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33100000036

第36章 贞娘,你信不信得过我?

字花馆今天这么一折腾,才算是真正的开业大吉。

接下来的日子,随着参与者与中奖者的口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购买字花,全民竞彩的风潮愈演愈烈。

每逢午饭后,朱户大街街尾处的字花馆外都是人潮涌动,购买字花者趋之如鹜,生意好得一塌糊涂。

日进斗金不可能,日进斗银不敢说,日进百八十两银子,对如今的字花馆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只要开完奖过了一更天,天色渐渐黯淡,张小七这个字花馆的掌柜就开始招呼着伙计和账房先生开始盘点每日的进账。

那真叫一个数钱数得手抽筋,不过数得是一个个大铜板。

不过就这样,张小七也乐得整天笑不拢嘴,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有时候都在开涮自己,不被革除公职,哪有如今的美好日子。

真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啊!

正所谓此消彼长……

随着字花馆这个新型行业的兴起,不断地冲击和挑衅着传承古老的赌博行业,导致大兴赌坊生意一落千丈,闲得那些伙计和游手好闲的打手们没事就是坐在赌桌上打打屁,吹吹牛。

不过谈得还是关于今天到底买哪个生肖字花诸如此类的话题。

活该大兴赌坊倒霉,无论是后世还是如今的大唐盛世,贪图新奇玩意一直是我们国人传承千年的优良传统。

更要命的是,字花馆抓住了老百姓们小赌怡情的死穴,投入不高,回报颇丰,谁不喜欢这种玩法?

白花花的银子让字花馆赚着,民间舆论更是一边倒向字花馆。

在陇西县城内许多有生意头脑的人眼中,大兴赌坊这个行当可能已经缓缓步入了夕阳产业的序列。

动静如此之大的字花风潮,别说县尉谷德昭,就连深居简出,陇西县城的最高领导县令大人顾惟庸都从自家的夫人耳中不时听到议论。

看来,字花馆在陇西县城坐大,彻底击垮大兴赌坊,指日可待。

……

……

随着字花馆徐徐走上轨道,大赚特赚,当初皂班中那些不同意钱生钱的衙役们可是悔烂了肠子,每日都在不断自责自己的目光短浅。

相反,如程二牛,朱鹏春,阮老三等这些幕后参与入股的股东,则是整日乐得屁颠屁颠,逢人就夸皂班也郭哥,天崩也不慌。

相比于程二牛等人,郭业却是乐不起来,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的老对手秦威最近竟然好像突然服软一样,不仅在生意上没有为难字花馆,就连在衙门公务上都不再挑衅皂班了。

不是郭业天生受虐狂,秦威一天不折腾他们皂班他就难受。

如果秦威能够摒弃前嫌,不再闹腾,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不过,郭业一直认为,狗哪里改得了****的毛病。

但是,秦威为何一直没有做出应对之策呢?难道这厮也学会了谋而后动吗?

郭业始终想不通透,事出反常必有妖啊,这事儿不得不让他慎重起来。

心情颇为压抑,有点像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那份宁静,静的让人心里直发毛。

此时正值午后,慵懒的阳光铺洒在郭业身上,晒得他浑身筋骨舒坦,下意识地习惯让他漫无边际的游走徐徐来到了朱户大街街尾字花馆的位置。

一到了字花馆外头,依旧是那么门可雀罗,此起彼伏的叫嚷呼喊声直扑郭业的耳间。

生意真格儿好啊!

突然……

眼尖的他发现一道熟悉的倩影映入眼帘,身材瘦小粗布麻衣,满头香汗淋漓地在人群中被推搡来推搡去的,更个小可怜似的。

郭业心道,怎么会是她?

随即信步上前瞅个仔细,果然是老熟人。

虽然穿得有些寒碜,但是清丽脱俗的素颜面容,眉宇间的那股风韵是无法更改的。

可不就是豆花店的豆腐西施杨婉贞,贞娘吗?

嗤,她怎么也会来买字花?因为她丈夫胡皮的事儿,她不是一直对赌博深恶痛绝的吗?

