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5400000049

第49章 职场更要懂得“功成身退”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也就是“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功成身退”,这是天的道,人要符合天的道,功业已经成了,就引身后退,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

历史上大部分兵戈上位的皇帝,在开国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总会削除大部分开国功臣的兵权,当然这个削除兵权有两种:一个就是和平解决,另一种就是随便加个罪名、“名正言顺”的铲除。

历史上和平削除兵权的例子不多:唐太宗李世民算一个、宋太祖赵匡胤也算一个。而功臣后谋杀功臣的皇帝则比比皆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有清朝雍正皇帝等等,他们的开国功臣中,只有极少数懂得“功臣身退”道理的才幸免于难。

韩信就是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惨遭杀害的典型——毫不避讳地说,刘邦的江山有一大半是韩信打下来的,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西汉王朝,刘邦也更不可能当皇帝。韩信功高盖主,在刘邦当皇帝之后他本应该想到这点,然而他还是傻乎乎的以功臣自居,完全没有了当初带兵打仗时的聪明智慧。刘邦可想到了这点,为了巩固它的皇帝地位,他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还是“齐王”的韩信徒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再将他再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吕后又和刘邦唱了一出双簧:前脚刘邦带兵出征,后脚吕后就让萧何将韩信诱至长乐宫冠以谋反之罪杀掉。

同韩信并称“汉初三杰”中的张良则聪明的多,刘邦即位后,大封功臣,张良再三推辞、最后只领留侯的头衔,坚决不受三万户食禄,忘掉了以前的丰功伟业,过着隐逸恬淡的生活。怪不得后人用诗来称赞张良的智慧过人:“运筹帷幄见真知,暗渡明修尚未迟。业就功成身引退,免遭吕氏害贤时。”

明朝的一批开国功臣,也同样是懂得“功臣身退”的存活下来了,而那些不知此道的人,最终都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因女婿胡唯庸涉嫌谋反受牵连而被灭门;开国大将、凉国公蓝玉因被锦衣卫告发谋反而被灭三族;功臣冯胜、傅友德、廖永忠、朱亮祖也因失宠先后被杀,徐达没有被朱元璋直接杀害,但也是被朱元璋间接“赐死”的,因为朱元璋趁徐达生最忌吃蒸鹅的背疽时,偏偏赐蒸鹅给他吃,没几天徐达就离开了人世;只有汤和因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从此闭口不谈国事,才保住了终身。

在古代,“功成身退”都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方法,只有智者可为。

人生在世,竭尽所能,报效社会是必要的,但当成功了,危险也就来了;可能在论功的时候,就包含分配不公,或骄傲让人嫉恨,更有功高镇主等危险和矛盾潜伏着,要学会化解,更要学会含韬养晦,锋芒内敛。

道德经讲得好:“夫为不居,是以不去”。学会适时的功成身退,对于保存自己的名节、延长自己的寿命都很有益处。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功成身退”也是他的人生成功智慧上的一“环”。在40岁时,他成功地推行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创造了福特公司日产汽车七千辆的辉煌。但福特在中年以后就退隐了。他在故乡营造了一个住所,在那里和家人一起过着清闲的日子。他在这安静、惬意的农庄度过了32年安静、舒服的日子,一直活到83岁才去世。

这位当时在美国数一数二的巨富,家庭生活却令人难以相信的俭朴,据说只用5个仆人和半个洗衣工人。但他曾以700万美元捐助一所医院,又降低货价、提高工人工资、红利、收容伤残,福特公司收留的残疾工人近万名。

福特的这种行为同样是一种功成身退,更是一种人生的成功!聪明的人不仅能看透当时的形势,而且能审时度势,做出最明智的选择,所以他们往往拥有多种美誉。

尖锐的东西,它很容易受到挫折,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有了功不居功,有了名不恃名,任何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我们一生都需铭记的智慧。

