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6800000022

第22章 大唐“进行时”(9)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句经典的论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用此考察唐玄宗前后期的用人和政局可谓一针见血。开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上极为昌盛的黄金岁月,之所以出现“开元盛世”, 关键在于唐玄宗的任人唯贤,姚宋兴邦;而天宝年间由盛转衰,则也是由于唐玄宗的任人不当李杨乱政。张居正在《通鉴直解》中有精辟的分析:“玄宗之任元之,真可谓知大体矣。然需是真知宰相之贤,乃可以委任责成,不劳而治。若不择其人,而轻授以用舍之柄,将至于威权下移,奸邪得志,其危害又岂浅浅之哉。故以玄宗论之,开元之中,专任姚元之、宋璟而治;天宝之中,专任杨国忠、李林甫而乱。委任非不同,而治乱效如此,岂非万世之明鉴哉!”

姚崇、宋璟是合力缔造开元盛世的重臣,被世人合称为“姚宋”,与实现贞观之治的功臣房玄龄、杜如晦,并称唐朝四大名相。《资治通鉴》曰:“姚、宋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

姚崇(650-721),字元之,原名元崇,后来因为要避开唐玄宗“开元”年号之讳,改名为姚崇,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出身于官僚家庭。姚崇一生,尽心国政,三朝为相,属于“大器晚成”型的人才:一代女皇武则天统治时,姚崇官至凤阁侍郎(副宰相)武周结束,李唐复兴后,姚崇被睿宗拜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加衔);玄宗李隆基登位初期诏封姚崇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副宰相),后又加封为梁国公。在中国古代政坛如沙场、骨肉相残煎的社会中,姚崇能佐政三帝,三朝为相,这实在是不多见的。玄宗一朝,姚崇大展拳脚,其建言“十事”为开元盛世勾画出宏伟的施政蓝图,他辅佐皇帝锐意改革,兴利除弊,有“救时宰相”之美誉。

姚崇是李隆基的奶奶一手提拔起来的老干部 ,也是帮助唐睿宗李旦拨乱反正的大臣,这时又集合在李隆基的旗帜下。史称姚崇自幼受父影响,怀“王佐”之志,折节读书,精通吏道为人豪放,崇尚气节。长大后,应“下笔成章”制举,授濮州司仓参军,“剖析决断,答对入流”。武则天当政时,五迁为夏官(兵部)郎中。时契丹侵扰河北,军务繁剧,姚崇的才干,至此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那纷繁复杂的事务,到了他的手里,处理得干净利索,井井有条,受到武则天赏识,立即提拔他为兵部侍郎。不久,姚崇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又迁风阁侍郎兼知政事。

姚崇对武则天任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非常不满,曾进言说:“自垂拱以后,受枉家破、含冤受刑被迫认罪而死者甚多。告发者有功,天下称为‘罗织’,比汉代‘党锢’之祸更甚。……恳求陛下,今后要是收到告状,只是把它收存起来,不要去追究就是了。假若以后发现证据,真的有人谋反,我甘愿承受知而不告之罪。”对于这一尖锐的批评和意见,武则天非但没有发怒,反而表现得很高兴。她说:“以前宰相顺着既成的事实,害得我成了个滥行刑罚的君主。听了你所说的,很是符合我的心意。”并赐给他银千两。

后来,因为得罪了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姚崇被调出京城,去做灵武道大总管。临行前,向武则天推荐了张柬之做宰相,“张柬之深厚有谋,能断大事,其人老矣(时80年),惟亟用之。”中宗时期,姚崇做过好几任州刺史;睿宗时,他也做了好几个州的刺史或长史。

唐初官僚机构不多,官员比较精简。从则天后期至中宗、睿宗朝,机构宠大,官吏冗滥,不仅加重财政负担,而且加深了贪污腐败之风。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锐意改新,决心拨乱反正,整顿吏治。姚崇在先天二年(713),对李隆基提出了拨乱反正的十条纲领,即“上言十事”:垂拱以来,以峻法绳下;臣愿政先仁恕,可乎?朝廷覆师青海,未有牵复之悔;臣愿不倖边功,可乎?比来壬佞冒触宪网,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行自近,可乎?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可乎?戚里贡献以自媚于上,公卿方镇浸亦为之;臣愿租赋外一绝之,可乎?外戚贵主更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任台省,可乎?先朝亵狎大臣,亏君臣之严;臣愿陛下接之以礼,可乎?燕钦融、韦月将以忠被罪,自是诤臣沮折;臣愿群臣皆得批逆鳞,犯忌讳,可乎?武后造福先寺,上皇造金仙、玉真二观,费钜百万;臣请绝道佛营造,可乎?汉以禄、莽、阎、梁乱天下,国家为甚;臣愿推此鉴戒为万代法,可乎?

