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0700000014

第14章 还原真相(2)

不过我要说,玛丽安妮的遗憾不属于我们。令她感到遗憾的,也许正是我们值得庆幸的事情。韦伯仍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与其说是他在政治实践中的落寞,不如说是导致这种落寞的成因,即他那些令人感到扑朔迷离的复杂思想——它们诞生于一个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但我们尚不敢断言那是一个完全消逝的时代,它与我们的相关性是无可否认的。

这种相关性触目皆是,我们不妨先从比较容易引起情感反应的谈起。前些年,韦伯在弗赖堡大学的就职演说《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在甘阳先生主持之下出版了中文版(三联书店1997年)。非常有趣的是,此书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带给国人的文化挫折感不同,曾让一些正在体验着国力崛起的人有找到了知音的感觉。玛丽安妮的讲述,可以为我们进一步印证韦伯这种民族主义者的形象。他在考虑经济问题时并不从经济学本身的逻辑出发,而总是着眼于“更高的”民族利益。虽然长期在大学里讲授经济学,但是他肯定不符合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经济学家。韦伯是在德国的“历史主义”经济学家与奥地利经济学家之间着名的“方法论战”(Methodenstreit)中成长起来的,而这次论战导致的是德国经济学与世隔绝,而它的激烈程度经常是因为其中涉及到的政治含义。德国的历史学派自视为抵抗“曼彻斯特主义”的壁垒,而把奥地利的经济思想视为不通国情的曼彻斯特主义。知道这一背景,我们也就不必奇怪,在韦伯的经济思考的背后,总是有这样一种信念作为支撑:“指导着政治经济学的既不应当是生产方法的理想,也不应当是幸福论的理想,甚至不应当是道德理想,而应当是‘民族’理想。”(353页)他断言,“无论如何,经济政策必须为之服务的终极的决定性利益,就是民族的权力利益”(249页)。例如在谈到波兰的“民工潮”造成德国农民工人的失业时,他丝毫不打算用边际成本或分工之类概念去解释这种现象,而是完全从地缘政治、文化甚至种族主义的立场立论。他对证券市场的论述也充满了政治判断:让柏林或巴黎的证券交易所为意大利或俄国提供资金,“在政治上”绝不是无足轻重的事情,“只要各国之间还在为民族生存和经济地位进行着无情而不可避免的经济斗争,即使它们在军事上处于和平状态,……在经济领域也不能单方面地解除武装……大银行的资本和来福枪与加农炮一样不是什么‘慈善机构’。一项追求世俗目标的经济政策只能使这些目标成为经济斗争的手段”(226页)。当大战爆发时,韦伯兴奋地意识到,德国终于可以在同英国的对抗中证实自己的使命了,他期望着整个民族因“战斗、苦难、牺牲和爱的力量”而得到“升华”。他满怀感激地说:“不管结局会如何——这场战争都是伟大而精彩的。”(598页)

然而,如果韦伯就是这么一个单纯的民族主义者,他还值得我们如此怀念吗?

记得在初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时,韦伯关于新教徒的一种说法曾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新教徒为何要孜孜于世俗商业的成功?这是因为他们在坚持自己的信仰时,遇到了一种能否得救的“证据危机”(the crisis of proof),从而产生了对自我的救赎身份的焦虑。今天我们不必接受这种神学解释,却不妨把它与韦伯的政治关怀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关民族“天职”的强大隐喻。不错,韦伯作为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始终认定德国应当是肩负重大责任的世界列强之一。但是在他的民族主义中有着一份难以消除的焦虑:在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上,德国似乎也面临着一个“证据危机”。

韦伯要到哪里寻找这种“证据”呢?这个问题可以把我们引向韦伯思想的另一个侧面。韦伯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的民族主义,这在那个时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细读韦伯的政治言论,总会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他不但是个民族主义者,而且要做一个“理性的民族主义者”。如果我们把“民族主义”定义为从某种从血缘、地缘或文化特质的认同中产生的神秘信仰,则这一称谓听上去就像“无政府民族主义”一样,未免自相矛盾。但我想不出对韦伯的民族主义情怀还有更好的形容,因为我们看到,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直到去世以前,韦伯从未陷入民族主义狂热。他虽然认为“一个牢固确立了全国性权力的国家乃是其他一切的必要基础”,却从不赞成以牺牲思想自由和个体政治意识为代价的国家观(138页;671页)。

