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5400000085

第85章 做人不可骄纵狂妄

王阳明说:“现在的人大都有骄傲的毛病。能够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都是因为骄傲。骄傲就是自高自是,不肯在别人面前屈服。因此,作为子女,因为骄傲就一定不能行孝;作为弟弟,因为骄傲就一定不能尊重哥哥;作为臣子,因为骄傲,就一定不能对陛下忠诚。”

市街上有些自以为是、沾沾自喜、自高自大的人,目光短浅,犹如井底之蛙。骄傲使人变得无知,让真正有识之士看了发笑。

《王阳明全集》卷八中这样写道:“今人病痛,大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悌;为臣而傲必不能忠。”

因此狷狂必忍,否则害人害己。如何忍傲忍狂?王阳明认为:猖狂、傲慢的反面是谦,谦逊是对症之药。

人真正的谦虚不是表面的恭敬,外貌的卑逊,而是发自内心地认识到猖狂之害,发自内心的谦和。自我克制,明进退,常常能发展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虚以处己,礼以待人,不自是,不屈功,择善而从,自反自省,忍狂制傲,方可成大事。

骄矜,是指一个人骄傲专横,傲慢无礼,自尊自大,好自夸,自以为是。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经常能看到的,具有骄矜之气的人,大多自以为能力很强,做事比别人强,看不起他人。由于骄傲,则往往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由于自大,则做事专横,轻视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劝忍百箴》中对于骄矜这个问题这样解释:金玉满堂,没有人能够把守住。富贵而骄奢,便会自食其果。国君对人傲慢会失去政权,大夫对人傲慢会失去领地。魏文侯接受了田方子的教诲,不敢以富贵自高自大。骄傲自夸,是出现恶果的先兆;而过于骄奢注定要灭亡。

人们如果不听先哲的话,后果将会怎样呢?贾思伯平易近人,礼贤下士,客人不理解其谦虚的原因。思伯回答了四个字:骄至便衰。这句话让人回味无穷,怎么能不忍耐呢?

确实是这样。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骄矜之气盛行。千罪百恶都产生于骄傲自大。骄横自大的人,不肯屈就于人,不能忍让于他人,做领导的过于骄横,则不可能很好地指挥下属,做下属的过于骄傲则会不服从领导。做儿子的过于骄矜,眼里就没有父母,自然不会孝顺。

骄矜的对立面是谦恭、礼让。要忍耐骄矜之态,必须是不居功自傲,自我约束。常常考虑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学习。

固执自己的见解的人,会不明白事理;自以为是的人,不会通达情理;自傲者,不会获得成功;自夸的人,他所得到的一切都不会保持长久。

太平军攻破向南大营后,清将向荣战死,太平军举酒相庆,歌颂太平军东王杨秀清的功绩。天王洪秀全更深居不出,军事指挥全权由杨秀清决断。告捷文报先到天王府,天王命令赏罚升降参战人员的事都由杨秀清做主,告谕太平军诸王。像韦昌辉、石达开等虽与杨秀清等同时起事,但地位低下如同偏将。清军大营既已被攻破,南京再没有清军包围。

杨秀清自认为他的功勋无人可比,阴谋自立为王,胁迫洪秀全拜访他,并命令他在下面高呼万岁。洪秀全无法忍受,因此召见韦昌辉秘密商量对策。

韦昌辉自从江西兵败回来,杨秀清责备他没有功劳,不许入城,韦昌辉第二次请命,才答应。韦昌辉先去见洪秀全,洪秀全假装责备他,让他赶紧到东王府听命,但暗地里告诉他如何应付,韦昌辉心怀戒备去见东王。韦昌辉谒见杨秀清时,杨秀清告诉他别人对他呼万岁的事,韦昌辉佯作高兴,恭贺他,留在杨秀清处宴饮。酒过半旬,韦昌辉出其不意,拔出佩刀刺中杨秀清,杨秀清当场被穿胸而死。