姚崇的十条建议,包括了广施仁政、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不使皇族专权、不使宦官专权等具体措施,翻译成白话就是即:第一,废除严刑峻法;第二,不要穷兵黩武;第三,执法公平;第四,宦官不得干预朝政;第五,废除苛捐杂税;第六,皇亲国戚不得充任高官显职;第七,皇上对臣下要以礼相待;第八,皇上要虚心求谏;第九,严禁滥建佛寺道观;第十,鉴戒过去国戚干政之教训。这些建议正中李隆基下怀,很快就任命姚崇为宰相。

在姚崇的为相岁月中,以“十事”做为施政的纲领,辅佐玄宗,进行了一系列的政革:带头裁减冗员,整顿制度,抑权贵,黜罢不肖,使官吏各尽其职,任用官吏,注重才能,改变了过去“宰相十几人,台省要职不可数”的情况,出现了“天子责成于下,而权归于上”的局面。李隆基视姚崇为肱股,对于国家大事,总是征求其意见。姚崇因病寓居罔极寺时,“凡大事,帝必派源乾曜咨。乾曜所奏善,帝必曰:‘是必崇划之’,有不合,则曰:‘胡不问崇?’”信任与倚重之情,溢于言表。

公正无私、维护法纪,是姚崇从政生涯的亮点,针对官场腐败、请托之风屡禁不止的情况,姚崇辅佐玄宗整顿吏治。申王李成义请求将府上的阎楚珪由录事(九品)擢升为参军(七品),获得皇帝的首肯。姚崇坚决反对,上书皇帝,指出量才授官的权力应归属官吏任用部门,反对因亲故之恩就得以升官晋爵,覆前朝冗官泛滥之辙,扰乱国家法纪,玄宗只好收回成命。他有两个儿子在洛阳“通宾客馈遗”,依恃姚崇在恩于分管东都官员任选的吏部尚书知东都选魏知古,“凭旧请托”。魏知古向玄宗密奏此事。一天,玄宗装做不在意地问姚崇:“卿子才性如何?今何官也?”姚崇很坦率地介绍两个儿子的情况,指出他们“为人多欲而寡慎,是必以事干魏知古”,玄宗见他坦诚无私,想斥逐魏知古。姚崇说:“臣子无状,挠陛下法,而逐知古,外必谓陛下私臣。”玄宗遂止。姚崇这种识大体、重人才、不因私害公的精神,很受大家拥护。这两件事对朝野震动很大,请托之风有所收敛。姚崇“屡以奢糜为谏”,开元二年,唐玄宗下令,将内宫金银玩器“销毁”,珠玉锦绣“焚于殿前”。

姚崇廉洁自律,两袖清风。他贵为宰相,在皇城却没有自己的宅第,家人住在偏远的地方。他上朝处理政务后,常常不能回家,就住在一个叫罔极寺的寺院里。有次,姚崇患了疟疾,上常令源乾曜处理政务,每有大事,就到寺里请教姚崇。源乾曜与姚崇接触较多,十分敬佩姚崇严于律己、廉洁勤俭的生活作风,他奏请玄宗让姚崇搬进四方馆(属中书省)居住,玄宗当即批准。但姚崇认为四方馆太豪华,又藏有公文,不便住进去,遂坚决谢绝。

姚崇精于吏道,处事明敏。他与庐怀慎同为宰相,他死了儿子,请假十多天,政事积压很多,庐怀慎处理不了,感到恐慌,去见玄宗作检讨。玄宗说:“我以天下事委托于姚崇,你坐镇就行了。”暗示他不必担心。姚崇假满上班,很快裁决了积压下来的政事。紫微舍人齐浣称姚崇为“救时之相”,称卢怀慎为“伴食之相”。

