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35000000021

第21章 纠结成团(2)

自官居二品以来,曾国藩“常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每自负”。只是承平日久,人们多不理解,或谓其“大言欺人”,唯倭仁等“数辈信之”(《中兴将帅别传》,第1页。)。而处于基层的士人则与京中人士观感大异。刘蓉已在家乡组织团练镇压当地“吃排饭”的灾民,罗泽南即将参加湘乡总团的活动,而刘长佑来至镇压李沅发起义的前线,江忠源更是镇压农民起义的老手。通过与这些人的交往,曾国藩不仅对全国政治形势了然于心,而且在相互激励之下,信念更加坚定,思路更加清晰。当其未入仕前,一心苦读诗书,求取功名;当其入仕之后,一心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当其身居高位、父祖诰封之后,则一心效忠大清王朝。

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皇帝去世,四皇子奕■登上皇位,此即咸丰皇帝。咸丰上台伊始,即诏谕科道九卿等有言事之责者,可就用人行政一切事宜据实直陈,封章密奏。曾国藩以为国家振兴有望,于是,连上奏章,就清王朝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三月上《应诏陈言疏》,就人才的识拔、培养、使用提出自己的主张,并推荐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五人各有专长,皆为有用之贤才。咸丰元年三月又上《议汰兵疏》,主张对绿营兵裁汰五万,痛加训练,以解决国用不足、兵伍不精的问题。该疏已触及清政府的症结所在。当时太平天国已在广西金田举行起义,全国性的一场大乱势在难免。而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拮据,军力疲软,根本无力担负起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朝统治的职责。该疏本着“兵贵精不贵多”的原则,旨在对清朝武装力量进行改造。因满汉藩篱之故,不敢涉及旗营,虽二者一样腐败,仍只讲绿营。其改造之方就是“去腐生新”:“医者之治疮痈之甚者,必剜其腐肉而生其新肉。今日之劣弁赢卒盖亦当量为简汰,以剜其腐者,痛加训练,以生其新者。”(《曾文正公奏稿》,第1卷,第25—26页。)从这篇奏折中,可以明显看出,曾国藩对绿营武装的基本看法与最初设想,即绿营武装非痛加改造不可,而实施办法则是自上而下的进行。

然而,曾国藩的建议却不为清朝当局所接受,种种迹象表明,咸丰帝下诏征言,不过是故作姿态。他既看不出问题的严重性,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是依照常规一个接一个的向广西前线派遣钦差大臣,根本不想改造他的军队,更不相信以百万之众不能将太平天国革命镇压下去。这就不能不引起曾国藩的愤懑和不满。他在给同年好友胡大任的信中说:“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源,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泄泄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也。”又说:“国藩尝私虑,以为天下有三大患:一曰人才,二曰财用,三曰兵力。”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非对清朝的现状大加改造不可。然“自客春求言以来,在廷献纳不下数百余章,其中岂乏嘉谟至计!”而咸丰帝“或下所司核议,辄以‘毋庸议’三字了之;或通谕直、省,则奉行一文之后,已复高阁束置,若风马牛之不相与。”“书生之血诚,徒以供胥吏唾弃之具,每念及兹,可为愤懑。”(《曾文正公书札》,第1卷,第30页。)其时,形势紧迫,改革无望,曾国藩苦闷彷徨,不知所为,若非刘蓉、罗泽南的批评、推动,或者就难有下文。

多年以来,曾国藩周围集结了一群挚友,不仅可一起探讨学问、谈论时事,也可以吐露心迹、相互批评。从刘蓉的复信看,曾国藩在给胡大任信中所表露的情绪,似亦流露于给刘的信函中,而不时将奏稿寄示好友,则是可以肯定的。惟刘蓉站在阶级斗争前沿,正向起义农民作殊死之斗,亟须通过曾国藩这个身居高位的代理人,将社会基层的真实情况和中小地主的迫切要求,反映到最高统治者面前。所以,曾国藩的苦经,不仅没有得到丝毫同情,反而受到他的尖锐批评。刘蓉复函称:“大疏所陈,动关至计,是固有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者。然言之未见其效,遂足以塞大臣之责乎!国事未见其益,而闻望因以日隆,度贤者之心不能不以是嫌然于怀也。”又说:“既已达而在上矣,则当行道于天下,以宏济艰难为心。”“今天下祸乱方兴,士气弥懦”,贤者更当挺身而前。“曰其廉可师”,“曰以身殉国”,“曰不爱钱,不惜死”。壮哉斯言,足可“明执事自待之志,为戡乱济时之本”,然“若以慰天下贤豪之望,尽大臣报国之忠,则岂但已哉?!”(刘蓉:《养晦堂文集》,思贤讲舍光绪三年刊,第5卷,第9—10页。)其立身之高,言词之厉,真让曾国藩无地自容。

