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6800000021

第21章 大唐“进行时”(8)

对李隆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唐朝的几次宫廷政变,李隆基21岁,神龙革命爆发,李隆基作为相王府的重要成员,肯定目睹了政变过程。神龙革命之后,虽然李唐得以复辟,但江山仍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最大的威胁仍是武则天的后遗症后宫“红颜祸水”。

复位的李显,是高宗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一生两得立储、一次被废、两次登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番登基的皇帝。居无定所、提心吊胆的王室生涯,使他的精神遭受极大刺激,称帝以后,政治上无所作为,生活上窝窝囊囊,但与她的父亲一样,他的老婆却比较强悍。想当年两人被发配房陵,每使至,帝辄恐,欲自杀。后止曰:“祸福何常,早晚等死耳,无遽!” 这样的日子有18年之久,如果没有一点意志力,很难坚持下来,多亏韦皇后在旁边加油鼓励,给了李显巨大的精神力量,可谓患难见真情,于是李显发下誓言:“一朝见天日,不相制。”

皇天不负有心人,机会总是钟情于善于等待的人,公元698年的三月,中宗李显被武则天派人暗中接回了京城洛阳,又被立为太子。随后神龙革命发生,中宗终于名正言顺地恢复了大唐的国号,结束了武则天建立达15年的周王朝。

也许是李家阳刚之气不足,既个皇帝竟都是阴盛阳衰,集体惧内,中宗再次即位后最大的得利者竟然是韦皇后。在韦皇后的安排下,韦氏家族的人进入了中央的政府机构,堂兄韦温是礼部尚书,其他的人也有的做了将军。韦皇后还和武三思勾搭成奸,据《旧唐书》载:“及得志,受上官昭容邪说,引武三思入宫中,升御床,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丑声日闻于外,……散骑常侍马秦客颇闲医药,光禄少卿杨均以调膳侍奉,皆出入宫掖,均与秦客皆得幸于后。”

不仅公然红杏出墙,韦后的政治野心也生根发芽,以武则天为榜样,以女主天下为目标,处心积虑地将张柬之等复唐功臣贬官驱逐,又设计逼反乃至诛杀太子李重俊。转而扶持爱女争权夺利,公主们纷纷卖官鬻爵,竟相建造豪华宅第,还像男子拥有众多妻妾一样,广纳男宠淫乱。

这种混乱的局面令太子李重俊大为不满,公元707年,他在右羽林将军的支持下,领兵政变,将武三思等人杀死,又进攻后宫,想杀掉韦皇后。韦皇后和上官婉儿弄着中宗逃到了玄武们的门楼上,中宗采纳了婉儿的主意,下诏重赏杀掉太子的人。结果,太子被倒戈的将士们杀死。

此后母女更挥霍无度、盛气凌人,她们俩一个想效仿武则天,一个想做皇太女,以后接替父亲做女皇,中宗便成了她们面前共同的障碍,于是残忍的合谋便产生了。李显对妻女的纵容,最终使他自食恶果。按照史家的主流观点,景龙四年(710),韦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李显,然后,将中宗最小的儿子,只有16岁的太子李重茂暂时送上皇位,韦后以皇太后的名义临朝称制,大权独揽的韦后欲步武则天的后尘,李唐政权再一次告急,皇族也绝无独善其身的可能。公元710年7月,太平公主决定先下手为强,她联合李隆基,共同策划政变行动,由李隆基率领羽林军万余人攻入皇宫,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一举消灭韦氏党羽,拥立李旦复位,史称“景云政变”。

和李显一样,二度坐上龙椅的李旦也是个软弱的皇帝,他首先遇到的是如何确定太子的问题。李旦的长子是宋王李成器,后改名为李宪,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制度,太子应该是李宪,而不是三子李隆基。但李隆基作为政变的主谋者,他的功劳是其他人无法相比的。当时,诸王和公卿大臣们“亦言平王(隆基)有社稷大功,合居储位”。李宪的性格颇肖其父,厌薄权位,不以万乘为贵,他认为父亲得天下都是弟弟李隆基的功劳,便坚决让出皇太子的位子,表示:“国家安则先嫡,危则先有功,臣死不敢居隆基之上。”于是,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其次就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争斗。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胞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被称为“几乎拥有天下的公主”。与李显、李旦两位兄长相比,太平公主无疑是卓尔不群的,她的血管里流动着的是她那极不安分的母亲的血液,时刻野心勃勃地觊觎着那高高在上的皇位,梦想像她母亲那样登上御座,君临天下。她几乎参与了宫廷内的一系列政变,从神龙革命到景云政变,太平公主一直扮演参与、策划的角色。

