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5000000006

第6章 嘉靖诗文思想的历史文化语境(2)

朱元璋提倡儒学,规定四书五经为国子监功课,要求国子监及地方学校“一以孔子所定经书诲诸生,毋以仪秦纵横坏其心术。”永乐十三年,胡广、杨荣等奉敕撰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和《性理大全》,朱棣御制序文,颁行天下,完善了意识形态的经典建构,“二百余年尊为取士之制者也”。然而,集大成的经典建构往往有其难以避免的弊端。归有光说:“宋儒始以其自得之见,求圣人之心于千载之下,然虽有成书而多所未尽,赖后人因其端以推演之。而淳祐之诏,其书已大行于世。胜国遂用以取士,本朝因之,而学校科举之格,不免有唐世义疏之弊,非汉人宏博之规,学士大夫循常守故,陷于孤陋,而不自知也。”敏锐的归有光把唐代的义疏之学与明代的性理之学并举,指出这种貌似隆盛的学术盛典,恰恰构成了思想文化的桎梏之源。而八股文则是推行意识形态的书写工具。虽说八股文体制在明代成化以后才成熟起来。但是以摹写程文来博取功名的风气却由来已久。宣德四年,北京国子监助教王仙言就指出:“近年生员止记诵文字,以备科贡。”弘治六年,考官靳贵则说“自板刻时文行,学者往往记诵,鲜以讲究为事。”一旦统治者划定了请君“人彀”的游戏规则,读书人几乎无法超越规则之外,面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憧憬,不自觉地陷入程式之文的桎梏之中。

科场的八股文体制限定了士人的生命情怀,“代古人语气为之”是思想上的镣铐,“体用排偶”是文学表达上的枷锁。在这样的双重桎梏之中,思想文化日渐萎靡不振。陆容《菽园杂记》卷八说:“今吏部每选考试监生作经义,有不能记本题者,任意书平日所记文字塞白,名日‘请客文章’,亦得除授有司一职云。此风自宣德以来,已有之矣。夫时文与古义,虽大不伦,而姑恤之政,盖无有甚于此者。”郎瑛《七修类稿》卷十八说:“今杭之举业之文,可谓盛矣。究其实,则皆录诸书藻丽之语,货近时泛巧时文,读不过二三册。遂高举而夺魁矣。呜呼!此岂非其衰耶,而于古人读经读史之学何如哉!”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卷五说:“时文者,攫时之物耳。髻之高下,眉之广纤,娼者之笑颦,贾者之贵贱,朝更夕易,而不能以自主,且人亦走其便秀易与者耳。迎世之心急,而独行之思寡,岂惟举业哉?”这种状况引起了士大夫的深切忧虑。大儒邱浚说:“呜呼,科举兴而草泽无逸儒,儒之书如《五经》、《四书》非不盛行于时,然而孜孜讲究者,惟用于文辞以假途荣宦,不仕而能究心于圣贤之学者,盖亦鲜矣。”诗人李东阳说:“今之科举纯用经术,无事乎所谓古文歌诗,非有高识余力,不能专攻而独诣,而况于兼之者。”在科举文化的规约下,明代社会思想的肌体麻畀不仁,明代士人精神在作茧自缚的囚笼里,经历着羽化成蝶之前的阵痛。随着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这种精神的牢笼越来越显得脆弱和难堪,变革势在必行。

变化的端倪在吴中士人的生存状态之中尖锐地表现出来。明代中叶,经济恢复,特别是江南吴越之地尤为富庶,形成了苏州、杭州、湖州等大的商业中心。商业是都市的经济基础,商人是近代都市形成的新市民阶层。他们的存在和需求调适着城市的文化生态,使得文化与娱乐方式多维地展开,远离官方意识形态。陆辑《蒹葭堂杂著摘抄》卷六说:“今苏杭之民,有不耕寸土而口含膏粱,不操一杼而身衣文绣者,不知其几。何也?盖俗奢而逐末者众也。”寄生于都市之间的文人墨客也游离于科举文化之外,以其诗文字画在商业社会里获得“逐末”的空间,把“伦教荡然”的世俗文化观念带入对传统文化的解释当中。吴中四才子就是世俗文化滋养出的文化精灵。