这封信无疑对曾国藩起了极大的鞭策和激励作用,使其甘冒风险,再次上奏,仿乾隆初年孙嘉淦《三习一弊疏》,于当年四月呈上《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从三个方面谏正咸丰皇帝的所作所为(参见拙著《曾国藩传》,第37—38页。),尤对其求言以来的表现,提出较为尖锐的批评。他在给江忠源的信中解释说:“四月又条陈一疏,以圣德咸美而预防其蔽,大致似孙文定《三习一弊疏》。第孙托空言而仆则指实,太伤激切。盖嫉时太甚,忘其语之憨直。”(《曾文正公书札》,第1卷,第37页。)故其发折之后亦忧亦喜,忧的是可能招来不测之祸,喜的是终可在朋友面前有个交待。此时,他是否函告刘蓉尚难确定,而写给罗泽南的复信却收在全集之中。罗泽南致曾国藩函是在上疏后的第七日收到的,因未收入其《遗集》而内容无从得知,但从曾国藩的复函看,其言词之尖锐当不逊于刘蓉,且主旨大致雷同,不外促其知难而进,犯颜直谏而已。从中亦可看出,罗、刘之间似就此事通过消息,唯不见往来函稿,其采取何种方式不得而知。曾国藩在信中说:“以阁下之贤而国藩幸同里闬,国有颜子而行谊不达于岩廊,仆之耻也。来书反复陈譬,所以砭警愚顽良厚,中如‘有所畏而不敢言者,人臣贪位之私心也;不务其本而徒言其末者,后世苟且之学也’四语,国藩读之,尤复悚感。”上月“二十六日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一疏,学道未深,过伤激直。阅七日而春介轩廉访(春熙,字介轩,满洲镶黄旗,是任湖南按察使。)来京,递到阁下一书,乃适与拙疏若合符节,万里神交,其真有不可解者耶!今录往一通,阁下详览而辱教之,山中故人如刘孟容、郭筠仙昆仲、江岷樵、彭筱房、朱尧阶、欧晓岑诸君,不妨一一寄示,道国藩吞窃高位,不敢脂韦取容,以重负故人之期望者,此疏其发端也。”(《曾文正公书札》,第1卷,第32—33页。)曾国藩此举非同一般,实际上是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解决当时不可或缓的兵、饷、人才问题,以使清王朝能够担负起镇压农民起义、维护封建制度的使命。同时,这也不是一般的上疏言事,而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集体行动。它所反映的不只是曾国藩个人的要求和政治意图,而是一个团体的意志。因为他们事先通声息,事后作通报,相互鼓动,串联一气,无论自觉与否,有形无形,已在曾国藩周围形成一个政治小团体,且函中点到之人,除彭筱房情况不明外,全是曾国藩集团的重要成员。更为重要的是,这次行动对该集团发展道路的选择影响很大,只因行动失败(参见拙著《曾国藩传》,第38—39页。),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不通,方迫使他们别寻他途,另起炉灶,自己动手来解决镇压农民起义所必不可少的兵、饷、人才问题。因而,在研究这个集团的发展过程时,应把曾国藩的这次上疏看作它的发端,其思想上、政治上以及组织上的酝酿,从此开始。而曾国藩在此前后所上的一系列奏疏,则基本上勾勒出他所要进行的各项改革的轮廓,种种设想初露端倪,其后的行动,不过因形势的不同而有所发展变化而已。曾国藩早年,尤其道光二十七年之前,一心读书养望,以道德文章报国,经过数年的转变与准备,大约自道光三十年开始,其主要精力逐步转向如何解决决定国家命运的政治、军事难题上,而此次上疏,亦成为其一生生活道路的转折点。

咸丰二年十一月底,在籍守制的曾国藩接到命其帮办湖南团练的寄谕,几经犹豫反复,终欣然从命。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这次出山,郭嵩焘从中起了很大作用。其初,曾国藩决心拒不奉命,奏折和写给湘抚的信函已封缄,正拟发送时,郭嵩焘受张亮基之托来到曾家。郭嵩焘从机缘和形势两个方面动员曾国藩出山。他说:“本有澄清天下之志,今不乘时而出,拘于古礼,何益于君父?且墨绖从军,古之制也。”(《中兴将帅别传》,第4页。)机会难再,不能不使曾国藩动心。再者,太平军已经占领武昌,随时可能打回湖南,蛰居山林,亦非乱世良策。加以郭嵩焘动以保卫桑梓为词,曾国藩亦很难再行退避。这是郭嵩焘为这个集团立下的第一件大功。至于救左宗棠于危难之际,劝李鸿章重归曾幕,则是后话。

