便镇定自若,谈吐自如,倒是令人奇怪不已,甚至难以置信。

既然我们承认紧张、恐惧心理是初学说话者和演讲老手都会碰到的问题。那么,下一步就应该针对其产生的原因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克服它了。

同类推荐
  •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千篇一律、机械重复、枯燥乏味是不是你工作的真实感受?另起炉灶、寻找新家、换个环境会不会是你的下一步行动?但是最终解决问题了吗?想要釜底抽……
  • 会做人会处世

    会做人会处世

    《会做人会处世》,在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以上这些是很难的。基于此,《会做人会处世》从以上四个方面加以细分,细化到每一细节,并结合具体的事例加以分析、论证,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实用的东西,熟练掌握做人的分寸和处世的技巧。
  • 走出你的心理误区

    走出你的心理误区

    本书讲述了人生的意义有很多种,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不该让阴霾占据了内心。学会释然、学会乐观固然重要,让自己更快、更好地走出心理误区更是我们都要努力的方向。
  • 百万富翁的七种好心态

    百万富翁的七种好心态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接受自己,简单生活——务实心态积极思考,乐观处事——阳光心态珍惜拥有,享受挫折——坚忍心态高明做事,糊涂做人——世俗心态积累满足,释放压力——自省心态等。
  • 一生成就悟论语

    一生成就悟论语

    《论语》是一部古老的哲学经典,同时也是一部现实生活的指导书。书中以生动的事例和精到的点评,对《论语》中有关如何自我修养、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把《论语》的智慧导入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境中,帮助读者更透彻地领悟《论语》,用《论语》的智慧成就事业和人生。
热门推荐
  •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径中径又径

    径中径又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阳巾

    华阳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宋忽悠

    大宋忽悠

    副县长于艮(gen),开车穿越到了北宋末年的生女真,被各界群众当成了神。收兀术,收岳飞,三国都忽悠。收公主,收帝姬,玩转宋辽金。空口白牙打天下,从头到尾都是装。装是一种态度,忽悠靠的是智商和情商…………公元1113年,从西周共和元年起算,是共和1954年。……(作者是青岛作家协会会员,山东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 明枪易躲暗贱难防

    明枪易躲暗贱难防

    我和他天生八字不合碰了面少不了吵架。在天上,他一身深黄长袍器宇轩昂,谁都怕他敬他,唯独我害他坠了井还害他逃了他的大婚。于是遭报应了吧,肠子都悔青了吧!第一世,他一杆红缨枪耍的利索,连敌国的军队听到他的名字都闻风丧胆。却,“哥哥我饿了!”他剑眉一挑颇有深意地说道“哦,想吃了?”“不不不,不饿了。”第二世,他画得天下,千金难求他一笔。却,收了三只小妖兔被他发现,“天色微凉给你画幅画?”我无奈地放了兔子伸手抓了他的手“大爷我错了,别给我画了成吗?至少别画春宫啊!”逃?逃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 一个人的修罗道

    一个人的修罗道

    一个人的修罗道,要埋葬多少无辜的人,成功的人从来不在乎这一点,正是因为没有多余的怜悯他们才能走向顶峰。永远都不要去恨你的敌人,那会使你丧失判断能力———维多柯里昂不要把一切都想的很天真,好多事情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多思考才不会成为阴沟里的一具尸体。我是一个杀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富家公子,我这一辈子却没有活在孤独里,因为上帝说你不该这样孤独,于是我有了爱情。上帝说你不该早早的死去,所以我犯了很多错,杀了很多人还心安理得的活着。我不允许自己失去什么,所以我把一切都紧紧的撰在手里,像一个自私而又贪婪的恶魔。
  • 明星代言成败启示录

    明星代言成败启示录

    找明星代言就像恋爱,感觉合拍最重要!以保健品、家电和大众消费品为主的中国营销先行军,几乎每一个方阵,无不杂花生树,闪烁着众多男女明星的俏脸。明星不仅仅是企业营销人士以壮行色的酒,而且成了捆绑消费者意志的牢固绳索。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该书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很强的“思路突破”——谋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
  • 恋爱ing,恶魔校草别太坏

    恋爱ing,恶魔校草别太坏

    圣樱学院校门口,一个娇小的身影走来走去,还时不时朝学院里看去。
  • 终极系列之黑白女孩

    终极系列之黑白女孩

    一个女孩站在140层的楼顶,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来到灵界,无缘无故成了12时空的救世主。。。。。。。。。。。。。与汪大东他们成了好朋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