韦昌辉向众人号令:“东王谋反,我暗从天王那里领命诛杀他。”

他出示诏书给众人看,又剁碎杨秀清尸身让众人咽下,又命令紧闭城门,搜索东王一派的人予以灭除。东王一派的人十分恐慌,每天与北王一派的人斗杀,结果是东王一派的人多数死亡或逃匿。

洪秀全的妻子赖氏说:“祛除邪恶不彻底,必留祸。”因而劝说洪秀全以韦昌辉杀人太酷为名,施以杖刑,并安慰东王派的人,召集他们来观看对韦昌辉用刑,可借机全歼他们。

洪秀全采用了她的办法,派武士围杀观众。经此一劫,东王派的人差不多全被除尽,前后被杀死的多达三万人。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子贡名赐,是孔子门中的恃才自傲者。他学识渊博,反应敏捷,口才出众,自以为是个全才,也非常希望像宓子贱那样,让孔子肯定为君子。

孔子知道子贡有辩才又能尊师,认为子贡以后必成大器。但是他又看到子贡善辩而骄、多智少恕,只能称得上是一块瑚琏。瑚琏是宗庙里一种用来盛粮食的贵重华美的祭器。孔子借此比喻子贡还没有达到高级别的“器”,还需要继续加强修养。

恃才自傲者通常表现为妄自尊大、自命不凡、肆无忌惮、目中无人。只要有机会标榜自己,就会抓住不放大吹大擂、口出狂言,常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傲慢无礼的感觉,仿佛周围人都是一些鼠目寸光、酒囊饭袋之辈,全不把他们放在眼下。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狂妄”。

狂妄与骄傲不同。骄傲通常是对自己的长处自吹自擂,自高自大,尽管骄傲也有夸大的虚假成分,即夸大自己的长处,把自己说得花好桃好,但绝不会夸大到肆无忌惮、恣意妄为的程度,也绝不会达到口出狂言、放肆无礼的程度;而狂妄则是骄傲的极端,完全是目中无人,得意时忘形,不得意时照样忘形。

祢衡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士,很有才华,但他也很狂妄。当时,曹操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急欲招募一些有才能的人为自己效力。求贤若渴的曹操听说祢衡有才,就想将他招为自己的属下。可祢衡却看不起曹操,不仅不肯来,还说了许多不敬的话。曹操知道后虽然十分生气,但因爱惜他的才华,就没有杀他。曹操听说祢衡会击鼓,便强令他到自己的帐下做一名鼓吏。

有一天,曹操大宴宾客,就让祢衡击鼓,并特意为他准备了一套青衣小帽。当祢衡穿着一身布衣来到席间时,从官大声呵斥:“你既是鼓吏,为什么不换衣服?”

祢衡马上就明白了这是曹操在整自己,于是不慌不忙地脱了外衣,又脱下内衣,最后就当着满堂宾客,一丝不挂地裸身而立,然后才慢慢地换上曹操为他准备的鼓吏装束,击了一通《渔阳三弄》。曹操再三容忍,始终没有发作。

曹操并没有死心,又一次备下盛宴,要召见祢衡,并准备好好款待他。可狂傲的祢衡并不领情,还手执木杖,站在营门外大骂。看到这样的情况,曹操的从官都要求曹操杀了他,曹操这一次也很生气,但为了自己的名声,只得说:“我要杀祢衡,就像踩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只是因为这个人有点虚名,我如果杀了他,天下之人定会以为我不能容他。不如把他送给刘表,看刘表怎么处置他吧?”

刘表当时正做荆州的刺史,他很明白曹操的意图,就是想借他的手除掉祢衡。他也不愿落个杀才士的恶名,不得已,只好将祢衡送给了江夏太守黄祖。

黄祖可不像曹操、刘表那样有心计,他的脾气很暴躁,也不图那种爱才的美名,碰到像祢衡这样的狂妄之人,自然是水火不容。

一次,黄祖在一艘大船上宴请宾客,祢衡出言不逊,黄祖呵斥他,祢衡竟然盯着黄祖的脸说:“你整天绷着一张老脸,就像一具行尸走肉,你为什么不让我说话呢?”

