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0000000008

第8章 无瑕白玉遭泥陷——绛红梅花妙玉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宋·陆游《卜算子》

大观园中,与黛玉这棵“世外仙姝”交相辉映的有一棵“槛外红梅”——妙玉。妙玉出身“读书仕宦之家”,但她的身世是不幸的,“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第十八回),可见,她的出家并非看破红尘,也并非家道衰落,而是父母受迷信观念的支配,才把她送入空门、与佛结缘的。为睹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她随师从苏州到了京城,后来在师傅过世,父母俱亡的情况下,恰逢贾府为元春归省聘买尼姑,尽管妙玉认为“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第十八回)但举目无亲的她又能何去何从?无奈的她只好在命运面前低头,被“下帖”请到了贾府的栊翠庵。在花柳繁华的大观园中,栊翠庵只不过是个附庸风雅的点缀,而她也只是个佛家饰品,被摆设在这温柔富贵乡里,显得那样不协调。就这样,她从官宦之家投入古庙空门,又从古庙空门进入到煊赫豪族,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跟这个妙颜玉质的女子开了个尴尬的玩笑。

除了自小多病、父母双亡的身世与黛玉相似外,妙玉的才貌也非同凡响,不在其下。从判词中可知,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林之孝家的也说妙玉“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第十八回)妙玉博览群书,最喜欢庄子的文章,常以“畸人”自居,崇尚超尘脱俗的高士之风;在汉晋五代唐宋诗词中,她最喜欢范成大的两句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她才华横溢,诗思敏捷,同样才情出众的黛玉和湘云二人曾赞叹她为“诗仙”。除此以外,她还精通音律,听黛玉抚琴时俨然是一个高山流水的知音;她擅长博弈,惜春与之对弈竟然连输两局;她还对收藏古玩珍宝、烹茶品茶之道、养花莳草之术也有着强烈的兴趣。“读书仕宦”的出身使她秉承了一股华贵秀逸的气质,高雅怡情的嗜好又给她平添了一丝清新爽洁之气,总之,妙玉给我们的印象不是一个吃斋念佛、槁木死灰的尼姑,而是一个天资颖慧、超凡脱俗的少女。

黛玉本是一个高洁之人,可妙玉的高洁似乎又胜黛玉三分,脂批也写到“妙卿身世不凡,心性高洁”。妙玉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从她喝茶的方式上就可见一斑:她沏茶用的是从梅花瓣上采撷的积雪融化后的水;刘姥姥用她的一只茶杯尝了口茶,她便弃掷不用;贾母等人到庵里坐了一会儿,就要拿水冲洗;“不轻易出禅关”的她偶尔到惜春处下棋,还要自带茶具。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妙玉也是“万人不入他的目”。别说粗俗鄙陋的刘姥姥了,秀逸不群的黛玉也曾被妙玉笑作“大俗人”,就连众人趋之若鹜,众星捧月般的贾母,她也从未看在眼里。贾母到她那里饮茶,她把贾母扔在客厅里不管,自己去陪薛、林二人;她给贾母品尝的是用旧年雨水泡的“老君眉”,给薛林二人品尝的是用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泡成的“梯己茶”;贾母走时,她“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第四十一回),而送黛玉和湘云出门时,她“送至门外,看他们去远,方掩门进来”(第七十六回)。涂瀛在《红楼梦论赞》中说:“妙玉壁立万仞,有天子不臣,诸侯不友之概。”可见,不入妙玉眼的是那些“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的世俗权贵。她对权贵的冷眼相向与“终了真人”张道士、铁槛寺的静虚、水月庵的智通等人的笑脸逢迎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从她对贾母和宝黛等人的不同态度上也可以看出,她对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知己却是十分倾慕和尊重的。中秋之夜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联诗时,妙玉与她们相遇甚欢,请茶、写诗、续韵,“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真可谓意兴飞扬,就连黛玉也诧异“从来没见你这样高兴!”可见摆脱了青灯古佛、经卷木鱼的妙玉,一旦踏入女儿国里,也是一个活泼泼的花季少女,也会“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内心深处有着对友情的强烈渴望。