其中,唐寅是商人的儿子,他“一意望古豪杰,殊不屑场屋事”,由于父亲的督责,勉强从事举业。对唐寅来说,仕途与世俗生活的抉择就是“先志”与“己愿”的两难取舍。从事举业时文,承担祖先的祈愿;还是要褫镧褛,烧科策,摆脱科举的桎梏与负累?他勉强地选择了“己愿”向“先志”的迁就。弘治十一年,唐寅高中解元;次年会试,却在诡谲的科场舞弊案里牵连获罪,所谓“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科举向来不是唐寅的理想志业,科举的挫折也并不足以使之志气消沉。他在写给文徵明的信里,自比“贾生流放”和“马迁腐戮”,矢志于“隐括旧闻,总疏百氏,叙述十经”的不朽事业。从此绝意于仕途,流连市井,憧憬着率性的人生。人生如梦和精神的不朽在唐寅的心灵里交织如麻。他“成一家之言”的事业终究没有完成,却从科举与仕宦的桎梏中遁逃出来,在“譬如蜉游”的人生里,孤独而自由地徜徉着。

“和唐寅一样,祝允明和文徵明同样是偃蹇场屋的士子,他们厌恶僵化的科举文化,探求属己的生命意趣。祝允明《答张天赋秀才书》说:“科举者,岂所谓学耶!吾姑即以论其业,从隋唐以至乎杪宋则极靡矣。今观晚宋所谓科举之文者,虽至为獧浇,亦且猎涉繁广,腐绮伪珍,纫缀扣镂,眩曜满眼。以视近时,亦不侔矣。其不侔者,愈益空歉,至于蕉萃萎槁,如不衣之男、不饰之女,甚若纸花土兽而更素之,无复气彩骨毛,岂壮夫语哉!而况古之文章本体哉!而又况乎圣贤才哲为已之学之云哉!”从隋唐到晚宋,科举之文,每况愈下,至明代中叶已极其衰败而绝不可为。”祝允明形容自己:“漫读程文,味若咀蜡;拈笔试为,手若操棘。”认定“场屋之业若赘疣然”,唯有“古之文章”与“为己之学”才是莘莘学子们学问的正途。依照祝允明的秉性,场屋之业既然是违背“己愿”的事情,那么何必一定要栖息其上!

文徵明也有同感,其《上守溪先生书》说:“某亦以亲命选隶学官,于是有文法之拘,日惟章句是循,程式之文是习,而中心窃鄙焉。稍稍以其间隙讽读《左氏》、《史记》、《两汉书》及古今人文集,若有所得,亦时时窃为古文词,一时曹耦,莫不非笑之,以为狂,其不以为狂者则以为矫为迂。惟一二知己怜之,谓以子之才为程文无难者,盍精于是,俟他日得隽,为古文非晚。某亦不以为然。盖程式之文有工拙,而人之性有能有不能。若必求精诣则鲁钝之资无复是望,就而观之,今之得隽者不皆然也,是殆有命焉。苟为无命,终身不第,则亦将终身不得为古文,岂不负哉!”要么把精力投入科举,要么去研读古文辞,文徵明因为对古文辞的偏好,宁愿违背“亲命”,摒弃作为晋身之阶的“程式之文”。其子文嘉《先君行略》说:“南濠都公穆博雅好古,六如唐君寅天才俊逸。公与二人者,共耽古学,游从甚密。”“公与游诸君祝、唐、都、徐,皆连起科目,而公数试不利,乃叹曰:‘吾岂不能时文哉!得不得固有命耳,然使吾匍匐求合时好,吾不能也。’于是益肆力为古文词。”与举业相对的是“古学”,与时文相对的是古文辞。当这些年轻文人厌弃了举业与时文,自然把目光投向了古典学术。

吴中四才子中,徐祯卿以诗著称,其他诸子以书画家的身份游弋于主流文化的边缘。与此相类的文化思想事件还有茶陵派一复古派的文学运动、白沙一阳明学的心学运动。这些运动并非不相连缀的偶然事件,而是“古学”复兴的环环相扣的部分。陆粲《去积弊以振作人材疏》说:“本朝以经术取士,其名最正。然士专一经,不暇他及,一得科第,弃不复省。间有从事古学者,力分于簿书,志夺于进取,自不能专攻。不惟文辞之陋,而议论识见亦不逮前人远甚。盖科举之法行之百六十年,而人才终有愧于古者如此。”科场之学一度使得学术思想的发展陷于停滞,但是,迄于弘正之际,“古学”复兴成为蓬勃发展的文化潮流。嘉靖时,唐元荐写信给陈全之说:“弘治间,文明中天,古学焕日。艺苑则李西涯、张亨父为赤帜,而和之者多失于流易;山林则陈白沙、庄定山称白眉。而识者皆以为傍门。至李空同、何景明二子一出,变而学杜,壮乎伟矣。”这则传诵甚广的诗话指出,古学复兴是身处台阁的李东阳、张泰和身处山林的陈献章、庄咏以及稍晚的李梦阳、何景明共同的志业。薛蕙《升庵诗序》说:“国朝能诗者盛于弘治、正德之际,其时数君子始尚古学,文体为之一变。至于今日,鸿笔丽藻之士彬彬间出,数君子为有功矣。”弘治以来,古学复兴。其实,包括吴中才子在内,从举业的羁绊中解脱或疏离出来的士人,往往以恢复古学为祈向。