我们可以从韦伯对待俾斯麦的态度上寻找其民族主义中的这种理性成分。他对俾斯麦的政治遗产始终有着一种非常矛盾的感情,一方面,他钦佩俾氏是使德国取得统一和经济腾飞的政治天才,但是他又对其铁腕统治疑虑重重,认为它使德国“乘上了一列高速行进的火车,拿不准下一个道岔搬得是否合适”(144页)。所以他反对父辈那一代自由派人士把俾斯麦奉若神明,因为这导致了整个民族政治判断力的丧失,使其变得“粗俗而浅薄”。德国成了一个“不讲政治”,“没有任何政治教育和任何政治意志的民族,一个习惯于由一位伟大政治家全盘操纵其政治的民族”(671页)。它没有强大的反对党,议会成员水平低下,无权无势,官僚阶层独断专行,不见容于任何独立的政治人格。韦伯虽然从不怀疑德国官僚的道德水平,却不断嘲笑那些美化技术官僚的人,因为从“一个国家的国际政治权力和它的文化发展角度来考虑这些问题”,官僚机器的职业伦理的价值是十分有限的。(472页)

因此毫不奇怪,与当时许多偏狭的民族主义者不同,韦伯要为德国的“世界史角色”寻找的证据,大都来自于“德意志民族特性”以外的因素。对于他来说,自由主义代议制是一个民族发挥世界领袖作用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他更为看好的是西欧一些不那么“健康”的政治:与德国高效率的官僚政治相比,腐败的法国官员、美国官员和充满恶意而又愚蠢的英国政府,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反而更为成功。(473页)只有把德国变成一个由公民而不是臣民组成的民族,建立起自由的制度并参加争夺权力的斗争,它才能够成为一个世界政治中的自我主宰的民族。这种把自由主义、议会民主、经济竞争和帝国主义融于一炉的做法,在今天也许十分另类,却委实是韦伯政治思想的一大特色。他其实是要告诉自己的同胞,国家是否能够得到救赎,一如加尔文教信徒之能否获得神宠,是不能单凭组织效率和财富的积累而得到证实的。一个被官僚机器阉割了政治意志的经济巨人,难以承担起民族强国的“天职”;民族的利益固然至高无上,但自由的政治也不可缺少;若不厉行变革,德国甚至会被自己经济上的成功所拖垮,因为它缺少让突然聚集起来的国力走上康庄大道的政治架构。

韦伯之后成为一代史学大师的梅尼克(Friedrich Meinecke),曾经送给韦伯一句着名的评语,他说韦伯是“德国的马基雅维里”。此语无论臧否,可谓言之有据,因为韦伯确实像马基雅维里一样不断告诫我们,为了理解这个世界,我们只能观察其本来面目,而不是它应然的状态。我们从这本传记中知道,当梅尼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来到海德堡韦伯的家中时,他在与云集于家中的学界名流的思想辩论中,已非主战派,而是被人视为一个“失败主义者”了。随着战事的发展,他更清楚地看到了一个只会在恺撒、官僚和将军面前唯唯诺诺的国家的内在弱点。他知道战争若是再延宕数年,危机激发出来的道德和抵抗力量将被消磨殆尽。(632页)这样的认识,当然也是韦伯的“现实主义”使然。

对于韦伯这种冷峻的“现实主义”,我们是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读的。一方面,它使韦伯认定“政治不是,也从来不可能是一门以道德为基础的职业”(466页),这导致产生了他的“实力政治学”(machtpolitik)。但另一方面,他又把宪政民主视为贯彻这种实力政治的必要条件,这需要废除政治官僚组织和歧视性的选举制,实现代议制政府和所有国家机构的民主化。(669页)

此外,这种“现实主义”也表现为他对各种主观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厌恶、对待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韦伯对于那些因为缺少确定性而感到被上帝所抛弃的年轻人,韦伯的回答是过于武断了,他只是告诉他们:既然不可能运用理性或逻辑的知识,为自己的信仰找到一个普适性的依据,那么你只能勇敢地正视“诸神之间永恒的斗争”。他在说出这些话时,把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差异,毫无道理地转化为一种诸多“终极价值”必须以实力相对抗的语言。然而,他也正确地指出:如果有人否定科学真理、否定艺术、否定爱国情感、否定宗教信仰,那么无论他做出何种逻辑论证,终究难以服人。(368页)韦伯尊重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它可以成为解释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资源。然而他也指出了对那些“精神卫生学”概念的浅薄曲解所导致的行为恶果(424-425页);他以同情的眼光看待尼采及其追随者,不过他告诫他们,力求用外在的英雄崇拜来克服主观主义的努力是徒劳的,因为尼采的精英主义既缺少任何公共生活的“行为规范”,也没有提出明确的实质性目标,它们的影响力只能局限于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小圈子(365页)。他对在教育中贩卖意识形态的做法更为深恶痛绝,坚信以某种政治立场、伦理观念或文化理想塑造年轻人并非大学的任务。他特别指出,如果政府不尊重教师的独立性,将使年轻学者养成出一种“生意人”的习气,诱惑他们通过效力于国家在学术生涯中寻求捷径(442页)。