为解决湖南兵力不足的问题,湖南巡抚张亮基奏请从各县选调乡勇一二千人,仿戚家军之式加以编练,并委团练大臣曾国藩实施办理。这一奏折不仅出于左宗棠之手,亦出于左宗棠之谋,与曾国藩在省城建一大团的计划尤不谋而合。其理由都是一个:用兵不如用勇,且兵无处可调。所以,湘军之创建,为曾国藩所一手经办,而左宗棠亦有建议之功。只是左宗棠很快随张亮基离开湖南,未能始终其事,只好由曾国藩独力完成,亦因而错过曾、左协同创业的一个机会。然而,相处时日虽短,彼此了解颇深,拯救桑梓之情,重振大业之志,已将他们的心连在一起,甚至远在贵州的胡林翼亦成为他们之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曾国藩在给胡林翼的信中说:“廿一日驰赴省垣,日与张石卿中丞、江岷樵、左季高三君子感慨深谈,思欲负山驰河,拯吾乡枯瘠于万一。盖无日不共以振刷相勖,亦无日不屡称台端鸿才伟抱,足以救今日之滔滔,而恨不得会合以并纾桑梓兵后之余虑。”(《曾文正公书札》,第2卷,第8页。)惟曾、左关系起伏太多,变化太快,旋因曾国藩向陶家勒捐军饷,引起左宗棠的不满,遂致二人一度疏远。

当曾国藩途经县城之时,湘乡知县朱孙诒和刘蓉、罗泽南等人,已接到巡抚张亮基的信札,命他们率湘乡团丁赴省,于是,便同曾国藩一起赶赴长沙,遂形成曾国藩最初的办事班底。不久,欧阳兆熊来访。欧阳是曾国藩年青时代的好友。道光二十年曾国藩任职翰林院之初,病倒于南城果子巷万顺客店中,几至不起,多亏粗通医道的欧阳兆熊精心护理,方得转危为安。从此,二人成为知心好友。欧阳建议曾国藩建立“文案”,曾国藩遂在团练大臣公馆内设立审案局,调湖南清泉知县厉云官等专司其事,成为曾国藩幕府的第一个办事机构。

曾国藩到长沙后主要办两件事,一是设审案局杀人,一是苦练湘勇,为此得罪了湖南地方大吏,但却将塔齐布收到自己的麾下。曾国藩初练湘军,按规定应由湖南藩库供饷,然实际上领饷困难,常常受到刁难。曾国藩六月操兵,世人反感,湖南地方大吏也未能超出常人见解。而曾国藩设局办案,有违常规,甚至强行从善化县衙提走人犯,更使他们不满(善化是湖南首府首县,按正常司法程序一切讼案均应先交该县衙审理。故曾国藩此举,实属严重侵犯湖南地方司法权的行为。)。所以,当曾国藩遭到提标兵围攻时,骆秉章先是装聋作哑,后又放走犯卒,使其丢尽颜面。王闿运对此曾有生动描写:“营兵既日夜游聚城中,文武官闭门不肯谁何,乃猖狂公围国藩公馆门。公馆者,巡抚射圃也,巡抚以为不与己公事。国藩度营兵不敢决入,方治事,刀矛竟入,刺钦差随丁,几伤国藩,乃叩巡抚门。巡抚阳惊,反谢,遣所缚者,纵乱兵不问。司道以下公言,曾公过操切,以有此变。国藩客皆愤怒,以为当上闻。国藩叹曰:‘时事方棘,臣子既不能弭大乱,何敢以己事渎君父?吾宁避之耳。’即日移屯衡州。”(《湘军志》,第22页。)至于其丛讥取戾的原因,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解释说:“国藩从宦有年,饱阅京洛风尘。达官贵人优容养望,与在下者软熟和同之象,盖已稔知之而惯尝之,积不能平。乃变而为慷慨激烈、轩爽肮脏之一途,思欲稍易三四十年来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牢不可破之习。而矫枉过正,或不免流于意气之偏,以是屡蹈愆尤,丛讥取戾。”又说:“二三十年来,士大夫习于优容苟安,揄修袂而养姁步,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见有慷慨激烈以鸣不平者,则相与议其后,以为是不更事,轻浅而好自见。国藩昔厕六曹,目击此等风味,盖已痛恨次骨。今年承乏团务,见一二当轴者自藩弥善,深闭固拒,若唯恐人之攘臂而与其间者也。欲固执谦德则于事无济,而于心亦多不可耐。于是,攘臂越俎,诛斩匪徒,处分重案,不复以相关白。”还说:“方今主忧国弱,仆以近臣与闻四方之事,苟利民人,即先部治而后上闻,岂为一己自专威福?所以尊朝廷也。”(《曾文正公书札》,第4卷,第45页、第42—43页。)直至二十三年后,谈及此事仍颇多感慨,称“起兵亦有激而成。初得旨为团练大臣,借居抚署,欲诛梗令数卒,全军鼓噪入署,几为所戕。因是发愤募勇万人,浸以成军。”(《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八月二十一日。)其时羞愤之情,可想而知。而骆秉章则称:“时曾涤生在又一村住,嗣因镇■赌博拿获,后欲将来正法。是晚兵勇鼓噪,闹至又一村。出而弹压,兵勇始散。曾涤生见兵心不服,不在省住,移节到衡州矣。”(骆秉章:《骆文忠公自订年谱》,咸丰三年八月条。)就是说,二人至死也没有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