“呀!好疼…………”

贞娘好像被人踩了脚,一声惊呼,打断了郭业的腹中猜疑。

十指连心,脚趾连筋,再看贞娘的双眼泛着泪水,好似疼痛难以抑制一般,郭业看着这个平日里要强的小少妇如此凄婉,心里没来由的一揪。

随即二话不说,上前将贞娘从人群中一把揪了出来,将她强行搀扶到一个没人的角落。

贞娘被郭业彪呼呼的这么一拉扯,立马找不着北,待得她被郭业搀扶稳定下来之后,才看清来人的样子。

原来是当日帮自己仗义出头,平日里天天风雨无阻来自己豆花店喝豆花照顾自己生意的郭公差呀。

贞娘对郭业虽然谈不上熟稔,但每日都打照面,也不会怯生。

随即坐到一个石墩上用手轻轻揉着莲足外的小鞋缓缓止痛,一边对郭业吐气如兰地说道:“多谢郭小哥帮衬奴家,妇道人家也来凑这个热闹,真是让您见笑了。”

郭小哥的外号早已不是传闻,陇西县城中相熟之人都是这么称呼郭业的。

郭业听着贞娘那麻麻酥酥的声调,心里不由一阵舒坦,真是娇媚的声音啊。

随后对贞娘轻轻笑道:“我见笑什么呀?如今是全民竞彩的时代,在陇西县城你如果不买上一两张字花,你都不好意思出门啊,呵呵。”

郭业言语中带着一丝俏皮,逗得贞娘掩嘴咯咯直笑,笑得花枝乱颤连连晃动着云髻上那枚廉价的步摇叮当作响。

真是美人娇笑,胜过美酒千杯啊。

郭业心中不由一阵驿动,然后问道:“话说起来,贞娘你怎么也会想起凑热闹买字花呀?”

话音刚落,贞娘的眉宇不经意的闪过一丝痛苦,那种痛苦看似一闪而逝,却胜过刚才脚趾被踩之痛还要千倍万倍。

不过贞娘瞬间就恢复了常态,婉婉说道:“奴家也是听隔壁卖菜的阿婶说,这个字花投入不大,却是颇为有趣,而且,而且奴家也想着看看自己的运气是否超然,赚点零碎钱贴补贴补家用呢。”

当真是贴补贴补家用那么简单吗?

郭业结合了刚才贞娘眉宇间的失态,立马断定这小娘子肯定是扯了谎。

不过,既然人家不说,他也不能勉强。

突然心思一动,对着贞娘说道:“贞娘,你等我一会儿。”

说着,立马起身走进了字花馆找来张小七,然后在张小七耳边蚊声细语地问了几句。

张小七也是将嘴凑到郭业的耳中回应了一句,然后听得郭业频频点头,道了句晓得了,然后又出字花馆去寻贞娘。

见着贞娘还坐在角落的石墩上,郭业笑意盎然地走了过去,轻声对着贞娘说道:“贞娘,你信不信得过我?”

啊?

贞娘猛地诧异,不知道郭小哥怎么会突然问起这话,但是礼节上的答复还是让选择了相信,而后频频点头称道:“郭小哥是衙门里办差的公爷,是吃朝廷皇粮的,怎得不信?奴家信郭小哥。”

好一个乖巧的小娘子,可惜已作他人妇。

郭业心里突然涌出一阵妒意,妒忌胡皮那个人渣的好运道。

随后对贞娘说道:“贞娘,如果你信得过小哥我,你今天就买生肖牛,兜里有多少银子你就买多少,我保你今晚高中字花。”

“呀?”

贞娘再次掩嘴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郭业,嘴中喃喃道:“这怎么可能?郭小哥怎能说了算呢?”

郭业看着这个有些天真的小少妇,不由暗暗摇头,美女啊,你真是涉世未深,难道你不知道暗箱操作吗?

不过郭业也没跟她解释,而是信誓旦旦地说道:“这个贞娘就无需管了,你记住,信小哥,准发财。嘿嘿……”

见着郭业言之凿凿,又因为郭业不仅帮助过自己,还一直照顾着自己的生意,贞娘犹豫许久,最后从挂在小细腰的香囊中掏出一个铜板,狠狠嗔道:“那奴家就信郭小哥的,买,买一个铜板的生肖牛。”

你妹啊,郭业听罢差点给气晕过去,小哥费劲巴拉地替你这小娘子暗箱操作,提前告诉你谜底,你竟然只买一个铜板?