李旦复位之后,太平公主凭借拥立之功,食封共计一万户,其子祟简、祟敏和崇行三人,加封为异姓王,祟行被封为国子监祭酒,四人九卿三品。于是,便出现了太平公主权倾朝野的局面。据《旧唐书》载:“二十余年,天下独有太平一公主,父为帝,母为后,夫为亲王,子为郡王,贵盛无比”。此时,朝中7位宰相有5位是经由太平公主任命,文武百官除了姚崇、宋璟等寥寥数人外,大多数都依附太平公主。李旦不愿和太平公主发生正面冲突,总是忍让,公主每次面陈奏事,皆被睿宗应允。史称:“公主所欲,上无不听,目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其余荐士骤历清显者不可胜数,权倾人主,趋附其门者如市。”而太平公主则认为是自己给了他做皇帝的机会,功劳巨大,野心也随之膨胀起来,想像母亲那样也做做女皇。

太平公主的主要对手便是太子李隆基。开始她没把他放在眼里,觉得他还年轻;但后来了解了李隆基的英勇果断之后,就开始防范他。她制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资格做太子,更不能继承皇位,据史书记载,景云二年(711)正月,“公主又尝乘辇邀宰相于光范门内,讽以易置东宫,众皆失色”。

由于兵变是由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两支力量联合发动的,这两支政治势力占据了朝廷官员的绝大部分。两派力量各为其主,势力均衡,只剩睿宗李旦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属于自己的亲信力量。不得已,睿宗则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以避免伤害到任何一人。每当宰相奏事,总是问:“与太平(公主)议否?”又问:“与三郎(太子)议否?”

这种夹板气毕竟不好受,睿宗终于萌发了不愿意当皇帝的念头,提前退休,让位于李隆基。历史上,多少人对皇位趋之若鹜,惟独李旦“三让天下”,先让天下于母后武则天,再让天下于兄长李显,后让天下于三子李隆基。公元712年七月,李旦禅位于太子李隆基,改元“先天”,他自称太上皇,并且宣称保留重要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反映出安抚太平公主的意图。然而,弄巧成拙的太平公主难免气急败坏,自然不肯善罢甘休。李旦的让位,彻底激化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双方各自积蓄力量,大战如箭在弦,一触即发。

先天二年(713)七月,太平公主准备以羽林军和南衙兵分别从北、南两面起兵夺权。李隆基先发制人,在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亲信的协助下,率兵诱杀依附于太平公主的左、右羽林将军和宰相,以及骨干数十人,并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太平公主见大势已去,不得已狼狈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后被逮捕遣返。太上皇出面请皇帝恕其死罪,但遭到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旧唐书》载,太平公主死后,“籍其家,财货山积,珍奇宝物,侔于御府,马牧羊牧、田园、质库、数年征敛不尽。”这个几乎拥有天下的公主,因李隆基的英明神武而功亏一篑。当年,大权在握的李隆基改年号为“开元”,表明自己再创李唐伟业的决心。

唐明皇多才多艺

李隆基书法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皇帝也是如此,中国的皇帝,文治武功业绩突出的,大多个人修养差。而才学出众、技艺超群的,却又多半政绩不佳。前者如秦皇汉武,成吉思汗,明祖清宗之类,只会弯弓射大雕,与之谈论诗词歌赋,无异于对牛弹琴;后者如南唐后主李煜,北宋宋徽宗,书画俱佳,通晓音律,成为艺术家、书法家实在当之无愧。只可惜政绩上不敢恭维,都是亡国之君。综观中国历史,既有辉煌政绩,又有才能技艺的双料皇帝只有一位唐玄宗能算得上,虽然他也未能善始善终,但总算差强人意。