1916年2月,正值大战犹酣之际,在给其好友瑙曼的一封信中,韦伯提醒这位政治家说:“上帝要谁灭亡,必先令他疯狂。”(641页)我们看到,不管韦伯从感情上对自己的祖国抱有多大期望,他却从来没有疯狂过。作为一个德国国民,他认同于自己民族的历史使命;但作为一名学者,他始终把坚守知识的诚实作为自己的职责,尽管这时常与政治实践的要求南辕北辙。玛丽安妮在讲到韦伯政治抱负的落寞时,特别意味深长地提到他的宗教社会学研究中一个细节,即《圣经》中先知耶利米的形象。耶利米是一个犹太厄运的预言家,但是他这种预卜灾祸的能力,却是上帝强加给他的,他并不想说出预言,他祈求神收回他这种能力。当他被拒绝时,他把公布神的预言看作一次对自己的可怕考验。因此当这个“发出神咒的巨人”事后被证明正确,他丝毫也没有感到自己是个胜利者。(680-681页)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在上个世纪,受到韦伯这位现代耶里米诅咒的德意志统治阶级,曾经因自身的疯狂而被毁灭了两次。

韦伯却依然活在我们心中。

玛丽安妮·韦伯:《马克斯·韦伯传》,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原载于《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3月7日)

同类推荐
  • 大国阴谋:美国独霸全球内幕

    大国阴谋:美国独霸全球内幕

    在人类发展最快的几十年里,美国凭借其首屈一指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球发动了一系列掠夺式的战争,用自己的霸权制造了一个个陷阱,把整个世界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当我们回眸那段历史,却发现美国政府有着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战争手段,以及接踵而至的政治措施。这是美国经济的需要,还是政治的需要?本书详细披露了美国长期以来存在激烈争议的诸多政治、历史事件幕后的阴谋,用全新的视角让你看到与历史大相径庭的一面,力求客观地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
  • 创先争优好组织

    创先争优好组织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争先进、创优秀,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各类难题破解,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涌现出一批好典型,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中共甘肃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编写的《创先争优好组织》系统总结和展示了甘肃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延续上一部书的叙述风格,以“大国之略”为线索,从地缘、经济、国家安全政策、外交等各个层面论述了中国的崛起、东亚地缘政治、中东乱局、币缘战争、金融危机等当前世界性热点话题。
  • 权力潜规则

    权力潜规则

    《史记》是个文学宝库。既有小说式的铺述,又有散文式的抒怀;既有一气呵成的大篇,又有老健简明的短章;既有诡育种旖旎的隐喻,又有慷慨激昂的直陈。笔致婉丽,准天之极。《史记》是中国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上自炎黄,下至汉武,是中国文化的发韧期。司马迁选择了一两百个侧面勾其大概,勾勒得系次井然,条分缕析,淋漓跌宕,机势沛然。本书是对《史记》的解读以及对那段历史的思考。作者借用司马迁提供的史料(只取“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表达了对那段历史的个人理解。譬如对中国人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国民性的探寻,对中国早期历史形成之迹的揭示等等。
  •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决策访问中国并决定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毛泽东会见了他,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它改变了中美关系长达20年的对立与隔绝,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本书充分利用已经解密的中美两国最新档案和多渠道获取的珍贵照片,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历史。翔实深度地再现了毛主席战胜重病以惊人毅力会见尼克松、基辛格从巴基斯坦密访北京、中美密建巴黎渠道、敌对势力图谋击落尼克松访华专机、周恩来智斗基辛格等起伏跌宕的历史细节。既有上层决策的罕见内幕,又有斗智斗勇的交锋较量,视野开阔,内蕴丰厚,丰富可读,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殇默离凯