与一心向佛、四大皆空的惜春相反,妙玉身在佛门,心寄红尘,虽自称是“槛外人”,但她从未能迈出尘世的门槛儿。其实槛内、槛外都一样,只不过从一处风景进入另一处风景,但天空的颜色是不变的。在大观园中,妙玉虽是个“边缘人”,但在缘分的天空下,在意识的最深处,她对宝玉这个自称“浊玉”的怡红公子始终怀有一种难解的情愫,一种朦胧的爱慕。宝玉到她庵中吃茶,她将“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拿给宝玉用,这可是素有洁癖的妙玉待人的最高礼遇了。为了掩饰这种情感的过分流露,她矜持地说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妙玉说道:“这话明白。”(第四十一回)妙玉的这番话实际上欲盖弥彰,无意中流露出冲动的感情;宝玉的回答虽然莽撞了点,却也是心领神会。宝玉知道妙玉厌恶众人弄脏了她的地方,就叫小厮儿打来水,放在门口供她冲洗清洁。心灵的默契交流,埋下了爱慕的种子,从此妙玉的生命中因为有了宝玉的出现而激动不已、精彩纷呈。

寒冬腊月,在银装素裹的世界中,栊翠庵的梅花开得鲜艳异常,惹人喜爱。别人想要又怕遭脸色,恰逢宝玉联诗落第,李纨便提议罚宝玉“访妙玉乞红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踏雪寻梅只是梦中的童话,有几人有如此诗意,千辛万苦,只为一朵雪里梅花?然而宝玉做到了,那灼灼开放的红梅似乎正像妙玉灿烂如花的笑脸在召唤着他,为此宝玉不惜“寻春问腊到蓬莱”,其诚意可以想见。“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其实求的又何尝只是一朵梅花,而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情谊。对于宝玉乞梅的过程,曹雪芹没有作任何正面描写,只听得宝玉口口声声:“你们赏罢,不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第五十回)这句话给读者留下了广阔而美妙的想象空间。茅盾有一首《赠梅》诗:“无端春色来天地,槛外何人轻叩门。坐破蒲团终彻悟,红梅折罢暗销魂。”就巧妙地暗示了妙玉和宝玉之间隐约、微妙的爱慕关系。

宝玉生日那天“群芳开夜宴”,妙玉也派人送去贺帖,落款为“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朦胧中蕴涵着真情实意,隐晦中流露出炽热感情。收到她的贺帖,宝玉不禁受宠若惊、欣喜若狂,手忙脚乱地不知如何回复才好。他费尽心思,请教别人,终于完成了“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的回帖,并亲自送到拢翠庵,从门缝里塞进去。他了解妙玉,知道只有这样做才符合她的心性。妙玉不顾人言可畏的禁忌,与宝玉漫步大观园。听到黛玉的感秋抚琴的叮咚之声,两人坐在潇湘馆外的山子石上静静聆听。伴着清风明月,悠扬琴声,两人就在这浪漫的意境中将这份至纯至洁的感情永藏心中(第八十七回)。也许,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妙玉曲高和寡、惊世骇俗的行为在那个时代也确实不入“万人的目”。在外人看来,妙玉“天生成孤僻人皆罕”,老实厚道的李纨也说:“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五十回)。就连旧识邢岫烟在看了她给宝玉传帖祝寿后也说她“放诞诡僻”,“‘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六十三回)她的“不安分”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确实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然而,难以掩饰的青春总是会偷偷造反,总会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突然划破心如止水的表面,崭露峥嵘。正值妙龄的她,看着莺歌燕舞的大观园,却不允许跨越雷池半步,“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心中的孤苦寂寞可想而知。“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情怀无法排遣,那些“洁癖”、“怪癖”、“孤僻”只是“苦闷的象征”罢了。

如果说黛玉在宝玉眼中犹如一个可爱小妹,宝玉对她的感情尚带有人间烟火味道的话,那么妙玉在他眼中更像一朵“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彼岸花,他对她有的只是一种敬重敬仰之情。他说妙玉“原不在这些人中算,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第六十三回)清人陈其泰认为宝玉的这句话“是妙玉定评,安得以世人意中之事揣度之”。妙玉不是世人意中之人,当然也不能拿世人意中的男女之事来揣摩她和宝玉的感情。宝玉深知妙玉对他的情谊,“因取我是个微有知识的”。宝玉明白,妙玉之所以送他帖子,对他特殊的好,就因为只有他还能够稍微理解她的内心世界,所以她才把他引为知己。一个是“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一个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一个是“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一个是“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两人确实有情,但绝不是男女之情,而是知己之间惺惺相惜的感情,这种纯洁的感情在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贾府,显得弥足珍贵,也往往不被人理解。

