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5400000050

第50章 “平常心即道”成就天阔的胸怀

老子在“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这句话的论述中,肯定了包容是做事公正、周全、终身没有危险的前提条件。可见,老子给予了包容这一人生智慧多么高的评价。

付出其实不限于什么方式、什么人,付出也不需要书写,不需要描画,更不需要把它放在心中,只要把它表现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中,唯有这样我们才是快乐的。有这样一则寓言正好验证了这层关系:

从前有一个男孩与一棵树一起度过了他的童年:他在树上荡秋千,上树摘果子,在树阴下睡觉,树也很留恋那些快乐无忧的时光。

小男孩一天天长大,他与树在一起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因为要生活就必须想办法去赚钱。

树就对男孩说:“拿我的果子去卖吧。“于是他把果子卖掉了,树感到很快乐,因为它为男孩做了事。

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已经长大成为年轻人的男孩很久没有来找树玩,树感到心里空荡荡的。有一次,树看见男孩走过来,就向他微笑着说:“来啊,让我们一起玩吧!”但是男孩已经长大了,他要到外面去闯世界了,他不愿固守在这里,他要离开眼前的一切。

树很理解他,就毫不犹豫地说:“把我砍下来吧,拿我的树干去造一艘船,你就可以航行到达你的目的地了。”于是,年轻人就把树砍了下来,做了一艘船到外面闯世界了。

夏去冬来,时光一年年过去了,无数个寒冷和寂寞的夜晚树都在默默等待,最后,那个男孩终于回采了。但他已经满头白发了,年老和疲惫使他不能再玩耍了,也不能赚钱或出海航行了。

树说:“我还是一个不错的树桩,你何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呢?”

他果然坐下来了,树又是满心欢喜。

原来,付出不是把一切放在心里,而是要做出来呀!

当一粒河沙侵入蚌的体内,挥之不走,驱之不去,让一个不折不扣的磨难成为其身体的一部分,对于蚌来说,生命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世事总不相同,蚌不能像树一样,用时间、用毅力去消灭它身上的瘤子,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磨炼它、关爱它,用生命的能量去温暖它,直到把它磨出珍珠的光华。难怪有些珠宝加工大师看着珍珠的华贵、感受珠子的温润,说能从它的光辉中感觉到生命的律动。

从人类历史来看,“包容”总是和繁荣、昌盛、进步联系在一起,而偏执、独断、专制总是和战争、不幸、灾难联系在一起。“百家争鸣”,乃有战国的学术繁荣:“独尊儒术”,乃有刘汉以后的文化衰颓。

大唐对异域文化的兼收并蓄,遂有盛唐文明辉耀千古;满清在外来文明前的闭关自守,终致近世中国的积贫积弱。

从人们琐碎的生活来看,“包容”总是与家庭和睦、幸福联系在一起的。而夫妻间的相互的不谅解、猜疑总是和家破人亡联系到一起。

在某个城市的一对中年夫妇,家里有一个正在上中学的孩子,一家人原本生活得和和美美。起先他们经常有说有笑地一起散步。

曾几何时,这种和谐美满的气氛消失了。夫妇俩开始频繁吵架、经常不演奏者与生活不和谐的“战争交响乐”——家具的碰撞声、瓷器的碎裂声、男人的谩骂声、女人的嚎啕声、孩子的啜泣声,八音齐奏,此起彼伏。

后来,男的带着孩子离开了,只剩了女人一个人。人整个儿变了,见天阴着脸,不哭不笑,似痴似呆,看了令人心碎。

缺少了“包容”的家庭终将导致解体。“包容”,归根结底,根源于爱和理解。只有心中有爱,我们才能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人,才会充分尊重他人的立场和见解。只有爱,才能消除彼此的敌视、猜忌、误解,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和谐共存。

而爱的荒芜和消亡,将使最亲密的人彼此伤害、仇视以至兵戈相向。

包容不仅是家庭和睦的润滑剂,更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古今成大事业者,必有大胸襟,学会包容,能把胜利也“包容”过来。

公子小白尽弃前嫌,任管仲为相,终成春秋首霸;诸葛亮更是以宽广胸怀赢得孟获和少数民族的信服。

林肯对政敌也素以宽容着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一位哲人曾说过:“不要追求财富,因为你不会永远拥有它,只有朋友才能伴你走完一生。”所以朋友很重要,但是在与朋友交往的过成中,也会经常会发生矛盾,唯有“包容”才能让朋友之间建立更加牢固的友谊。

不久以前,曾经看到了一部关于鲁迅先生的书,上面这样写道:

“鲁迅先生写了很多批评那种柔软而中性化的作家的文章,因为他认为在那种战争年代。文人的义务便是激励和警醒那些愚昧、沉睡的民众。在他批评的人中便包括郭沫若先生。而郭先生也并不示弱,同样写了文章来回击鲁迅。一时间,这文人的战争硝烟四起……”