姚崇最有名的事迹是坚持灭蝗。在古代,蝗虫被视为“神虫”,灭蝗乃重大禁忌。开元四年(716),山东(泛指华山以东之黄河流域)蝗害成灾,老百姓受迷信思想束缚,不敢捕杀,而在田旁设祭、焚香、膜拜,坐视庄稼被蝗虫吞食。姚崇上奏,引《诗经》及汉光武诏书,证明蝗虫是可以捕杀的;但在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包围中,却引发官员之间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伴食宰相”卢怀慎是禁捕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捕杀蝗虫有伤“和气”,恐怕招致灾祸。姚崇据理力争,他痛陈利弊,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难道因为害怕蝗虫,就不怕百姓死于饥饿?卢怀慎无言以对,只好默认灭蝗。姚崇亲自指挥灭蝗工作,派御史任捕蝗使,分赴各地带领农民灭蝗,推广“夜中设火,火边掘坑”的科学方法。他还公布奖励措施,激发农民灭蝗的积极性:捕蝗一斗,奖粮一斗;捕蝗一石,奖粮一石。在姚崇的主持下,仅汴州一地,就捕杀蝗虫14万石。蝗灾受到有效控制,进而得以消除,从而避免灾荒的出现。

姚崇晚年因事退隐,但李隆基仍命其五日上朝一次,立于内廷供奉首位。每有重大事件,总是专门征询意见,对其礼遇甚厚、敬重有加。开元九年(721),三朝宰相姚崇去世,享年72岁。当时,国家经济状况比较好,社会上特别是在官吏中厚葬成风。姚崇对这一风气极为反感,他列举古代圣贤薄葬的故事教育他人,批评厚葬之风。姚崇去世前,向子孙留下遗嘱:不准崇佛敬道,不准为他厚葬,只给他穿平常的衣服,不要抄经写像,并告诫他的子孙们去世以后,也要照他的嘱咐去做,要永为家法。

宋璟(663-737),字广平,邢州南和人。其祖于北魏、北齐皆为名宦。景少年博学多才,擅长文学,他17岁便进士及第,。《旧唐书》称他:“少耿介有大节,博学工于文翰,弱冠举进士。”官历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唐开元十七年(729)拜尚书右丞相。授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经武、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帝,在任52年。为人刚直不阿,捍卫正义,不畏权贵,史称“善守法持正”。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终于与姚崇同心协力,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改变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唐帝国,史称“开元盛世”。

武后执政后,宋璟因为率性刚正而被重用,逐步由凤阁舍人(即中书舍人)升迁至御史中丞。其时,女皇的男宠张昌宗、张易之,私自向相士占卜运程,违反宫规,宋璟因此奏请追究,但武则天特旨赦免,并令二张兄弟到其府上谢罪,耿直的宋璟却拒而不见,以致与二张结怨,多次遭到恶意诽谤。

在中宗时,宋璟担任黄门侍郎。当时宋璟得罪了当权的武三思,因此受到排挤,被外调为贝州刺史。睿宗朝,宋璟被重新起用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执掌朝政,这是他首度为相。其间,他选贤任能、量才用人,他一改朝廷用人惟亲的恶习,提出了用人“虽资高考深,非才者不取”的准则,罢免庸官冗员数千人。为防止太平公主谋反,宋璟促请其出居东都洛阳,激怒太平公主,因此受到中伤,被贬为楚州刺史。

玄宗即位后,宋璟迁任广州都督。他专注民生之改善,向百姓传授砖瓦建屋的方法,逐步取代简陋的茅草屋,以减少火患。出自《开元天宝遗事》的成语“有脚阳春”,正是源于宋璟爱惜民力、体恤民情的典故,时人称宋璟为“有脚阳春”,因为他就如同春日和煦的阳光,所到之处,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公元716年,宋璟被调返京师,授以刑部尚书之职。此后,姚崇举荐贤能的宋璟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继续推行其政治路线。宋璟得到李隆基的器重,许多建议均获采纳。其间,他再度提出“虽资高考深,非才者不取”的准则。旨在杜绝佞臣进谗言扰乱视听,他制订百官奏事必须有谏官、史官在旁的规定,使裙带关系和诬谄风气得以遏抑。宋璟前后为相四年,他不畏权贵,力革前弊,奉公守法,不徇私情。相传,他叔父宋元超当了“选人”(侯选官)后,要求吏部予以优先照顾,宋璟得知后,不但不予优先录用,并手示吏部"不能私害公。"又据史书记载,唐代规定,每年地方各道派人定期向皇帝、宰相汇报工作。使者进京,往往多带珍贵宝货,四出送礼,拜结权贵,许多官吏收礼受贿,使者也多有因此得以晋升。宋璟对此则异常不满,并面奏玄宗同意,勒令所有礼品一概退回,以绝侥求之路,削杀收礼受贿之风。