事物的生长变化有着共同的基本法则,万物都是遵循着这一法则不断地生灭、变化、发展,呈现出一种互补、和谐、均衡。自然是孕育这法则的本体,也是万物返本复初的渊源根本。当我们坚守住虚寂的心灵,使清静达到极点时,我们就能看清这种变化循环的规律,并从中觉悟到“道”。

如何才能“致虚极,守静笃”呢?也就是要将后天的种种欲望、成见、算计等加以控制、调适、消解、澄清,因为这些东西往往将原来清净纯洁的人心变得骚乱不安、浑浊邪恶,使人远离了清静。

但是人们往往做不到这点,而更容易的是被滚滚红尘中的名利、美色、权势等等所诱惑,做不到切实、老实。

通常,什么人更能老老实实地坚守住“静”呢?年幼的孩子。但是孩子有的是一颗还没被世俗污染的心灵,有的是纯静之极的眼睛,可是缺少的是洞达世情的大智慧,所以他们守住的“静”是纯真的,但不是坚定无极的。

现代人通常都懂得要找时间给自己放松,趁着双休日和假期同家人、朋友去郊外,在寂静的山坳里、流水边,体会大自然的气息。在那里,人们会觉得疲惫的充满杂乱信息、充满各种欲望、充满层层尘埃的心,会很快平静下来、沉淀下来、澄清下来,那些压得人喘不过来气的东西都被抛去了。

可是,假期一结束,重归工作岗位,重新回到过去的生活中,立刻又觉得那种纯净澄清的感觉离自己远去了,心灵立刻又被种种尘垢蒙蔽了。

这样可不是真正的“致虚极,守静笃”啊。事实上,我们即使不去郊外,即使是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也仍然可以修养心灵,达到“致虚”、“守静”的。哪怕是达不到老子所说的境界,退上一步,能够知道该如何进退也是好事一件。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相当一些人往往在以功利的、消费的观点去看待社会,重物质利益,重物质消费的观念占据了人们的主导思想。

这是十分危险的。反映在社会上,一些人铺张浪费,讲排场,大行其道。反映在文化艺术领域中,有些人不顾文化、艺术的品位,甚至不顾艺术家的人格而去粗制滥造,追逐名利。反映在学校中,学生看重名牌和高档物品,而人文文化的修养则很差。凡此都在竭力说明“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朴素思想已经被排挤了;也都在警示我们:亟待加强人文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

现在,很少有人再谈“见素抱朴,少思寡欲”了。似乎到了这个物质享受发达的时代,都以为只需要消费,“朴素和寡欲”的思想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这显然是一种人生的失误。持这种人生观的人表面上很充实,整天忙乱不堪,似乎是对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的积极响应。其实,他们恰恰不明白,消费其实是一种最消极的因素,代表着精神上的空虚。物质享受本身无论有多么丰富也不能导致精神上的充实,只能给人增添更多的物欲。

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所以也是一个堕落和可悲的时代。也许现代人不知道信仰的重要,或者单纯地把信仰理解为一种迷信。这都是错误的。宗教固然是一种信仰,那些对于生活理念的正确把握其实也同样是一种信仰。有了正当的信仰,就像是有了种子,能生根,能发芽,能抽枝,能于时间和空间的变幻中生长出信条来。有了信条,人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能够体会到“道”的运行。

没有信仰,固然不影响我们吃饭、睡觉和工作,好像是行得通的。

但是我们难免会感到空虚和烦恼,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觉得所作所为没有价值。所以有的人就会因此而寻找刺激,甚至为了一己私欲不惜伤天害理。这对社会来说是种危害,对个人来说也是自寻灭亡的不归路。

也许是因为现代人太聪明了,因为有巧智,所以远离了原本的清净混沌,越来越不知足,于是也就偏离了“道”的自然而然。

在杭州西子湖畔虎跑寺内的一个不很起眼的地方,有一副对联: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已故弘一法师的遗墨。凡是了解弘一法师的人都知道,无论从家境、才学、阅历上来看,还是用爱国之情、志向之取、进取心来比,弘一法师都不会亚于当时或现代的大多数人,甚至远比大多数人都更符合精英分子的含义。然而恰恰是这位自豪“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的热血男儿,认认真真地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留诸后世,这便使人不得不冷静下来,认真想一想这副对联的深刻内涵。