黄祖可没曹操那样的雅量,一气之下,便将他斩首了。这就是祢衡狂妄的最终下场。

如祢衡一般狂妄的人,在历史上有很多。三国时期的杨修,是有名的聪明人,但最终落得让曹操“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的悲惨结局,究其原因,乃是“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可以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空负聪明而无智慧;韩信是一个军事天才,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聪明人,但他对为臣之道很不精通,缺少政治智慧,恃才放旷,最后落得功成身死。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世人皆知,因此我们惟有谦逊己身,才能让人进步。“忍”虽然博大精深,但只要做到制怒与戒嚣张,便不难领悟其中的真谛。

在现实生活中,就不乏“狂妄”者:他们对工作和学习都不怎么踏实,工作学习的成绩当然也就比不过那些工作和学习努力踏实的人。

但他就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总认为别人花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时间多,所以成绩比自己好,对别人取得好成绩非但不服气,反而硬要“狂妄”地认为自己就是比别人强。这种“狂妄”,是完全不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狂妄”,是完全不理智也不现实的“狂妄”,其实质就是“极端盲目的自高自大”。这种“狂妄”无论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都不会有任何好处。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狂妄”者还确实不少,它不但给“狂妄”者自身造成巨大危害,同时也给“狂妄”者周围的人群和团体乃至社会和人民造成巨大危害。这种“狂妄”之危害如此,肯定是要不得的,在我们的灵魂深处不应该有它的位置。

《尚书》中有“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说不自满、不张狂的人,才会有所受益。做人必须谦虚谨慎,才能博采众长来充实自己,还会自觉地改过从善,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世界上那些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人,他们的目光短浅,就像井底之蛙一样。有一点才华就不可一世,就像祢衡、杨修那样,实在自惹祸患。因此,王明阳认为,猖狂、傲慢的反面就是谦逊,谦逊是对症之药,虚以处己,礼以待人,不自是,不居功,择善从之,控狂制傲,这样的人才能成大器。

欲成大事,则遇事多思考,全面分析问题,不可自恃聪明,不可轻视每一个对手,不可错过每一个细节,不可放过每一个机会。

《尚书》中有“满招损,谦受益”的句子,也就是说不张狂、不自满,人才能有所收益。一个谦虚的人必然能够博采众长,用以充实自己,还会自觉地改过从善,提高自己的修养,并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老子》中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是讲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有不足之处,有欠缺的地方,这是明智的人。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毛病之所在。圣人已经很完美了,没有缺陷了,却忧虑自己有过失,有毛病,谦虚自省,正是这样检查自身的过失、错误、毛病,才能真正地没有过失,所以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自满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防止自满情绪产生,就要不断完善自我,不被表面的胜利所陶醉,头脑保持清醒。

同类推荐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佛教文化纵横谈

    佛教文化纵横谈

    简洁而清晰地勾画了佛教从印度传来我国以后,与儒家、道家文化碰撞、斗争、互融并逐步发展、改革的来龙去脉,将佛教文化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先进文化以及我国的儒道文化、民间文化相对照、相比较,进行思辨性、比喻式的论证和阐释,阐明了佛教文化不仅是僧侣信众念经拜佛、修身养性的仪轨,也不仅是寺庙中美轮美奂的魏晋雕塑、唐宋壁画,而是经典的浩瀚、学问的广博、思想的深邃、宗旨的崇高。
  • 竺法护传略

    竺法护传略

    《竺法护传略》作者把竺法护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彰显于世,目的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佛语禅心