文章又写道:“……鲁迅逝世时,上海滩云集了大批的学生、工人,还有从各地赶来的文人学者。这些中国知识分子很多都受过鲁迅文章的批评,然而他们无不表示了巨大的悲痛。其间尤数郭沫若最为突出,他一连写出几篇文章,说道:‘我与周先生吵了一辈子架,然而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

这是两位多么伟大的人啊!他们用最伟大的胸怀包容对方。这种包容使他们能够求同存异,冷静地看待对方,欣赏对方高尚的人格,在大方向一致下团结起来。

每一个生物体,都是一个依赖“包容”创建起来的和谐的、有机的组织。从最低等的原始生物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任何生物体都由许多不同的物质成分、不同的元素“包容”而成。生物体要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要维持其作为生命的存在,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包容”。如果组成这个生物体的物质成分闹起“分裂”,等待这个生物体的就只有解体和死亡。“包容”是生命的根本机能。

包容会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使各种各样的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团结在你周围。包容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一种深厚的性情修养,它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增进人的相互理解,在人间播撒爱的种子。包容的人有爱,因而也被别人爱;包容的人包纳万物,因而也能拥有万物。

老子认为“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在付出帮助别人的时候,不应总惦记着别人的回报。期盼回报的付出不但狭隘,而且还会失去助人的本意,让原本高尚的行为蒙上了一层势利的阴影。

做好事的目的不同,结果就大不一样。人的善心不该用来作为交易,否则就失去善良的本义了。一旦计较了这些,人们的心里就失去了原本的安宁;为了得失寻找平衡,对受惠者颐指气使就不可避免了。

这样,人们只能怨恨施惠者的虚伪,也不会再有丝毫的感激之情了。

唐玄宗时,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随着形势的不利,安禄山的心情越来越坏,他开始随意惩罚身边的人,包括他最信任的谋士严庄和贴身侍卫李猪儿。

严庄是安禄山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当初,安禄山发现严庄是个人才,对他礼贤下士,很快就把他安置在重要岗位上。他曾对严庄推心置腹地说:“你是读书人,知道的道理比我多,你可以随时指出我的过失,我是决不会怪罪你的。”

严庄受了安禄山的大恩,从此也一心报效,为他出谋划策,竭尽心力。他对朋友说:“安禄山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就是为他搭上性命也报不完呀。大恩不可言谢,我现在只有默默地做事报答他。”

李猪儿原是一个归降的僮仆,安禄山喜欢他的聪明伶俐,破例把他留在身边服侍自己。他给李猪儿许多赏赐,又给了他许多特权,随时都让他陪伴自己。

安禄山起兵叛乱不久,他的眼睛便失明了,身上也长了毒疮,他的情绪开始烦躁不安了。直到后来叛军进展不利,战败的消息接连不断,安禄山的情绪更坏,他杀身边的人泄气,平时总是大吼大叫。严庄劝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应该过于认真。现在形势虽然对我军不利,但是并不是不可以挽救的。”

严庄话没说完,安禄山就指着他骂个不停,说:“我对你有恩,你就是这样报答我吗?早知道你是个不中用的家伙,我就把你一刀砍了,留你有什么用呢?”

他命人鞭打严庄,打得他皮开肉绽。这样的凌辱发生过多次,严庄从心里恨他入骨,只是表面还保持恭顺。李猪儿也经常无缘无故遭到安禄山的痛骂和鞭打,安禄山还恶狠狠地对李猪儿说:“我不收留你,你早死了,现在我就要了你的命也是应该的。”

严庄和李猪儿同病相怜,他们担心有一天安禄山会杀了他们,便勾结安庆绪,三人合谋,将安禄山杀死在床上。

安禄山自恃对严庄和李猪儿有恩,就无所顾忌地凌辱惩罚,而又不加丝毫防范,这是他对人缺乏了解的缘故。他施恩的用心并不真诚,严庄和李猪儿既已明白,他们当然会怨恨他了,对他不利便是很正常的了。

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期望回报的付出,常常会失望大于满足,沮丧大于惊喜;不期望回报的付出,则会惊喜大于失落,快乐大于悲伤。既然付出是一种奉献,何必去寻找奉献后的回报,让自己的内心奢望太多呢!