见着郭业不由皱眉,贞娘也知道自己嘴中说信任,心里还是不大信任。

秀美白皙的两腮不由微有酡色,有些羞臊汗颜地低下了头,又从香囊中掏出两个铜板,下决心说道:“那奴家买三个铜板的生肖牛。”

靠!

郭业又白了她一眼,贞娘,不待你这么瞧不起人的。

贞娘最后被郭业看得心里一阵害怕,索性将香囊里的钱全部倒在了手心,狠下心说道:“奴家的全部私房钱都在这儿了,一共十五个铜板,我听郭小哥的,全买生肖牛。”

就在这个弱女子将全部私房钱倒出来的一刹那,郭业心里一阵酸楚,这就是她全部的私房钱?

难道她赚来的银子又被胡皮那个****的拿去赌光了?

麻痹,****的,这么好的一个女人你不好好珍惜,真是暴殄天物啊,胡皮。

如果你不好好珍惜,那不如小哥替你……

陡然,郭业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子,约莫一两左右塞进贞娘那柔若无骨的小手之中,说道:“给,我给你银子。”

“不要,不要,使不得,使不得呢。”

贞娘一见郭业竟然塞她银子让她买字花,连连推辞,仿佛握在手中的不是银子,是个烫手的山芋一般。

郭业见状,知道这个小娘皮骨子里还是那般要强,肯定不会接受施舍和嗟来之食。

于是换了个说法对贞娘说道:“那这样,这点碎银你替我买字花,就买生肖牛,小哥也要借借贞娘的运气,看今晚是否会高中。唔,输了算我的,赢了嘛,咱俩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如何?”

贞娘不是傻瓜,怎么不知道这是郭业变相的在帮她,但是这一两碎银当真不是小数目,而且她的性子虽然看似柔弱,骨子里还是要强的很。

自然还是一百个一万个不同意,连连推辞不要。

真是一个倔强的小少妇,郭业心中不由一阵暗叹。

就在这时,一名值班巡街的衙役跑了过来,对着郭业喊道:“哎哟,我的郭小哥,可算是找到你了。”

随即,弓着身子双手撑在膝盖上扑哧扑哧喘着粗气,可见为了寻郭业跑了不少冤枉路。

郭业见状,心道,小哥今天不当班啊,这是咋的了?

谁知那衙役还未等郭业询问,赶紧说道:“城东的白家药铺大门口,有个老头正和掌柜的闹僵起来呢,这家伙,老头死倔死倔的,就差上人家房上揭瓦了。”

郭业一边将手中的银子继续往贞娘手中赛,一边对衙役说道:“今天小哥不当班,关我毛事?况且这街边寻衅滋事也不属于咱们皂班的职责范围啊。”

那衙役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可关键那老头说,他是皂班衙役郭业他爹啊。您说这关不关您的事儿啊?我的郭小哥。”

啥玩意?

见过冒充别人儿子,佯装冒充远房亲戚的,还没听过有人敢冒充别人他爹的,我靠,这他妈是谁啊

?这不是作践老子吗?真是吃了豹子胆了,老子非得去看看这个胆大包天的玩意不可。

随即,将手中的那块塞进强行用力往贞娘的怀里一塞,然后对贞娘说道:“别磨叽了,不然小哥以后连你家豆花店都不去了,看你怎么做生意。千万记住哦,一定要买生肖牛,小哥走也。”

说完不顾贞娘此时的脸色,径直拉扯起跟前的衙役急匆匆地朝着白记药铺赶去。

见着郭业走远,贞娘才脸色羞臊的将那一两左右的碎银小心翼翼地放进香囊之中,但是心里却是噗通噗通,跳个没完没了,脸色的红晕之色一直没有下去。

因为郭小哥刚才将银子塞进自己怀中之时,竟然不小心将手探到了她那鼓鼓囊囊的右****之上,虽然是隔着衣服,但是,这怎么可以?