唐明皇是位多才多艺之君。史书上说他“性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

李隆基的艺术细胞似乎与生俱来,他自幼酷爱音乐。6岁能歌舞,显露出音乐资质,在武则天执政初的一次宫廷舞会上,年仅六岁的李隆基就曾登台演出,男扮女妆,表演了一曲古代舞剧《长命西河女》,博得满堂喝彩。少年时在府中自蓄散乐一部以自娱。唐玄宗在登基之前,常常将自己爱好音乐活动作为政治斗争的策略工具。在唐中宗后期,面对“后武则天时期”韦武势力乱政的严峻形势,李隆基决心铲除异姓势力,彻底恢复李唐政权。如其在担任潞州别驾期间,有意识地利用当时贵族士大夫普遍好乐的社会风尚以及自己在音乐方面的特长,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广泛结交能人志士,提高政治实力,麻癖政敌。诛杀太平公主后,由其总揽朝政,即位之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非常重视音乐的礼教功能。

继位之后,李隆基进一步扩充了皇家乐署管理机构。除了太常寺设立鼓吹署与大乐署之外,又增加了梨园、教坊,使之与鼓吹署与大乐署并存。特别是在东西京两都各设左右二教坊,由宫廷直接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了俗乐的地位。《大唐六典》卷十四记载,唐玄宗开元后期大乐署的人员管理编制超过了前代,其中有“令1人,丞1人,府3人,史6人,乐正8人,典事8人,掌固6人,文舞二舞郎140人。”合计有管理人员19人,乐工人140人。鼓吹署编制“令1人,丞1人,府3人,史6人,乐正4人,典事4人,掌固4人。”共计管理官吏19名。

与此同时,又设“梨园”,选乐工三百及宫女数百学习音乐歌曲,亲自教习“梨园”弟子,号为“皇帝梨园弟子。”其一位于长安光化门北禁苑中,备有大型广场,兼可拔河、打球;其二位于蓬莱宫侧宜春院,分设男女二部。《资治通鉴》的记载:“旧制,雅俗之乐,皆隶太常。上精晓音律,以太常礼乐之司,不应典倡优杂伎;乃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命右骁卫将军范及为之使。又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于梨园,谓之‘皇帝梨园弟子’。又教宫女使习之。又选伎女,置宜春院,给赐其家。” “梨园”中,李隆基以九五之尊作皇家戏班的班主,闲暇之余,他经常到梨园去指挥乐人的排练,因为他音乐造诣极高, “音响齐发,有一声误,玄宗必觉而正之。” 对子弟演练不时加以教正,乐此不疲,因此,戏曲界奉其为祖师爷。

由于他的爱好和提倡,“唐之盛时,凡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口子弟隶太常及鼓吹署……总号音声人,至数万人。”

唐玄宗还对唐代音乐制度做了多次重大改革,最著名的是调整了原来的九部乐,“改十部乐”为“坐部伎”、“立部伎”及雅乐部。“若常享宴会,先一日具坐,立部乐名封上,请所奏御注而下。及会,先奏坐部伎,次奏立部伎,次奏碟马,次奏散乐而毕矣”(《新唐书·礼乐》)。立部伎的规模较大,人数较多,多达一百数十人,甚至上千人。坐部伎则人数较少三到十几人。

李隆基精通多种乐器,琵琶、二胡、笛子、羯鼓,无一不晓。最擅长的是羯鼓和玉笛。羯鼓也是他非常偏爱的。鼓南北朝时传入的,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已经极为流行。演奏羯鼓等于是指挥乐队,那时的李隆基对羯鼓的演奏有十分高超的技术他的宰相宋璟说他演奏时“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也就是说唐玄宗的头像山峰一样纹丝不动,而鼓槌似雨点般地击向鼓面。

他还是不同凡响的音乐创作人,擅长谱曲,在8世纪上半叶,就世界音乐范围而言,李隆基堪称是一位少有的作曲大师。有很多作曲天才的李隆基,史书中有很多的记载:“上洞晓音律,由之天纵,凡是丝管,必造其妙。若制作诸曲,随意即成,不立章度,取适短长,应指散声,皆中点拍。至于清浊变转,律吕呼召,君臣事物,迭相制使,虽古之夔、旷,不能过也。”创作的数量也非常可观,《羯鼓录》甚至把92首竭鼓曲的创作权,全归他所有,“玄宗又制新曲四十余,又新制乐谱。”

其代表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光好》与《秋风高》等百余首乐曲。闻名遐尔的《霓裳羽衣曲》,由36段组成,分散序(6段)、中序(18段)和入破(12段)三部分。传说它是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的创作,它的内容描写了唐玄宗响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舞者“不着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缨累累佩珊珊,”俨然是一副道家仙女的打扮。其舞姿也是“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抑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烟蛾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这样看来其意境与月宫的神话是差不多的。