塔齐布满洲镶黄旗人,初属乌兰泰(后曾任广州副都统),任三等侍卫。咸丰元年调湖南,次年迁游击,署抚标营中军参将。咸丰三年曾国藩于盛夏之时苦练湘勇,并请营兵会操。湖南提督鲍起豹、长沙协副将清德以为虐士,坚决反对。而塔齐布独持赞同,“每校阅”,“必短后衣,蹑屩带刀侍”。鲍起豹、清德以为塔齐布媚曾,禁其会操,并将摧辱之。曾国藩幼罢清德,力荐塔齐布而取代之,称“日后有临阵退缩之事,即将微臣一并治罪”(《曾文正公奏稿》,第2卷,第8页。)。恰有署湖广总督张亮基保塔劾清之折亦至,奉旨允准。鲍起豹怒气难申,遂暗中鼓动提标兵哗变,“掌号执杖至参将署,欲害塔齐布”,“匿菜圃草中以免。兵众毁其房室”,随之围团练大臣公馆,刺伤亲兵,几中曾国藩(《曾国藩年谱》,第28页,咸丰三年七月。)。经此一场证闹之后,二人皆无法在长沙立足,曾国藩避往衡州,塔齐布移驻澧陵,仍统抚标兵及宝勇、辰勇。从此,他们命运相连,塔齐布更加死心塌地地追随曾国藩,成为曾国藩初起之时在军事上的主要支柱。更难得的是,塔齐布知恩图报,不忘根本。《湘军志》称:“塔齐布以都司署守备,仅二年,超摧大帅。”“受印之日,文武、民士聚观相叹诧,虽起豹傔从亦惊喜,以为皇上知人能任,使军气始振焉。是时,依故事提督列衔在巡抚前,曾国藩以事降黜,衔名在巡抚后。而塔齐布谨事国藩,自比于列将。”(《湘军志》,第7页。)

同类推荐
  • 猎鹿大隋

    猎鹿大隋

    一个酒瓶,将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带到了隋朝大业六年。穿越是个好事,可窦健却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反贼之子。这个乱世里,有枭雄李密,有阴雄王世充,更有李世民那个千古牛人,而他们都将是窦健的敌人。且看窦健如何拳打脚踢,在这乱世之中,一步步崛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官方群号:215566670,欢迎加入!
  • 手机三国

    手机三国

    袁耀被从天而降的手机砸中给送到了东汉末年。美图秀秀功能:在我的眼中没有丑男。“典韦,和那周瑜比比看谁更帅!”“夏侯淳快,就是你,给你重新安装一个眼睛顺带着给你搞个双眼皮!”QQ空间功能:袁耀看着眼前曹操的心情栏上写着“不爽,想杀人!”赶紧躲开点吧。至于什么严夫人卞夫人的心情栏上写着寂寞空虚冷之类的,自然要更加的去护一番了。手机相机功能:在我面前没有绝世武学,只看我想不想拍罢了。吕布的戟法,赵云的枪法,黄忠的刀法,没有袁耀不会的。看一遍记住全部。至于手机淘宝?呵呵,诸葛连弩,黄金圣衣,只要你有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啊。其他的能够还在探索之中,这是一个带着手机去三国的故事。
  • 混在晚唐

    混在晚唐

    普通大学生穿越到唐朝末期,虽有其他穿越者的想法,却无本事,他不晓军事,五谷不分,不懂机械,不会炼钢,也不会写诗著文,更没有什么王霸之气,唯一的优势在于知道历史。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他不得不“混”着保全自己,走上了一条另类的道路。
  • 大烟帮