孔子有一天感叹,他说我始终没有看见过一个够得上刚强的人。

要注意这个“刚”字,脾气大不算刚;刚的人是方正,并不一定脾气大;高帽子戴不上,骂他也不改变,这差不多有点像刚,但还要看他的品德、智慧、修养。前面曾经提到上等人有本领没脾气,中等人有本领有脾气,下等人没本领脾气大。孔子这里的刚是指有本领没脾气的上等人而言。

曾国藩曾说:“知足天地宽,得宇宙隘。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未得求速赏,既得勿求坏。芬馨比椒兰,磐固方泰岱。求荣不知厌,志亢神愈忕。岁燠有时寒,日明有时晦。时来多善缘,远去生灾怪。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片言动招尤,举足便有碍。戚戚抱殷尤,精爽日凋瘵。矫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荣无遽欣,患难无遽憝。君看十人中,八九无倚赖。人穷多过我,我穷犹可耐;而况处夷涂,奚事生嗟气?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语云: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枝。”

可见这世上不知足的人多,贫者有贫者的不知足,富者有富者的不知足,总之,欲望是无止境的。看来只有按照老子所说,让自己能够“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方可以知足而常乐啊。

“功成身退”是一种智慧,它告诫我们,当我们有功时千万不要居功自傲;在一些人面前摆老资格,更不要动不动就是当初怎么样。如果与这一智慧背道而驰,那么不但不能显示自己的功劳,反而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是危险。

同类推荐
  • 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

    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

    禅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朵奇葩。我们参考禅宗修行的方法,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转化为自己的智慧。然后再用于管理实践。盛大网络的老总说过这么一句话:他之后以能有今天这么成功,在他看来主要是他对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经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佛经是佛教文化的源头,要想走近佛教文化,必须对佛经有所了解。但佛经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别说我们普通人,就是得道高僧、佛学专家,穷其一生,也难识其万一。佛教故事选择了浩瀚佛学故事中的一些容易理解且有故事性的经文,用说故事的方式介绍给大家。佛经故事大多是以人物、动物,佛事、世事为主题,无不处处寓意学佛信佛,劝善向善,戒贪惩恶,而又不离开佛教的本意。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观精要

    中观精要

    著名藏学家、学者、翻译家白玛旺杰,对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藏文化的各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同时对中文及世界文化也有广泛的涉猎,他精通汉藏英三种语言。在翻译领域,可称得上是一位翻译家,在学问方面,则是一位大学者。
  • 细说中国佛教

    细说中国佛教

    佛教初传入中国内地的确切时间,历史上很难考证,一般认为在西汉哀帝时。西汉末年,西域与我国内地有所往来,西域派来的外交使节和商人中,有一些是佛教信徒。
热门推荐
  • 射手的荣光

    射手的荣光

    记者:有人说你是个软蛋,只敢在外面飘,你怎么看?埃里克:我是个射手。记者:有人说你是毒瘤,打铁无数,你怎么看?埃里克:我是个射手。记者:有人说你不是个好领袖,根本无法独自带队赢得总冠军,你怎么看?埃里克:嘿,伙计,我只是个射手……PS:每天加更1-2章,补之前断更的
  • 军事战略论

    军事战略论

    这是一部鸿篇巨作,《战略论:军事力量的产生、维持与使用》,全书共约100万个字节,分为五部分,73个章节。这部书的独特之处,在于深入研究和归纳了战略学领域中三大流派之间绵延两千年的争斗,将三派整合起来,形成一门全新战略学。其主要贡献为:统一战略学三大流派,提出军事力量循环系统,战略学集大成之作。
  • 都市之最强雇佣兵