与那些认为妙玉“与宝二爷有缘故”的人形成鲜明对比,一向敏感的黛玉对宝玉和妙玉之间的情谊却很理解、很放心。宝玉去找妙玉乞红梅,李纨命人跟着,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第五十回)可见,黛玉对宝玉、妙玉二人充满了诚挚的信赖。栊翠庵品茶、芦雪庵乞梅、怡红院送帖、凹晶馆联诗,宝玉、黛玉、妙玉三人之间形成了极为默契的关系,成为读者心目中珍贵的“红楼三玉”。在弥漫着封建正统气息的贾府里,妙玉是除了宝黛之外的又一叛逆之人。同样是父母双亡的孤苦少女,黛玉尚有贾母的关心爱怜、有宝玉和众姐妹的日日相伴,然而妙玉却只能独守静庵,与青灯古佛为伴,在绝望中苦苦挣扎。强加于她的佛门戒律无法让她成为“死灰槁木”,却足以在她与外界之间筑起一道冷酷的墙,让她的热情在这堵墙的包围下透出一股清峻逼人的寒气。因此同样面对“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宝黛二人知难而进,积极抗争,妙玉却认为“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用高雅的意兴来抵挡悲愁的侵袭,用有兴无愁的方法寻求解脱。然而宝黛积极的抗争尚无力改变严酷的现实,最终“红颜薄命”、“悬崖撒手”,而妙玉消极的回避,更不能躲避污风浊雨的侵袭,还是会“终陷泥淖中”。

高鹗续书把妙玉写得在玉蒲团上打坐时突然春情大发,“心跳耳热”、“神不守舍”(第八十七回),导致走火入魔,最终被强盗用闷香熏迷劫后奸淫,落个不知“或是甘受污辱,还是不屈而死”的不明下场。(第一一十二回)一个冰清玉洁的女子落得这样下场,已经是令人痛惜了,却还不免流言口舌之讥,被人当作谈资;还要通过惜春之口进行“一念不生,万缘俱寂”(第八十七回)的说教,宣扬“色空”观念。把一个社会悲剧写成了三流小说,这样的结局确实荒唐,既丑化了妙玉,也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无瑕白玉遭泥陷”,妙玉不管结局如何,都是一块“无瑕白玉”,只是“皎皎者易污”。妙玉住在贾府,所以她经济上要依靠贾府,蔑视权贵又不得不依附于权贵,羁留于佛门却又心在红尘,想以“槛外人”的解脱消溶自己的渴望,却无法不留恋“槛内”的风光,这就是妙玉的悲哀。所谓“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并非指有不洁的遭遇或者不空的行为,仅仅是生在浊尘垢世,为世难容,就已经构成“风尘肮脏违心愿”的悲剧了。所以妙玉的悲剧,是“世人无有知我者”(李贽语)的过高人格的悲剧,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社会悲剧,其实不只妙玉,在那个浊世里,上演了很多“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的悲剧,比如白眼蔑世的阮籍,比如纵酒旷达的嵇康。

正如花色清淡却永远迎着寒冬腊月灼灼怒放的红梅,妙玉也这样清高并孤傲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做一个清如丽花、淡若兰馨、精神高贵、卓逸不群的女人,这是妙玉给所有处在滚滚红尘中的浮躁女人的一种最好启迪。

同类推荐
  • 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

    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

    当代三十年现代主义文论是在继承与超越中发展演变的先锋、新潮文论,作为一种新的审美原则,当代中国现代主义文论促使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体现出现代性、内在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全球性等特点。《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以文论的历时发展为经,以代表性的文论现象、文论家和文论事件为纬,力图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把握此间现代主义新潮文论的本质特征。
  • 山水的启迪

    山水的启迪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
  • 侠骨柔情

    侠骨柔情

    通过描绘分析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讲述其中包含的心理学成分,解释基本心理学概念,让普通读者掌握一些了解自身性格特点的方法,了解心理学上的爱情是怎么回事。
  • 江南词典