李梦阳在复兴“古学”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其《朝正唱和诗序》说:“诗倡和莫盛于弘治。盖其时古学渐兴,士彬彬乎盛矣,此一运会也。”作为文学复古运动的领袖,李梦阳以非凡的热情为古学兴起鼓与呼。嘉靖文人袁永之称其在江西时,“振起古学,力变宿习,褒奖义节,训正礼俗,士翕然向风”。同时崔铣则说:“弘治中,空同子兴陋痿文之习,慨然奋复古之志,自唐而后,无师焉。已,汝南何景明友而应之。空同子之雄厚,仲默之逸健。学者尊为宗匠。”如果说,正德以前的古学复兴有着多维意向,嘉靖以后,“古学”则主要指李、何的文学复古运动。陶望龄《潜学编序》说:“明兴,一以经术设科,而帖括俳偶,所诣弥下。弘正间,修辞家蔚起,吐弃故烂,更命古学。于是古文、经义之文,又判然为二矣。”江湛然《少室山房集序》亦云:“明兴,以帖括俳偶之文笼士,士不复知有古文词。正嘉以来,缙绅先生始名古学。盖滥觞于北地,而娄江、新都始畅其流焉。”倡导古学或古文辞的问题意识显然与对“贴括俳偶之文”的厌倦相关,由此形成古文与经义之文“判然为二”的文化格局。中晚明文人未人仕前往往疲命于举业,及第之后则弃如蔽屡,以古学为祈向。何景明《师问》对举子业作出严厉批判:“今之师,举业之师也。执经授书,分章截句,属题比类,纂摘略简,剽窃程序,传之口耳,安察心臆?叛圣弃古,以会有司,是故今之师,速化苟就之术、干荣要利之媒也。”(1)时下流行的贴括俳偶之文不过是些“速化苟就”和“干荣要利”的口耳之学。以恢复古学为意向的文学复古运动,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浸淫成俗的经义之文的扬弃和超越。

明代科举的体制与考核内容滥觞于宋,对经义之文的扬弃构成复古文人否定宋学的一种心理基础。李梦阳把古文的衰败和宋儒之学的流行联系起来。他说:“宋儒兴而古之文废矣。非宋儒废之也,文者自废之也。古之文,文其人,如其人,便了如画焉,似而已矣。是故贤者不讳过,愚者不窃美。而今之文,文其人,无美恶,皆欲合道,传志其甚矣!是故考实则无人,抽华则无文,故日宋儒兴而古之文废。或问:何谓?空同子曰:嗟!宋儒言理不烂然欤,童稚能谈焉。渠尚知性行有不必合邪!”对人性本善的论断表现的是理想化的生命情怀,但性、行相戾却是生活世界中的普遍事实。科举考试使得理学的德性追问堕落为功名富贵的敲门砖,导致经义之文的空洞化、形式化和士大夫精神的集体堕落。因而,稍早于李梦阳的储蟮说:“呜呼!科举兴而古文废,非一日矣。”稍后的杨慎说:“举业时文盛而古文衰废,自然之理。”李梦阳则断然以为:“宋儒兴而古之文废矣!”他的历史省察里显然蕴含着更为深远的文化意蕴。李梦阳反对“宋人主理作理语”,不仅因为宋人“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去不为”,他还认为宋学性行相戾,扭曲人性,因此要求文学写作缘情而作,修辞立诚。这种省察和唐寅、祝允明等对假道学的批判是共通的。对宋学的反省和对理想化的古典精神的向往,构成复古派提倡回到“唐以前”的基本动因。