他对艺曲的迷恋,招致礼部侍郎张廷珪等大臣的劝谏:“上春秋鼎盛,宜崇经术,迩端士,尚朴素,深以悦郑声,好游猎为戒。”劝谕皇帝远离声色犬马的上疏,显然并不奏效,“上虽不能用,欲开言路,咸嘉赏之。” 但在天宝年间以后,唐玄宗在长期升平殷富的盛世中逐渐发生变化,而自以为天下无可复忧,深居禁中,怠问政事,专以声色为娱,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多才多艺的李隆基,亦十分喜爱书法,玄宗书法与太宗齐名。其书法丰厚腴美,给人行行淳厚之感。唐窦臮《述书赋》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吐风,笔为海而吞鲸。” 黄山谷称:“玄宗书斑斑犹有祖父之风”。《古今法书苑》云:“唐明皇工八分章草,丰茂英特。”传世的碑刻有《纪泰山铭》、《庆唐观纪圣铭》、《石台孝经》,楷书有《赐虞正道勅》,行书有《盖州刺史张敬忠勅书》与墨迹《鹡鸰颂》等。

对于文教事业的发展,李隆基更是不遗余力,他曾经组织鸿儒硕学,在集贤书院校雠四部(四库)图书。四部图书分类为官方图书馆所采纳,正是始于唐朝。他下令编订《大唐开元礼》,成为最完备的礼制规章,编纂《大唐六典》,则是最完备的行政法典性质的文件。

开元年间,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数目达于极致,玄宗于京都创设“丽正修书院”,亦称“丽正书院”、“丽正殿书院”。置学士等职,收藏和整理编校典籍。据《新唐书·百官志》载:“乾元殿更号丽正修书院,置使及检校官,改修书官为丽正殿直学士。”后于开元十三年(725)改名为集贤殿书院。今天我们所常说的四部(四库)图书分类,正式被国家官方图书馆所采纳,就是在唐代。“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呜呼,可谓盛矣!”他还大力提倡教育,广泛设立公私学校。开元二十一年(733)五月敕:“许百姓任立私学,欲其寄州县受业者亦听。” 开元二十六年(738),又令天下州县,每乡开设一所学校,以致教化大兴,“于时垂髫之倪,皆知礼让”。

从开元名相到天宝佞臣

同类推荐
  • 华创世

    华创世

    百废待兴的亚新大陆再度风起云涌;经历科教兴国黄金百年的大陆帝国矛盾重重;是谁创造了这个全新的世界;文明的创世之谜;势力博弈;真相,恐怕亦是假象。
  • 城市英雄

    城市英雄

    本书以独特的角度表现武昌首义。全书前后有著名学者章开沅、冯天瑜二位先生所作的序言和作者本人创作谈式的后记。正文部分共18章,前面5章归纳了武汉的城市历史地位和酝酿武昌首义的社会大环境;中间9章叙述了湖北地区革命组织的建立与武昌首义暨阳夏保卫战的发生经过;后面4章回顾了武昌首义的意义及影响包括首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清晰,结构合理。
  • 梨花颂

    梨花颂

    那一世的梨花娇美,抵不过回眸一笑的芳华。那一世的似水流年,敌不过江山如画的野心。那一世的儿女情长,终不过缠缠绵绵一场梦。
  • 梁武与白袍军神

    梁武与白袍军神

    盎然的古意,明晃晃的爱情,银枪白马的少年,以一敌十的战争。前半部书,看少年英武的萧衍如何一步步由皇族旁支登上皇位。后半部书,看智计无双的陈庆之如何以数千兵马折磨蹂躏十万大军,成就一代军神。
  • 重生之绝世汉皇

    重生之绝世汉皇

    龙阳,一个清华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因失恋跳河自尽,他的生命还没有停止,他的灵魂在时空隧道中穿梭不定本该投身穷苦的他,面对老天的不公,以全身之力坠入汉妃腹中,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是刘恒,也是龙阳,他是皇帝,也是凡人。且看他如何建立政权,从小小代王,成为一代明君。。。。
热门推荐
  • 仙古道记