    TFBOYS之殇默离凯

    我想我到最后爱的应该还是你,十年初心不变……
  • 彼年豆寇,谁许谁地老天荒

    彼年豆寇,谁许谁地老天荒

    前世他说:“此生,我只爱陌枯荒一人,此世,我只娶陌枯荒一个”今生他说:“那只是我无意之举,不必当真”好一个无意之举,不必当真。什么执至之手,与子偕老?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一切的一切终究是什么?她又算做什么?前世他为护她丢掉了性命,重入轮回。今生她为他挡了那一剑,算是回报。前世今生缘分散尽,红线断落。愿来世,你我不再相遇。吾用吾命,换君一世。
  • 战火中青春

    战火中青春

    本书是电视剧《战火中青春》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对青春恋人在抗战中的辉煌而凄美的经历。1940年冬,日寇的铁蹄已经践踏了中国大片领土。冀中八路军某独立团被派出侦察连连长周剑峰乔装前往天津,刺杀日军设立在天津的生化研究所所长坂井一郎,并把爱国华侨捐献给根据地的一批珍贵药品运回根据地。天津医药界大亨唐云一直希望和富商张仲年家结为姻亲,但张家公子张沛然对唐云之女唐蕊丝毫提不起兴趣,他一直暗恋着自己的大学同学童卉,而童卉对这个富家公子哥却有些厌恶。后来,张沛然追随着童卉来到了八路军冀中根据地。
  • 苍穹神诀

    苍穹神诀

    全真教弟子吕云瑞因一次意外流落到外星球阿玛卡迪亚大陆,一杆方天画戟,一套《苍穹诀》,一部《道德经》建立了他的“大秦”帝国!经历爱恨情仇,将中华文明传播,女子情柔,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一切尽在《苍穹神诀》……
  • 血族之十三圣器

    血族之十三圣器

    十三轮血红色的月亮静静地漂浮在黑暗的天空上。大地,同样安静地,燃烧。血红色的火焰,弥漫在空气中的每一个角落。痛苦的哭嚎,血腥的空气,悲伤的倾诉,邪恶的气息,愤怒的咆哮……末日!火焚末日!!圣战!千年圣战!!血脉之战!!!
  • 魔界天使

    魔界天使

    神魔生情诞生一女两界之主为之大怒力派其属无尽追杀虚空来访伸其援手笑脸的背后是无尽的阴谋纸终究包不住火真想以告布天下解开千种情怨跨过万种阻隔我顶力破邪恶等我
  • 位面文化商人

    位面文化商人

    如果这世界上有什么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那一定是你知道的还太少…如果这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是一颗核弹解决不了的,那就再来几颗…如果某天你看到星河倒转,宇宙重塑,那就证明,我已经成功了…身携位面交易系统,带领华夏文明走向宇宙之巅!群号427820204
  • 风月紫阳剑

    风月紫阳剑

    夕阳,红色的,正与这个时代的颜色相同。不同的是,夕阳的红是美丽的,如同恋人的唇,足以融化每个人的心。而时代的红却是残忍的,如同鲜血一般,令人眩晕,令人颤栗。时代在等待,英雄在等待,天才在等待。时代在等待旧纪元的终结新纪元的到来,英雄在等待创造新的时代,天才在等待超越这个时代。现在,是时候了!
  • 兽世撩人:兽夫,真能干

    兽世撩人:兽夫,真能干

    前世,某人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坑人赚钱捞便宜。坑了太多的人,捞了太多的便宜,报应了吧!看着面前小山样的巨型男,光着膀子,甩着腿子,流着哈子盯着自己往前用力挺,苏果果欲哭无泪。不过,在发现这些兽人好蒙易上当巨好骗之后,苏果果满血复活,决定把兽人世界的男女通通坑蒙拐骗一番……只是,坑蒙拐骗到最后,这些兽人怎么个个紧逼非要和她生崽。那谁谁,冷傲高贵蛇,霸气王者虎,阴冷狼戾豹,虽然你们外表谪仙高贵不凡,但一激动摇身一变终归是兽啊……拜托别动手动脚保持吃相优雅行不!另类种田猥琐女强~
  • 如若初见

    如若初见

    想看一下不一样的校园生活吗?想看一下轻松、好玩的校园生活吗?想看一下在校园中所发生的故事吗?那么就来这里看一下吧,进入这个美好的校园故事,去享受不一样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