科举制度的又一后果是儒学精义的湮没。明史《儒林传》说:“经学非汉唐之精专,性理袭宋元之糟粕,论者谓科举盛而儒术微,殆其然乎。”当儒学成为利禄之途,儒学的生机也被滞息。林希元《批点四书程文序》说:“经义程式之文譬之绘画。夫绘画者,传人之神与临山水人物翎毛异。临山水人物翎毛者摹写独异传神者,若一毫一发与人不相似,则非其人矣。书疏序记碑铭等作,随人才思发挥,或出或入,不可得而见。科举之文于经义,若有一字一句出入,不得谓之程文。”程文与书疏等不同,它不讲究心领神会,传神写意,而以经义为程式,字追句摹,毫发不异。这种书写方式适足扼杀了儒学的真精神。作为明代儒学渊薮的吴与弼,因渎《伊洛渊源录》而慨然有志于道,“遂弃去举子业,谢人事,独处小楼,玩四书五经,诸儒语录,体贴于身心,不下楼者二年。”弘治时大儒胡居仁、陈献章在从学吴与弼以后,也都绝意科举。吴与弼一脉儒学的发展,彰显出关注身心的儒学实义与科举经义的分离。陈献章的著名弟子湛若水则以古学相倡。何塘《湛甘泉考绩序》说:“弘治、正德之间,甘泉湛先生与一二同志,独以古学为倡,天下之士翕然称之曰:甘泉先生今之道学也。”在古学复兴的思潮里,儒学也以恢复古学的名义,超越汉唐经义和科举制艺之学,开辟着新心学的思想道路。

无论以儒学还是以文学来倡导古学复兴,都是从举业时文的桎梏中解放并重振古典学术的共同志业。以儒学而言,如果说陈献章体现出儒者的高蹈和洒脱,那么王守仁乃世俗文化中浸渍出来的儒学革新者。他对科举文化的堕落深感不满。其《重修山阴县学记》说:“世之学者,承沿其举业、词章之习,以荒秽戕伐其心,既与圣人尽心之学相背而驰,日骛日远,莫知其所抵极矣。”又如《重刻文章轨范序》所言:“夫自百家之言兴而后有六经,自举业之习起而后有所谓古文,古文之去六经远矣。由古文而举业,又加远焉。”咕文不如六经,举业又等而下之。王守仁的学术之路便是由举业返回古文,最后上溯到对六经本义的追问。但是作为充满人世精神的儒者,王守仁不得不面向科举的现实,讲究“举业不患妨功,惟患夺志”,要求在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升士人的道德水准与生命境界。知行合一是阳明学的基本精神。“圣学”与“俗事”原本就不能割裂开,天道就在日用流行之中。问题是士人在日用操练里贞定了炯然长烛的良知,还是随波逐流,遮蔽了自我生命的意向。王守仁送人赴试时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违其所乐而投之于其所不欲,所以衡心拂虑而增其不能,是玉之成也,其在兹行矣。”这并非如吴中才子那样在“己愿”与“先志”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抉择,而是要在“所乐”的生命境界和“其所不欲”的举子业之间,开辟一条调适上遂的人生道路。

同类推荐
  • 空巷

    空巷

    海亮的诗歌,扎根于西海固那片厚实而苍凉的土地,有着对生活的敏感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人物、事件,在他的笔下,都会带来诗意的共鸣。
  • 青鱼点灯

    青鱼点灯

    本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其中多篇已在报刊发表。书稿作者西野,本名张树鹏,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朔方》《星星》《飞天》《诗潮》等报刊。其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却又可从其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 五洲见闻

    五洲见闻

    本书作者是一位资深外交官,在外事和外交战线工作多年,足迹遍及五大洲,退休以后,根据自己在世界各地的见闻,用散文的形式写了不少回忆文章。作品平实严谨,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对于多国的风土人情、风光物产、地理地貌、历史沿革,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等等,均有所介绍,其中尤其对他曾经常驻过的荷兰、英国,以及任过大使的葡萄牙的记述较为详细,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新中国的一些外交史实,也可以了解许多国家和城市的概况概貌,可称为一本有关世界知识的普及性读物。
  • 爱的另一种方式

    爱的另一种方式

    《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是一部散文集。作家将生活与文学的触角,伸向深情的故乡、瑰丽的河山、活跃的文坛……《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散文的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天衣无缝、行云流水、舒缓酣畅,具有潜移默化中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情趣。
  • 柳影随风

    柳影随风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也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散文作品集。全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精品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四季音符、流光掠影、似水禅心、悠悠情韵、说三道四共。这些作品文字优美,情感真挚,是启迪思想、反映人生的好作品。
热门推荐
  • 我和QC的520天

    我和QC的520天

    从高中开始相识,情窦萌芽在学习之间,这是最纯洁的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感,也是人生之初最美、最快乐的爱情萌芽,但这种感情同样是最经不起考验的少年情怀,而不是真正的爱情。到了大学,这种情感向着真正的爱情转变,但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对花花世界的诱惑,对生活本身的思考,对现实的利益的考量,不得不使我们的主人公们开始思考爱情的真正含义,他们纯洁的感情是否能够修成正果,谁也无法知道,也许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 阴阳尸僵