公元720年,为相四年的宋璟,由于秉公办事而开罪于权贵,树敌众多,以致再一次失意官场,被降为开府仪同三司。公元729年,他东山再起,拜为尚书右丞相。公元733年,宋璟托辞年老,退隐于洛阳。

玄宗在姚、宋辅佐下,吏治不紊,纲纪有条,不到六、七年使唐王朝再次出现"天下大理"的中兴局面。唐代名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崇)宋(璟)”,《新唐书》称赞他:“宋璟刚正又过于崇,玄宗素所尊惮,常屈意听纳。故唐史臣称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所以往唐使中兴也。”

俗话说: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除了姚崇、宋璟外,开元时的优秀工作者还有卢怀慎、张九龄等一大批人,这些干部在开元时都有很大的作为,而且自身都比较廉洁方正。卢怀慎自知才能不如另一宰相姚崇,因此凡事避让,在任期间的政绩只在于荐贤举能,任宰相三年后病故。卢怀慎为官廉洁,家无储蓄,门无遮帘,饮食无肉,妻儿饥寒,生活得很贫穷。他是唐代比较清廉的一位宰相。临终时还向皇帝推荐干部,而且提醒宋璟等人:皇帝开始倦于政事,必然要有奸佞之臣出来,乘机把皇帝连同国家引上腐败的道路。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辅佐皇上,防止奸佞蹑位。这是很有政治远见的提醒,以后的历史完全证明卢怀慎预言的正确性。张九龄在做宰相之后,也像武则天时代那样,看重干部的品德和才干,而不是看重其家庭出身和社会背景。在吏部参与选拔官吏时,他一直主张要公正选才,量才使用。同时,对于唐玄宗的过错,他也及时地指出,加以劝谏,不因为唐玄宗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就隐瞒实情。

正因为路线正确,干部得力,开元初期,很快就结束了自武则天末期以来的混乱,使国家走向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的升平阶段。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曾经写了一首《忆昔》诗,描述了开元初期的兴盛景象。诗中写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但好景不长,这样的黄金时代大约延续到开元二十年。这时,开元初期的人才,也就是武则天时代培养的一批干部,基本退出权力中心,宦官开始得宠。卢怀慎忧虑和担心的事情,终于在唐玄宗身上发生。唐玄宗后期,由于政治上安于现状,在吏治方面也慢慢受到后庭和宗族、姻戚的影响,加之李林甫、杨国忠等奸相为辅,由姚、宋苦心建立起来的政治纲纪,很快被他们破坏殆尽。相传,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狼狈逃到咸阳,一位长者向玄宗说:"臣犹记宋璟为相,数进直言,天下赖以平安。自倾以来,在廷之臣以言为讳,维阿谀取容,是以阙门之外,陛下皆不得知,草野之臣,必知有今日久矣"。这是对玄宗的批评,也是对宋璟的赞扬和怀念。

李林甫、杨国忠,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

同类推荐
  • 大汉创世录

    大汉创世录

    没装B也遭雷劈,混混沌沌转轮回;东汉末年本分三国,奈何天命改写历史;名人异士,有的;美女佳人,有的;热血争锋,有的;儿女情长,有的;当雷劈死的凌羽变成一千多年前的叶放,咱们的故事就开始了;当叶放小小年纪历经重重人生坎坷,终于觉醒自己是那个“神龙”眷顾的凌羽,咱们的穿越好戏就逐渐拉开帷幕;来吧,神马之类皆是浮云,看命运之子逆天改命,大汉创世,怕什么,谁让咱是穿越呢!体会传奇人生酸甜苦辣之余,咱也就是要爽快一下……
  • 大秦龙骑兵

    大秦龙骑兵

    杨拓穿越到了战国末期,以为熟读历史的自己可以混得风生水起。但作为一个秦国的龙骑兵,他发现自己根本不会骑龙这种高端活。面对着魏武卒那厚厚的装甲,他发现砍不动啊;面对赵国那布满了防护罩的城市。攻城器械还发明个蛋啊……不过为了能够升官发财娶老婆,还是得努力抱住中二病始皇帝的大腿。
  • 龙起南洋