    都市之最强雇佣兵

    四年前为报血海深仇,一人之力掀起腥风血雨,最后被迫离开祖国,变成了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雇佣兵,代号撒旦四年后回到祖国,昔日的敌人也都尽数死去,过惯了枪林弹雨的日子,回归都市之后,却发现自己的艳遇不是一般的强。性感的女老师,清纯的女学生,万人迷的女明星……且看最强雇佣兵莫皓回归都市,再掀风云!!
  • 玄武封印

    玄武封印

    "世纪开创,造物主归,四方世界,神统之域。玄武混沌,朱雀生灵,青龙傲天,白虎地影。玄武原罪,诸神混战,遮天蔽日,血麓漂江。造物神罚,玄武封印。"
  • 异世之金色年华

    异世之金色年华

    新书《艳遇都市》已经在起点发布,急需要各位的推荐票,收藏,请兄弟们支持。新书《艳遇都市》已经在起点发布,急需要各位的推荐票,收藏,请兄弟们支持。新书《艳遇都市》已经在起点发布,急需要各位的推荐票,收藏,请兄弟们支持。新书《艳遇都市》已经在起点发布,急需要各位的推荐票,收藏,请兄弟们支持。新书《艳遇都市》已经在起点发布,急需要各位的推荐票,收藏,请兄弟们支持。新书《艳遇都市》已经在起点发布,急需要各位的推荐票,收藏,请兄弟们支持。新书《艳遇都市》已经在起点发布,急需要各位的推荐票,收藏,请兄弟们支持。
  • 五千年后的星际探险记

    五千年后的星际探险记

    这个长篇小说根据作者以前为自己孩子编的故事整理、改编而成,第1到57回可以算是上册,讲述的是高中生胖书宁和另外六个同伴乘坐时空穿梭机穿越到五千年后,跟随地球村村长乘坐宇宙飞船作星际探险的故事;第58到107回可算是中册,讲述的是七个孩子在一次意外的飞船事故中,无意中穿越到了一个和地球、和古代中国各方面都很像的奇怪星球,然后被瓷器国的人一步步塑造成神仙、胖书宁被迫成为瓷器国国王、对瓷器国进行改造的故事;第108回到最后,可算是下册,讲的是胖书宁和同伴利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和宗教信徒的愚昧,带领最弱小的瓷器国打败其他强大国家、统一整个星球的故事。作者相信,读者看完本故事后,应该能培养起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素养会有大幅的提高,今后在被各种宗教迷信毒害的可能性也会大幅下降。
  • 前任翻身战

    前任翻身战

    三年前,温沫离亲手设计了一场庞大的枪击案,她保住了刑如风的性命,也被迫离开了刑如风的世界。三年后,已经变成刑天佑的刑如风,步步紧逼,就为了抓住现在更名温沫离的小狐狸,温沫离仰天长叹,当初那个软萌软萌的刑如风到底去哪了,现在这个她看不透,摸不准,的腹黑男人到底是谁!不管你是温沫离还是安娜,你都是我的小狐狸,所以,你以后别想逃出我的手掌。可是,三年不见,她身边这么多男人是怎么回事!刑如天恨恨的想道,温沫离!算你狠,不管是谁,敢对他老婆有非份之想,那么他一定会给他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
  • 佛说九横经

    佛说九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何时过了年少轻狂

    何时过了年少轻狂

    我在和卓越相遇之前,疯狂地面对过这个世界,绝望的面对过这个世界,悲痛地活过,叛逆地活过,麻木地活过,无知的活过,我尝尽了属于和不属于我十八岁这个年龄里几乎所有的生活滋味,终于在此时他们和我悄然相遇,以悄然颔首的微笑叩响我孤独寒冷的心门。人生是条抛物线,当你悲痛或者欣喜到顶点时,一定会开始另一段新的生活,或许就是你一生的转折,一个新的希望,所以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即使今天的生活暗无天际。
  • 评世说书人短篇集

    评世说书人短篇集

    万里狼烟破,山河多磨;千秋英豪落,多少悲歌;疆场男儿,几人能有好结果?国破山河依旧在,家亡只添忠魂哀。世道欣慕太平犬,谁爱投身乱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