    阴阳尸僵

    万千世界,僵与人生的不幸怪种凌慕,打鬼王,收灵兽,骑圣龙,战女娲,打败盘古。大千世界,母亲您在那?颠覆宇宙!
  • 青蛇传

    青蛇传

    有人说我是吸书生脑髓的美女蛇,我嫣然一笑百花开:呃……实在过奖了,我这种好蛇顶多迷人魂魄罢了,怎会做那伤天害理之事。那些年桃花不断,只可惜我是个不懂情爱的冷血蛇妖,终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千百年的懒蛇心动一回实在不易,只见你在翠竹下浅浅噙笑!
  • 盛世药王精灵:傲娇小神后

    盛世药王精灵:傲娇小神后

    当现代的神医,因为一块小小的芯片,魂穿异世。成为精灵王的下一代。却意外逢魔族偷袭。流落在外。意外成为将军府不受宠的嫡女。宫庭一宴,才能初现。原本打算离开去寻找拯救精灵一族的法宝,却不知为何惹上了这位大爷。还竟对他产生一种莫名的情愫。行,你若为王,我便为后。“姒沫,我定为你这六界相聘,娶你一人为后”“你不娶我,难道还想娶别人吗?”勾唇一笑。
  • 言初心

    言初心

    炎炎夏季,市一中的高中校园充满懒洋洋的气息体育课上,学生们围坐在一颗颗银杏树下,看着操场上的男生,不断喝彩加油偶尔一个灌篮的动作便让女生们大声尖叫,驱散了夏日的炎热冶慧,一个漂亮的转校生,坐在角落里,看着本校的校花张银丽,一脸迷茫的样子
  • 人生的二分之一

    人生的二分之一

    从普通的高中开学那日起,顾木木和梁晓阳就再没想到这一生都离不开对方了。读者群:256529198
  •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是一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情景融汇、可读性强的游戏散文。《西游漫记》作者缪俊杰长期在新闻岗位工作,访问和游历过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埃及、加拿大,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朝鲜的部分二十多个国家,遍览各国名胜,访及上至政府首脑、财团领袖,及至异国民众、山寨土著,将所得第一手材料,汇于一炉。读者将同作者一起回望历史风云,欣赏世界之精彩。
  • 霸宠天下,邪恶帝王妩媚后

    霸宠天下,邪恶帝王妩媚后

    受人嘲讽的无颜皇后,就是镜子前这个土肥圆?项菲仪不想接受这个现实,她的身材完全走样了……减肥,锻炼,马甲线,一鼓作气,从土肥圆,逆袭到了倾国美人,项菲仪完成了人生巅峰的完美逆袭,重新回到了她的特工时代。“女人,跟朕回去!你就是朕唯一的女人了!”他霸道宣誓,明明是他死皮赖脸找来的,偏偏还摆出这么一副高傲的姿态。“我要是偏不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遗忘的初恋

    遗忘的初恋

    当红小生石艺翔疑似迷失在了戏文里,对于生活中自己是怎样的,喜欢什么样的女孩,意识都模糊了,甚至被人问到,有过一个刻骨铭心的初恋,他都觉得那不是在问他的事情!就在他迷茫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脑袋不太好使的女孩,他让这个女孩陪自己去经历那场疑似他的真心拥有过的爱情。可是,相遇的地方和事件,他也弄混成剧本里的桥段!7、8年前的事情,记忆混乱了,他没有觉得问题有多大!只是,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人,他事在必行!一个记忆混乱的男人和一个脑袋不太好使的女孩让这个寻真之旅走得乌龙密布、互拖互欠,一个骄傲,一个迟钝....居然结下了不解之缘。前任的纠缠不就够纠心了,还有个腹黑教授来搅局,还好有事儿妈来主持大局....
  • 口天小子的糖

    口天小子的糖

    未成年懵懂内向闷骚,又羞涩的少年吴正,因为没考上高中又无法忍受职校恶劣的环境。在父母对他未来的焦虑压力下,吴正在网上找到了一家私人教育机构,是个挂着大学的名号的电脑培训班。在那里吴正原本平淡如水,无色无味的生活,终于填进了自由的蓝色,友情的红色,还有爱情的......粉色!从这里开始他终于从青涩渐渐的成长起来。迎来了他相见恨晚的友谊,还有纯真唯美的初心虐恋!尴尬的年纪、学历跟社会经历,造成了吴正半只脚挂在社会上的无力时光。年龄的代沟生活上的差距,还有对未来的迷惘都让他感到自卑跟失落!可上天还是准时的让他遇到了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