    龙起南洋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在西方的入侵下开始沉沦!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鸦片掠夺了国人的财富,神州蒙尘!机械、冶金双料博士龙宇飞回到晚清,崛起于南洋,推翻满清,搭上殖民扩张的末班车,实现民族复兴!龙起南洋,纵横四海,终结风帆时代!新书《铁血强国》正式上传,书友们多多支持啊!
  • 我为夏桀

    我为夏桀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揭开层层迷纱,我们会看到很多不同于史书的话题。谁真?谁假?臭名昭著的桀,也许并非传说中那般荒淫无度,也许并非史官书写的残暴凶恶?换了胜利者,历史就得改写!
  • 未央梦之落日余辉

    未央梦之落日余辉

    这是承接《未央梦》的故事,讲述的是汉宣帝刘询成为手握权力的实权皇帝后到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但这本书是小说,并不是历史真实,讲述了一个来自民间的睿智皇帝的后半生的故事,赵广汉之死,外戚的崛起,解忧公主的回归,在大汉帝国最强盛的后半段时间的故事。容我慢慢写。
热门推荐
  • 僵尸道长3谢宜宏著

    僵尸道长3谢宜宏著

    相传湘西有赶尸之术,亦称为“视由术”,乃湘西土产巫术,据说是用纸符施咒之后,可以令尸体保存,将客死他乡的尸体带河返回故乡。但若果死去的人又冤气未吐,或死不闭眼,就有变成僵尸之可能,因而四出杀人为祸。而唯一能够制服这班僵尸者亦只有专捉僵尸的僵尸道长。有正义之士守正辟邪。南下又有一代僵尸道长毛小方。毛小方凭着高深道法独闯阴阳,以众生安危为己任,更是僵尸中的克星。毛道长又开始了他的除魔卫道的天职(本人第一次写小说。不喜勿喷,还有,里面都是真实的东西,千万不要乱用)
  • 冥夜死神

    冥夜死神

    不留钱财不留命,不留尸骨不留情。本书是以西方玄幻为主,书中会出现的职业很多,各种种族也会层出不穷,情节更是曲折离奇,希望各位大大能够喜欢,你们的支持是新人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如果对本书有什么点评或者意见的话,可以在下面第一个留言栏留言,新人会天天去看的,谢谢。
  • 警神靖天

    警神靖天

    视黑恶为寇仇,除贪腐以务尽。小警察追捕部级逃犯,得人族始祖传承伏羲台,成为人族守护者。与天斗,与人斗,与妖斗,与魔斗,斗出我炎黄第一神!杀贪腐,杀黑恶,杀黄毒,杀淫邪,杀出我中华清净天!
  • 复仇公主死亡之路

    复仇公主死亡之路

    父母的死让她们踏上了复仇之路,一路上她们会经历什么……
  • 穿越轩辕剑之大地皇者

    穿越轩辕剑之大地皇者

    穿越到轩辕剑天之痕的小说,双主穿,中途将穿插仙剑剧情,看两主角如何玩转这个世界....
  • 狂妃万万岁

    狂妃万万岁

    一个是宰相府不受宠的嫡出小姐,另一个是万人爱戴敬仰的王爷。两人本像平行线一样没有任何交集。直到她的穿越,改变了两人的命运。千方百计想弄死她?怎么可能!“你们用来对付我的,我加倍还给你们”看我这个废物的完美逆袭!
  • 兽啸虚空

    兽啸虚空

    万年前,亡灵入侵;源之大陆,烽烟再起;伟大的光明龙神骑士奥赛德塞洛斯用自己的生命将亡灵封印在两界海的九重冥河结界之中结束了这场伤亡惨重的战役。当莫忧来到这个世界时,邪恶的力量再次蠢蠢欲动,亡灵的力量又将卷土重来。这正是:生来命里多不幸,战士无缘法不通。亡者再临何人救,看我万兽啸虚空。
  • 杀人咒

    杀人咒

    民国十四年,再普通不过的年份。史书永远不会记载,在这一年里,华夏大地有五万人卒于心肌梗死,他们死因相同、死相一样,且都死于人为。而害死他们的人,就是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琴仙剑神传

    琴仙剑神传

    有些故事的结局,本身就没有结局。有些事情的真相,只是人们选择他愿意相信的真相。温如玉会做出的选择,换作是你又该如何抉择?
  • 黑色种族

    黑色种族

    黑色的斗气;黑色的亡灵;黑色的感情;黑色的成神之路;名为贪月的神器,这一切都只属于一个人——轩辕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