    江南词典

    如果将江南看成是一首诗,这至少会得到杜甫、白居易、张若虚、杜牧、柳永、苏东坡等一流诗人的支持。同样,在张继、寒山等一些次要诗人的作品中,江南也还是伸手可以触摸的。我相信江南就是由这些诗人用一些特定的语言发明出来的。这个可以触摸的江南大抵由以下的语词构成:塔、杏花、春雨、满月、杨柳、旧桥、寺院、石板弄、木格子花窗……当然还有少不了碧绿的水。这是一个名词的江南,她完全可能是一次语词的盛宴。
  • 容斋随笔(中华国学经典)

    容斋随笔(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末路苍穹

    末路苍穹

    自从三战过后,华兴共和国的势力日益强大,到2386年,已经是世界上的第一强国,远远超过原来领先世界的利坚国,但在这一年,人类遭到了灭顶的灾难,无数人“死去”。活下来的人,并没有共同面对接下来的危险,而是在残酷中相互斗争……
  • 琴倾红尘:凤倾天下之惑爱

    琴倾红尘:凤倾天下之惑爱

    他们是彼此生命中唯一的神话,天上人间,爱得无怨无悔。但相知相诺又如何,终是抵不过那权力诱惑,他毅然选择霸权而弃她如浮云,伤害成伤。多年后他再次弥补与追悔,她只是洒然一笑,如遇路人。
  • 仙魔绝恋:花仙很痴情

    仙魔绝恋:花仙很痴情

    上一世她被渣男背叛,含恨而死。灵魂穿越她不在是懦弱无用的商家富女,她是神界百花之王,神界帝王爱慕之人,魔界帝王宠于心间之人。且看她如何与魔界帝王上演仙魔绝恋她说过仙魔殊途又怎样?今天我要带你走,今生今世不放手他说过愿以负尽天下为代价只为与你携手共度余生他爱她,她亦爱他。历经千难万险的他们最后是否能白头到老?
  • 你是我注定的最爱

    你是我注定的最爱

    佛语有云;前世因后世果万般皆有定数,炎和雨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可他们就是相爱了,因为太多差异,他们分分和和。雨不要做什么灰姑娘,可在外人眼里,她就是,炎摧毁她所有的自信,她只想逃避,过自己生活,可他就是要她改变,他认为她是他的,谁也改不了。炎要融化雨,雨慢慢相信,缘来要珍惜,缘去莫强求。在他眼里,她是最好的就可以了。
  • 叶子太萌,源子太宠

    叶子太萌,源子太宠

    王源和叶妙檬是青梅竹马,因为这两个人的原因,王俊凯、易烊千玺认识了苏君迎、安菹霖这两个人,而这只是开始,看似一切风平浪静,而危机却潜藏在暗处,只等时机一到便开始实施。而一切的计划的开始,叶妙檬被绑架,却换来了另外一个人的归来,那么叶妙檬呢?她一直在她们的身边,而他们却没有发现,只是傻傻的等着她的归来。这六个人是命运让他们相遇,还是阴谋呢?想要知道的,来看吧!
  • 鬼陨

    鬼陨

    鬼将……鬼将……这个代号像是鬼魂一样追随着少年,陆源生无处躲藏,怯懦地看着跟着自己的那张苍白的厉鬼面具,想要张嘴咆哮,却发现自己的喉咙被一只黑手粗暴地扼住了,连给自己的呼吸的机会都不给。陆源生感觉自己的脑袋逐渐地缺氧,自己的面前,厉鬼面具居然笑了,笑得非常恐怖。没等到自己反应,厉鬼面具已经扣到了自己的脸上,一个鬼魅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现在开始,你就是鬼将了……我的王。”
  •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本书是“大唐才子诗传”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照时间的维度记述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坎坷曲折的一生,他出身官宦世家,却屡遭战火摧残和亲人离世之苦,但是他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用诗歌倾吐着自己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生命苦难的抗争,最终佳作迭出,成就了千古诗名。
  • 华阳陶隐君内传

    华阳陶隐君内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烊千玺:一生只爱你

    易烊千玺:一生只爱你

    全文超甜,也许会有几章虐文。“唔,易烊千玺!魂淡!你干嘛啊?!”“我干嘛?当然是......干你!”小编是不是有点污了。
  • 逍遥狂少

    逍遥狂少

    都说不凡屌丝郎,修真高手都市藏。闻名不如见面时,今日一见大流氓。陆不凡是一名被逐出家族的世家子弟,命运悲催的他却暗遭未婚妻的毒手,惨死在石榴裙下......