    佛语禅心

    本书在选取翻译《百喻经》中每篇的寓言故事的基础上,省略了它所譬喻的深刻佛理,增加了更有阅读情趣与指导意义的禅林故事。
热门推荐
  • 九府仙缘

    九府仙缘

    修道者,神府蕴气,百会藏神。九府初辟,有水之黑府,火之赤府,雷之紫府,冰之蓝府,土之玄府,风之苍府,金之白府,木之青府,神明府纳阴阳。赵丹阳探索上古遗迹,找到一个自称上古神器的阴阳八卦,重生到一个修仙世界。赤府被废?那我重辟九神府。仇人太强?那我有无上功法。你说帮手?那我有神兽助阵。(ps:长信新人,希望多多支持,前两章算是楔子,不喜欢的读者可以直接跳到第三章。)
  • 品周易(品经典谈人生智慧)

    品周易(品经典谈人生智慧)

    《周易》一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籍。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
  • 宠娇颜:恶魔帝王特工妃

    宠娇颜:恶魔帝王特工妃

    她是21世纪国家国情局第三局10组编号1701的安玖儿,本以为是死里逃生,却不想……竟是要她经历另一轮生死……一个身体里却隐藏了两个灵魂。单纯善良的顾楚梵如何一夜重生,变成冷冽残酷的安玖儿。现代还是古代,她将身归何处?
  • 世纪危情

    世纪危情

    2120年的安警官在一次测试中意外回到2015年,一个女孩忽然冲向他并叫他“安风”,安风自认他不认识这个女孩,他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之际,女孩却在自己的面前出了意外身亡,安风决定去改变这个因为自己而起的意外,可狄博士的新发明总是出意外让他不能按自己的计划去走,他反复的回到过去,在相处中他一步步不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女孩。
  • 假如哭泣的不是人

    假如哭泣的不是人

    多愁善感的少年叶夕无意中成为了传说中的吸血蝙蝠,善良的他只好到远方城市的医院买血,然后认识了年轻的医生蔡彩雯还有天真少女紫兰和卓颜,从起,那如歌的岁月悄悄的走进了他们那轻飞的年龄小说里面没有惊险的场面,它只是以雪花飘落般轻柔的文字来描述那些幼稚的故事,而那些幼稚的故事却总会令我们深思。
  • 佳人如水:天下倾

    佳人如水:天下倾

    她本是一个为爱所伤的女子。她曾经以自己的血发誓这一生再爱上谁就会亲手杀了那个人。因为真的不想受伤了!可是上天却似乎在捉弄她一般。再次醒来,换了一个身份,生活!在一个连自己也不知道的国度。本想在可以远离爱情,做一旁观者!不想,她却拥有一种人类所不了解的能力。令她不爱都难!
  • 教你如何追女生

    教你如何追女生

    教屌丝如何追女神,没有其他用意,看完此书,追女无愁。
  • 理想主义者不得好死

    理想主义者不得好死

    故事发生在霓虹灯缭绕的各种娱乐场所之间,一个不起眼的小酒馆。调酒师会调一种名为轻浮的梦的酒,可以帮你实现梦想,也会让你失去。在名为物欲,人性,权力和现实的魔鬼面前,理想主义者的小船该何去何从。
  • 双面情侣

    双面情侣

    她,是一个坚强又忧郁的女孩;他,是一个搞笑又冷酷的男孩。他们因命运的安排从相遇到相知再到不分离、他们因多种的原因从仇恨到无力再到新的开始。是什么能牵动他们能走在一起的呢?他们的之间...是老天的安排还是命运已注定?请大家关注《双面情侣》,青春正在绽放...殇殇热烈求点击、收藏、推荐...谢谢!!
  • 垂泪到天明

    垂泪到天明

    主要描述从“文革”开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这段历史,全书坚决以许仁华一家人为背景,实事求是地反映“文革”中人们的生活、情感和爱情;揭示“文革”中“打、砸、抢”分子的虚伪、狡诈和丑恶;赞美人们与虚伪、狡诈和丑恶顽强搏击的抗争精神,而最终走过多少沟沟坎坎,从悲苦到幸运,从黑暗到光明,以达到人生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