施恩不图报答,恩情才显得可贵。给人恩惠不论多少,重要的是,不是为了索取。一个人无私奉献之后,他的道德境界就会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他这个人便会高尚起来,面貌焕然一新。

同类推荐
  •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如今有些禅和子看公案、论公案,都在弄玄虚,琢磨着什么话用什么话来对,有的当成打哑谜,有的当成文人对诗句,有的当成时下流行的脑筋急转弯,还有的干脆当成威虎山的黑话了,以为是些全无道理的乱侃一通,岂不知人家看似没有理路的话背后都有清晰的理路,只是迷人看不清罢了。一切经典,一切公案,都是为了表法,学人一定要透过这些语言场景去体悟祖师想要表达的那个法,而不是在语言相、文字相和各种名相上去费脑筋、抠字眼,去考证什么真伪、早晚。
  •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弘一法师经历了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门禅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风范。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极致。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仙道途路

    仙道途路

    本该在九天之上逍遥的贵公子,却流落凡间。面对惊天阴谋,该何去何从;随波逐流,听天由命;亦或是;激流勇进,迎难而上;唯有变强,才能守护身边之人;修道,是过程,是执着,亦是责任。
  • 星域刀神

    星域刀神

    一个传奇的落幕,却缔造出另一个神话的崛起。本是傲视星域的神剑,却衍生出那柄横扫星域的断刀。几段爱恨交织的情曲,交相辉映在这光离怪陆的杀伐世界当中。剑说:变强不但能使自己活得有尊严,还能帮别人找回已经失去的尊严。刀说:我的眼中有两样东西——刀和情,而你的心中却只有剑,这就是为什么你是传奇而我是神话的区别。
  • 最后一个恶魔

    最后一个恶魔

    恶魔崛起,不分彼此。不疯魔不成活,既然成魔,必定能活。
  • 都市超神系统

    都市超神系统

    一个叫叶少云的男孩,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地摊看上了一个吊坠花了50元,不经意间那个吊坠居然是一个超神系统,从此这个吊坠改变了他一生的生活···
  • 璀璨李唐

    璀璨李唐

    一个好脾气的胖子遇上了神秘莫测的金主大咖,大咖不仅捧他到红还一文不取,世上竟然有这样的好事?咦大咖你怎么这么好说话?咦难道你要我……雅蠛蝶伦家卖艺不卖身的!大咖嘴角抽搐觉得自己犯了神经病。当混血美女大咖与滥好人胖子相遇,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神秘莫测的大咖身世离奇,她有着怎样的过去?且看胖子如何与金主一起玩转娱乐圈!
  • 精神的故乡

    精神的故乡

    跟孩子们谈谈精神,是我这本小书的任务。这真是一件有趣的任务,但同时也是一件困难的任务。精神这种东西太抽象了,又听说孩子们习惯于形象思维,对抽象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不过,我又想,如今大人们都在忙于物质的事情,譬如挣钱呀,装修房子呀,买汽车呀,等等,哪有工夫关心精神这种没有用处的玩意儿,要谈精神也只有跟孩子们谈了。再说,精神是属于人的心灵的东西,而凡是和心灵有关的一切东西本质上必定是单纯的,是从孩提时期生长起来的。所以,只要我谈的真是精神,就一定能与孩子们谈得通。如果谈不通,就意味着我谈得不好,甚至谈的根本不是精神而是别的什么复杂的东西。看起来,写这本书对我自己也是一次考试呢。
  • 画无觞

    画无觞

    现代富豪之女,善心之举之下前去货车下救人,却变成她被别人救,救治无效。本以为就这么无辜死了太不甘的她,却在感到全身疼痛难忍时,睁开了眼睛,眼前的一切放她傻眼了…她所处的地方乃是女人为主的世界,被称为女尊王朝,而她也是一名徒有虚名的草包王爷…
  • 一个人想念一个人醉

    一个人想念一个人醉

    “不介意我抽烟吧?”我摇摇头道:“当然不会。我想不出情节的时候也会点一根。”“要来一根嘛?”我盯着她看了一眼,笑道:“好。”
  • 无限之幻想来袭

    无限之幻想来袭

    幻想来袭,看他将在无限世界中如何生存.l......生存才是王道,主角会强大,11...(看以后安排)....
  • 腹黑王爷妖孽妃

    腹黑王爷妖孽妃

    她从21世纪重生乱城异世,成为毒叟之徒乱城之主,本以为人生从此开挂,怎奈一个谎言,被最爱之人推入深渊,含恨离世。再次重生,沦为相府庶女,背负妖孽骂名,前世今生的执念在血液里沸腾燃烧,她誓要断情绝爱,焚尽天下,却再次陷入感情与权欲的漩涡……她从地狱归来,浴血重生,用业火燃尽所有期待。若天下以你为耻,我就用这天下为聘,迎你过门,十里红妆铺就宁王盛千烨深情执手。当深爱的百里暮杨登上皇位,却换来无穷深宫寂寞。倾城的容颜迷失的心,死缠烂打的妖孽颜如邀的感情纯粹而热烈,无论是欧阳匪或是云漾的身份,都注定此生与之纠缠不清。三世重生,看尽繁华。轮回错付只为等待携手白头之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