    仙古道记

    当他打穿无限空间时,主神许他追求永生的机会;当他重生时,跟在一个拾骨的怪和尚身后默默无闻;当他踏上修行之路时,他说道:“所有的荣耀,我会亲手取回。”永生太远,古族太近,仙族已逝,人族的路在何方?神族?妖族?鬼族?吾道在脚下,只争朝夕……
  • 沫冰花谢化作虚妄

    沫冰花谢化作虚妄

    水下罕为人知的世界,万物凝滞,寒冷得凄清,神灵妖魔难以接近,才带给了几方水域千万年的安宁和谐,一旦有闯入者必受重击,重则千年冰封,封住息脉,而这些冰霜世界守护者是冰龙,给这些冰雪世界灵力的是冰沫花,那是,拥有震天撼地的神力。原本是那样美好,和平,就因为不安其分的冰蝶接近墨冰海龙子,龙界乃至仙界最英气神武的大将。或许是他在冰海呆久了,也按捺不住,被蛊惑,沉迷情海,原本的暗淡寂冷的气息逐渐融入了一丝温热,他残忍不顾一切,夺取赤冰海的公主体内的冰赤花内丹,导致赤冰海龙王大怒,抓了冰蝶将她封锢在自己海域。还逼墨冰割龙脉,然而这是不安宁的开始。
  • 羽刹情

    羽刹情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皇途霸业,岂是而等可贪图!
  • 逆天小宠妃:皇上,请过招!

    逆天小宠妃:皇上,请过招!

    穿越到古代的小医生,走上人生巅峰,泡上高富帅的故事。
  • 雷魔独孤

    雷魔独孤

    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背负独孤之名,一步一个脚印,从默默无闻,到震惊世界!为了身边的亲人,他执掌毁灭之雷,一路走过,都是血腥之路!为了心中的信念,神挡杀神,魔挡杀魔!
  • 夏阳黑雪

    夏阳黑雪

    年轻英俊、潇洒倜傥的大学毕业生,本想回到家乡干一番事业,却同时被两个姑娘争爱,一个姑娘暗恋,还有一个强加的婚姻,使他狼狈不堪,甚至有家难归……他要干事业,但事业刚开始,就因卷入一场事非中,被人暗害、毒杀、追踪,甚至被警察调查、追捕,一个文坛未曾涉足,蜜蜂与蜂人的命运和传奇……神秘博斗、悬疑奇遇、权谋艳拼……请欣赏第一卷,蜜蜂梦,第二卷,多情梦:第三卷,现实梦
  • 回到过去当高人

    回到过去当高人

    渡劫飞升时没挺过煌煌天威,大乘期修道者牛皇回到了十八岁的时候。既然回到过去,干点啥才好呢?玩命赚钱,做世界首富?忒累了,根本不适合咱高人的身份!去做大官,掌握无边权势?扯犊子,蝇营狗苟之事别玷污了咱的心境!狂追美女,建立庞大啥宫?开玩笑,咱这样的高人,一向都是被美女倒追的好不好!世界太浮躁,俗世太喧闹,不如悠哉于山林,安乐生活,足矣!
  • 第十使徒番外篇

    第十使徒番外篇

    《第十使徒》主线外的短篇番外。感谢极光游制作的封面。讲述主线故事之外的有趣的故事。为了更好理解故事内容,建议首先阅读《第十使徒》
  • 三生劫之红颜劫

    三生劫之红颜劫

    爱人的背叛,她阴差阳错魂归古代,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竟成为相貌姓名皆与自己相同的将军之女。藩王,天子,相府公子……她该情归何处?是今生情劫抑或命定的结局?
  • 1300度的爱恋

    1300度的爱恋

    他是业内顶尖的瓷器鉴定专家。五年前为了一个瓷瓶,她被继父拱手送上他的床,成为他人生的一大污点。五年后她为偷秘方再次接近他,却不小心沉陷在他霸道的深情之中。他曾说:你是我这一生最完美的收藏品。她却说:如果我不再完美,你还会要我吗?她的甜美她的背叛他全都甘之如饴只为能换回两个人再次牵手也许我就是一只风筝就算再美飞的再高也终有一根羁绊牵挂在你的手中......阅读指南:1.微虐,带推理剧情,终极BOSS出乎意料。2.情节无过分狗血,情爱水到渠成的缓缓展开。3.日更,偶尔请假。大约80-100章结束,全文大纲已出。不会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