贞娘心中安慰着自己,应该,应该是郭小哥不小心吧?不算轻薄哩,郭小哥是个好人。

同类推荐
  • 特种部队之美国篇

    特种部队之美国篇

    在美国特种部队的篇章里,我们不能不提及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因为就特种部队的领域而言,它的权利实在不小。自诩“统治宇宙的暗物质”,势力超过中央情报局,配备顶尖武器装备,战果累累却又屡屡招惹麻烦,这就是美军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
  • 芸其黄矣——故梦旧

    芸其黄矣——故梦旧

    因一句长生不老的传言,入宫,封为公主。城破国亡,第二次逃离皇宫,却发现一切都不过一场只为天下苍生的局。或许人生命数既是如此,注定万劫不复或是庸了余生。苕之华,芸其黄矣。似盛,实悲。
  • 大水浒传

    大水浒传

    波澜壮阔的水浒英雄好汉的新释兴亡录,全新塑造情节与人物
  • 中国回族史(修订本)

    中国回族史(修订本)

    这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富有特色的回族通史。作者以回族的形成与发展为主线,全面论述回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状况。并从中外关系发展的角度,详细论证回族的族源及其聚合;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置回族于全国大环境内,详细论证其政治活动与经济结构;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角度,探索回族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内涵以及伊斯兰文化的中国化问题。相信这部回族史的出版,将为今后内容更翔实、学术水平更高的回族史的问世,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 上海风云录

    上海风云录

    上海,自古便是风云变幻地故事衍生之地。且看天会如何搅起风云,陆豪如何平定上海。忆往昔,叱咤风云甚威风!看今朝,残垣遗恨英雄泪。无数豪杰,无数英雄,掩埋在十里洋场地土地之下,且看我带你走进刀光剑影地大上海,聆听那爱恨情仇地风云事!本书免费完结,无稿费收入保障,因此更新较缓,每周两更,时间不定。
热门推荐
  • 媚君祸主:妖孽太子妃

    媚君祸主:妖孽太子妃

    爱江山,更爱美人儿。江山易打,美人,再难得!
  • 超级学院:问题校草和奶瓶丫头

    超级学院:问题校草和奶瓶丫头

    这是个从小时候就结下孽缘的故事。康梨非常纳闷,她只不过那时候揍了他一顿而已,为什么他就辣么记仇。另一方,安约挺纠结,不是他记仇,而是每当看到她,他的脸神经就不听使唤僵硬起来,不好听的话也跟着出来了,想拦也拦不住。《填坑中……》【注意】:①小白文,作者脑袋里就那几滴墨水,考究党请绕道。②每天22点整更新,如果哪天22点整没更新,要么是那天有事没更,要么就是细桶君出问题了。③欢迎把文中的虫子找出来并放评论区,人参公鸡就免了。④谢谢阅读本书的诸位读者,谢谢~
  • 无阻惊魂

    无阻惊魂

    深入巫族探险,杀戮,血腥,残忍的地方。处处充满恐怖与陷阱。
  •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
  • 穿越之墨上天华

    穿越之墨上天华

    她是由现代穿越而来的灵源幻世家小姐到了古代,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她不能做她,只能做“他”为了现代的亲人,古代的至爱,她将如何在这陌生的时空,秀手乾坤,倾尽天下,墨上天华!————————————小说原创,首发潇湘书院。
  • 不生气的智慧

    不生气的智慧

    世界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就要像富人一样去思考和行动。本书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为你揭开富人的秘密,让你了解富人的财富是怎样创造的。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何在?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把钥匙,帮广大读者打开财富之门。
  • 极品修真之王

    极品修真之王

    一个孤儿,凭一己之力登上修真界的顶峰,成长的道路上遇见各种极品美女,各种奇遇。缔造一个新的创奇。。。
  • 忘了那海

    忘了那海

    一张DNA引发起一场离奇的车祸。到底是爱还是恨,是缘起还是缘尽。他要的真相,她又如何给。那就让它灭了,让它沉入海底……
  • 路过眼角的泪

    路过眼角的泪

    鱼的记忆只有7秒…樱花开放到凋谢只有7天…左心房的痛,右心房的爱…
  • 如果这是宋史5

    如果这是宋史5

    宋史里有一个时段是学者的噩梦,读者的干柴。说噩梦,因为它是说不清的,历代研究宋史的学者限于资料、时代的特殊性等原因,没法全面真实地展开它。而读者们,也会因为它内容的枯燥躲着它走。这就是王安石变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