    大烟帮

    抗战时期,云南烟土帮温家兄弟二人的不同理想与选择,一个为了振兴中华、保家卫国的理想而奋不顾身、征战疆场,一个为了做大家族的烟土买卖而想方设法、不顾一切,但命运的车轮还是把性格、理想迥异的兄弟俩带到了缅甸战场——命运的起伏、爱情的得失、民族大义……这一切都与大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世界历史速读

    世界历史速读

    本书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世界历史的理想工具书。编者通过简明的体例和通俗的语言,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地讲述了世界历史,在主线叙述的基础上配以“大事年表”、“主要人物”、“重大成就”等辅助栏目,将人类历史上的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一目了然,方便阅读、理解与记忆。同时,全文配入编者精心挑选的与文字内容相契合又自成体系的精美图片,使读者多层面地快速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版式设计上也别出心裁,在注重视觉美感的同时大大丰富版面信息量,使读者感受到世界历史的广博性和震撼力。多种视觉要素的结合使历史与文字变得亲切、轻松,陪伴读者开始一段愉快的读书之旅。
热门推荐
  • 大悲天世界

    大悲天世界

    我和你的差距就在于我的领悟不来自于这个世界
  • 爆甜小萌妃:娘子,别吃了

    爆甜小萌妃:娘子,别吃了

    作为一名合格吃货的宋冉韵,竟然可以在外面吃饭时餐馆煤气爆炸,可能吗?现实却是这么的好笑,她穿越了,她竟然穿越了!穿越后,她最爱吃的薯片、薯条、油炸、烤肉,统统离她而去。啊,这日子还怎么活啊!直到她遇见了他……“娘子,油炸不好,别吃了。”“娘子,烧烤不好,别吃了。”“娘子,你为什么不继续吃我了。”“相公,你为什么不说你不好,让我不要吃了呢?”
  • 宠爱入骨,首席的意外新妻

    宠爱入骨,首席的意外新妻

    带着七岁的儿子,从国外回来,苏昀当上了秦子琛的私人助理,刚开始苏昀不懂私人两个字,到底是意味着多私,后来她知道了,严重点,还得搭上一辈子。自从有了个私人助理,秦子琛觉得日子有趣多了。有一天他分析了一下,和一个女人久了,会有什么后遗症?答案有三个,一,你会发现这个女人原来有个孩子,并且还是数年前你留下的;二,你会发现这个女人接近你别有用心,但你不介意;三,你会发现这个女人还有别的男人追,然后,你的心情会很糟。综上三点,秦子琛觉得,不结婚,解决不了问题了。
  • 妖纪年

    妖纪年

    他,不过是一个不好的好人遇到乞丐亦会给个两元钱安抚下自己还未泯灭的良心!他,不过是一个不坏的坏人路遇倒地的老人也就仅骂两声万恶的世道便快速离开!他,不过是一个猥琐到没有下限的普通学生,一次偶然的穿越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三足鼎立混战不堪的‘人间’二帝共治表面和平的‘妖界’一皇独言支离破碎的‘魔域’————看他如何将这陌生的世界搅的天翻地覆豪门贵女,倾城公主,绝代妖姬————抱歉,在三千弱水之中他仅独取一瓢一个小人物的史诗由此展开,看他以妖之名开创属于自己的‘纪年世纪’!!!
  • 替我去死

    替我去死

    三岁那年,有个算命先生给我算命。说我天生命薄,活不过三年。爷爷问他有没有办法破解,他说唯一的办法就是——替我去死!
  •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百岁口述传记”、“记忆的碎片”、“回顾语言学界往事”、“我和语文现代化”等几部分,自述性质的序言、后记、谈话等也都一一辑录,酌情编入。本书系周有光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降天地劫

    降天地劫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地不稳,主角楚浩天应劫而生,他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呢?最原始的天地有什么?或者什么是没有的?本人新手,请包含,谢谢
  • 暗恋成婚:专宠高冷妻

    暗恋成婚:专宠高冷妻

    他问为什么,我上的厅堂,下的厨房,还能暖床,为什么不嫁给我?她回答道:太容易吸引小三了,我恐慌。他先是羞愧,反省道:你让我往东,我不往西,我还有车有房,你出门我护航。她嫌弃道:勉强收了你吧。
  • 重生之小婢翻身

    重生之小婢翻身

    月芍只是个小丫鬟,没想到重生这种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且……也没有料到自己居然会成为郡王妃!
  • 不敢潇洒

    不敢潇洒

    该小说集主要写中年人情感问题,透过情感方面的问题,揭示了封建思想在人们心中的根深蒂固,给人一种无限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